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国家流传开来。这种结局绝对不是叔本华父亲当初所预料到 



的。 



      自叔本华以上的几代人在但泽一直因经商而家族显赫。彼 



得大帝及皇后在 1716 年访问但泽时,就在叔本华的曾祖父安 



德里亚斯·叔本华家里过夜。据闻,这位叔本华的曾祖父在客 



人到来之前巡视客房,当发现房间有点寒冷时,老叔本华就吩 



咐仆人把白兰地酒洒在地上燃烧,以温暖房间和让房间洋溢着 



美酒的芬芳气味。 


… Page 251…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41 



      叔本华的母亲约翰·特罗西娜·叔本华,在很年轻的时候 



就嫁给了比她年长得多的巨商叔本华的父亲。根据当时人们的 



形容,叔本华的父亲“有着肌肉扎实的体形,四方宽阔的脸盘, 



嘴巴宽大,下巴则明显突出”。当初,这场婚姻是约翰 ·特罗 



西娜的亲友极力撮合,也招来 “不少人的艳羡”(叔本华母亲 



语)。但这场婚姻对于约翰·特罗西娜本人似乎并不很幸福。 



不过,就像叔本华所说的,“幸福的婚姻是稀有的……在缔结 



婚姻时,要么我们的个体(如果我们考虑的只是爱情),要么 



种属后代的利益(如果我们只考虑金钱物质利益),这两者之 



一肯定会受到损害……因为优厚的物质条件和狂热的爱情结 



合一道是至为罕有的好运。” 



      叔本华的母亲很有文艺天赋。当时的不少德国文化名人, 



包括写作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施莱格尔兄弟、歌德都是叔本 



华母亲举办的沙龙的座上宾。音乐家舒伯特还曾为约翰·特罗 



西娜·叔本华写的一首诗谱上曲子。约翰·特罗西娜·叔本华 



本人写作了不少浪漫的爱情小说。在她的大部分小说里,那些 



女主人公在年轻时都狂热地恋爱过,但却都不幸地有情人不成 



眷属。她们只得把对心上人的思念深埋在心里,一边服从理智 



的召唤,嫁给了理智上更合乎他们要求的男人。这些小说充满 



着哀怨的情绪。约翰·特罗西娜 ·叔本华当时享有一定的文名。 



甚至在叔本华写作了巨著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以后的一 



段不短的时间里,人们提起叔本华时,也会不时地说,“那是 



约翰·特罗西娜·叔本华的儿子”。 



      叔本华从小就与母亲不相投缘,他也感觉不到母亲对他怀 


… Page 252…

  242                           人生的智慧 



有什么母爱。成年后,叔本华不止一次地回忆起很小的时候, 



在与父母散步时,父母远远地走在前面,而他则在后面步履蹒 



跚,“当时我的心中充满着绝望”。及至父亲自杀身亡以后,母 



亲得到了解脱,然后全副身心投进在魏玛的社交沙龙之中。叔 



本华对母亲交际花般的行为就更看不上眼了。而母亲对这位满 



脸严肃、不时指指点点发出尖锐批评的儿子也不买账。在母亲 



给叔本华的一封信中,约翰·特罗西娜·叔本华写下她对儿子 



的看法,“我并没有看不到你好的地方,让我畏惧你的,不是 



你的情感、你的内在,而是你的外在作风和行为,你的那些观 



点、那些评论意见……。一句话,在外在世界方面,我跟你毫 



无共通之处。……你那严峻的模样,还有那些从你嘴里说出的、 



神谕一样不容反驳的怪诞论断,给我很大压力。……你所哀叹 



的世人的愚蠢和人生的痛苦也使我心情闷闷不乐,让我晚上噩 



梦连连。而我本来却是希望睡个好觉的。” 



      叔本华与母亲之间还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多年以后,叔 



本华把这段对话告诉了他的好朋友威廉·格温纳: 



      母亲:(捡起儿子的哲学著作《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 



这肯定只是给药剂师作包装之用。  



      儿子:甚至在破烂收藏室里也找不到一部你写的那些书 



时,仍然会有人读这些著作。  



      母亲:你的那些书,印出来以后也将堆放在仓库里。  



      母亲和儿子的预言事后都证实非常准确。  



      这样,叔本华在以后的著作里有很多听来并不让女性舒服 


… Page 253…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43 



的评论,虽然肯定不是狭隘地出于对母亲的看法,但这些评论 



还是让不少人马上联想起他和母亲的恶劣关系。哲学家早期生 



活的所见所闻的确为他那些独到的观点提供了素材或者证明。 



下面的这些见解就经常让人想起哲学家早年的观察和感受: 



