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假慈禧-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慈禧一怔。
  “据探子报,有人冒充皇太后已经进了怀来县城……”
  “什么?”慈禧听了,脸上陡地一变。




西遁风云录20(1)



  军机大臣赵舒翘又奏道:“那冒充的皇家行列只有十几人。”
  慈禧急忙道:“可是知县还在我们这里呢。”
  赵舒翘道:“城里人谣传,知县已被乱兵打死了。”
  吴永道:“不知是哪路贼人竟敢冒充圣驾先到了城里,咱们还是快动身吧。”
  慈禧道:“先差尹福、李瑞东进城探探虚实,咱们随后就启程吧。”
  慈禧坐着吴永找来的轿子,光绪乘着延庆州备的轿子,皇后、瑾妃同乘一个驮轿,大阿哥和溥伦贝子同乘一个驮轿,李莲英脚上有疾,也乘了一个轿子,一行车马出了榆林堡,朝怀来县城而来。吴永也在皇家行列里走着,偷偷地瞥了一眼轿内的光绪,他身材适中,较常人微高,两眼大大的,眼珠呈深褐色,眼皮微微下垂,似乎平日就不大举目观眺。他鼻准高正,口阔适度,他的颔须已长得有分把长,可能是多日未刮的缘故。多日的失恋和奔波,光绪日渐形销骨立,他身穿一件半旧了的湖色绉袍,宽襟大袖,毫不合身,腰无束带,上无外褂,发长逾寸,蓬首垢面,憔悴万分。
  “谁料到这个青年就是当今的光绪皇帝?”吴永一边走一边暗暗地想。
  尹福、李瑞东各骑一匹马,先离了榆林堡,朝三十里外的怀来县城驰来。他们一路上看到的尽是残村破户,破棉絮烂褂子扔了一地,大道上有马粪、人尿、弃骨等,时而有几只野狗盘踞在横尸上,还有那半死的溃兵和难民在呻吟挣扎,尹福和李瑞东觉得简直是踏进了鬼蜮,这北京西去的路上,充满了昏暗和死亡。
  他们的马正奔驰着,被前面一伙人挡住了去路。原来是一些逃兵争抢着一只烂了五脏发了腐臭的死狗,他们争着抢狗肉往嘴里塞。一忽儿,那只死狗已被众人抢夺得剩下一副血肉模糊的骨骼。
  李瑞东和尹福驰马绕过他们,又往前赶路。
  李瑞东道:“我想,人饿急了,连人肉也咽得下去。”
  尹福道:“皇太后的两个贴身宫女荣子和娟子不是也曾想割掉股肉献给皇太后吗?被皇太后阻止了。”
  李瑞东道:“我听说在皇上饿得发慌的时节,小主也想割掉一块股肉煮汤献给皇上,被皇上骂了一顿。”
  尹福忽然指着路旁说:“你瞧!”
  李瑞东转过头,只见玉米地里有个女人,不知被谁割掉了两只奶子,还没有断气,有一只老鸦正站在她那鼓胀得老高的肚皮上啄着……
  “真惨啊,不知是谁家的女人?”尹福叹息着,一扬手,一支飞镖飞了出去,正击中那老鸦的咽喉,老鸦栽倒在一旁。
  两个人飞马朝县城卷去。
  皇家行列仍在慢慢蠕动着,有消息传出,河南总兵统领了五营人马到了京郊,已经挡住洋人的追兵。
  慈禧听了这消息,精神为之一振,顿时来了精气神,她探出身子问崔玉贵:“河南总兵是谁?”
  “蒋尚钧。”崔玉贵毕恭毕敬地回答。
  “玉贵,你要记住,等平定了,我要重赏他们。”
  “刚才探子来报,广东押解银元七千绕道追赶圣驾而来,听说已到了山西。”崔玉贵说道,抬头看着慈禧有什么反应。
  慈禧脸上露出笑容:“好极了,我们到了山西便不愁没有钱花了。”
  慈禧望了望走过的虎神营兵士,又问崔玉贵:“李鸿章有消息吗?”
  “李鸿章仍未到达京城。日本军队目前进据颐和园,各国联军议定:更番居住,每七天一调。”
  “各国洋兵眷恋着那座园子,倒也罢了,但愿他们不要瞎折腾,我有好多日常用的东西还在园子里放着呢。”慈禧拂了拂乱发,又问:“不知洋人进皇宫没有?”
  崔玉贵回答:“听说洋人没有进去,王文韶大人等正在跟他们谈判。”
  慈禧听了,松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能保住就好了。”
  娟子在一旁听了,高兴地说:“这么说,宫里那么多姐妹有救了,谢天谢地!”
  皇家行列走出榆林堡才十里,已接二连三地倒毙了十几个饿死的兵丁。只要有一个倒毙的,就有两个,这是心理在起作用。那些倒毙的兵丁面目可怖,马玉昆吩咐轿夫们抓紧赶路,以免那些贵妃、格格们看见害怕。岑春煊从队尾来到队前,指挥几个兵丁迅速清扫着路上见到的尸首、弃骨。
  光绪在轿里看到路旁人尸纵横,鸦犬争食,心里万分难过。他想到自己从登极到如今已有二十六个年头,可是没想到自己落到这个处境,国家败落到如此地步。他看到那倒毙在路旁的尸首,仿佛都活了过来,爬着,立着,向他伸出手,他的面前出现无数狰狞的脸。
  他恐怖地叫道:“我也不是甘愿当傀儡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傀儡,今日的局面不是我造成的!……”
  光绪的眼睛直瞪着外面,在恍惚中看到那些狰狞的脸随着他的轿子一摇一颤,他忽然看到珍妃披头散发,现出一副苍白的脸庞,光绪绝望地叫道:“杀你的不是我!我救不了你,我也救不了我自己……”
  光绪晕倒在轿子里了,可是没有人知道,只有抬轿子的人先觉得皇帝在轿子里动了一阵,后来倒一动也不动了,稳稳当当地好抬得多。
  顺顺当当走了一程。
  “走了多远了?”慈禧在轿子里问。




