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到了,这一堂就上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看宝首菩萨偈颂最后一首,第十首:
  【又如诸世界,大火所烧然,此火无来处,业性亦如是。】
  这首偈是用大劫,劫火燃烧世界,这种情形就像我们现在天文台常常观察星球爆炸,决定是大火燃烧,佛用这个来比喻无漏业。换句话说,前面所讲的比喻,九首的比喻,前面八首都是有漏的,最后一首讲到无漏。「无漏智火,焚荡有漏,智因漏发,故亦无来,业果寂然,方依幻住」。注解虽然简单,意思说得很圆满,最重要的要知道来无来处,要晓得这个,这才叫事实真相。
  无漏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把漏比喻作烦恼。好像我们一个器皿,好像这个杯子,杯子可以盛水,如果下面有洞,我们水倒进去就漏掉了,佛用这个做比喻,大家好懂。我们的心,真心里面盛的是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一切都是无量的。现在怎么样?现在这个无量的东西我们一样都得不到,变成什么都没有了,生到这个世间来一无所有,都要依靠别人来生活。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好比三个洞,把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都漏掉,所以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怎样才能够断烦恼?智慧。无漏智慧现前,焚荡有漏,无漏智(智慧)就好比火一样,把有漏统统烧干净了,佛常常用这种比喻。所以智慧火烧烦恼薪,烦恼像柴火一样,智慧火会把它烧掉。
  所以学佛,目标求什么?就是修智慧。你看佛的教学课程,课程是三大纲领,戒定慧,叫三学。诸佛菩萨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戒定慧。戒是生活规范,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社会秩序,非常美好的社会秩序。这个社会秩序里面呈现的,我们用两句话来形容它,「爱心遍宇宙,善意满人间」,你们想想这两句话的味道。一定要有秩序,秩序是天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制定的,这个秩序就是伦常: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朋友也,这个关系多密切。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你看看中国典籍里面,《四库全书》、《荟要》这是大部的丛书,中国人对国家的观念很淡薄,对天下的观念很浓厚,中国人开口就讲天下,心胸扩大。所以中国这个国家,自古以来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它不排斥,所以汇集许许多多的民族。现在中国还有五十六个民族,团结起来成一家人,各个族群文化都不相同,大部分被融化了,所以像个冶炉一样,像个炼钢炉子一样,进去之后逐渐逐渐都融化成一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包容,没有这种分别执著。你看《弟子规》里头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没有说你是中国人我才爱你,你是外国人我就不爱你;你是我汉族我爱你,不是汉族我不爱你,没有。只要是人,皆须爱,爱心遍宇宙,爱心遍天下,善意满人间,你们想这多美。
  所以为什么佛教传到中国来,会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佛教是属於多元文化,释迦牟尼佛当年教学,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只要你来,佛都非常认真教导你,这是我们在经典上都看到的。《地藏经》大家念得很熟,你看婆罗门女,那是婆罗门教的,遍行外道那是其他宗教的,胜热婆罗门,都是别的族群、别的宗教,跟著释迦学佛,也都证阿罗汉果、证菩萨果位;但是没有改变他的宗教信仰,他还是依旧在他宗教里头工作。所以佛教,诸位一定要头脑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什么教育?戒定慧三学的教育。你们想想,我这个说法跟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相不相应?佛教是教育。
  戒律,我们今天讲社会秩序的教育,在中国古时候叫伦常的教育;定、慧,那是更提升一层修养的教育。为什么?定,定能断烦恼,能伏烦恼,让你的心恢复到清净、平等;只有心达到清净、平等,就开悟了,觉了。如果从教学上来说,我们把菩提心可以这样看法,真诚是持戒,真诚心一丝毫虚伪都没有,戒学,提升到定学,因戒得定。佛法里面,戒学最重要的,那个精神是教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因果的真相,你自自然然就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心就定了。你的生活所需?生活所需,自然它来,来处不可得,福报的感应!命里有的决定有,丢都丢不掉,命里无的不能强求,求不到。
