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训练方法(jpjj86免费找家教)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特点。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处在发育当中,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好转。而小学要求学生上课要坐40分钟,然而我们并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的自我发育的完善,否则将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因此,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具体训练,以提高注意力,适应课堂生活。我现举具体操作方法给大家作参考,尤其第一条,是我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
一、玩扑克游戏。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这是我发明的办法。我孩子当时玩起来兴致颇高。他上小学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得益于小时候我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他的注意力。
二、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三、玩“开火车”游戏。
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加,那就更好了。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法是: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这是我少年时代同学联欢会上玩的游戏。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四、玩乒乓球干扰注意游戏。
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比如你在做作业时,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你就会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有一次,我和五岁的孩子在玩乒乓球,我让他用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我在旁边进行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他忍不住就笑了,但为了不输给我,又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继续完成游戏,一圈走下来,我俩笑得前仰后合,流泪不止。此外还有类似的这种游戏,对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发表于2003年第9期〈家教博览〉
祖辈陈旧教育观念抚养现代孩子?
时下,相当一部分父母为了忙工作、事业,同时也为了图省心省力,把孩子放心地交给父母带。我认为;这类年轻父母的现代教育观念不够强,没有从多方面为孩子身心的发展考虑。孩子的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类,生理健康发育方面祖辈也许可以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而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如智力发展、人格培养、情感教育等方面可能就不大重视,未必能做好。这是由于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停滞不前的落后教育意识已与新世纪的现代教育观念不一致,用以前的老观念老方法教育抚养进入新世纪的孙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祖辈们多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利于孩子的心智自由地发展。
安全意识让祖辈们处处为孙儿“护驾”,过度的保护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空间。一种是出于对物品的安全,如为了不弄湿衣服而制止孙儿玩水,为了不搞坏闹钟而把它收藏起来,不打破杯子而不让他自己倒水喝等等;一种是出于对孩子自身的安全,如为了不摔倒而限制他过度的跑跳,为了不割伤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为了不交坏朋友而限制他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等等。以上这些似乎为孩子“好”的行为恰恰扼杀了孩子最初萌生的最宝贵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求知欲,浇灭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正是求得孩子智力发展、素质能力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遇到这样一位家长,家长说他的孩子把贵重的金表拆坏了,被他打了一顿,陶行知说:“你把一个中国的爱迪生枪毙了。”然而祖辈们大多看不到其中蕴含的智力发展因素,如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可贵的心理品质,如好奇心、探索钻研精神等,这些孩子身上闪现的兴趣火花容易被祖辈们轻易扑灭,当然孩子的安全要考虑,但也不能因噎废食,限制过多过宽。如凭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长期干涉下去,而不懂得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那么,对于倔强的孩子会变得暴怒、浮躁,性格里潜藏了破坏性、反抗性等特征,而对于懦弱的孩子则变得胆小、畏缩、自卑、没有自信,不敢尝试。不管哪种孩子,都会失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可贵品质,阻碍了孩子心智的发展。
二、祖辈们施加过多的爱容易变成溺爱,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祖辈们由于晚年孙儿绕膝,欣喜之情无法不言于溢表,狂爱之心无法不倾于孙儿身上。
大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牺牲精神。事事包办、时时呵护,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稳固。祖辈对孙儿施爱有加,往往心太软,导致教育孩子方面宽而不足,严而有余,甚至当父子之间有冲突时,往往不自觉地、不分原则地偏袒孙辈。这样做的结果将使孩子产生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同时也失去了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对大人产生依赖性,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成了懦弱、自卑、懒惰的生活低能儿。很多孩子上了小学还系不好鞋带、穿不好衣服、不会自己整理房间等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祖辈们自身活动范围的狭窄,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由于自身年龄原因,老人们多喜静不喜动,不仅身体上如此,性格、行为、观念上也不喜变化,不愿变通,不善更新。不喜欢孩子吵、闹、跳,而希望他安静、听话、服从、少惹事。也很少鼓励孙儿出去找同伴玩,总觉得带在自己身边更放心。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12%,而父辈却有55%。由此易导致孩子的视野狭小,知识面无法拓宽,缺乏孩子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不善与人交际,与人合作,易产生孤独、敏感、自卑等心理障碍。同时,由于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变得“老气横秋”,缺少孩童时期应有的灵活,敏捷,活泼等特点。
四、祖辈们重“身”不重“心”,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灵“饥饿”。
