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觉悟的人,离了分别,离了执著,离了妄想,宗门大德常常用这个来考验学人。离一切分别执著,道一句来!你说一句给我听听;离一切分别执著,你说一句给我听听。说不出来,那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换句话说,你能说得出来的,你没有离开分别、执著。分别、执著要不要离开?我们初学的人要离,要离分别,要离执著。
  真正离妄想、分别、执著,他不是离,他是超越。他超越分别、不分别,两边都超越,超越执著与不执著,这是真正法身菩萨。为什么?他真正得到无障碍的境界,你有分别、有执著,有障碍,你不分别、不执著也有障碍。人家执著就是不执著,不执著就是执著;分别就是不分别,不分别就是分别,他得自在了。他确确实实妄想、分别、执著的念头都不生,但是妄想、分别、执著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灵活运用。虽然灵活运用,确确实实没有起心动念,确确实实没有分别执著,我们称他作法身菩萨,我们称他作诸佛如来,我们称他作「善知法」。
  他善,我们今天知法,不善,没这个善字,我们今天是知识,那是知识上头没有善。善还了得吗?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得大自在。我们今天得不到自在,我们今天几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都有过失。《地藏经》讲得更严重,「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我说过失就轻了,他说的是罪业就重了。为什么?这里头就是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真的是罪业,让你回不了头,回不到根源。与自性、与性德愈走愈远,愈迷愈深,愈陷愈苦,把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自然的,佛经上讲的法尔如是,把它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愈陷愈深,愈迷愈重,造成这个现象。佛与大菩萨心目当中,幻相,这个现相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的。
  我们在前面多次的学习到,身、生活环境,有生有灭,我们的灵性、万事万物的法性不生不灭。如果再往深一层去观察,我们的自身、万事万物的法相还是不生不灭,只有缘聚缘散,确实没有生灭;科学里面讲的是物质不灭,精神不灭。为什么?本来不生,哪来的灭?所以还是大乘法,特别是圆顿大法,真正是解决一切问题,彻底解决、究竟解决,你在这里头觉悟,在这里头得真实的成就。总的一句话「息心达本」,心是念头,念头放下;本就是诸法实相,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通达、就明了。所以经上讲不动智佛。
  文殊菩萨在这里教导我们,自心即是不动智佛,不动是法性,智是佛性,佛是法相、是德相,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样子!不动智佛是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法性、佛性、法相、德相,很可惜,凡夫不承认。如果你要是承认,你就是信解菩萨,这刚刚读过,信解圆满,你就是信满入位,或者给你说入住了。恭喜你,我们一般讲(还是从分别、执著上,好说话,你好懂),你超越十法界了,你是一真法界里面初住菩萨,发心住!你的菩提心现前了,发心住就是我们常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你完全落实了。自自然然显现在你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自然然与这二十个字相应,没有一丝毫勉强,你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发心住的菩萨,信满入住。这个经上讲入位也讲得通,位就是圆教初住位。我们今天至少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肯定自己是不动智佛。自己要尊重自己,自重自爱,尊重自己的法性、佛性、法相、德相。「自心是不动智佛」含著这四层深义,在哪里?就在现前;这一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紧的我们自己要肯定、要承认,要常作如是观,这是真修行。
  观诚就是信解菩萨,诚的样子要知道,从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里面就显露出来了,所谓是「诚於中而形於外」,自自然然你就形於外了,你是觉者,你是菩萨,跟世间凡人不一样。凡人自私自利,觉者无我,用《金刚经》的话来说,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信解觉悟的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了。怎么没有了?知道是一体,一里头就没有分别、执著,二才有分别、执著。我是右手的大拇指,你是右手的小拇指,他是左手的大拇指,如果你哪一天真的明白了,我们是一个身,你就晓得,你、我、他原来是自己,真的是这样子。
  所以,我常常教同学冷静的观察自己身体,你把心静下来,坐下来,想你自己身体,我们有头、有身、有手、有足,头有眼、有耳、有鼻、有舌,身里面有五脏六腑,手足,手有十个手指,足有十个足指,你想想看这一身,不同的这些器官,哪个第一?个个第一,平等,少哪个也不行。我们常常讲平等、和睦、包容、尊重,每个器官你看它是不是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相亲相爱,关怀照顾,互助合作?你从一个身体里头各个器官去观察,然后你才晓得这些德行是自然的。
  你再看看中国人讲的伦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你从一个器官,从各个器官,它具不具足?统统具足。这是性德,自然而然,法尔如是。我们能够把这些性德发扬光大,小宇宙结合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我们这个小宇宙在大宇宙里面,就好比是身体里面的一个毛孔、一个细胞。再观察,大宇宙跟小宇宙一样,也是平等的,也是和睦的,也是包容的,也是尊重的,也是互助合作的,完全没有两样。从整个自然生态里面你去观察,五伦八德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这种修行的方法(作观、观想)叫法界观。
