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虻氖鞘裁矗吭瞪士铡�
  所以森罗万象,精神的现象也好,物质的现象也好,不碍心性,这里讲是能成一性,它没有破坏一性。心性确实还是一,从一切现象里头,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依旧显示出一性。所以想叫妄想,心叫妄心,前面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妄分别故。什么妄?妄心分别,妄想分别,诸识薰习还是妄想;我们今天讲或者见色闻声、见闻觉知、印象深刻,还是妄想。你能把印象找出来吗?像达摩祖师一样,你把印象拿来;你能不能像慧可一样?我找印象找不到,了不可得。你在你的身体,五官百骸,内外所有器官里面去找,印象在哪里?找不到!无自性,精神跟物质都没有自性,都没有自体,缘生的。所以《般若经》上讲得好,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可以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法都不漏。
  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的心不就定了吗?不再打妄想,没有妄想好打。这个定不是修来的,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自性本来是这样的。湛寂灵明,湛寂就是本定,湛然寂静,本来就是这样的。虽然沦落在六道三途,无量劫来我们的真性有没有动?没动,真性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的萤光幕一样,一丝毫没有沾染。我们今天亏吃在哪里?我们今天的亏是把萤光幕忘掉了,执著萤光幕里面的妄相,把妄相当作真的。不知道萤幕是真的,萤幕显的相是幻相、是妄相,我们错误就错在这里。不晓得我们现在六根对的六尘境界,幻相!就像在萤光幕看到的现相是一个样子。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六尘是色法,六识是心法,就是精神,六根六尘是色法,物质;物质跟精神都不存在,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真正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是真有,所以你迷了,在这里头起心动念,打妄想。什么妄想?想控制,想占有。好像控制到、占有到了,生悭贪;没有得到,没有占有住的时候,生怨恨。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统统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这是造业,虚妄的业。业感果报,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惑业苦全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在大乘教里头才把事实真相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你能不能体会得到?你读了这些经教,听了这些话,你有没有觉悟?如果一觉悟,那就一了百了,你解脱了,你超越了。那你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二无别,你立刻就解脱了。
  如果根尘相接触的时候,依旧起妄想分别执著,你没觉悟。你听了怎么样?没听懂,半信半疑,还是眼前这是真的。就好像我们在看萤光幕上,还是萤光幕里头色相是真的,至於萤幕,完全不知道,哪来的萤幕?这个干干净净萤幕里头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必须等按钮关起来,才发现这是萤幕;按钮打开的时候,你只知道里面的色相,萤幕忘掉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下面的开示,「是以缘起之法,总有四义,一缘生故有,即妄心分别有,及诸识熏习是也」,这一句是从事上讲的。佛法常说「诸法因缘生」,也常常讲「缘生」,凡是众缘所成的,决定没有自性,就是没有自体。我们看真是所有的有为法,刚才说过不但是物质,包括精神,精神也是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因为没有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正因为各各不相知,所以才形成缘生。这个地方讲得也很好,「妄心分别有」。诸法从哪里来的?物质是妄心分别变现出来的。诸识的薰习,八识五十一心所皆有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诸识薰习而来的,薰习还是属於缘生。精神、物质,总而言之,都是缘生之法,缘生故有。
  第二个意思是「缘生故空」,缘生故有,有是有相,有形相、现象,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有相,没有性体,无自性。所以前面经文里头讲过,「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叫故空。清凉大师在此地说的这些,实在讲,我们用电视画面,用电脑网路的画面,比清凉大师讲的更容易体会。为什么?这个就在眼前,色相我们能见到,音声我们能听到。音声、色相有没有?有,缘生故有。可是你要晓得这个色相、音声当体皆空,真的是了不可得,缘生故空。缘生所现的相,刹那生灭。整个画面,我们讲萤幕的画面,整个画面,无论这里面是精神的,或者是物质的,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岂不是前面所讲的并皆速灭,哪有相知?各各不相知。没有自体,真的是当体即空,《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包括精神的现象,物质的、心理的,统统包括在其中。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无性故有,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即上随缘是也」。无性故有,我们对这一句不太好懂,但是讲随缘又觉得很好懂,无性故有就是随缘。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缘有性无」,这个意思不难懂,任何一法无不皆是,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尽了。清凉大师举经论里面来作证,说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跟经上所讲的「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是一个意思。这是什么?前面说过,无中生有。有不能生有,如果有,它就有自体,有体性,有体性就不能随缘。万事万物没有体性,所以它能随缘。随缘随什么缘?妄想!
