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正确,完全正确,一点差错都没有。你想我,天天想我,不想阿弥陀佛,最后怎么样?还搞六道轮回,你不叫冤枉?大错特错!所以同修们这一定要觉悟,我天天念佛,你们也要天天念佛;我天天读经,一门深入,真正想到极乐世界。
甚至於你发心讲经弘法利生的,我也老老实实劝你,诚心诚意劝你,你这一生就讲一部经,一门深入。你要讲《弥陀经》,一生讲《弥陀经》讲几百遍,你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肯定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你一生专讲《无量寿经》,你就是无量寿佛;你一生专讲《普门品》,你就是观音菩萨;你一生专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你就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清朝干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做的有《疏钞》,很详细,我过去讲《圆通章》就采取他的《疏钞》。他的《疏钞》我在台湾印过,所以很多地方都有,都可以看到。专门讲一样,你会变成专家。不要搞太多,搞得太多,我们中国谚语所谓「行行通,行行松」,到最后怎么样?最后一样都不能成功,这就可惜了。
古大德确实有通家,所谓通家,他一生什么经论都讲。你要晓得人家能了生死、能出三界,他成功了。我们今天了生死出三界就连往生都没有把握,这个不行。我一门深入,我往生有把握。你要搞好多门的话,你往生没有把握。为什么?你的心乱了。你看看净宗的功夫「一心不乱」,你做不到。不能搞太杂,到你真的有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把握了,行!你可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要求你讲什么,你都可以答应。那是什么人?给诸位说,那叫乘愿再来。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乘愿再来的,不是凡夫。我们可以从凡夫身,不必到死了之后到极乐世界再回来,在这一生当中,这我讲过很多,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业力,一点不自在,什么时候把业力转变成愿力,不就乘愿再来了吗?
业力转变成愿力,不是你打妄想能打得来的,你要有功夫。什么功夫?一心不乱。最低限度,你已经达到功夫成片,就是智者大师的五品位,你到这个境界,行。这是什么境界?我常常勉励同学,自私自利没有了,名闻利养没有了,五欲六尘享受没有了,贪瞋痴慢没有了,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执著,决定没有分别,二六时中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不是到一心?如果烦恼真断了,得一心;烦恼没有断,是功夫成片,就是五品位,决定生凡圣同居土,那你就是乘愿再来。在这个境界里面,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寿命,不是说你寿命到了才往生,随时可以去,喜欢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你已经得大自在!
到这种功夫还不走,只有一桩事情,这个世间还有法缘。虽然功夫已经到这个程度,甚至於已经到事一心、理一心了,都不能走。那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多带一些人去,尽量多带,带得愈多愈好,就这么回事情。这个世间还有很多众生能够相信你,相信你所讲的,能够理解你所讲的,你确确实实能帮助他修行,帮助他往生。还有这么多有缘的人,你还没有能去度他,你可不能走。自己成就之后,事情是帮助别人。别人有缘没有缘,那就是人家相不相信。相信,有缘;理解,有缘。什么叫没有缘?再没人听你的,你讲经说法人家不相信,没有人听了,这个时候赶快走,没事!有缘没有缘标准在此地,这里头微细去观照。
真正有缘人不一定天天见面。什么叫真正有缘?依教奉行。天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阳奉阴违,没有缘,这你要晓得。不是天天在一起就有缘,不是的。天天在一起,没有缘。他也皈依了,他也受戒了,甚至於也出家了,我讲的他相不相信?不相信。怎么知道他不相信?完全没有做到。起心动念,日常生活,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搞名闻利养,还是贪瞋痴慢,一点都没有改,这没有缘。不是说有这么多人尊重你,不是的。没有一个真学,叫没有缘。有一个真学,这就有缘。那没有缘的呢?没有缘,已经给他做种子了,他也听了佛号,也听了经文,这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他不能成就。多生多劫的薰习。所以这一生能成就的,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的薰习,这一生中一接触,恍然大悟。
所以佛教我们「以苦为师」,这句话很重要。现在人为什么很多接触佛法他不开悟?不认真修行,没吃过苦头。福报大,生下来一生享福,出了家之后还享福,於是把生死这桩事情忽略了,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那个时候来不及了。了生死这桩事情,求往生要在平时用功。你的功夫真正成就了,成就之后你知道你在这个世间有没有法缘,就是说有没有可度的众生。有可度的,你自自然然会留下来,不会赶快去往生。如果没有呢?没有,你很快走了,一成就就走了。
