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武信公府。
    曹朋眯着眼睛,观看演武场中,姜维和曹阳切磋比试。
    两个孩子,都长大了!
    曹阳而今年十一岁,而姜维,已经十二。
    两人一个拜在黄忠门下,一个则随赵云习武。黄忠的风雷刀法,以及赵云的盘蛇七探,尽得真传。坐在场边,看着两个小子舞动刀枪,曹朋倒是心情愉悦。
    在一旁,诸葛亮和法正也正津津有味的点评。
    曹彰果然不负曹朋所预料那般,是一个宽厚之主。他『性』情豪爽,气度很大。
    这里面,又有当年曹朋与他讲解世界之大,有莫大关联。
    曹彰继位后,一方面重用荀彧等一干老臣,另一方面,有大力提拔诸如庞统、黄权、刘巴等新人。朝中一派兴隆气象,也使得很多人放下心来。
    唯一让曹朋不满的,便是曹彰对曹冲的态度。
    他没有杀曹冲,也没有把他囚禁,只是斥责一番后,还给曹冲封了一个邺侯之位,让他留居邺城。这也是环夫人恳求之后,曹彰做出的决定。
    按照曹朋的想法,就算不杀曹冲,至少也该把他囚禁起来。
    但曹彰却没有接受,反而斥责了曹朋一番。
    这也是曹彰,第一次反对曹朋的意见。对此,曹朋是且喜且忧。喜得是,曹彰终于有了一个帝王的觉悟,知晓乾坤独断;可忧的是,他这样子优柔寡断,终究不是一桩常事。长久以往下去,说不得养虎为患。
    但这是家事,曹朋无法参与过多。
    “公侯,睿皇子来了!”
    就在曹朋沉思时,忽听一旁家臣禀报。
    曹朋忙坐直身子,扭头看去。但见小路上,曹睿蹦蹦跳跳,一路跑来。
    “爹……公侯!”
    曹睿隔很远,便欢声叫道。
    虽然过继了近四年,可是曹睿看到曹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称呼‘爹爹’。
    曹朋向左右看了一眼,法正和诸葛亮忙起身退下。
    曹睿身后,还跟随着吾彦。
    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在距离百步左右,便停下脚步。
    “我……皇子近来可好?”
    “我……挺好的,就是想公侯……皇后好严厉,总是找我麻烦。娘说,要我忍耐,可我真不愿意再忍下去。爹爹,我想回家……可以吗?”
    孩子稚嫩的声音,触动了曹朋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他搂住了曹睿,用只有他父子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说:“小睿,别急……等时机成熟了,爹爹自会让你回来。不过在此之前,你还要忍耐。
    过些日子,我会派人去陪你,小睿若想念爹爹,就让吾粲告诉我。”
    “嗯!”
    花园中,只剩下了曹朋父子二人……
    +++++++++++++++++++++++++++++++++++++++++++++++++
    “公子,长安居大不易啊!”
    送走了曹睿之后,诸葛亮和法正上前。
    “此话怎讲?”
    诸葛亮看了一眼法正,轻声道:“陛下此次出征,却未让公子领兵。若说他心里没有一点忌惮,亮怎么也不能相信。当然了,陛下对公子,还是很信任。这一点,从他任公子为大将军,位极人臣,坐镇长安,便可以看出。只是这信任,能持续多久?亮却有些怀疑……而今,除了公子功高震主之外,尚有睿皇子牵扯其中。时间久了,难保陛下不生猜忌。”
    曹朋面颊抽搐了两下。
    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道:“那孔明以为,我当如何?”
    “公子在长安多一日,于睿皇子就多一分不利,而陛下也就多一分猜忌。
    公子为大将军,可是手中无兵之大将军,与那砧板上待宰鱼肉,有何分别?公子想要为睿皇子考虑,想要为以后筹谋,单凭先帝传下的免死铁券,并无用处。亮以为,居长安则死,领兵于外则生,请公子三思。”
    曹朋沉『吟』之后,轻轻点头。
    可问题是,如何才能出去呢?
