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个小册子,我在讲席当中说了不晓得多少遍,常常提醒大家。因为小册子教童蒙的,最容易疏忽的,我们这么大的年岁了还学这个东西吗?是的,你这么大年龄你从小没学过。没有学过,你现在要想作圣作贤,你还要拿这个来补习。你没有这个基础,所以你在大乘佛法里没有成就。大乘佛法的根基就是《十善业道经》,就是《沙弥律仪》,你做不到!做不到又不肯学,这叫自暴自弃,生生世世还要搞轮回,还要搞流转。
  佛祖常常教导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祖师想得太周到了,方法太善巧了。教我们从什么地方学习?从吃饭。你们受过戒的人,在戒坛里面,讲解仪规的是引礼师,引礼师有没有教你吃饭?供养咒念完之后,饭端在手上,不是先吃菜,先吃三口饭。这三口饭观想,第一口断一切恶,第二口修一切善。他就把你放在这上面,叫你每一餐吃饭的时候都要想到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用这个方法。你每天不能不吃饭,你吃饭就要想著,方法实在太妙了。恶不能不断,善不能不修,不断恶,障道,障碍你开悟;不修善,没有福报,不能帮助众生。虽然断恶修善,那是助缘,主要的「专求佛功德」。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专求佛功德?用持名念佛。佛号具足圆满的功德,我们天天念佛,有没有得到佛的功德?给诸位说,没有。所以古大德在旁边笑你,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你那个佛号里头不具佛功德。
  怎样念佛,佛号里头才具足佛功德?我在讲席里面也是讲了很多很多遍。现在这个录相带、录音带在卫星电台里头不断的在重播,你要会听。这一句佛号具足圆满的佛功德,一切诸佛功德都具足在里头。怎么学法?狭义的学,这一句佛号具足四十八愿。我念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里头有没有具足四十八愿?这你就晓得了,四十八愿里面具足全部《无量寿经》,全部《无量寿经》具足了全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里面具足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就佛号。佛号只是总纲领,最低限度你要具足四十八愿,当然你能够具足全部《无量寿经》,更好。《无量寿经》上讲的道理,《无量寿经》里面的教训,这一句佛号统统提起了。念念相应,古人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佛功德;「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是佛功德,你这个佛号没有白念。
  同学听到我这个话会感到困难,四十八愿记不住,纵然记住了,四十八愿不晓得从哪里下手。真的一点没错,说这个话都是老实人。怎么办?我们还有方便门,这个方便门就是净宗行门的五个科目,这个容易。第一个「净业三福」。这你能记住,能,这不多,三条十一句。第二「六和敬」。这行,六条不难,能记住,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三学」,戒定慧,「六度,普贤十愿」,这容易记,行!你能够声声佛号都具足这五个科目,那就是佛功德。你这样念佛就会有感应,就没有白念了。这五个科目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真实功德。声声佛号里头有,声声佛号都印心里,佛家讲印在阿赖耶识里头,念念不舍,行行不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真的跟五个科目相应,这个人叫真正念佛人。
  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讨论,都在祈求,人与人当中怎样和睦相处,大问题,严重问题!什么原因?你仔细要去观看,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族群不和,宗教也不和,这怎么办?不和这里头就产生对立矛盾,竞争、斗争、战争这一扩张就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的根源,根源就是人与人不能够和睦相处。今天下午南昆大的两位教授来访问,也就是谈这个问题。佛教给我们六和敬,六和敬跟净业三福这是佛法的根本教学,基本的科目,学佛从这里学起。有了这个,才能够再提升到三学、六度、十愿。佛法里面这个六和敬,头一个见和同解,这是和睦相处的理论依据,现在人讲建立共识。佛法的见和同解是怎么讲?我放下了妄想分别执著,跟一切诸佛见和同解,跟一切法身菩萨见和同解。为什么?没有意见不就相同了,有意见就不会相同。这佛法高明,妙极了!
  所以佛跟佛在一起,一句话都没有,见到面每个人笑嘻嘻的欢欢喜喜,一句话没有。为什么?没有意见,没什么好谈的,一个个轻安快乐无比。这个境界,六道凡夫没有办法想像。我们初学,我们初学实在讲到不了这个功夫。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这什么人?法身菩萨,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今天是博地凡夫,烦恼习气非常重,我们从哪里学?有,也有下手之处,从经教,经教学一种就行了。佛对於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头一部的科目,第一个课程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通的,等於说是八万四千法门共同科目,无量法门的共同科目。共同科目你不能不学,就像儒家的《弟子规》是共同科目,基本的料目,必修的不是选修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选修的,这个不是选修的,这是共同的,非修不可。沙弥律仪,只要你出家,必修课,这不是选修的。那是佛功德。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十善业道相不相应?十善业道里头最高的原则就是纯净纯善。昼夜是不间断,从来没间断的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一段经文一开头「菩萨师子王,白净法为身」,这我前面讲得很清楚,白是善,白净就是善跟净,纯善纯净是菩萨的法身。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我们的心要纯净,不能有丝毫染污;我们的行要纯善,不能有丝毫不善夹杂。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们的方向。纯净纯善,哪有不和睦的道理!这是我们和睦的基础。
  我跟大众相处,特别是跟许许多多宗教、不同族群往来,我提出六和敬里的见和同解,我用《三字经》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话六个字我省掉两个字,我用四个字,人性本善。人之初取了一个人字,性本善,人性本善,这是我们见和同解的根本,我要肯定深信不疑一切人的性本善。所以我要尊敬他,我不敢轻慢他。佛家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智慧,佛性是大觉。他现在变成不善,现在变成不觉,那是他的习性,他被染污了。佛菩萨看一切众生的佛性,看一切众生的本性,他不看他的染污。为什么?染污是假的不是真的,它会变,真的是永恒不变。一切众生永恒不变是至善,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所以那个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从这个地方生的,哪有不包容的道理!