      就像动物的情形一样,人的原初母爱纯粹只是本能性的, 



所以,随着孩子无助状态的结束,母爱也就结束了。取而代之 



的,就是基于习惯和理性的爱;但这种爱经常不曾产生,尤其 



是当孩子的母亲从不曾爱过这孩子的父亲。  



        



      在女人的心里,女人认为男人的使命就是赚钱,而她们的 



任务就是挥霍这些钱,可能的话,她们在男人的生前就要这样 



做,而在男人死后这样做就更是不用说的了。  



        



      伪装因此对于女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几乎就是女人的 



特性,无论她们是愚蠢还是聪明。一有机会她们就会运用伪装, 



这对于她们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一如动物一旦受到攻击就会 



马上运用自身的武器一样。并且,她们这样做的时候,还在某 



种程度上认为自己在行使正当权利呢。基于同样的理由,女人 



特别能够识穿别人的伪装行为。所以,试图在女人面前运用伪 



装并不可取。  



      叔本华甚至说出了这样经典的一句话: 



      把身材矮小、肩膀狭窄、臀部宽大、两腿矮短的女性称为 



  “美人”、“佳丽”,这也只有被性欲蒙蔽了头脑的男人才会说 



得出来。也就是说,女性的全部美丽全在于这种性欲之中。  


… Page 254…

  244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很早就显现出无人能及的思想能力。25 岁左右就完 



成哲学名篇 《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而为他奠定不朽哲学 



家地位的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也是在 29  岁前完成。有 



趣的是,尽管叔本华思想成熟得很早,他在著作中显现出来的 



博学也让人惊叹,但在叔本华 19 岁以前,除了在外语方面, 



严格来说,叔本华还没有仔细、全面地掌握某一门学科。 



      叔本华自小就跟随父母周游列国。在上大学之前,从 15 



岁到 17 岁,他更专门游历了欧洲国家,在各种不同的语言、 



文化氛围中实地接受熏陶,而不是像其他的学者那样从一开始 



就只是接受书本知识。他对这段经验的体会是,“一般来说, 



在孩子们从生活原型中了解到生活之前,他们不应该从生活的 



复制件中认识生活的任何方面。因此,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 



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永远直接从现实世界里提取 



概念。”而哲学家的眼睛则更是 “应该永远注视着事物本身, 



让大自然、世事、人生,而不是书本成为他思考的素材。” 



      叔本华在哥廷根念大学的第一、二年里,学习了物理学、 



矿物学、自然历史、植物学,也旁听生理学、天文学、气象学、 



人种学、法学的讲课。他所留下来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对 



听课内容的肯定、否定、质疑、感想。广泛、深入的知识为他 



以后成为哲学家铺垫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当然,他还听从他的 



哲学指导教师舒尔茨的宝贵意见,认真、仔细、透彻地阅读柏 



拉图和康德的著作。在大学的这头两年里,叔本华就已经非常 



清楚自己将来注定要走的路了。他对年长的文学家魏兰 



  (Wieland)说过: 


… Page 255…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45 



      人生真是糟糕透顶的事情,我已决定要花费这一生去琢磨 



和探究这一糟糕透顶的人生。  



      他对这种早年就有的使命感是这样描绘的: 



      生来就注定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从青年时代起就在 



内心秘密地感受到了这一事实。他就会像建筑蜂巢的工蜂那样 



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青年时代,一个精神素质出众的人就已经着手为他那独 



特、原初的观点和认识积累素材,也就是说,他为自己注定要 



给予这世界的奉献做搜集工夫。  



      1812 年秋,叔本华进入柏林大学,听了当时著名的德国哲 



学教授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的讲课,但深感失望。加上他后来 



在大学讲授哲学的经历,更加让叔本华认定: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者来说,他们的知识只是手段,而不是 



 目的。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人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知识领域里取 



得非凡的成就,因为要有所建树的话,那他们所从事的知识或 



者学问就必须是他们的目的,而其他别的一切,甚至他们的存 



在本身,就只是手段而已。  



      能够获得新颖、伟大的基本观点的人,也只是那些把求知 



视为自己学习的直接目的,对此外别的目的无动于衷的人。  



      叔本华掌握了7 种语言,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 



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国学者麦吉在参观完叔本华在 



法兰克福家中的图书室后,写下了这样的印象: 



      叔本华习惯在所阅读的书上作笔记,并且经常是写得密密 


… Page 256…

  246                            人生的智慧 



麻麻。他所阅读的书是以何种语言写成,他就以何种语言写下 



笔记。……有时候,由于字写得太过有力,几乎都要透过纸背 



 了。  



      在魏玛由母亲办的沙龙里,叔本华认识了许多文化名人。 



他与歌德也真正加深了了解。才二十出头的叔本华与六十多岁 



的歌德对色彩理论曾作过长时间的讨论。饱经世面的歌德对年 



轻的叔本华的评价是: 



