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残梦-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现实主义
    和“新保守主义”构成了理念和方法上互补和对应的,还有“新现实主义”。所谓“新现实主义”,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具有追求绝对安全和鼓励动用军事手段上的新的特点,是进攻的现实主义。约翰?米尔斯海默是这种“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米尔斯海默看来,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是错误的,他说,没有什么理由表明民主国家之间一定是善良友好的,他们同样遵循实力平衡的原则行动。针对人们认为“国家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繁荣,当所有强国都获得繁荣时,它们就不再有发动战争的动机”的观点,米尔斯海默认为是不正确的。首先,地区性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会破坏繁荣,现在就很可能处在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之中。在危机之下,国家没有繁荣,战争也就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失。即使没有危机,也有一些国家不如其他国家繁荣,因此它们也不会在战争中损失,反而有可能从战争中得到利益。比如,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战争。第二,一个国家总希望进行一场快速的战争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针对一两个国家的战争只消耗一个国家的少量财富。此外,征服他国还可能为自己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 第三,从历史上看,1900—1914年之间,欧洲各国有广泛的经济联系,而且各国也处在经济繁荣之中,但是1914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有学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现实主义所讲的那样,完全由实力结构所决定。各国对国际政治的态度影响了国家的行为。西方世界700年来,都使用现实主义的语言说话,因此导致了战争,如果各国放弃现实主义的观点,世界就会有和平。对此,米尔斯海默说,既然现实主义通行了700年,那么它就已经深深地进入了人们的思维,各国都按照这一理论行动,人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种思维习惯呢?如果放弃了现实主义,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它?如果有这样一个替代物,那么人们又怎样知道它会更好还是更坏?即使一个国家放弃了现实主义,它会不会又在某一天卷土重来?对于这些问题,社会结构主义都没有提供答案。
    尽管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利益冲突,但是仍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法规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战争是否由此可以得到避免呢?米尔斯海默说,国际机构无法阻止国家不按照现实主义原则行事。比如,联合国并没有阻止1992到1995年间巴尔干半岛的战争。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票使得很多决议无法通过。现在,亚洲不存在有影响力的国际安全组织。欧洲虽然有北约组织和欧盟,但是它们也不能阻止各国不按照各自利益行动。此外,一些强国实际上按照自己的需要影响国际组织的面貌。比如,当美国不想让前安理会秘书长加利连任时,它就设法迫使他退出,尽管当时安理会所有其他成员国都想要他留任。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美国经常撇开国际组织,去做它认为符合自己利益的事。
    反对战争的人说,战争一方面消耗本国的国力,破坏自己的经济;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好处,各国应当致力于创造财富而不是发动战争。对此,米尔斯海默回答说,战争未必会毁坏自己的经济,美国在两次大战中,普鲁士在1862—1870年的战争中,都得到了经济上的好处。虽然美国在二战中花费巨大,但美国今日的经济是世界最强。英国曾经是个殖民地遍及世界的大英帝国,如今这个帝国已经崩溃,英国经济也大不如前,但是很少有经济学家将此归咎于英国的国防开支。英国的国防开支实际上少于它的竞争对手。苏联确实由于国防开支过高而崩溃,但是学者们对苏联崩溃的原因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理由认为,苏联崩溃是由于其经济结构不好,而不是由于国防开支过大。
    反对战争的人还说,即使战争胜利,征服者依然无法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在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国家中,征服者将会遇到民众的广泛持续的反抗,在信息时代,镇压民众的反抗是很困难的,如果阻止信息交流,那么经济发展就会窒息,如果开放信息,那么反抗意识就会到处传播。对此,米尔斯海默说,即使在信息社会中,征服者依旧可以从被征服国家的经济中得到好处,征服者可以通过收税,没收工业产品,甚至没收工厂来获利,还可以没收该国的自然资源。即使不靠上述方式,征服者还有三种方式可以为自己获利。一种是让被征服国家的人到征服国的军中服役,或者强迫他们在征服国中做劳工;第二种是占领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第三种是取消被征服国的强国地位,减少征服国的一个竞争对手。
     2001年约翰?米尔斯海默出版的《强权政治的悲剧》一书是其“新现实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该书认为,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的生存本能决定了强国的基本行为是恐惧、自我帮助和实力最大化。米尔斯海默认为,所有强国都会进行实力扩张,扩张实力的基本动机是保障本国的安全,一国的实力扩张会使另一个国家感到不安全,促使另一个国家也进行实力扩张,导致各国追求实力的竞赛,实力的竞赛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因此,米尔斯海默的“新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用米尔斯海默的话说:“战争是由各国实力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只要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会引起实力结构的变化,必然将引起战争。
     “新现实主义”认为,强国的特点就是“实力极大化”,“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一个国家的所得就是另一个国家的所失,因此每一方都要争取在竞争中取胜,从而获得对其他国家的统治地位。为了生存,一个国家不得不用进攻性态度对待其他国家。一个放弃称霸的国家采取的是错误的决策。正常的强国就是要考虑扩张和征服,其结果就是强国之间的安全竞争,国家为了取得胜利不惜使用欺骗和残暴手段。在这个世界上,各国和睦相处的和平是极不可能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今美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已经超过全世界军事力量的总和,但并不是足够的、绝对的安全。因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分成两种:一种是潜在实力,另一种是现有军事实力。潜在实力的主要构成是人口和富裕程度,而潜在实力均可转化成军事实力。并且以中国为例,说如果中国内地的人均GDP达到中国香港的水平,那么中国的潜在实力将是美国的四倍。所以,美国要及早采取任何可能的行动,阻止中国的崛起。
     “新保守主义”理论和“新现实主义”理论一方面为美国的胜利提供了一种文化优越论的解释,另一方面迎合了美国的扩张意志,迎合了美国公众的霸权欲望与自大心态。它从深层的道德、思想、文化层面上,为美国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国家文明之关系建立了意识形态的基础。美国霸权越是受到威胁,美国的经济波动越大,美国国内对维持这种经济和实力地位的敏感性就越强,就越来越倾向于在全球保持美国的利益和实力地位。为此,美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便一意孤行地按照美国式的方法来行事:按照美国的需要来维持和加强国际安全和国际秩序,防止地区安全领域内出现对美国利益的挑战。有人这样描述这些理论的炮制者:“他们是一帮喜欢轰炸、喜欢帝国的重量级知识分子。”