  最近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可以看出无性故有,缘生故有,你能看得出来,这个缘起四义都能在水实验当中看出。我们一个善念、一个恶念都是妄念,正念是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是正念。我们现在无念头的时候是不是正念?不是的,我们今天什么念头都没有是无明,不是正念。彻底觉悟的人,大彻大悟,他才有正念;正念是觉,不觉的人没有正念。为什么?不觉就落在无明,无明则妄动,心不清净!没有念头,什么念头都没有,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这叫无想。无想将来的果报,四禅有个无想天,将来你往生就生到那里去了。
  无想天是个外道天,完全不觉;换句话说,那里头只有无明,没有别的。无想天的寿量就是他的定力,那个定不是真的禅定,真的禅定得到之后就不会失掉,他的禅定得到之后会失掉。到定功失掉的时候,他的妄想生起来,那妄想不是好的妄想,毁谤三宝。因为他自己以为入到大涅盘的境界,大涅盘是不生不灭,到他定功失掉的时候,我入了大涅盘,怎么还会退转?古圣先贤讲的话不是真的,欺骗我们的。这就毁谤圣贤,毁谤圣贤的过失很大,大在哪里?因为你影响别人,使许许多多修行人看到你这个样子不相信,这个罪就重了。这个罪是什么?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你的影响愈大,你的罪报就愈重。所以,无想天人堕落都在阿鼻地狱,佛在大乘经上讲的。
  所以,不能够把「无想」当作一个好境界,那就错了。重要的是要觉,我们无想,外面境界不明了,事实真相一无所知,那就是属於无想,不是真正的心地到寂静。心地到寂静,它起照的作用,你看三无漏学不是说吗?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那是真正的禅定,心定。心定了,心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那就对了。无想定里面,虽然他没有想,他的心也是好像是定的,没有照的作用,这就错了。
  所以禅,禅的意思,佛在经教里面讲得很清楚。禅定是梵语,翻译的时候叫华梵合译,禅是梵语,定是华语,禅定。因为禅跟中国定的意思很接近,中国人讲定,所以把这两个字合起来,加以解释。解释一般翻作止观,止是定的意思,观里面有禅,禅有观的意思,止观就是禅定。无想定里面有止,没有禅、没有观,这个错了。有观没有止,心是浮动的;有止没有观,心是暗钝的;止观双运,这就是禅定,有止有观,止是如如不动,观是清清楚楚。所以禅定平常也翻作静虑,静就是止,虑就是观,他清楚、他明了。清楚、明了,怎么样?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跟凡夫不一样。睁开眼睛他见,他不是不见,他见得很清楚,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要有分别、执著,就变成凡夫,禅定没有了。
  所以,真正学禅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行住坐卧皆是禅,大乘教里面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你们想想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禅!盘腿面壁是静坐,是修禅定的前方便。我们一般凡夫,心都是散乱的,找个地方静坐一下,把散乱心收一收,这是修禅定最初的手段。真正功夫得力,行住坐卧都不散乱,也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叫禅定。
  禅定的理论与方法通一切法,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修学禅定的方法。我们今天用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不是禅定?是的,不但是禅定,还是高级的禅定。世尊在《大集经》里面讲,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是「上上深妙禅」!很多念佛的人不懂,看到参禅的人心动,要跟他去学参禅去,不知道念佛是深妙禅。念佛何以是深妙禅?念佛,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传给我们的。都摄六根是止,净念相继是观,你说它是不是禅?一心念佛,一心是止,念佛是观。这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是观,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是定、是止。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们想想,止观是不是都在其中?那怎么不是禅?
  念佛最怕的、最难的是夹杂,夹杂著妄想。「我不想夹杂,可是偏偏妄想就那么多」,很多同学给我说。这个事情不但是在这个时代,古时候就有,我们在许许多多净宗典籍里面读到,印光大师《文钞》里头就讲得很多,净宗祖师大德的语录常常提到。你看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文钞》里头告诉我们,从前念佛堂比我们现在殊胜、如法,我们现在赶不上古时候,仪规严格。真正在念佛堂,放下万缘,一心正念,在念佛堂是练功夫,真叫修行。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印祖讲至少要三年的功夫,进念佛堂三年功夫,天天认真在念。印祖的标准就是普通的佛七,念佛堂的功课就是普通的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个半小时,长香两个小时,六支香十二个小时。每天在念佛堂念十二个小时,这样锻炼三年,在一支香里面还有三、五个妄想,不算多!两个小时当中,在念佛里头还会夹杂著三、五个妄想,你就知道不容易。
