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做别人的员工,依靠工资生活。
1917年6月20日,公司挽留无效,批准了他的辞职。
艰难中的崛起
辞职后的松下面临的问题很多,办自己的企业,谈何容易?一无资金,二无人员,三无厂房,这些问题倒还是其次的,他们亲自动手,土法上马,倒也克服了一些难关。
最难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松下发明的那个新插座,其他方面都解决了,就是外壳的材料问题,大家一筹莫展。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其成份大概是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东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样合成,就一窍不通了。
今天,这类的合成品随处可见,不再是什么新鲜东西,其配方和合成技术也大多进入了公用领域。可在当时,那是一种新型行业,不用说许多技术工艺还处在摸索阶段,就是已有的资料也被发明者视为绝对机密的技术资料,秘而不宣。
但松下没有退却,他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
因为,不那么了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敢于试验,敢于往前闯。
松下和几个合作者反复实验,找回一些生产此产品的厂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还是不能合成。幸运的是,这时候有个旧同事出现了,他知道这种技术,终于1917年11月,松下生产出这种改良灯插座。
生产出来了,怎么推向市场呢?推销商一个都不认识,松下只好派人试探性地到各地推销,连续10天,只赚了10元钱,每天最多卖出一个灯插座,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不要说再搞革新了,大家的生计也都有了问题。因为大家毕竟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薪水多少倒不要紧,可是总得有饭吃呀。
…
经营之神(2)
…
没有具体计划,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的保证,松下的合作者深感为难。虽说他们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对此种情形,他们很无奈,只能另找工作谋生,暂时与松下分手。这样一来剩下的就只有松下的妻子、内弟和松下三个人了。
此时,松下曾有过另做其他生意的打算,但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念头,坚持近来的事业计划。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种努力,一定要坚持下去。对于这项工作,松下内心深处觉得前途无量,深具信心。这种在深陷的谷地不只是看到黑黑的峭壁,而且更看到峭壁上面的坦途的信念,正是松下此次、也是以后无数次闯过难关的支柱和动力所在,是松下走向成功和辉煌的良好素质所在。
正是依靠这种信念,在两个伙伴离开以后,松下的小作坊就只剩下了三人,松下没有泄气,夫妻二人再加内弟井植岁男,胼手胝足,辛辛苦苦地操劳着。而在山穷水尽、无饭可吃的时候,松下就把自己和妻子的衣饰等等送进当铺。
55年以后的一天,已经功成名就的松下偶然从住宅的仓库里保存的一包旧文书中,发现一本年轻时典当衣物的账册,依据账面上的记载,从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止,共有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这一本账册,把松下当时生活之困窘、事业之艰难,生动地记录下来。
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终于在12月初的时候,机会来了,有个电器厂需要一种电风扇底座,材料与灯壳一样,松下接下了这个订单,赚得了平生的第一个80元。1918年,经过改进的新灯插座得到了市场的承认,价廉物美带来的是滚滚财源。
正如在一开始,松下不愿意做个平凡的职员,同样,成功后的松下也不会固步自封,在保持老产品畅销的同时,他又在想新的发明了。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松下敏锐地发现:虽然自行车已经广泛应用,但夜间骑车照明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果能发明用干电池为能量的车灯,肯定能够取代以往的蜡烛、煤油灯,不出所料,“炮弹型车灯”顺利进入市场,大获成功。
以后的日子里,松下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占领各种领域。
在“一战”萧条的岁月里,他开发发射式电炉、电熨斗、新型收音机等等。“二战”之后,他生产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更是带来了空前的利润。
挫折中的奋起
松下企业的路走得并不是很平坦。多少次已经进入绝境,多少次又柳暗花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松下电器,能够在今天依然这么壮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二战之后,由于日本战败投降,联合国对日本进行接管。最高总司令麦克阿瑟对一些大公司三井、三菱、松下进行经营限制,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松下被要求辞职。
最后由于员工们的大力请愿,松下的位置被保留了。但是企业的境遇却是极其糟糕的,贷款全面取消,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工资都发不出来。1949年初,松下公司所欠税款数额居全日本第一,许多员工都辞职了,松下的个人生活都入不敷出,只能靠朋友借贷度日。
这是全行业的不景气,但松下并不气馁。他有以下的主张和实践:不景气时,正好可以思考反省检讨研究。对于不景气的来头,对于克服不景气的方案,等等,都可以思索。这一思索,可能好计划、好主意就源源而出。许多人对付不景气的法子是停产减员。松下以为,停产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减员则大可不必。如果担心浪费人力,那就找些事情来做:平时忽略的技术培训搞起来,平时怠忽的顾客格外照顾一下,该检修的机器彻底检修一下……