  我教大家这个法界观容易,不是《华严经》祖师讲的「六相十玄」。但是我这个简简单单的观法,你要是观成之后,你再看祖师大德讲的六相十玄,无二无别。这是什么?浅深不二,我这个浅,他那个深,浅深不二;浅是深中之浅,深是浅中之深,能入境界,能断烦恼,能开智慧。这些话都是对初学说的,初学一定要从这个地方才能契入,到究竟的时候,入无所入,你就真的觉悟了,真的入了。还有能入,还有所入,说老实话你还没有入,你所入的是相似法,不是真实法;相似法就是十法界,四圣法界是有出有入。一真法界没有,跟此地讲的「一切皆超越」了,这是善知、善识,大乘教里面称为善知识,善知识的境界。
  成就无量光,「大光耀」是无量光,无量光必得无量寿,我们就知道,这个意思就是如来究竟果位。如来究竟果位,说实话也是有名无实的,你要是分别、执著真有个如来究竟果位,你就错了。你看看《起信论》里教给我们,离名字相,如来是名字,究竟果位也是名字;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你本来是如如佛,本来如如佛这个名字也没有,本来如如佛这个言说也没有。这时候你的智、你的德、你的能,遍法界虚空界,一丝毫障碍都没有。所以你要晓得,障碍就是在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障碍了我们的自性,障碍了我们的法性。分别障碍了我们的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我称为佛性,分别障碍了佛性。执著障碍了法身,障碍了德相,你见不到华藏世界,华藏就在眼前;你见不到极乐,极乐也在眼前;见不到一切诸佛净土,一切诸佛净土从来没有离开我们。这个意思愈讲愈深,但是句句都是真实法。
  虽然不是我们境界,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听到了,而且听懂了,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了,这难得!肯定自心就是不动智佛,这句话里头的深义你要懂。「不动」是法性,不动是第一念,第一念之体;「智」是第一念之照,照见;「佛」是事相,依正庄严,德相、法相。自心、法性、佛性、德相、法身是一体,是一不是二。常作如是观,我们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功夫成就生实报庄严土,对自己往生的品位,真正是大幅度的提升。
  我在过去跟诸位介绍《无量寿经》,介绍《阿弥陀经》的时候,也是多次说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你要问在西方极乐世界学习多久,才能够证得无上菩提?一般讲大概是五劫到六劫,也许诸位会想到:五劫、六劫,时间是用劫来计算,太长太长了!你在《华严经》上看,菩萨入位了,这个位是圆教初住,初住菩萨证到究竟圆满的佛果,有四十二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佛在经上常讲,三个阿僧只劫。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一般往生的人,到那边去大概只要五劫到六劫,人家要三大阿僧只劫。你去比较一下,西方极乐世界太快了,时间太短了,短到你自己不敢相信。
  如果你能够常作如是观,把自己的身、把自己的心跟宇宙融合成一体,你常作如是观,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我相信不需要一个劫,一个劫都不需要。为什么?你的基础太好了。常作如是观,应当在你没有往生之前,你的心量就拓开了。真正能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常常讲的这几个德目,现在在世界上接触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我们提倡的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一句是总纲领。纲下面是目,目就是我们要落实的科目,头一个是包容,一切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我一定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个要认知。为什么?我们是一体。他不能对我,他不知道事实真相,他要知道事实真相,他跟我一样。
  他不知道宇宙是一体,生佛是一体,他不知道,万法是一体,我明白!所以,我对於世出世法一切人事物,决定是平等对待。平等是什么?决定不起心、不动念,是平等,起心动念就不平等了。决定是和睦相处,他跟我不和,我跟他和,所以一定是包容的。包容本来包容,自然包容,决定尊重,决定是敬爱,决定是真诚,决定是信赖,关怀照顾,互助合作,一定是这样的!这不要人教的,法尔如是,这是性德自然流露。
  只要你有这个认知,自自然然的这些境界会现前,然后你就知道,佛经上讲的自己契入了。不是有意去做,「我要这样做,要这样做」,不是,自然的。开头学是有意,从有意要学到自然;你开头不是有意去学,那就很难到自然。学的根本就是经不可不读,经不可听,经不可不解,经不可不信,经不可不依教奉行,有大利益、大好处。这才叫「而能善知法,当成大光耀」,最后这两句是赞叹。希望我们同学们互相勉励,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下面第八首颂:
  【若於一切智,发生回向心,见心无所生,当获大名称。】
  这首偈清凉大师有注解,我们把注解念一遍,「二有一偈趣求者」,「二」是第二个大段,偈颂里头第二大段。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十首偈总共分四段,第二段一首,讲趣求。「以上虽离见而知」,这是前面所说的,都是教我们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性般若智慧现前,真的是无所不知。可是「犹恐滞寂」,这都是对初学来说,怕初学人产生错误的观念,那就变成有体无用。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心地得清净了,不动智佛,不动有了,智佛没有。他有不动,有体,他不起作用;换句话说,他有自受用,他不能利益众生。我们现在讲,他消极,他没有积极,依旧是有缺陷,也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有体有用,活活泼泼,那才真叫得大自在。
