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幼儿集中精力练习-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是的,孩子是从你的生命中孕育的,如破茧而出的蛹,当听到第一声婴儿的啼哭,你的脸上洋溢着世界上最动人的幸福和喜悦。从此你的心被孩子掳去,为孩子之喜而喜,为孩子之忧而忧,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进一退都牵动着你的神经。

  你用你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溶化着孩子,你用你最美好的期望为他编织着梦。

  在你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中,在你把孩子圈定在你的视野之内的时候,你其实已在把孩子生命和你的生命连结到了一起。

  其实当孩子脱离你身体的一刹那,他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了。你不过是孩子的领路人,把他引领到这个世界上来;孩子不过是礼品,是给你带来欢欣、让你享受生命的欢乐的礼物,而不是你的附属品。

  所以你应该为上帝馈赠给你的这个礼物而骄傲,而高兴,而感谢。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可以是你生命的延续,但不是你思想的延伸。你以为和你血脉相连的孩子是你的,所以你想把你未实现的梦嫁接到他身上;你以为孩子一切都会听从你的,所以你忘了他还有自己的自尊和自由;你总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所以你想包办他的思想,代替他去思维。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你给他的是伤害而不是爱,是负担而不是轻松,是禁锢而不是自由。

  你不能要求他和你一样的思想,因为他不是你,他就是他,他是个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别看他还小;他不是橡皮泥,由你随意自由地捏造,捏成你最满意的杰作;他也不是你的影子,必须步步紧跟你的思维。也许他会令你伤神,更也许会让你失望,但你依然要给他爱,依然要呵护他,珍惜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上帝送给你的礼物。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崭新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他在纸上涂着美丽的梦,他在野外放着快乐的风筝,作为你,应该让自己变成童年的你,和他一起天真地游戏着,快乐地跳跃着;和他一起去聆听大自然花开的声音,秋虫的啾鸣;和他一起唱儿歌,读故事。你要学会蹲下来,和他的眼睛保持水平,倾听他童真的稚语,抚摸他真实的感受,走进他多彩的心灵世界。

  当你把孩子当成朋友,当你走进他的生活,当你尽量让自己变得像他,那么你就赢得了他的世界;而当你把你当上帝滥用权威来指挥他,当你总想让孩子一切照你的去做,让他变成你的影子,你的期望,那么你就失去了他。

  孩子并不是你的,所以你不能指望他将来回报你,尽管你付出很多很多;你的孩子其实是你的,所以你必须热爱他,哪怕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抛弃他,你也要含着热泪去拥抱他!爱他!

  (1302字)

  ——发表于《成长》2005年第6期

  识字教育经验谈

  记得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决定教他识字,象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通过识字教育使孩子变得聪颖、早慧。但我心中有一把“尺”,有了这把“尺”,我施行的识字教育并没有象其他父母一样,由希望转而失望,由热忱转为冷淡,由投入转成放弃。

  首先,这个“尺”;就是要有长期实施识字教育的观点。识字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从幼儿一直贯穿到上小学前。我很反感有的父母得意的夸耀:“我的孩子会认2000个字啦!”或者是一脸失望的表情:“才学了十来个字,就没兴趣了,唉。”这种盲目的乐观和盲目的悲观都不能正确理解识字教育。识字教育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而开发智力、锻炼思维不是立竿见影、一朝一夕的事;其次识字教育是一种工具,是为今后尽早敲开阅读大门而打下基础,而不是为识字而识字。所以暂时认字的多与少都无所谓。多,并不等于不会遗忘;少,也不等于“孺子不可教也”。我儿大概到两周岁时,断断续续认了有100来字吧,比起其他同龄人来,可以说数量不多,且并不能保证不会遗忘。遗忘是正常的,但最关键的,是通过早期识字启蒙,使他对汉字产生了敏感、喜爱,让他从小就与字为伍,让汉字象图画一样融入他的生活,这为以后尽早结下书缘极有好处。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因此要保证识字教育的成功,就要有长期实施识字教育的观点,而不要太在意认字多与少。

  其次,这个“尺”就是兴趣问题。

  孩子越小,兴趣越好培养。就象给婴儿喂饭,你喂什么,他吃什么。我儿十个月时,我开始了尝试识字教育。我担心太早,并没有抱太大的信心。最初用硬纸卡做了十五张卡片共十五个字给他玩,告诉他:“这是‘爸爸’,爸爸不在的时候你就拿这张。”“这是‘头’,宝宝的头。”经过三次练习,他居然全部记住了。我一念字,他就把相应的卡片给我,那时他还不会说话,从此我发现了婴儿识字的具大潜力。接下来,我并没有象其他父母一样,欣喜若狂地朝他猛“灌”汉字,因为我坚信“欲速则不达”,你面对的是每天都在成长变化的婴儿,有六月天般情绪变幻无常的孩子,而且幼儿的注意力极为短暂,容易疲劳,兴趣容易转移,难以持久。因此,要小心呵护他的兴趣,以兴趣为转移点,兴趣来了,便施教;兴趣走了,便中断;每次不超过十分钟,父母不能因看到孩子吸收知识能力如此之强,就贪心猛“灌”。此外要认真留心教育方法,要保持孩子认字的新鲜感,就要不断常变换教育方式,创设调动兴趣的情境,寓教于乐,使他始终把识字当作一项有趣的游戏来玩。