   ?新罗马帝国计划:喧嚣的鹰派

    美国鹰派主要由美国共和党内的传统强硬派、国会中的右翼势力、重工业和军火行业的财阀、军事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冷战时代就已存在的保守型智囊库以及具有极端思维倾向的部分媒体组成。

    鹰派开始抬头
    在克林顿执政时期,由于其内阁成员多数主张实施积极的对外接触战略,鹰派一度被打入了冷宫。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使美国鹰派失去了自己的阵地。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后,鹰派在美国全面抬头,在美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布什家族和石油工业的渊源决定了他和鹰派之间的血缘关系。随着布什外交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强悍登场,鹰派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鹰派人士直接成为布什政府的核心人物,从而和国会的右翼势力首次形成“院府呼应”,结束了美国长期存在的“院府相争”格局。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鹰派中的领军人物,他咄咄逼人的强硬辞令,总是能在国会引起阵阵喝彩。副总统切尼是老资格鹰派人物,他认为美国的霸权应该加强,如果不是为心脏顽疾拖累,他应该和拉姆斯菲尔德一样活跃。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被称为美国外交和安全战略的“建筑大师”,是主张美国“武装保卫台湾”的始作俑者。理查德?珀尔(伊拉克战争后已经辞职),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在里根时期任国防部副部长,任布什政府的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是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略制定者。在美国国会,退休了老右派赫尔姆斯还有强大的影响力。
    此外,军工财阀和军、情部门首脑构成了美国鹰派的另一个层次。冷战结束后,英、法、德和俄罗斯都被迫进行了痛苦的调整,但在美国,扩张性的国防预算,使美国的军工财阀避免了行业危机。“扩张性的国防预算”一般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首先是由军、情部门上报发现“某国正在部署一种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战术导弹”、“某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正在可怕地扩散,对驻外美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等类似情报,然后“相关的威胁程度”则由专家即军火商来继续说明,以引起国内对保护美军士兵安全的高度重视。最后,军、情部门和军火商们一致强调只有配置新式武器装备才能提高美军战斗力,防范威胁。军工财阀就这样不断研制新式武器直至大规模地介入太空竞争,使得相关费用越来越大,暴利程度越来越高,美国国防开支更是一路狂涨。
    还有一股引导思想的势力。他们以智囊库的中立面目出现,往往跟大众传媒合作,以表面公允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国际事务的夸张分析与强硬立场。智囊库的系统评估方法与媒体的渲染与炒作,往往能达到引导公众眼球的“理想效果”。《旗帜周刊》便是人所共知的新保守派杂志,也是鹰派思想的源头,其发行量虽然只有5。5万份左右,但读者都是在美国政坛有影响力的人物。美国《国家》杂志专栏作家埃里克?奥尔特曼如此评价:“这家杂志直接同当权派对话、为他们说话,要想了解这届政府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读这一本杂志。”此外,《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著名报纸,也被新保守主义势力和鹰派所控制。鹰派在美国的掌权和他们所主张的帝国扩张政策,得到了美国民众的许可,得到了许多民意测验机构测验结果的鼓励。