西遁风云录20(2)



  “我到前头瞧瞧去,大概快到了,可是还没看到城墙垛子。”崔玉贵说着赶到前面去了。
  风,凄切地卷过来。
  慈禧面色蜡黄,形容枯槁,仰卧在轿中,她感到周围是一片坟场。她绝不是一个仁慈怯懦的妇人,而有的是野兽般的残戾和机警。她非常清楚,自从戊戌变法以来,她和洋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紧张,也许只有俄国是例外,因为在那次变法运动中,俄国人是支持她的。其他各国,尤其是英国和日本,已成为她又恨又怕的“洋鬼子”。她恨的是,洋人们想利用光绪废掉她这个皇太后。她怕的是,数十年来,大清国与洋人打了许多次仗,就没有一次是占了便宜的。戊戌政变,她以果决的手段,镇压了新党,在朝廷内部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将不听话的光绪关在了瀛台。可是那些支持新党的洋人,仍然虎视眈眈,处处作梗。去年义和拳闹起来后,烧教堂,赶洋人,她想利用义和拳刹一刹洋人的威风,巩固自己垂帘听政的地位。没想到义和拳闹进了京城,惹恼了洋人,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又久攻不下,洋人组成八国联军,大举进攻,落得自己寡母孤儿西逃的败势。
  自从戊戌变法以来,她早就想除掉光绪这个可怜的政治对手,只是刘坤一、张之洞等封疆大吏和全国臣民反对,又有洋人的压力,溥隽这个大阿哥实在不成才,而又另外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来,她才迟迟始终未敢动手。八国联军入犯京城,如果光绪留在北京,凶多吉少,正应了洋人们的心意,说不定废了她这个皇太后。说不定光绪会与洋人议和,掌握军政大权。但也说不定洋人会把他当政治木偶,随意摆布,大清帝国会土崩瓦解。
  慈禧咂巴咂巴嘴,舌尖还沾有小米粥的残渣,她依稀记起几日前在颐和园传膳的情景:
  “传膳——哪——”只见仪鸾殿门帘高挑,几十名太监排成队列,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食盒,恭恭敬敬走进殿内。殿内,又有十多名套上白领头的太监把食盒接过,摆好膳桌,将一百多样菜肴迅速布好。崭新的银器食具,刻着蟠龙和“万寿无疆”的字样,下面托有盛着热水的保温瓷罐,每个菜碟或菜碗上都挂着一个戒备下毒用的小银牌。七张膳桌被摆得银光交映,夺目生辉。
  当慈禧被扶到正座之后,有一名太监喊道:“打碗盖!”马上有四名小太监分别打开菜碗上的银盖,并归拢到一个大银盘内取走。这时,每个菜碗内都升腾出一缕热气,三鲜龙贝、口蘑肥鸡、红烧鱼翅、素扒海参、黄焖鹿尾、清烩猴头、肉烩淡菜、胡桃腰花、芙蓉肺片、江瑶蒸蛋、珍珠肉圆、山药樱桃肉、干煸牛内丝、白切羊肉片、凤尾虾、面拖蟹、银鱼蛋、东坡肉、爆两样、宫爆肉丁、滑溜里脊、炸春卷、烛面筋、狗不理包子、羊肉串……数不清的珍馐美肴。慈禧的御膳还有一个火锅,里面除了寸长白肉片外,还填进了熊掌、猴脑、鹿肺、鲍鱼、蛏干、银耳、冬菇等山珍海味。
  慈禧想到这里,鼻子一酸,淌下几滴热泪,真是不堪回首啊!政治风云,变化莫测,胜者英雄败者寇啊!
  光绪此时恍恍惚惚来到一座幽雅静谧的庭院,古槐参天,绿阴覆地,这是北京宣武门内西太平街醇亲王府的槐萌斋,是他的生身之地。他的父亲醇贤亲王奕儇和他的生母醇王福晋跪在地上,惶恐地向他称臣,光绪看到他们那笨拙的样子,感到好笑。
  光绪恍惚来到书房毓庆宫,那是个工字形宫殿,南窗下有个长条几,上面有帽筒、花瓶;靠西是一溜炕,上有炕桌;靠北板壁有两张桌子,放着“四书”“五经”和文房四宝。壁上有个大钟,镜盘直径六尺,指针比人臂还粗……
  光绪看到了老师翁同龢先生,翁先生木然地坐在那里,他教了他十多年书。翁先生是咸丰丙辰年的状元,学问高深,名噪一时。翁先生朝他冷冷地道:“励精图治,驯致富强,四海苍生,咏歌圣德。皇上,你为何落魄到此?”
  光绪惊恐地说:“翁老师,皇太后不是把你永远逐回老家了吗?”
  翁同龢脸上浮起一丝笑纹:“皇上,你忘了吗?每当有暴风雨的雷声,你便吓得扑进我的怀里。”
  光绪留恋地说:“是啊,老师,如今我又遇到了雷声,我又找您来了!”说着,扑向翁同龢,可是却摸到了一张纸,原来是翁同龢的一幅画像。
  崔玉贵从前面转回来,才走到大阿哥乘的轿子旁边,看到后面轿子里荡出了一条腿,脚上的鞋子不知去向,那脏黑了的布袜子已褪下一半,危危欲坠。
  崔玉贵为之一吓,撵到轿子前面,往里一望,光绪正躺在轿底板上,嘴里吐了一堆白沫儿。