  又学过,这《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众生从哪里来的?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是一不是二。这句话说明宇宙众生跟我的关系是一体。我常常比喻说,把我们这个身体比作宇宙,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身体里面一个细胞,他也是身体里一个细胞,我们共同一法身。觉了,相亲相爱,互助合作,迷了的时候产生对立,产生歧视,产生不能够相容;这不能相容,我这个地方生病了,麻木不仁了。诸位常常想我这个比喻,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万物都是身体里头的一个细胞。所以我用生命共同体来说,大家好懂。他跟我,你跟我,是生命共同体,比一家人还亲切。谁这么看法?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是这样看法,所以他对一切众生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两句话诸位常常听过,你也会说,无缘是没有条件,要讲包容已经是可怜可悲了,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了解事实真相,怎么还会讲包容?本来就是包容。本来包容,再说一个包容,你已经不包容了。
  整个宇宙是一体,本来就是包容,本来就是尊敬,本来就是敬爱,本来就是信赖,本来就是关怀照顾、互助合作,本来就是。六和敬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怎么会不和?现在的现象确实不和,不和从哪里发生?迷失了本性,大乘佛法里面讲迷失了自心,心性里面无量的智慧德相统统扭曲了。这个我在讲席里常常跟诸位谈到,把自性本具无量的智慧扭曲变成了无量烦恼,把无量无边的德能扭曲变成了业障,把无量无边的相好变成了眼前的报土、报身,我们现在这个身跟居住的环境,变成现在这样的身土。如果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扭曲的立刻恢复原状,原状是极乐世界,原状是华藏世界。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给你说再高明的画家都画不出来。高明画家笔下只能够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就了不起。实际上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现在咱们真的是迷邪染,为什么不回头?为什么不专求佛功德?现在人是怎么样?专求名闻利养,专求五欲六尘,这个糟透了。求这些东西,那个心就变成贪瞋痴,你的本性里头具足的不是贪瞋痴,是戒定慧,戒定慧转变成贪瞋痴。所以大乘经教里头常讲,烦恼即菩提,贪瞋痴跟戒定慧是一,一体。正面看是戒定慧,反面看是贪瞋痴,反面是扭曲了,扭曲了就变成贪瞋痴;还原了,它就是戒定慧。著重在化,怎么样能够把它转化。
  下面第八首,「一切诸佛所,灌顶授尊记,广施众圣财,菩提分珍宝」。这首偈菩萨示现成正觉。一切诸佛所,灌顶授尊记,这两句菩萨得诸佛授记作佛。像经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他在作菩萨的时代,等觉菩萨,燃灯佛给他授记。燃灯佛是一位古佛,给菩萨授记。这授记就是预告,预先告诉你将来在什么时候,你在哪个世界成佛,你的名号叫什么,住世多久,度多少众生,预先告诉你,这叫授记。
  释迦如来给我们大家也普遍授了记,在什么地方?在《无量寿经》流通分最后这一章里头。世尊说,娑婆世界念佛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将来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到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哪个地方有缘你就到哪里去,统统都称妙音如来。所以我们现在净宗皈依的同学,法名都用妙音,妙音是从这来的,不是我给大家起的,释迦牟尼佛起的。将来你们成佛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都叫妙音如来,现在叫妙音居士,因果相应。妙音是什么?妙音是南无阿弥陀佛。你是念佛成佛的,将来你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还是教一切众生念佛成佛,不忘本,因果相应。所以妙音如来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给我们授记的。这是授记的名号,不是普通名号。有很多人不知道:师父,你都用妙音如来,你给我起个别的名号。起个别的名号,佛就不给你授记了,你用这个名号,你是得佛授记,他不知道。所以念《无量寿经》念了多少遍,还没有觉察到。我讲经提醒不少遍了,《无量寿经》讲了十一遍,第十一遍没有讲完,至少前头提过十次,你还不觉悟。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二0集)  2004/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20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界偈颂第五首看起:
  【或见师子吼。殊胜无比身。示现最后生。所说无非实。】