  今天许多人在强求,所求到的都是他命里有的,命里没有是决定求不到,这个道理学佛的同学都能接受,都能肯定,所以学佛的人心比较清净。为什么?他明白这个道理。我要想多得,我就多修,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财富是果,财布施是因;智慧、聪明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你修三种因,一定得三种果报。这是佛教一般世间人,你们大家不是都想希求得果报吗?佛教你,非常有效。真正跟释迦牟尼佛学的人,他不在此地;换句话说,他不求这些东西,这里面三种他只求一样,求智慧;他不求财富,对於物质他非常淡薄,他也不求寿命,他求智慧。但是求智慧,必定连带带来财富跟寿命,它有连带关系。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依照释迦牟尼佛教诲去做,我这五十四年这种感应你们同学都看到的。我是这三样东西什么都没有,要说有,大概就是有一点聪明智慧。过去生中修法布施,无畏布施跟财布施都没有修,只是修一点法布施。这一生有幸运遇到好老师,关键在此地!一个人在一生遇不到真正善知识,你没有这个缘你就不能成就。真正善知识要自己用感应去求,什么感应?好学!只要你有好学的心你一定会遇到。好学,还得要讲清楚,要依教奉行才叫好学;你学到的东西不能落实在生活上,不能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那个好学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把好学目标定在名闻利养上,那就错了,你不会遇到真善知识。遇到真善知识,你一定在道德上,一定在舍己为人上,你会遇到真善知识,一定是舍己为人,这是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的。
  所以佛法是戒定慧的教育,智慧开了,烦恼就断了。烦恼我们常讲,《华严经》上说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前面讲无漏,我们这个器皿没有一丝毫的损坏,这里面满满的智慧、德能、才艺、福报,佛家讲相好,没有一样不具足。那是性德,那不是修德,从修把性德显现出来,性修不二。不用这个方法,我们现在有漏的这种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很不容易断掉。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没断掉?功夫不够,没有能够彻底依教奉行,一定要彻底。
  大师在此地讲「智因漏发」,智慧现前,我们讲开悟,你怎么开悟的?因为烦恼止住了,伏住了。伏住,智慧就开了,开得小;断掉,真智慧就现前。但是你学习的时候一定是先伏烦恼,用什么伏?最初是用戒来伏,戒里头修忍辱,伏;功夫再增上,定伏了,定伏就容易了;智慧开了,烦恼就变成智慧。迷的时候,你的智慧、德能变成烦恼,你的相好变成丑陋,智慧开了之后完全恢复了。所以智因漏发,它哪有来处?没有来处,法尔如是。「业果寂然」,业果有没有?有,它不是物质,了不可得,所以业果也是清净寂灭的。遇到缘它起现行,「方依幻住」,六道、十法界都是幻,梦幻泡影,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就无大千,幻住,决定不是真实。这首偈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还有些时间,我们把李长者的《论》我们念一遍。
  「第三」,这是第三段,「尔时已下四行半经」,这是讲偈颂,偈颂在白文里面只有四行半,「是文殊师利问宝首菩萨,先总举众生同有四大,无我无我所」,这是大乘教上常常说的,以这个为前提,「云何已下,有十问业因果法」。既然无我、无我所,为什么有这些业因、业果?「已下有十行颂,是宝首菩萨答前十问」,这个我们都已经读过了,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个文不多,我们都把它念下去。
  「初明举体无分别」,明是明了、明白,体没有分别。「二明」,其次再说明「受业之好丑,由行所生,具如经说,大意达体业亡,迷真业起故」,这八个字我们要把它记住。达是通达,体是自性,在哲学里面讲就是宇宙本体,我们佛法讲诸法实相。就是一切现相的真相你通达明了之后,业就亡了,那就觉了,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迷了真,真就是体,迷了真体,业自自然然就现起,它就会起来,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迷真业起。佛今天教导我们,总的目标就是达体业亡,十法界是梦中,你能够达体业亡,你就从梦中醒过来了,觉后空空无大千。
  「此十行颂中」,我们前面读过了,「义分为三」,每位大德他们分段落都不一样,长者分得比较简略,清凉大师分得很细。他这是三段,第一段是「科颂意」,第二段「释菩萨名」,第三段「配随位因果」,这一品经大概都是这个分法,所以他分得比较简单。「一科颂意者,初两句,是叹果报由行生,次两句,叹业体本真,本无所有」,这是第一首颂,我们应当要记住,第一首我好像讲了四个小时还是六个小时。
  「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这就是十法界,尤其是六道的真相;第三句说「作者无所有」,就是作者、所作都不可得,「诸佛之所说」。这就是业体本真,为什么它无所有?无所有就是真性,真性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有一物不在,自性变现的。这个很难懂,我们一再用古德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但是你没有看到这个事实真相,都还很不容易体会。我是有这么一个缘分,我们有位同修他做首饰,做这个行业。他做首饰不是真的,是假的,但是假首饰比真的首饰还要美,做得真好看,它是镀金的,它不是纯金,是镀金。镀金的,你看到这新的东西跟真金的简直分不出来,只是分量比真金的要轻一点。
  我去参观他的样品展览,一万多件,一进那个地方,琳琅满目,没有两样是花样相同的。我一进到那里面就想到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亲眼看到了。相千差万别,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相怎么来的?相是金做成的,我们不管它是镀金,还是纯金,就用一个金,金是它的体。那我们要问,真体在哪里?真体就在相上,我们要说真金在哪里?随便拈一个器都是真金,这就见性了。性上没有染污,性上没有分别,性上没有执著,性上没有起心动念,就是没有无明。
  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这是真性,但是真性为什么变质?因为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就把真相变成了妄想,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说相随心转。佛在经教里讲得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从心想生是讲十法界里头,这不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我们的念头善,就想善,念头善、言语善、行为善,善的果报自然现前,这个道理你要懂。我们很想我们的相貌很庄严,人家看到之后生欢喜,有没有办法把我们的相貌变得很美?有,不要去整容,整容那是愈整愈糟,愈整愈丑;从心、念头,善念!善心、善言、善行,你的相貌善,你的体格善;体格善就是健康长寿,就不容易衰老,你就会主宰你自己的一生,为什么?从心想生。