***************
*真假慈禧第三部分
***************

  李存义又拉过“瑾妃”、“隆裕”等人道:“这都是红灯照的姐妹们,我从天津逃出后一直在山西宋世荣大哥处藏身,以后遇到忆贤、小安子等义和团、红灯照兄弟姐妹,又聚到一起,听说慈禧等人由北京西逃要经过此处,我们要找慈禧那老贼妇索命,她出卖了义和团、红灯照,整整索去我们几万条性命,我们要把这老贼妇千刀万剐,油炸清蒸……”说到这里,李存义咳嗽不止。


西遁风云录21(1)



  崔玉贵看到光绪躺在轿底板上,吃惊不小,急忙低声唤道:“皇上,皇上,您怎么啦?”
  光绪醒了,发觉自己躺在轿子里,便爬了起来。
  崔玉贵将光绪扶了起来,说道:“皇上,您不太舒服吧?”
  “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也许是刚才的小米粥喝得猛了些儿,上了轿,吹了一阵风,有点往上泛。”
  “您该把轿帘子放下呀。来,我替您放下。”崔玉贵发觉这顶轿子上没有帘子,“奇怪,延庆州的这顶轿子竟没有装帘子。”
  光绪回答:“原本是有的,启銮的时候,被秋太监下走了。”
  “我再找一个帘子,替皇上挂上。”
  “玉贵,算了,再走一会儿就到怀来县城了。”
  “到了县城就好了,一定要找人给您赶制一件龙袍。”
  光绪失神地望着前面,淡淡地说:“我早就不稀罕那龙袍了……”
  尹福、李瑞东在傍晚时分进了怀来县城,只见街上空无一人。二人驱马朝官衙走去,走到官衙门口,出来一位衙役,拦住尹福、李瑞东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闯入县衙!”
  尹福道:“圣驾就要到了,我们是清宫大内护卫,前来打探信息。”
  衙役听了,惊奇地说:“圣驾已在上午到了这里,正在后面歇息,明早就要起身。”
  李瑞东道:“圣驾明明在后面,怎么会先到呢,一定是冒充的,你带我们去瞧瞧。”
  衙役带尹福、李瑞东穿庭过院,来到内宅,只见那里站着两个兵丁,都是虎神营士兵装束,扛着大刀。他们见到尹福等人到来,将刀一架,不让他们进去。
  尹福一见,抽出判官笔,左右虚晃一下,格开双刀。那两个兵丁震得虎口麻木,忙问:“义士从何而来?”
  尹福道:“你们是何人?我们是圣驾的护卫。”
  有个兵丁道:“怎么又来了圣驾,我进去禀报一声。”
  尹福一挥手:“不用禀报,我们自己进去。”说着与李瑞东大踏步走了进去。他们来到一座庭院,门口又立着两个兵丁,同内宅门口的兵丁装束相同。这两个兵丁手持洋枪,见到尹福、李瑞东,端起了洋枪,枪口对着他俩。
  尹福往里一望,有正房三大间,正房内太师椅上坐着两个人,一个与慈禧太后相似,一个与光绪皇帝相似,慈禧身后立着李莲英,光绪身后立着崔玉贵,两侧坐着隆裕、瑾妃等人。
  尹福和李瑞东看糊涂了,怔怔地,竟说不出话来。
  一会儿,那李莲英三蹦两跳地来到尹福面前,亲热地拉着尹福的手,叫道:“大师兄,我就知道你一定来。”
  尹福惊得用眼睛瞪着这个“李莲英”,半天才惊喜地叫道:“哎呀,是单刀李存义!”
