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叔本华的关于气味与回忆关系的言论:
有时候,逝去已久的一幕往事似乎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
下突然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的记忆里。在很多情况下,这有
可能是因为我们嗅到一缕淡淡的、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清晰意识
的气味,情形就跟我们当年嗅到了这一气味一样。这是因为气
味尤其容易勾起人们的回忆。
… Page 269…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259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喜爱和接受叔本华的思想,那是因
为哈代本身就有自己的直觉和洞见,而这些东西与哲学家叔本
华的思想不谋而合。此外,叔本华的思想为哈代自己的想法提
供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基础。这是研究哈代的英国学者贝里的观
点。根据贝里所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读完叔本华以后
写出的作品。这一作品与叔本华的悲观思想相当吻合,叔本华
的名字甚至还在书中出现。另外,叔本华对音乐的见解还通过
哈代对苔丝听到音乐时的描写反映出来。叔本华对催眠、哭泣
等的见解也在这部书中一一以另一种方式重现。
另一位受到叔本华思想影响的伟大的英语作家是约瑟 ·康
拉德。在 《回忆康拉德》中,同样是作家的高尔斯华绥说:
康拉德读过很多的哲学著作。叔本华的著作在二十年前或
者更早就已经给他以很大的乐趣。
在 《康拉德信件》的前言中,瓦特斯是这样形容康拉德那
种贯穿其信件和小说的悲观主义:
康拉德认为改良最终都是徒劳的,因为人性是自私和残暴
的……甚至对此的意识都会被视为罪恶,因为对我们人的条件
的审视会消除我们以为拥有自由、可以改进我们生存状态的幻
象。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 20 岁左右就发现了叔本华这位他
毕生崇拜的哲学家。那是触电式的经历,就跟尼采初次发现叔
本华的经历一样。
… Page 270…
260 人生的智慧
我斜躺在沙发上,整天地阅读叔本华的 《作为意欲和表象
的世界》。……我是那样地狼吞虎咽这部魔幻般的形而上学
说,……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只有一次是这样地阅读。我可以马
上就有机会表达我的感觉、表达我的感激,用诗意的方式……
那是我的一大好运。
托马斯·曼到了 63 岁以后写了一篇评论叔本华的文章,
目的就是要:
唤起在今天不大为当代人所知的一个人,重新思考他的思
想。……叔本华有其现代的意义,甚至有其将来的意义……曾
几何时,叔本华的哲学风靡一时、尽人皆知,然后几乎被人们
所遗忘。但他的哲学仍然在我们的时代产生着成熟的和人性化
的影响。
其他的一些名作家、诗人,例如俄国作家契诃夫、英国诗
人艾略特、英国小说家毛姆、美国剧作家尤金 ·奥尼尔等,都
在其作品中或者书信中流露出对叔本华哲学的迷醉。在契诃夫
写的一个剧本里,甚至出现了叔本华的名字。
在当代的作家当中,阿根廷名作家博尔赫斯也深受叔本华
思想的影响。这是叔本华研究专家麦吉对此的描述:
在不久前见到博尔赫斯时,我向他提到我准备写一部关于
叔本华的书。他听到这消息以后很兴奋,并开始滔滔不绝地说
起叔本华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他说,是阅读叔本华著作原文的
渴望,促使他学习了德文;并且,每当人们问他——这是经常
的事情——既然他这样喜欢细腻、复杂的结构,为何从来不曾
… Page 271…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261
尝试把隐藏在他的作品背后的世界观作出系统的阐述,他的回
答是,他没有这样做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叔本华已经做了。
尼采是这样描述他对叔本华哲学的印象的:
我是属于叔本华这样的读者:在读完叔本华书的第一页以
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所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为止;
他所说得每一个字词我都要听。……我很明白他所说的,就好
像他的书是专门写给我看。……所以,我从没有读到他任何似
是而非的东西,虽然有时候会有某些小小差错的地方。这是因
为似是而非的东西只是一些并没有坚定、明确见解的说法,说
出这些似是而非话语的作者,是因为本身并没有坚定、明确的
观点,他们只是想语不惊人死不休,或者是想误导读者,又或
者,最主要的是想故作姿态、显得很有思想。叔本华从来不曾