  不要想恶,你想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你的相貌愈来愈难看,为什么?心想的。想别人就是想自己,你想别人难看,对别人影响只有三分,自己影响七分,这是我常常讲的,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吃的亏太大了。你看到每个人都好,每个人都善,你自己的善扩充快速,自己善的形色圆满。所以相随心转,算命、看相的人常说相随心转,心善,你的身体、相貌善;心恶,你的相貌、你的身体都会恶,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业体本真,本无所有,这是诸佛所说,你从这个金跟金器的比喻你就恍然大悟,一点疑惑都没有了。质是真体,真体是本无所有,它不是物质,遇缘现行,虽现行,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相是幻相,不是真相,这是第一首讲的。
  「已下九行,一行一颂,举喻显法,达法无业,法业无二,由行不同,如文可知」,这是后面的九首颂,我们都读了。很难得,长者给我们做个总结,结得太好了。九首偈里说什么?就说这桩事情,叫你通达法无业。为什么?每一行都说业性亦如是,你通达明了,法没有业。「法业无二」,这个法就是体,业就是事、就是相。我们用金作器来比喻,法就是金,业就是器,你见到黄金,你就不著那个金器的相。我的目的是要黄金,随便是什么样的器都可以,都能接受,没有分别,我的念头只认识黄金,那就是认真。进一步告诉你法业无二,金即是器,器即是金,金跟器是一不是二。
  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法性,这个法是讲法性。依正庄严是什么?我们称之为法界,法界是讲业力变现出来的,它的体是法性,法性跟业相无二无别。法性在哪里?哪一样不是!所以「由行不同」,行是行业,你的念头是唯识所变,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每个人妄想分别执著不一样,所以变现出来的东西就不相同,你感受不一样。这是总结这个经文。
  第二段「释菩萨名」,就是宝首菩萨,解释他的名号。「明此信位,达业即法体,不复有业,名之法宝」,我们知道宝首,宝首他的名号从哪里来的。你看看佛家讲法宝,一定是达业即法体,还有没有业?没有,见到性,业就没有了,这叫法宝。「以此法宝益生,为信首故,故名宝首」,宝首是从这么来的。我们自己得到,自己明白了,要帮助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还没有开悟。所以,佛在大乘教里头无数次的赞叹,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法布施。乃至於法布施里头四句偈,就是一首偈,一首偈布施的功德超过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为什么?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你不能开悟,你没有办法离开生死轮回。这一首偈你要是真正悟入了,特别是《华严经》上,字字句句都是讲到明心见性,你在这一首偈恍然大悟,无量劫来生死轮回你就脱离了。你说这个功德多大!这决不是大千七宝能够相比的,所以称他为宝首。
  「明此方是北方」,这是从配方位,北方是上方,上方是老师的位子,「是师位,以威仪轨则利众生」,所以佛号叫威仪智佛。你看看你怎么样帮助众生?你自己要做出样子出来,以身作则。你已经悟入这个境界,你就是觉悟的形相,你跟世间人观念不一样,你的看法、讲法、做法跟普通人绝对不会相同,普通人对於事实真相迷惑,你完全了解,通达了解。首先一个不一样在哪里?真诚,你决定没有虚伪;第二个不一样的,是你一切都放得下,你不会执著,当然更不可能跟人家竞争,不可能的。你日常生活受用自在,这里面有修德、有性德,真的是性修不二。你没有忧虑,你没有牵挂,为什么?你没有得失,世间人得到就欢喜,失掉就很苦恼,你没有得失。得失是个抽象概念,不是真实的,实在讲,你现在已经有得,真正得了,得什么?见性!你真正能够得到是业即法体,你得到这个。这是什么?这大乘教里常讲的不二法门。不二是什么?一真!你得到的是一真法界。
  《华严》好,经长,这个地方你不能悟入,后面还有,每一品经文、每一章经文都是你悟处,看你在哪一章、哪一品里面大彻大悟。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利益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无与伦比,没有任何能相比的。所以这是名号,代表的佛,佛号就叫「威仪智」,为什么?你要做出样子给人看,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为人演说」,演是表演,时时刻刻你要做一切众生最正确生活、最幸福美满生活的样子。你要把样子做出来,你让他看,一次、两次他没看出来,时间久了,他就看出来了。他看出来,就有所感动,慢慢他也觉悟,他要跟你学习,他要向你请教。
  所以佛法里头教学,不招生,你看这一部《大藏经》,你看到什么时候佛招生?不但佛没有招生,孔老夫子当年也没有招生。学生怎么来的?自自然然来的,他怎么来的?看到你的威仪,看到你的形相,自然生起恭敬仰慕之心,来向你学习,这是德行感召,不是用言语文字,贴个招生广告,不是!如果要是言语招生或贴个广告招生,这在儒、佛都讲傲慢。为什么?你还觉得「我可以教你,我是你的老师」,你还有个念头为人师。圣人不敢为人师,诸佛菩萨不敢为人师,我们尊称他为本师,他自己没有称他是本师,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平等法,没有高下,觉悟的人知道法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