  这首我们在「离世间品」,菩萨师子王这十首偈里面,我们学习过前面的七首,现在接著看第八首。「一切诸佛所,灌顶授尊记,广施众圣财,菩提分珍宝」。『师子吼』跟『殊胜无比身』在这一首偈子里面是灌顶授记。灌顶授记是菩萨在等觉位,像世尊过去在燃灯佛所,佛为他授记;现在补处菩萨,弥勒菩萨,这也是在诸佛所授过记的,当来下生到这个世间来成佛,龙华三会度无量众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四十九年,弥勒菩萨将来讲经只有三会。但是每一会时间长短不相同,确实也有菩萨一会、二会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我们要晓得。这都是说的无比身,『最后生』。在菩萨位次这最后生,在往上去他成佛了,他是佛身,他不是菩萨身。『所说』无一不真实,这个地方所说,这下面几句都是说「所说」。
  「广施众圣财」,财宝是世间人所希求的,所以诸佛如来也就用这个来表法。首先要知道财的作用,是能够帮助我们解除贫穷之苦,有了财富物质,这受用就丰足了,佛以这个做比喻。佛菩萨布施给众生的不是物质的财宝,是精神的财宝,是智慧的财宝,所以称之为圣财。我们现在深刻的了解,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只有智慧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智慧是宝。
  在中国古代,把智慧人看作为国家之宝,在佛门里面最明显的例子,鸠摩罗什大师在西域弘法,在龟兹,这个地方现在还是中国的版图在新疆,那是一个小国。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国王拜他做老师,这国师,国宝!周围许许多多国家的高僧大德都到龟兹来亲近罗什大师,他的盛名传到了中国。中国秦王苻坚听说有这么大智慧的人,羡慕之极,想把他请到中国来又怕人家不放,於是就派了七万大军到龟兹去迎请,七万大军。率领军队的将军跟龟兹国王讲得很明白,我们是来请法师,你能够同意让罗什大师到中国来,我们这么多人是来迎接的;如果不答应,不答应就攻城。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不是为夺取别人的财产,不是。只是为了求一个法师,智慧之人。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段故事,罗什被请到中国来了,这用武力请他来的。把有智慧的人看作国宝。
  广施众圣财,我们就晓得是法布施,众是众多。菩萨示现成佛,这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你们想想这是不是广施众圣财?确实,现在流传下来的《大藏经》,法宝,也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众圣财。众圣财,现在是《大藏经》,当年是具足智慧德行的佛菩萨、高僧大德,他们能够广施法布施。「菩提分珍宝」,能布施的是佛菩萨,接受布施而得利益的,虽然没有能够得到圆满的利益,几分利益是得到。菩提分珍宝,就《华严经》教义来说,分证菩萨果位,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阶位是菩提分珍宝。真正接受如来的法布施,你就有成就。佛菩萨布施是开示,学生接受是悟入。你听了佛菩萨开示之后,你要能悟入,用《华严经》大分来讲,佛菩萨的开示是启发我们的信、解。我们的信、我们的解要依佛菩萨的开示,这是广施众圣财,悟入就是菩提分珍宝。我们听了开示之后,见到示相以后,你要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入分证位。佛菩萨的布施你真正得到了。再看下面第九首。
  「菩萨转法轮,如佛之所转,戒毂三昧辋,智庄慧为剑」。这后面是用比喻来说,菩萨转法轮就是讲经教学。讲经教学为什么用轮来比喻?轮的相,轮的作用在一切物质当中是最圆满的,所以佛常常用这个来比喻教学。轮,轮有心叫轴心,这个心是毂,毂就是轴心;外面有辋,辋就是轮。这里面含的意思很深,佛给一切众生所说的真实法,非空非有。什么是非有?轮的心非有。现在在学校里学了几何,知道圆心有没有?决定是有。在哪里?找不到。圆心是点,点是抽象,痕迹都没有,但是它决定有。佛用这个来比喻心,心不是物质,所以心是真空,真空不空。为什么?从这个心能够变出一个轮的相出来,轮的相是动的。你看看心不动,能现的心不动,所现的相一定是动的,轮要不动,那就没用处了,轮的作用就是它转动。
  现代科技文明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给诸位说建立在轮的基础上。佛的教学给我们讲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像轮一样,你不能说这些现象,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无,相明明在,你说它有,这些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我们要明了这个意思,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般若经》上给我们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只有圆能够显示得出来,我们从这个里面去悟入。
  世尊教学以什么为中心?以戒,戒是毂。以什么为作用?定,三昧是定。轮上面必定有车,这个车是个战车,为什么?它下面有剑。我们就晓得这个车上带著有武器,这就是战车。庄是庄严,智庄,智慧庄严,诸位连到上面看看,戒定慧,智慧。所以佛所转的法轮,菩萨讲经说法,讲的是什么?戒定慧。智是庄严,慧是剑,这个战车非常庄严带著有武器,这是转法轮的义趣。慧剑能破烦恼,能破业障,把业习烦恼比喻作贼。这个战车出去是对付盗贼的,盗贼把我们的功德法财障碍住了。功德法财就是指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德相。烦恼习气现行,这全都不见了,好比是被贼偷去了,被强盗抢去了。现在我们要把这个强盗抓来,要把财宝再夺回来,就这么个意思。所以佛是把他的教学比喻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