  所以有很多同学来给我说,不进念佛堂,好像还没有觉到;一进念佛堂,发现自己的妄想怎么会这么多,伏也伏不住,愈想伏它还愈多。有人就说,妄想是不是念佛念来的?我不念的时候好像没有,愈念好像妄念愈多。祖师大德跟我们说,不念的时候你没有发现,你没有注意到,这一念佛才发现,不是念佛会有这么多妄想,不念就这么多。怎么办?不要怕,每个人都是从这儿经历过的,即使是诸佛如来,开初学佛也是这个样子。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方法也非常妙,不要理它,不管它,把精神意志专注在佛号上。一心念佛,妄想随它起,不理它,这样慢慢你功夫就得力,你的妄想会减少,一年比一年少。三年,一支香里面还有三、五个妄想,印祖说功夫不错了!一支香里头一个妄想都没有,你就想想,总得个十年、八年才能成功。这个事情急不得,要用平常心去学习。
  念佛在大乘教里面,号称为易行道。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种不同断烦恼的方法,也就是断妄想分别执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但是不能够怕难,一定要去做,诚心诚意做。用念佛的方法,还能得一分佛力加持,这是其他法门里面没有的,我们能得佛力加持。像这些大乘教,我们听了、读了有帮助,有什么帮助?帮助我们放下,我们知道一切诸法都不是真的。
  我在从前,曾经在讲席里面教导过大家,看电视修行。在家同修你们跟家人在一起看电视,你要不看,他觉得你学佛怪怪的。学佛的人有智慧,可以跟你家人在一起,一样的跟大家一起看电视。他们看电视,是随著电视里的画面境界转,你看电视的时候,你在那里做观想。你去看这个画面,事有理无,相有性无,《般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就是画面)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很容易看得出来。我们就是这个观念很薄弱,印象很模糊,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环境当中,还是起心动念、还是妄想分别执著。念念都在造业,不知道境界相是幻有的,是空寂的,是了不可得的,不知道。你要知道事实真相,你的心就定了,你不会起心动念,不会分别执著,你就不造业了。
  念头只要一转过来,全是净业,与大乘教就相应,正是清凉大师前面所说的,「若达妄源,成净缘起」。把染缘起转成净缘起,看电视是个好方法,别人看电视是娱乐,你看电视是修行,大乘经教里面所讲的诸法实相,你在这里头全看穿了。看穿之后,一回头,我们日常生活原来就是这样的,永嘉大师讲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迷的时候,电视画面你就迷在里头,它笑你也笑,它哭你也哭,你被它所转!觉悟的时候,是什么?幻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就转了。所以,法无定法,总在当人觉迷不同,一迷一切迷,一觉一切觉。所以这一段,「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随缘,我们在萤光幕上是特别明显,能够看得出来。
  第四,「无性故空,即一切空无性是也」,一切是指法,一切法无自性。无性之性就是真性,真性是一,故空,无自体,确确实实了不可得,确确实实是当体皆空。我常常讲,这也是我修行的一个方法。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跟死有什么两样?学佛的人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睡觉的时候,睡著了,跟死一样,这个世间哪一样是你的!包括你的身体都不是你的,这事实摆在此地。每天等於小死一次,你还不觉悟!你在这个世间还有什么好争的?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我们没有法子出六道,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流转,什么原因?放不下!以为什么都是真的。佛在经教里头种种方法都是教我们觉悟,只要觉悟,佛陀教诲你就得到了。
  这一大段经文,正知正见,如来的正觉,给我们说的是诸法实相。实相非空非有,非一非异,你不能说一性,你不能说种种;一性、种种是相辅相成,一性、种种没有妨碍,一性、种种各各不相知,一性、种种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一性不变,种种随缘。一切空无性,一切法毕竟空,无自性。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再看下面开示,是帮助我们破除错误的见解,佛法里叫邪见。「是以无性缘生故空」,无性缘生,空!这是正知正见。「则非无见断见之空,为真空也」,无见是没有看见,这是空的;断见,所谓人死如灯灭,这叫断,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来世,这个见解叫断见。你看现在很多人,「我没有看见」,没有看见就是空的,没有看见就不相信;六道轮回没看见,鬼神没看见,这是假的。没看见的东西多了,所以佛法讲空不是无见、断见之空,是什么?是「无性缘生故空」,这叫真空。
  「无性缘生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常见、有见也都是错误观念。什么叫常见?常见是执著,人死了,来生还是人,狗死了,来生还是狗。他相信有来世,但是人不会变成狗,狗也不会变成人,这叫常见,错误的。有见,必须亲眼看见他才承认,看不见的他不承认。我们六根接触的范围有限,九法界依正庄严看不见,他不承认这个东西是有。所以,有不是这种有,而是「无性缘生故有」,这才是正理,这叫幻有。
  「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这个几句话我们要多念几遍,要把它念熟。为什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这个来提起观照。有是不有有,无中生有,有即是空;空是不空空,空会生有,空是无,无中生有。所以,无不是真无,有不是真有。有刹那生灭,刹那生灭一定要记住,真相。我们所以见不到这个真相,是因为自己的根太钝、太愚痴,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所产生的印象,眼见色有印象,耳听声有印象,鼻嗅味有印象,这个印象存在的时间比生灭的现象要慢。生灭的现象非常快,生灭已经灭了,我们的印象没灭。所以接著底下,前念灭后念生,这速度快,我们没有办法感觉到有生灭,觉察不到,道理在此地。
  实际上,我们印象的,见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