  所以,文殊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这一首偈上半,就是第一句、第二句,「劝求」,『若於一切智,发生回向心』。「一切智」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个知要起用,所以说「发生回向心」,你要发心,你要生心,要发、要生。回向有三处,「回向菩提」,这是属於自利,「回向众生」,这是利他,「回向实际」,实际就是自性;自他不二,自他是一,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的三愿就是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是法性理体。法性理体,底下第三句说,『见心无所生』,所以这个回向,清凉注解里面说得好,这叫「离相回向」。
  我们先来学习前面两句,学佛的人必需要记住、要明了,你学的是什么?你求的是什么?你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总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所学的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三学里面,定是枢纽,浅而言之,对一般初学来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终极的目标是开慧,慧是一切智。这个一切智里面具足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一句里面就包括这三种智,圆圆满满的智慧。智从哪里来?智从不动来,不动是定,愈深的定,智慧就愈广大。定是怎么修成的?定是持戒修成的,一定要遵守方法。
  所以,戒定慧三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自己修行证果必须学习的课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哪一个例外?一个都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没有。由此可知,我们要想成就,必需要遵循过去诸佛的惯例,要遵循他们的道路,我们的成就就快速了。如果不走他们的路子,自己想开辟一条新路出来,那你就试试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路子能够一样成就!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佛佛道同的一条大路,成佛之道。成佛之后,还是示现戒定慧三学,那是慈悲到了极处,叫倒驾慈航。
  所以,学习就永恒没有中断。没有成佛之前,学习是为自己,成佛之后还是装著学习,为别人,那就是回向众生。要给一切众生做个觉悟的样子,做个破迷开悟修行证果的样子,做给别人看,不是为自己。世出世间的事业,我们冷静、细心去思惟观察,这个事业不可思议,这个事业真正叫伟大的事业,这个事业是一切诸佛如来赞叹,一切龙天善神拥护,世间一切善人拥护。世间所有的事业,没有一个能跟它相比。
  到了高境界,四圣法界里面,像我们这个世间,人间天上,还有些行政上的组织,没有了。人间有国王、有帝王,天上有天王、有上帝,四圣法界里没有听说过,声闻法界里没有听说哪里有个王的,没有,缘觉、菩萨统统没有,一真法界更没有。极乐世界里头没有国王、没有上帝,真正是平等的。所以到最高境界里面,你去观察,那里是什么?那里是教学,大家发心到那里去的,都是去求学的。像学校一样,学校里还有校长,还有行政组织,那里头没有,那里面只有老师,除老师之外都是同学。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里头有上帝、有神,佛法里头没有。华藏世界没有看到有上帝,没有看到神,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听说过,阿弥陀佛是老师,毗卢遮那佛是老师。文殊、普贤是学长,到华藏世界去得早,我们去得晚,他们先在那里,已经有成就了,学长。
  所以,佛法是教育,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一个老师教那么多学生,我们往往感觉得困惑,他怎么教?殊不知这个世界没有空间,没有时间,这个世界里面的老师、学生,都具足称性的德能,称性的德能是变幻无穷。毗卢遮那佛现无量无边的身相,你不要怕见不到佛,你想见佛,佛在你面前了。你有什么问题,佛可以面对面跟你聊天,来给你解答,什么人想见,佛就在他面前了。我们今天远距离相见,我们用卫星电视、用网际网路就觉得很方便了。在极乐、在华藏,不需要这么麻烦,什么仪器、机器都不需要,自自然然变化在面前。我们现在看的画面是平面的,他变幻的是立体的,这个境界经典上称为不思议解脱境界。
  这句话意思很深,解脱境界,怎么样解脱?解脱就是大自在,大圆满、大自在的境界,这是果。因呢?不思议就是因。什么叫不思议?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不思;没有言说,不议,不可思议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只要功夫做到这个地方,这个境界就现前,大自在、大圆满的境界就现前。你要说为什么?大自在、大圆满本来就是这样。现在我们的不自在、不圆满,这是有障碍,把我们本来的境界障碍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住?就是思,就是议,妄想太多,说话太多。所以,言说跟妄想是障碍,把我们自性障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都障碍,变成了自私自利。现在这个世间难了,太难了,诸佛菩萨、神仙来一点用处都没有,教不了,没人听。
  早年,我们在台中求学,有一天李老师上国文课的时候,讲到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王阳明先生有一次旅行,路上碰到土匪,土匪把他们这批旅客统统俘虏,搜刮财物。有人给土匪头说,这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