      看着吧,这个人(叔本华)会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出色。  



      1814 年 5 月,叔本华与母亲彻底决裂,离开魏玛,迁往德 



累斯顿(1814~1818),他写作了巨著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 



界》,并在 1819 年出版。在叔本华的笔记本里,记载着这一巨 



著的诞生过程: 



      这一著作就像小孩在子宫里一样,逐渐和慢慢地成形。我 



不知道这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我看见出现了某一肢体,然 



后出现了某一血管。也就是说,我只把头脑里的东西写下来, 



而不会顾及写下的东西在整体上是否联贯,因为我知道这些东 



西都出自同一个源头。这有机的整体就这样形成了……  



      另外,在一份文字记录稿上,叔本华写下了他的哲学思想 



的酝酿和写作的过程: 



      我的这些哲学论点,之所以是真实的,并因此是不朽的, 



就在于这些东西并不是我所创作的,而是它们自己成形的。这 



些东西完全用不着我的帮助而生发;在这种时候,我身上的所 



有一切就好像睡着了似的……只有在这种完全摆脱了意欲的 


… Page 257…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47 



情况下,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东西,才通过我用笔记录下来,成 



为我的著作。我纯粹只是旁观者和证人。这一点保证了这些思 



想的真实性,并且让我在得不到同感和认可之时也不会怀疑自 



己。  



      也正因为这样,叔本华在紧张写作这部不朽著作时,晚上 



照样跟朋友聊天,上剧院观剧。 



      在这部字字珠玑、洞烛幽微的巨著问世 17 年以后,叔本 



华询问出版商这本书的销售时,出版商告诉他这部书几乎没有 



卖出多少本。叔本华对此的见解是: 



      所有真正的、优秀的作品无论在哪个时候、哪个地方都要 



与总是占据上风的荒唐、拙劣的东西进行没完没了的恶斗。  



      在这个世界上,卑劣和恶毒普遍占据着统治的地位,而愚 



蠢的嗓门叫喊得至为响亮。  



      大众的判断力是反常的,要创作出优秀的著作,并且避免 



写出低劣的作品,创作者就必须抵制和鄙视大众及其代言人的 



的评判。  



      1820 年 1 月,叔本华获得了柏林大学讲师的资格,他坚信 



 自己思想的价值,他那高傲、坚韧的性格也导致他在对待真理 



的问题上,完全不可能有所妥协,虽然一定的灵活技巧会有利 



于传播自己的思想。在柏林大学开课讲授自己的哲学时,他想 



利用向学生讲授自己的哲学以扩大自己哲学的影响。但他一意 



孤行选择了与当时名声极响、吸引着大批学生的黑格尔相同的 



授课时间。他就是要和这个被他称为“只有哗啦哗啦的词语, 


… Page 258…

  248                           人生的智慧 



但却没有丁点儿思想的江湖骗子”对着干。他就这样失去了不 



少他当时极为需要的听众。另外,叔本华开课时讲的第一句话 



就是: 



      在康德以后,很快就冒出了尽是玩弄字词的诡辩者。他们 



乱用莫测高深的字词,把他们时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烦腻 



和厌倦,然后就把这些人吓得从此远离哲学,不再信任这种学 



问。但现在,某一更具思想能力的人将会出现,使哲学重新恢 



复其荣誉。  



      1833 年 6 月,45  岁的叔本华在法兰克福安顿了下来,直 



到 72  岁去世为止。从叔本华留下来的一个笔记本里,我们看 



到了哲学家当时在选择曼海姆抑或法兰克福作为居住地时所 



作的考虑。在笔记本的封面上,哲学家用英文写下了两个城市 



各自拥有的、对自己而言的优势。一边是 “更好的外文书店”、 



 “更好的餐馆”,另一边则是法兰克福有着 “更好的戏剧、歌 



剧、音乐会”和 “更多英国人”、“牙医的水准更高”、“医生也 



没那么差劲”。最后,或许是法兰克福的“欢快气氛”定夺了 



此事。 



      叔本华的生活极有规律。早上7 点到8 点起床。洗完冷水 



澡以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一直写作到中午。这段时间他 



认为最可宝贵,只用于思考和写作。所以,他禁止任何人 (包 



括佣人)在这段时间里说话和露面。 



      早上毫无例外适合人们从事任何精神上的或者体力上的 



工作。一切都是明亮、清新和轻松……我们不应该贪床而缩短 



了早晨的时光,或者以没有价值的工作和闲聊浪费这段时间。  


… Page 259…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49 



      紧张的脑力工作以后,叔本华吹笛自娱半个小时,这一娱 



乐方式持续了一生。在这之后,叔本华穿上燕尾服,打上洁白 



的领结,出外午餐。他总是穿着同一样的、年轻时候式样的衣 



服,到达同一间名为 “英国饭店”的餐馆用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