故作姿态,他是为自己而写。……叔本华的话语是对自己说的,
但如果要想象出他的听众,那就想象是父亲在教导儿子好了。
那种话语不拘小节、诚实坦白而不失幽默;听者洗耳恭听,心
中深怀爱意。这样的作者是极为罕见的。只要一听到他的音声,
马上就会感受到他的健康和力量。我们就好像来到了一处森林
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整个人感觉
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机。我们可以感觉到……叔本华所特
有的坦白和自然,这些也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思想,并且是非
常丰富的思想的人才可以做得到的。叔本华不像那些偶尔失口
说出了某些聪明的话语,自己都会感到吃惊的写作者。……叔
本华的风格有点使我想起歌德,但叔本华的文体并不模仿任何
德语作家。他知道如何以简朴表达深奥,不用华丽辞藻而给人
… Page 272…
262 人生的智慧
以深刻印象,推理严格合乎逻辑而不显得文绉绉、书呆子
气……
自从我读过叔本华的著作以后,我就可以以他形容普卢塔
克的方式形容他,“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
翅膀”,如果我一定要在这地球上安身立命,那我会选择叔本
华作为我的伴侣。
尼采之所以把叔本华称为 “教育家”、“解放者”,就是因
为“人如何能认识自己呢?人是在暗处、被隐藏起来的,”而
“真正的教育家就是把你的存在的真正和本来的含义与基本
的材料揭示出来——这些东西无法通过教育而改变,要了解这
些东西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些内在和基本的东西被牢牢禁锢
着。教育家就是为你解除这些禁锢,除此之外,再也没法为你
做出更多的事情。这就是教育的秘密所在。”
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奠定的精神分
析学,其核心内容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反应等都有着在很
多时候是无意识的背后原因,我们的本能、欲望 (本我)就像
海面下的冰山,进入我们意识的只是冰山的一小角,并且,进
入了意识的这些东西也已经受到了歪曲。我们之所以无法意识
到或者歪曲意识到这些推动力,就是因为这些渴望、欲望、驱
力受到压抑,因为如果我们让自己意识到这些东西的话,那就
会令自己困扰、不安;构成伊德的极其重要部分——性欲,或
说性的驱力——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都是无处不在的。弗洛
伊德的这些主要观点,早已经作为叔本华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
部分由叔本华详尽、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例如,叔本华说,“意
… Page 273…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263
欲构成了人的真正内核……智力为意欲提供了动因,这些动因
如何发挥作用,却只是在后来才为智力所了解……事实上,当
意欲真正下定决心和在私下里做出决定时,智力是置身局外
的。……我们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渴望什么,或者害怕什么。我
们可以积年抱着某种愿望,却又不肯向自己承认,甚至让这一
愿望进入我们清晰的意识,因为我们的智力不获同意知道这些
事情,否则,我们对自己的良好看法就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
损害。”这也就是为什么叔本华常常说,“正如衣服遮蔽着我们
的身体,谎言也遮蔽着我们的头脑。我们的言语、行为和我们
的整个本性都是虚假和带欺骗性的,我们只能透过这层外纱勉
强猜度我们的真实情感,正如只能透过衣服估计一个人的身体
一样。”还有就是,“在这世界的现实生活当中,性爱表现为至
为强劲、活跃的推动力,这仅次于对生命的爱;它持续不断地
占去人类中年轻一辈的一半精力和思想;性爱是几乎所有愿望
和努力的最终目标;至关重要的人类事务受到它的不利左右,
每过一小时人们就会因为它而中断正在严肃、认真进行的事
情;甚至最伟大的精神头脑也间或因为它而陷入迷惘和混乱之
中;它无所顾忌地以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干扰了政治家的谈
判、协商,和学者们的探求、研究;它会无师自通地把传达爱
意的小纸条和卷发束偷偷夹进甚至传道的夹包、哲学的手稿里
面;每天它都挑起和煽动糊里糊涂、恶劣野蛮的争执斗殴,解
除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联系,破坏了最牢不可破的团结;它
要求我们时而为它献出健康和生命,时而又得奉上财富、地位
和幸福;它甚至使先前诚实、可靠的人变得失去良心、肆无忌