祖辈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都不懂得“心”的健康的重要性。以为孩子吃饱喝足了,不生病不出事,就算是健康的孩子。殊不知,孩子的心理同样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来填充。而祖辈们只让孩子在旁边陪着自己看电视,让他自己在一边看图书,让孩子的玩耍“自生自灭”,其实如能有大人参与孩子的世界,将提高孩子的玩耍质量,将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譬如,亲子共读、亲子游戏,与孩子谈天说地、交流思想,与孩子一起摆积木、拼图、涂鸦等,做各种比赛游戏等等,都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这些本该年轻父母们做的事,交给老人们去做,显得力不从心,也不见得能做好。他们甚至看不到玩耍中的智力因素,无法理解智力与游戏的关系及其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这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孤独、无助,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特点。此外,祖辈抚养的孩子由于很少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等到年龄大些的时候回到父母身边,往往对父母的感情是“可敬而不可亲”,易造成两代人交流困难,父母不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小时候的心灵“饥饿”,情感缺失,容易产生孤独、不信任、焦虑等人格缺陷。
因此,我认为,应该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培育现代的孩子,才能不耽误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果祖辈能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当然好,然而,老人受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限制,这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的祖辈凤毛麟角。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他们过多,责任还在于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毕竟是父母的权利和责任。
——发表于2004年上卷〈家教博览〉合订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长也来“下水”写日记
写日记可以锻炼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然而家长们总是对孩子下命令:“该写日记了!”开始孩子还愿写,时间久了便因缺乏耐性或热情递减而不愿写了。现在不是提倡语文老师要写“下水”作文吗?如果家长也来“下水”,和他在日记中“同游”,就能有效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那么让孩子坚持写下去不是很难的事。好处有二:
一、渲染了家庭民主气氛。使他觉得眼里的成大变成了和他平起平坐的、一同学习
的“同学”;增加了民主气氛,活跃了学习氛围,融洽了感情。从而也利于家长指导孩子的日记。
二、增加了写日记的积极性。当惯学生的孩子当起小老师,行使教师“权力”来批
改日记,能让他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能激发她对日记本身的兴趣。
参与时方法有二:
一、比较法写日记。
和孩子一起写同一题材的日记,能为孩子提供参照物和范本。当孩子写完日记,自己不知写得如何,总希望能知道别人怎么写的,而家长写的日记,就成了最便利的样本。学习上讲究比较法,通过比较,更能发现问题所在和自己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参考借鉴,能更快地提高写作水平。但有的家长也许会有顾虑,怕自己水平有限写不好,其实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不管写得如何,都对孩子利。为什么呢?因为可以让孩子让小老师,来批改家长的日记,一起讨论两篇日记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把好词佳句划出来,把病句、不通顺句改过来,互写评语、互想打分等等,既提高了孩子写的能力,又培养了欣赏、鉴别能力。
二、接龙法写日记。
源于故事接龙法。日记内容不只限于记事、写人、描景等,编写故事也是一项日记内容。同用一个日记本,今天孩子写几段,明天家长接下去写几段,如此轮流写下去,就成了长篇“小说”。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加之孩子文学素质较佳,有可能就成了孩子走向文学路的起点。这种方法即增添了写日记的乐趣,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而要写出好文章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的。家长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情节的生动有趣,语言的丰富变化,构思的奇丽巧妙,有意制造些悬念、疑问,好让孩子有兴趣接续下去,并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多动脑筋,把故事编得更好。
———发表在《当代家庭教育报》
我是怎样引导孩子走上独立阅读之路的
童年时期的阅读对儿童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塑造健康完美人格、扩大知识视野方面有着课堂上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一向听惯妈妈讲故事的7岁的儿子是不肯自己阅读的。反正有妈妈讲,自己何必这么辛苦地一个字个一字地读呢?这是儿子的想法。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并不是很多、阅读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尽早引导他从听大人讲到自己独立读的过渡,是有讲究的。
我开始把故事讲半截,每当讲到精彩之处,就拍拍他的小脑袋说:“你看,9点了,该睡觉了,就讲到这里吧。”他无可奈何。等到第二天又要我讲时,我说:“妈妈今天没时间,你自己看吧,剩下没多少了,不懂的自己看拼音。”,为了看到结尾,他不得不自己看。开始是选择简短而通俗带拼音的,以后就提供无拼音的内容充实篇幅较长的优秀少儿读物,让他自己去猜字、理会。就这样,我慢慢放手了。
人人都说要想让孩子爱看书,家里必须有许多书,可是有的孩子却同样因为有了太多的书而不去看,不珍惜。哪象我们小时候闹图书饥荒,得到一本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再者,在识字量不多的情况下,要想扩大识字量、词汇量,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提高。因此,一开始选择什么样的书就显得很关键了。若选择的难度大了,从此见书就会皱眉,阅读变成一件苦差事,若选择的肤浅了,又不利于快速提高阅读水平。所以在选书的问题上,我着实花费了一番功夫。
我抓住每个孩子都爱看幽默、逗人发笑的故事开始,我选了《十二个懒惰鬼的故事》、《十二个胆小鬼的故事》及冰波的《蛤蟆小姐减肥》的书给他看,让他感受到看书原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我又针对儿童爱幻想的特点,又推荐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和李志伟的《爆米花马戏团》等极富想象力的书。让他与书中人物一起驰骋想象,畅游幻想世界。有了好的开头,接着我推荐了中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探险故事等。接着就是安徒生、格林等的著名童话。在这之后,我开始向名著迈进,我先让他看西游记电视剧,再推荐书就容易多了。少年版《三国演义》放了一年都没看,基于他爱看民间故事这一特点,我特意买了含有“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小故事的民间故事书。等他看完后,我开始了引导:“诸葛亮神不神啊?他还会三气周瑜,大摆空城计呢,可厉害了!”他马上来了兴致,要我找这些故事来。就这样,被冷落的《三国演义》重获殊荣。还有英国作家笛福的《鲁兵逊漂流记》,我说:“如果我们把家搬到荒岛上住,周围什么也没有,我们能活下去吗?”“怎么吃饭啊,早饿死了。”“可是有这么一个人,他很顽强,在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28年,你相信吗?”随后我再选择一段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讲给他听,他便来了阅读的兴趣……
现在,我的孩子每晚临睡前总要看课外书,不让看都不行。养成了独立阅读的好习惯。他的词汇量大增,文字理解能力、作文水平、语文成绩大大提高。随着他的阅读速度的不断提高,阅读量、阅读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什么天文地理、历史典故、自然奥秘、人物传记等他都有了兴趣。其实,大部分儿童迟早会去阅读书籍的,但是又要尽早又要使他兴趣地去独立阅读,是要掌握好一个度:一要选好适合各年龄阶段阅读的书,投其所好,二要适时地巧妙地引导,逐渐放手,把他引上独立阅读之路。从小培养起浓厚的读书兴趣,将使他终生受益无穷。
——(已发表于2002《家教博览》10月)
《注重德育有效沟通》
看了这位母亲自述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