  再者,这个“尺”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字与书的关系。

  汉字是一种语言符号,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如果仅仅会认单个的字,却不理解其意,或放在句中不知所云,那么他即使认字三千,也是效果甚微,且遗忘率极高。因此,在认了一定数量(不要很多)的汉字后,就要尽快引导到书上,让他在书中猜测文字,理解文字,理解句子,以巩固旧字,续学新字。三周岁始,我便利用图书,每晚用手指点着字,一字一句地给他朗读故事,以至于他对汉字产生的特殊爱好甚于图画。后来让他自己独立阅读,遇上不懂的字,或猜测、或跳过去,只要不影响他对文意的理解就行。绝没有必要等到认了很多字以后,再来接触书。字,只是珠子,要能串起来,串成能理解的句子;字,只是砖瓦,要能构建起理解的思维。而这些,就要放到书中去识字才行,而识字的最终目的本身就是学会阅读。

  在此,再强调几点:

  第一,以兴趣为主,不以字喜,不以字悲,不论认字多寡,保持长久兴趣。所以我不认为孩子没认下几千字就不成功。

  第二,打“持久战”。“泉眼无声溪细流”,在不损害兴趣的前提下,时断时续地进行识字教育,使之贯串整个幼儿期。该教的时候教,该放的时候放,不急不躁,坚持为贵。

  第三,只求过程,不问结果;只管耕耘,终有收获。识字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不断和遗忘作斗争、不断反复巩固旧知识的过程,它的效果有时要在将来才显现出来。父母们有了正确认识,就不会动不动就叹气、放弃。

  ——发表于2005年第2期《青年教师》

  《教育孩子,你为什么没耐心?》

  当和朋友谈到孩子时,我总会告诉他们一些教子方法。然而却听到不少家长说,我可没有象你这么有耐心教育孩子啊。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都渴望的,他们内心确实也想把孩子教好,然而实际实施教育时却没耐心了。为什么这么多家长没耐心去教育好自己唯一的孩子呢?

  我认为除了人的惰性心理在作崇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家庭教育观念不强,不懂得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看不到家庭教育带来的长远利益;家庭教育责任感不强,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耐心与否会影响着孩子的身心。这里我仅从讲故事和倾听两方面分析一下。

  给尚不识字的幼儿讲故事,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关。幼儿要求母亲每晚讲故事给他听,有的甚至要求一个故事反复讲。然而不少母亲要么嫌麻烦不想多讲,要么因忙于家务事又推脱掉一晚,或者不能坚持给孩子天天讲。不就是一个故事吗?等他自己会看书识字了自己看也不晚。放弃讲故事就是放弃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机会,放弃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如果她能把讲故事和积累词汇、发展语言能力以及培养将来的阅读习惯联系起来,恐怕就不会没有耐心了。记得去年暑期中央电视台采访高考作文满分的考生时,一无例外地谈到父母小时候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大凡有成就的作家,小时候也都经书香薰染。国外的家长素质普遍高,很重视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母亲一直给孩子朗读故事直到他上中学为止。我孩子3周岁的时候也常常缠着我睡前讲故事,有时一个故事要我反复地讲,还不准漏一字。当然天天给孩子讲故事,也确实需要极大的耐心,而我一直坚持下来,是什么激励我坚持不懈地当孩子的“故事书”呢?是早期教育理念。每当想停下来不讲的时候,一想到孩子前几天又从书中学会了一个新词汇,或者想到我的每一次讲故事,就是在为他的前进搭梯子时,我的精神又为之一振,耐着性子讲得口干舌燥也毫无怨言。经过我长期的亲子共读,他的词汇量大增,语言表达能力超过同龄人,也较早地走上独立阅读之路。

  倾听是保持良好沟通及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渠道,是呵护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基本手段。然而不少家长总爱不耐烦地打断孩子的话,或者是心不在焉地敷衍。为什么不能专心听、认真听呢?有的认为孩子的话毕竟是孩子的话,没多大意义,懒得听;有的刚好遇上自己情绪不佳,没心思听;有的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想听。比如,有的孩子好奇心极强,爱对某一问题刨根问底,家长问得不耐烦的时候便将话题打断,这实际上是打断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感,泯灭了孩子的探索心和进取心。又比如孩子在津津乐道于他的足球赛,而家长却这一没爱好,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渐渐地,两代人的距离便拉开了,代沟产生了。家长一方面在埋怨孩子大了,和自己的关系不再如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了,一方面又不愿耐着性子走进孩子生活的世界,不愿“迁就”于孩子的爱好。每当孩子找我说话时,我总是微笑着认真倾听他诉说,听他讲天文地理、科学常识等等,遇上听不懂的也装做听得懂的样子,表现出兴趣盎然,并随声附和;耐心地听他陈述芝麻绿豆之事,并及时引发相关话题和他一起辨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孩子的说的事也许我们看来是小事,然而对他来说却是大事,值得一说的事。如果我们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每一个声音,都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次提问,还愁父(母)子关系不能改善吗?