1949年2月,美方逐渐改变对日政策,日本经济略有复苏。松下在长期的忍辱负重中看到了希望。经历了许多的磨难,除了雄心之外,松下比过去多了些沉着、冷静和谦逊。松下也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企业,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有所成就的企业家,而是当成业界的小字辈;也不把松下电器当成是一个“小巨人”,而是当成刚起步的新企业。当然,松下并不是鄙薄自己和松下电器,而是站在世界企业界的立场审视、评价自己和松下电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已有33年历史的松下电器“重新开业”的口号。
1951年1月,他在新年经营方针的谈话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我们的公司从33年前创办至今,这算是第一期,由1951年起算是第二期的开幕。”
松下电器在战后的腾飞以及长期高度发展,这种“重新开业”的心态,是极其可贵的。
1961年,正值事业巅峰的松下幸之助宣布退休,但3年后的一场危机又把这位年届71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浪巅。由于日本经济的过度膨胀,市场急剧恶化,到1964年,因经销商无法获利而怨声载道,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造成经销商大量流失的严重局面,松下毅然决定,以董事长的身份暂时代理公司的营业部部长职务。这个职务重新燃起了他年轻时代的斗志,每天按时上班,在第一线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不但走出低谷,又上演了一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高速增长的好戏,全国200多个销售公司联合给他赠送了一尊“天马行空”像,以表示感激之情。
…
经营之神(3)
…
这就是松下:永不言败,从挫折中奋起。
永远的追梦
松下深知,公司不是他一人所能支撑的,他特别重视发挥所属员工的智慧,并因人而异地巧妙地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集合众智,无往不利”,这是松下幸之助先生穷70余年功力而悟出的至理名言。
的确,在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挖掘人才,利用人才。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往往是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松下就正是将用人之道发挥到妙于毫巅的高超艺术家。
松下还说:“经营者的重大责任之一,就是让员工拥有梦想,并指出努力的目标;否则,就没有资格当老板。”而松下给员工的梦想,就是公司的短、中、长期规划,就是公司未来的美景,就是员工的美好前途,甚至是富裕、文明的整个社会。
世人尽知,松下幸之助并不是一个富有机心的老板,他为人真诚坦率、正直无私。
他能让员工拥有梦想,并不是出于任何机心,他确确实实是想让员工生活得好一些;而这种良好愿望的回报,又是尽人皆知的了。
他的用人、他的经营、他的人格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所以,松下幸之助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神”,他的企业经营已经上升为一种哲学,他的经营智能与人格风范,早已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成功秘诀
12岁涉足商界,养成了好学习惯。
预见并抓住了20世纪家电科技大发展的机遇。
深谙用人之术。
***************
*PAPT2
***************
保罗·高尔文是世界著名企业摩托罗拉的缔造者,曾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种简易车用收音机,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带领摩托罗拉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对无线通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摩托罗拉之父(1)
…
摩托罗拉之父——保罗·高尔文
财富档案
保罗·高尔文是世界著名企业摩托罗拉的缔造者,曾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种简易车用收音机,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带领摩托罗拉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对无线通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企业类型
通信业。
成长记录
摩托罗拉,一个多么响亮的品牌。作为手机、寻呼机以及其他无线通讯设备的大哥大,它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有了它,才有了第一部对讲机,第一部可佩带手机,第一部全中文手机,而今天人类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快乐时,应该感谢这个改写了通讯历史的人——保罗·高尔文,正是在他的辛苦努力之下,才有了摩托罗拉的雏形和壮大,才有了今日我们的方便和便捷。
创业多艰难
1895年6月29日,保罗·高尔文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一个叫哈佛的小镇上。年幼的高尔文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和憧憬,整天想着去闯荡,因此,看上去,他比同龄人要早熟很多。
自1856年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建成后,哈佛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给这个闭塞的小镇注入了活力,孩子们为了赚钱,开始在火车上做起了爆米花生意。早熟的高尔文自然也投入这场竞争中,凭借自己的敏捷和聪明,还赚了一些钱。
因为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人到铁路上卖些小玩意,但高尔文意识到,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便在大赚了一笔之后,果断地退出了这个行当。果然不久之后,车站就贴出告示,禁止随便买卖。从这里,高尔文学会了对市场动向的把握是多么重要!