像从前倓虚老法师给我们讲的,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他一成就就走了。年岁也不算大,才四十多岁,就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不认识字。那个人叫其笨无比,什么都不会。前生的缘分好,认识了谛闲法师,跟谛闲法师从小一起在农村里面长大的,小时候的玩伴。长大之后生活困苦,没有能力谋生又不认识字。谛闲法师出家,也有一点小名气了,他来找他,一定要出家。谛闲老和尚看他说:这样子不行,出家的时候五堂功课都没有能力,你怎么能出家?最后他一定要出家,赖著不走。谛老这没有法子了,跟他谈条件,问他:你真的要出家,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他就说:我一定答应你。他说:好,你答应一定要听话,我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他真的听话。所以剃度之后,他也没有受戒,把他送到宁波乡下,找个破庙没人住的;那小庙很多,没人住的小庙,让他住在里面。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就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就念。什么都不要想,就念这一句。他老实、他真干!这样念了三年多,预知时至站著往生。谛闲法师非常欢喜、非常赞叹,真成就了。
我们要问:是不是他正好三年寿命就到了?决定不是。为什么他三年走了?功夫成就了。等於说是现在讲,移民到极乐世界签证拿到了,在这个世间还有寿命不要了,走了,这不住了。为什么?没有法缘,他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了,他说的话谁相信?什么人愿意跟他学?没有了。所以,这种状况之下,只要功夫一成就,立刻就走。到极乐世界之后,以后这里有缘的众生缘成熟了,乘愿再来。
还要晓得任何一个人有过去、有未来,不是只有这一生,过去无量劫;未来不谈,过去无量劫。无量劫当中我们在六道轮回,决不是只有在娑婆世界六道,他方诸佛刹土六道里头都住过,这个事情大小乘经论里面佛说得太多了,特别是讲什么?天道跟地狱道寿命长,这世界没那么长的寿命。世界我们晓得,一个大劫里面就是世界成住坏空一次,世界会毁灭。世界毁灭你的寿命还没到,那怎么办?你说地狱里头的寿命,地狱里的寿命论多少大劫来算的,他的寿命没到,他就到他方世界六道里面跟这个相等的地狱,他到那里受罪。天人寿命长,这个世界毁灭了,他到其他诸佛刹土天道里面去享福。
所以,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来跟十方无量无边众生都曾经有过缘,有善缘、有恶缘。所以佛法里头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知道,过去生生世世事情都晓得了。这个世间现在没有缘,他方世界有缘,你就可能到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有感,你就去应去了,到那里去教化众生去,不一定在这个地方。也就像现在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拿这里做个例子。我们所修学的这个法门,现在在我居住的这个地方没人肯学,大家不相信,不学这个法门。世界其他的地区,我们有认识的人,那个地方人喜欢这个法门,我们就移民到那里去,就这么个意思。哪里有缘哪里去,没有缘决定不住,没有理由住。你住在这个地方是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这里人不接受,你来干什么?所以他就走了。菩萨、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就是一个缘,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佛菩萨示现到这个世间,他不是酬偿他的善恶业报,不是的。他在天上不是享福,他在三恶道不是受罪报,是教化众生的。
底下一句是『普诣一切国土中』,不是在一个地区。这个「一切」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这里头都有跟我有缘的人。应化,住世时间长短是在缘不是业力。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在这世间,你想死死不了,为什么?业力。业力是什么?你有一定的寿命。寿命到了,你想多活,你也活不了;寿命没有到,你想死,死不了。也许你要问我:现在我们在媒体报导常常看到,天天都有自杀的,几乎没有一天没有,在全世界,而且每天的人数非常可观,好多好多人自杀,这是不是寿命没有到的也可以这样解决?不行。自杀死的人很苦,他犯了过失,他错了。你想著早一点死,不愿意过这个苦日子,这苦日子是什么?是你的果报,是你自作自受。你自己做了,你不愿意受。好,你要自杀,自杀还要受!佛经上给我们说,道教里头也给我们讲,每七天就要重复一次。上吊的,每七天他要上一次吊,你说你很苦。香港跳楼的,每七天你要跳一次,你说多苦!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投胎?你要找到替身。所以凡是自杀的,一定要找替身,找不到替身,永远在那个地方七天要演一次。每七天演一次,苦不堪言!