  往往,孩子身上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父母在教育上没有耐心引起的。

  以下就用几句话来作为献给家长的自勉:

  一、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时,没耐心的你厌烦的表情,烦掉了他的好奇心;

  二、当孩子慢腾腾穿衣系鞋时,没耐心的你上前帮代劳,帮掉了他的独立性;

  三、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时,没耐心的你忙着自己事,忙出了他的孤独感;

  四、当孩子正向你诉说苦恼时,没耐心的你打断了话语,打跑了他的亲和力;

  五、当孩子汇报不合格成绩时,没耐心的你来一顿责骂,骂掉了他的自信心;

  六、当孩子因怕挨打而说谎时,没耐心的你真给一顿打,打掉了他的诚实观;

  七、当孩子要你再讲个故事时,没耐心的你找借口推脱,推掉了他的求知欲。

  你情愿让你的孩子与后进生交往吗?

  我听到这样一位母亲的叙述:她的孩子与邻居的孩子是同班同学,俩人形影不离,亲密无间,不管上学还是玩耍,都要在一起,她的孩子成绩优秀,但邻居孩子的成绩是班上倒数有名的,她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信条,认为这样交往下去会带坏孩子,即使不带坏,也怕成绩会被拉下去。我听了不以为然,认为“近墨者未必黑”。

  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也发现不少优生和差生总“粘”在一起的现象,情同手足,一好就是几年。但似乎优生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从某些方面来说,反而能促进优生自身的“免疫”功能,能使孩子各方面得到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

  首先,差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我认为评价一个孩子的优劣,不能仅从成绩上看,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面而不是全部。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就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心理、品德、人格、人际交往等等,就要给他提供锻炼的环境和机会。优生不是全优,差生也不是全差,优生也可以从差生中获得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我的孩子在班上算是成绩较好、听话、老师喜欢的一类学生,而和他一起玩的大都是比他成绩差的孩子,可我从不限制他们之间的交往。例如,有些差生虽成绩不好,但大脑却非常灵活,应变速度快,交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对于太安静只顾埋头读书的优生来说,通过长期一起玩耍而从差生那儿学到这些人际技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充。

  其次,孩子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孩子的爱好、兴趣也是丰富多彩的,爱好的不同,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互相模仿、学习,取长补短。比如,我的孩子开始不喜欢打蓝球,而他同学却打得非常好,由于俩人天天在一起玩,我孩子也对蓝球独有情钟了,并且也懂得了如何和同学团结合作。我家的书特别多,由于书太多的缘故吧,孩子反而不珍惜,一本好书蒙上几层厚灰也不见他翻动一下,而他这位同学家中呢,从来见不到一本课外读物,没一点儿书香味,他每次来我家,我孩子的书仿佛成了他的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而我孩子呢,看他在看书,自觉没趣,也拿起一本来看了,两人还一起认真地讨论起书中的人物。真比我磨破嘴皮催他看书的效果好多了。

  第三,和差生交往,可以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质,诸如助人为乐、热情待人、无私、心胸宽广、有同情心、爱心等等。现在的孩子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不懂得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们可以教育他从学习上多帮助同学,一来培养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二来孩子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我孩子的班主任总是安排差生和他同桌,我便趁机教育他要从学习上多花时间帮助同桌,并教给他具体帮助同桌的方法。经过他一学期的帮助和努力,同桌的成绩大有上升趋势,老师大大表扬了他一番。而孩子自己呢,成绩丝毫未降,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

  当然,孩子毕竟还小,在孩子与差生交往时,不要忘了教给他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教会他怎么做人,怎么辨别是非,教育他要学别人的长处,而不要学别人的短处;教他要引导同学往好的方面学;教他学会往好处看别人,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让自己的孩子与差生交往是因噎废食的作法,现在是开放性、多元化的社会,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学会辩证思考,才能增强“免疫”功能,才会成熟,才会健康成长。

  ——发表于《中华家教》2005年第6期

  可怜天下孩子心

  福建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不是吗?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然而并不比以前的孩子好抚养和教育。尤其是进入信息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独苗苗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父母的心,孩子的方方面面令父母们操碎了心,可谓“为子消得人憔悴”。可是父母们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这种过高的殷殷期望,过度的关心,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会不会让孩子变得不快乐?有没有想过“可怜天下孩子心”?

  一、过度重视智力开发,使孩子的童年无快乐可言。

  现在的父母教育素质都有所提高,都懂得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乎从胎儿期起,就

  浅W⒅刂橇ⅲ⒆映錾螅前选犊ǘ氐慕逃贰ⅰ豆鹋⒘跻噫谩返仁榉钣Φ洌有【徒趟赐际蹲郑程剖未剩倨迨险飧鲂巳ぐ嗄歉龈ǖ及啵M炀土跻噫玫诙V橇ν蹲实墓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