18岁时,高尔文上了大学,但因为家境不是很好,大二就退学了,他找了几分零工来做。正在这时,一战爆发,高尔文便加入军队,3年之后,光荣退役。军队生活是艰苦的,但锻炼了高尔文的体魄和意志,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战后的美国经济正处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新兴工业十分蓬勃,高尔文感受到了这种时代气息。他在等待时机大干一场。1921年,朋友斯图尔特向高尔文提议在马什菲尔德市办一个蓄电池厂,由他出主要资金。高尔文觉察到无线电领域是大有作为的,便答应了。1921年7月15日,斯图尔特电池公司成立了。
刚开始的时候,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公司的效益不断提高,一度成为当地最大的工厂,但好景不长,由于忽然到来的经济不景气,公司很快也陷入了困境。虽然高尔文到处想办法,但还是无法挽救颓势。几天后高尔文回到了故乡,此时身上的钱连吃饭都不够,偏偏这时总统去世了,一瞬间,他觉得无比空虚,好像整个世界都完结了。
可是高尔文不甘心,自己的第一次失败了,难道就一辈子呆在这个小地方过完一生吗?不,儿时的愿望不能就这样放弃。他向父亲借了40美元,来到了芝加哥,来到亲戚一家公司做事。但是斯图尔特又一次来到了高尔文身边,给他带来了一个希望——就是在芝加哥重组公司,于是两人开始第二次合作。
当时无线电行情看涨,但与此相关的干电池却笨拙乌黑,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换,高尔文注意到这个缺口,便开发一种叫B-整流器的产品来取代原有的干电池,最初新产品销路很好,但正因为是新的产品,不就又出现了很多故障,为此,行政局再度查封了公司,并拍卖公司所有物品。
这次的高尔文认准了整流器的市场价值,他坚信这种事物改进之后,绝对会大卖,为此,他来到了拍卖场,用750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这种不为人看好的新玩意。
1928年9月25日,高尔文制造公司诞生了,尽管在成立之初,仅有565美元和5名员工,第一个星期的工资总额也仅为63美元。但他毕竟是高尔文独立创业的开始,从这里,他要征服整个世界。
摩托罗拉的诞生
20年代,随着汽车的风靡一时,收音机的大行其道,这两种新型产品的相辅相成自然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安装过程复杂、音质不良、价格昂贵,同时最重要的是因为如果要收听广播,司机必须把引擎停下来,因此直到1930年很多人都还是拒绝安装收音机。
高尔文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扩大公司影响的一个绝佳良机。他向他的员工提出挑战,去设计一个价格低廉并可安装在大多数汽车内的简易车用收音机。这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为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期间经过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高尔文公司差点倒闭,不仅如此,在那段时间,高尔文相继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使他几乎都麻木了。
失败,失败,为什么失败总是如影随形,但高尔文和公司的员工互相鼓励着,走过了这段最难熬的日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尝试和失败,1930年6月,他们终于生产出一台样机。高尔文带着这个辛苦的结果去收音机制造商协会,虽然没钱在会场租一个展位,但他机智地将汽车停在会场外,把这个样机安装在车内,以便参观者在入场前就能看到他们的收音机。这一成功的战略为公司带来了足够的订单,使他对车用收音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
摩托罗拉之父(2)
…
为了强调是行动中的收音机,高尔文将他已颇有名气的收音机取名为摩托罗拉——“摩托”是汽车的引擎,“罗拉”则是形容汽车收音机里传送出的欢快而悦耳的声音。这个名字既醒目又有趣,很快受到了热烈欢迎。第一代商用车用收音机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尽管如此,难题依然存在,汽车收音机的安装程序过于繁琐,为此遭到了不少客户的投诉。高尔文连忙召开紧急会议,最后决定建立一个“公认的摩托罗拉安装站”,来克服这个难题。几年之后,全国范围内发展了一支熟练的安装队伍,摩托罗拉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不断创新的征途
1936年,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家报纸编辑告诉高尔文,由于缺少无线电通讯,军队里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用这样的装备去打仗,结果可想而知。后来高尔文说:“我能看见一块无人占领的市场中的一个需求。”于是他决定进入警用无线电市场,组织公司的工程师们开始生产。样机很快生产出来,能够保证大约1英里的通话质量。但大部分人对这个小玩意都十分怀疑,能够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吗?但事实证明了他们的疑惑是不成立的,在战争中它大放光彩!赢得了许多战时订单,并为美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接着,他们又为美国陆军通讯部研制了FM便携式无线电电话收发机,在战争期间共生产了5万台。而参与开发的主力科研人员诺布尔为此被陆军授予“功勋证书”。后来他成为摩托罗拉的科研主管。
战争期间,高尔文被选为无线电业制造商协会主席,并领导组织无线电工业界支持战争的行动,他坚决反对牟取暴利,这段时期他的公司赢得了富有创造力和有效力的声誉。高尔文制造公司也改变了,1941年它还是一个仅有大约1000名员工销售额约1000万美元的小型无线电公司,1941年到1945年间,它与军方的合同总金额近2.5亿美元,这段期间员工总数增长三倍,年销售额也增到超出8000万美元。确定了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
当战争的风烟还在弥漫的时候,高尔文已经在考虑战后的建设问题了。仅仅靠军事生产是不行的,必须再生产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