在这个世间所有的宗教都不准自杀,这不仅是佛教、道教说,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不可以,哪一个宗教都没有讲自杀能解决问题的,这确实是中国人所讲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见到这个事实真相,自杀是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智慧,解决问题要真修!所有一切宗教,所有神圣的教诲、圣贤的教诲,无非都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叫真正解决问题。你要好好的学。自己有罪业,罪业要能够把它化解,把它消除;自己有恶报,恶报有方法处理。你不学,天天怨天尤人,那叫罪上加罪,苦上加苦,这是迷惑颠倒!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的是太幸运了,无比的幸运,遇到大乘佛法,遇到大乘法里面殊胜的法门。遇到之后,你要能信。信心不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能信,你要能解,能信能解,你就不生烦恼。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常生清净心,常生欢喜心,佛法里面常讲「法喜充满」,儒家讲「不亦说乎」、「不亦乐乎」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有明白道理的人、随顺道德的人,他生活快乐。物质生活条件差,再差他还是快乐。他乐什么?他乐是道,理搞明白了。我们常讲的理得心安,理找到了、明白了,心安。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心是安的,心志不会动摇。生活再苦,时间不会久。为什么?再过几天、再过几年,我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这个地方苦日子不是很长的。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极乐世界,怎么会不快乐?心想事成,千真万确。
所以最重要的,我们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言论行为,要把它改正过来,这叫修行。标准呢?标准是佛陀的教诲。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基本的教诲,就是三皈、五戒、十善。不管你学哪个法门,禅也好,密也好,净也好,教也好,在中国大乘八个宗,无论修学哪个法门,这是基础。再跟诸位说,你要是稍稍接触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也是这个基础,没有一法不是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我们不能不重视。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几乎是全世界所有宗教共同的基础。世出世法里头所有一切大圣大贤,教化众生、自己修行也是这个基础,你能不认真学习吗?这里面就说出善恶的标准、邪正的标准、是非的标准、罪福的标准,就这十善业。佛有《十善业道经》,这佛说的。这经我们讲过,有光碟流通,我们也在网路上流通,在卫星电视上流通,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学了几十年,毛病习气改不掉,修学的成绩不显著。什么原因?没有在这里扎根,把十善业疏忽了。最普遍的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几乎你天天都见到,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口业,你稍稍注意,我们学佛的同修哪一个不说人家的是非?说是非就是两舌。哪一个不妄语骗人?欺骗人有意无意,这样的心态,你学佛你怎么会有成就?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总没有把是非人我放下,总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这两种放不下,不要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你决定不能够契入。所以你学了一辈子,只可以说跟佛法结个缘,是将来得度的远因,不晓得哪一生哪一劫你的缘才成熟,这一生没指望,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这个话从前李老师常讲给我们听。真干从哪里干起?就从这里干起。
你看看《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一展开,这个话在第八品「积功累德」,佛教给我们用功下手入门之处,就是讲的三业,善护三业。善护三业第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摆在第一条,我们没做到。轻易的批评人,轻易的毁谤人,别人的好处没有想到,别人稍稍有一点过失,决定不能原谅。中国古人常讲「厚德载福」,你的福报怎么修的?德厚!我们今天很多修行人,那个修的德都从口里漏出去。「口为祸福之门」,你造谣生事,毁谤一个人,侮辱一个人,那个人如果是觉悟的人,善根深厚的人,愿意接受你的教诲,不错,他得利益。你有没有注意影响?影响什么?叫别人看到,别人对你怎么想法不能不顾忌。
《了凡四训》里面非常重视这一桩事情,甚至於说,善恶的业不论现行论影响,这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影响的时间愈长,影响的面愈大,你这个业就愈重。如果是善的,你得大福。如果是不善的,你遭的果报就不好,总是饿鬼、地狱、畜生。所以古时候人责备人,责备人是非常亲密、关系特好,什么时候责备?没有第三者在旁边,这很有道理。尤其成年人,他面子,是做错了,你责备他,旁边有人的时候他面子下不去;面子下不去,就很容易怀恨在心。父母教育儿女,这个没有关系,老师教学生都不行,老师教学生都不可以有第三者在,老师教学生。以前我跟李老师十年,同学当中有犯过的,李老师叫在房间,房门关起来教训他,绝对不容许有人看见,给他留面子,所以学生感恩戴德!
做人不容易,教人不容易,这都是大智慧、大慈悲。这是我们平常要留意,要知道怎样学习。果然你能够把十善业、把五戒做好了,不能说「永离诸难」,许许多多你不好的果报都离开了,佛家讲是「重罪轻报」,轻的小罪就消了、业障就消了,重大的减轻了,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你能够体会到,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业障消了,精神提起来了,真的是常生欢喜心。为什么?忧虑没有了,烦恼没有了,不善的念头没有了,不善的行为没有了,你所表现的自自然然与道德相应,自自然然与佛菩萨的教诲相应,这是我们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得利益,改变我们现前的生活,真的是离苦得乐。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九九卷) 2004/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99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十段光照十方,偈颂第二首看起:
【十方无比善名称,永离诸难常欢喜,普诣一切国土中,广为宣扬如是法。】
这一首偈是说诸佛如来成就之后,他所做的普度众生的事业,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习。学习,就是怎样把佛法在这个社会、在这个世间广泛的宣扬。最重要的是学佛,为什么?只有学佛,自己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无比殊胜的受用,都从学佛当中来的,你要认真去学习。怎么个学法?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样子做出来了,典型、模范做给我们看,对於世出世间一切的境缘统统放下,一心一意专注在道业上,他才能成就。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心思太乱、太杂了,世法、佛法混杂在一起,一样都放不下,所以纵然有很多年的修学,结果一事无成。这桩事情,确实你放下一分你有一分成就,放下二分有二分成就,不肯放下,完全没有成就。我们也曾经看到能够稍稍放下少分的,他就有少分成就,多放一点,他就多一点成就。
一定要学著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什么?第一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