  李存义,字忠元,直隶深县小营村人,生于道光二十七年,比尹福小四岁。他秉性温厚,轻财好义,性喜拳术,幼年学习长短拳。三十八岁时,拜形意拳名师刘奇兰为师,学习形意拳,习之数年,深得形意拳之精髓。以后闻听北京董海川精于八卦掌,便进京欲拜董海川为师。由于他与程廷华是同乡人,便请程廷华介绍拜董海川为师。董海川知道李存义精于形意拳,起初不肯收他为徒,后经程廷华、刘凤春、梁振圃等八卦掌门弟子一再说情,董海川才同意收李存义为徒。李存义艺成后来到天津以保镖为业,往来各省,名声大振。他因惯使单刀,人称“单刀李”。光绪二十六年,李存义看到清廷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参加了张德成组织的义和团,任义和团武术教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李存义身先士卒,单刀上阵,面对洋枪洋炮,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在天津老龙头车站一役,他手刃洋兵十几人,誉满中原。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李存义退出京津,有人传说,他来到山西隐居。
  尹福见李存义如此打扮,忙说:“与师弟一别数年,师弟为何如此打扮?”
  李存义急忙招呼“慈禧”、“光绪”等人:“这就是我常向你们谈到的‘铁镯子’尹福。”他又拉着“慈禧”的手对尹福说道:“这位是红灯照忆贤师妹。”他指着“光绪”说:“他是义和团的小安子。”
  尹福一一与他们见过,拉过李瑞东道:“这位是‘鼻子李’李瑞东。”
  李存义喜道:“久仰大名,原来是直隶武清县‘鼻子李’到了。”
  李瑞东喜形于色道:“天下谁人不知‘单刀李’,老龙头一役,单刀上阵血刃十数洋兵的佳话,幸会!幸会!”
  李存义又拉过“瑾妃”、“隆裕”等人道:“这都是红灯照的姐妹们,我从天津逃出后一直在山西宋世荣大哥处藏身,以后遇到忆贤、小安子等义和团、红灯照兄弟姐妹,又聚到一起,听说慈禧等人由北京西逃要经过此处,我们要找慈禧那老贼妇索命,她出卖了义和团、红灯照,整整索去我们几万条性命,我们要把这老贼妇千刀万剐,油炸清蒸……”说到这里,李存义咳嗽不止。
  尹福劝道:“我们坐下来慢慢谈。”
  李存义、尹福、李瑞东、忆贤、小安子依次坐下。
  李存义缓缓道:“我们扮做圣驾,大摇大摆地进了城,先演了这场戏。”
  尹福问:“你们有多少人?”
  李存义呵呵大笑道:“实不瞒大师兄,我们只有十二人,但都是神兵神将,刀枪不入,以一抵百,个个都是好功夫,对付一个如丧家之犬的老太婆足够了。”




西遁风云录21(2)



  尹福道:“现在慈禧身边有岑春煊的骑步军三千余人,又有马玉昆掌管的虎神营、神机营和护卫数百人,你们仅有十二人,如何对付得了呢?”
  李存义神秘地一笑:“只可智取,不可强攻。我们出奇制胜。”
  尹福把李存义拉到旁边一间屋内,掩上门,急切地说:“存义,我何尝不想杀慈禧!她就像一具僵尸卧在紫禁城里,垂帘听政。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支持下,变法维新,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重振朝纲,可是慈禧暗握大权,蓄谋反扑,那时我何尝不想杀慈禧!因为除掉慈禧,就如搬开绊脚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