    新罗马帝国计划
     19世纪,曾经有一位名叫亚当?亨利的学者向美国人描述了将来有一天,太平洋成为美国内湖的情景。如果美国人占领了中国市场,那么,它的财富和力量就必定能超过罗马人、英国人和君士坦丁大帝。这就是新罗马帝国。当年美国的国父们在创作《联邦党人文集》时,所用的笔名都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人名,如“普布利乌斯”就是罗马著名的军队统帅之一。在美国国父们心目中,美国就是罗马共和国的再生。
    鹰派对世界的看法是,美国霸权的衰落是实际存在的,但衰落的原因是由于美国政府软弱的意志力和误导的政策所致。他们相信,美国的潜力无与伦比,问题只在于如何运用它,而“新保守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就已经提供了最好的指导。冷战结束、美国经济10年的辉煌,使鹰派认为,这意味着美国式民主制度的最后胜利,历史将终结于当前的美国政治、社会制度形态。美国完全可以超过罗马帝国,超过大英帝国,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为此,美国在对外政策方面,更一意孤行地按照美国式的方法来行事:按照美国的需要来维持和加强国际安全和国际秩序,防止地区安全领域内出现对美国利益的挑战,维护在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中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9。11”事件之后,鹰派控制了华盛顿的权力。在建国两百多年后的21世纪,美国终于展露建立新的千年帝国的心态,一个“新罗马帝国计划”在鹰派的主导下成形了。
    鹰派的根基人群——新保守派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赞赏和支持。2003年2月,在华盛顿企业研究院的一次讲话中,布什总统完全不掩饰对新保守派的情有独钟。他对在场的信奉“施特劳斯主义”的新保守派记者、政治思想家和政策制定人说:“你们是我们国家中最杰出的大脑,而我的政府雇用了20个像你们一样的人。”
    在“新保守主义”思维的影响下,美国政府从可以容忍大国的力量平衡,到不能容忍;从罗斯福的多边合作政策,转变为独断专行。
    古罗马帝国为什么灭亡?孟德斯鸠解释说,这是因为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丧失了自由;《大国的兴衰》的作者保罗?肯尼迪认为,这是由于罗马帝国的过度扩张,最终导致帝国的经济无法支撑。那么,今后的美国能不能够做到既对外扩张,又在国内不丧失自由;既穷兵黩武,又没有多大的成本负担,从而成为一个永远的帝国?对此,鹰派和新保守主义者们有着执拗的野心,也有着周详细致的打算。

    新美国世纪计划
    最细致周详地体现鹰派们对新罗马帝国的幻想的非“新美国世纪计划”的纲领莫属了。“新美国世纪计划”(PNAC)创建于1997年,这个“新保守主义”智囊库的大本营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新美国世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所有其他国家都应该屈服于美国的领导和意志:“维持美国全球的显赫地位,事先排除任何竞争对手,使国际秩序符台美国利益。”这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新罗马帝国目标。2000年9月,这一目标具体化成一个文件——《新世纪重建美国国防:战略、军队和资源》。这个文件要求改变美国多年来的军事战略目标,即美国能同时打赢一个半战争,且要求美国必须拥有“能够以绝对优势同时打赢多场中等规模战争的能力”,并可以执行“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安全环境”任务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美国在军事上必须完成下列一些目标:在东部欧洲、东南亚和中东重新安置永久性军事基地;使美国军队更加现代化,加强美国的空军力量和海军力量;发展和部署一个全球导弹系统,并由美国战略性地支配未来太空力量;在情报系统方面,由美国控制全球共用的“资讯网空间”。而要达到以上目标,美国必须将其国防预算至少增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8%,并且在此基础上,每年递增200亿到300亿美元。1999年,美国军费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2001年为3。2%,这就已经使其拥有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核力量,世界最强大的空军、海军和独一无二的全球打击能力,使美国能同时赢得“一个半战争”。
    (《环球视野》摘自《帝国残梦——美利坚霸权主义的终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2月16日星期五  




帝国残梦——美利坚霸权主义的终结(二)



谢韬 郑佳节 

    

                                     第2章
                          四处树敌——山姆大叔执迷不悟

    在一块毫无文化积淀的“新大陆”上产生的美国,本可以建立起自己全新的核心文化,美国人却懵懵懂懂地把欧洲中世纪沉重的历史包袱背到自己的肩上,追寻着“十字军”骑士的梦想,不断加剧着同伊斯兰文化的仇隙。
    “渔翁得利”的企图换来的只可能是一个个致命的反弹——处处都是敌人。
    1、谁动了帝国的奶酪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

    ?爱徒反了:奥萨马?本?拉登

    在过去的10多年中,几乎每一件震惊世界的恐怖大案都有本?拉登的影子。他被美国列为头号公敌。然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拉登却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战英雄”。新世纪来临之际,西方迷漫在一片恐怖之中,圣诞节前夕,拉登利用电子邮件向美国关岛发出了恐怖信息。而耐克公司的著名广告“只要做了就好!(Just do it!)”也被拉登改成“只要炸了就好!(Just bomb it!)”为了逼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交出拉登,联合国开始对阿富汗实行制裁措施,美俄也气势汹汹要联合对拉登下手。而拉登本人正在阿富汗各地招兵买马,准备对美国发动新一轮“圣战”。

    美国的徒儿——拉登
    奥萨马?本?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