惮,把一直忠心耿耿的人沦为叛徒。”
… Page 274…
264 人生的智慧
弗洛伊德也承认首先做出这些发现的是叔本华。他说:
我一直以为压抑的理论是原初的,直到兰克给我看了 《作
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的一段——在那里,哲学家叔本华试图
为疯癫做出解释。他在那里所说的关于人们全力压制自己,不
肯接受某一令人痛苦的现实,完全与我的压抑理论相吻合。我
不得不感谢自己并不曾广泛地阅读,这样我才有可能有所发
现。当然了,有人会阅读了叔本华这些讨论,但却忽略了这些
讨论而没有发现出什么。……所以,我时刻准备着放弃认为是
首先做出这些发现的人,并且是很高兴这样做;在不少精神分
析的案例里,精神分析所做的繁琐工作只是证实了哲学家们直
观获得的深刻见解。压抑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柱石。
托马斯·曼说得更直接和大胆:
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 (各种本能与欲望的贮存所)和自我
(进入意识的我)——那不是与叔本华对意欲和智力的论述毫
厘不差吗?那不是把叔本华的形上学转换成心理学吗?
所以,托马斯·曼干脆地说:
叔本华作为意欲的心理学家,就是现代心理学之父。从叔
本华开始,然后是尼采,然后直接到达建立起叔本华的无意识
心理学,并把这学说应用在精神科学的弗洛伊德及其一干人。
弗洛伊德的一个传记作家里夫似乎话中有话地说过:
很多年前,弗洛伊德奇怪地说过,他不读哲学家的著作,
因为他不幸无法明白那些东西。但现在年长以后,弗洛伊德去
度假时,口袋中会放进一本叔本华的著作。
… Page 275…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265
根据写作 《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的安斯康姆教授所说,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在年轻的时候就研读了叔本华的哲学,并对叔本华的 “作
为表象世界”的理论印象深刻。他认为叔本华的理论从根本上
是正确的。……要探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始祖,我们就要看看
叔本华的哲学。
事实上,要理解维特根斯坦的一些论题,熟悉叔本华哲学
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维特根斯坦很多时候是直接思考、发
挥叔本华的论题,甚至所用的比喻、词语也完全是叔本华的。
对于大音乐家瓦格纳来说,就像托马斯·曼所写的:
接触和认识叔本华的哲学是瓦格纳生命中的一件大
事。……那对他意味着最大的安慰、最高的自我肯定;那也意
味着心灵、精神的解放。……毫无疑问,那使他的音乐从束缚
中解脱出来,使这音乐鼓起勇气成为自己。
瓦格纳也在自传中写到:
在四年里,叔本华的书从不曾离开我的头脑思想,到接下
来的夏天为止,我从头至尾已研读了叔本华的书四次。叔本华
的书对于我的整个一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在 1858 年写作 《特里斯坦》的第二幕时,瓦格纳病倒了,
我再一次拿起我所熟悉的叔本华的书,作为恢复精神思想
的方式,就像我一向经常做的那样。然后我就感到放松了,因
为我就可以运用叔本华所提供的工具,解释他的体系中那些折
磨人的断层。
… Page 276…
266 人生的智慧
瓦格纳还说:
那个老人一点都不知道他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
说,一点都不知道我通过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那是多么美妙
的事情!
瓦格纳把自己的作品 《尼伯龙根的指环》送给了叔本华,
作品上只是写上:
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献给阿图尔 ·叔本华
并没有签上瓦格纳的名字。
附录的参考书目:
Patrick Gardiner:Schopenhauer
Frederick Coplestone:Arthur Schopenhauer:Philosopher of
Pessimism
Helen Zimmern:Arthur Schopenhauer:His Life and His
Philosophy
Walter Abendroth : Arthur Schopenhauer in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
Friedrich Nietzsche:Unzeitgemasse Betrachtungen
Sigmund Freud : The History of the Psychoanalytic
Moevement
责任编辑:任俊萍
封面设计:王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