    法正微微一笑,“我听人说,轲比能近来颇不安生。
    其人与丁零呼揭和漠北匈奴牵连甚深,弄个不好,就会出兵攻打灵州……
    说不得到时候,鲜卑王素利,会派人求援。
    公子何不趁此机会,出兵相助,驻守灵州呢?到时候,也就一切水到渠成。”
    鲜卑王素利,不过是个傀儡。
    而今鲜卑真正做主的人,是洪都。
    这个洪都,与曹朋关系极为亲密,曹朋曾救过他的『性』命,而且一手把洪都扶到了部落大人的位子。换句话说,洪都就是曹朋的人,只是并无太多人知晓。
    曹朋心里一动,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轻声道:“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二人,莫再与他人提及。对了,孔明……我听说你弟弟身体不好,是不是让他回长安来呢?他学问甚好,又有施政经验,我看可以在太学领个职务。睿皇子年纪也不小了,该就学了……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明白人,传授他学识。”
    曹朋说的,是诸葛均。
    不过此时诸葛均,对外还是名叫葛均。
    本来诸葛亮归附后,曹朋曾有意让诸葛均改回原来的名字,但是被诸葛亮拒绝。
    而今看来,诸葛亮还是有先见之明。
    知道诸葛均身份的人不多,除了少数心腹之外,便只有司马徽知晓。
    然而司马徽在去年,已经过世。
    如此一来,诸葛均的身份,知之者更少。
    就连而今河西郡太守胡班,与曹氏那么亲密,都不清楚诸葛均的来历。
    诸葛均学识好,也有谋略。
    再加上吾粲、吾彦等人,以及甄氏族人的暗中相助,足以令曹睿高枕无忧。
    诸葛亮大喜!
    把诸葛均调回来,也就代表着诸葛氏的利益,将得到保证。
    他连忙向曹朋道谢,“吾弟自然适合。”
    “如此……就这样吧。
    我一会儿要去我姐夫家中探望。他这人,太喜欢认真……当上个大理寺卿,本以为能轻松些,可而今看来,却远比当初做那并州大都督辛苦。
    我阿姐私下里说过好几次,我再不去探望,少不得又要被训斥。”
    诸葛亮和法正微微一笑,“公子只管去,一会儿几位小公子,也要上课了。”
    曹朋点了点头,便带着王双,离开了武信公府,直奔大理寺而去……





    卷一 第732章 噩耗


    大理寺,位于新长安城朱雀门内。
    衙署气象森严,格外庄重。这里是执掌天下刑狱之所,也是大魏帝国司法命脉所在。''
    曹朋来打大理寺时,正好遇到冯超出门。
    这冯超,也是邓稷身边的老家臣了!其父原本是海西县县令,后被海贼所杀。冯超带着一干巡兵,为躲避追杀,不得不在山中为盗贼。后来是邓稷前往海西为官,收服了冯超。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射』术,很快站稳脚跟。并跟随邓稷从海西一路北上,在并州更立下了无数的功勋。
    当初和冯超一起跟随邓稷曹朋的人,大都已出人头地。
    就连胡班,也做上了河西太守的位子。
    本来邓稷返回长安时,有意为冯超做一个妥善安排。凭借冯超的功劳,加上邓稷的地位,哪怕是在五军都护府安排一个要职,问题也不大。
    但冯超却不愿意,最终选择和邓稷一同来到长安。
    而今,冯超在大理寺担任司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吏。但整个大理寺都知道,这大理寺上至左右少卿,下至属员,谁也开罪不得冯超。那是邓稷的心腹!若不是不识字,不晓刑律,说不得也是个少卿的职位。
    冯超的俸禄不多,但邓稷给他的赏赐,却不计其数。
    所以,在长安也置办了宅院,算是小有身家。平日里就算是一些官员,也不敢得罪冯超。
    “公侯,怎地深夜来此?”
    冯超连忙向曹朋见礼。
    曹朋笑了笑,“我大兄还在处理公务?”
    “是啊,今日东都发来刑狱,牵连甚广。
    老爷正在公房圌中查阅,我刚才劝他回去,也被斥责一顿。公侯来的正好,老爷这几日太过『操』劳。你把他接回去,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为好。”
    这侯府上下,恐怕也就冯超敢这么说话。
    曹朋点点头,让冯超把他带去公房。只见屋中灯光有些昏暗,邓稷正伏在案上,翻阅公文。听到有人进来,邓稷顿时不耐烦吼道:“说过休要打搅,怎地还……咦?阿福你怎么跑来了?是不是你阿姐又告状了?”
    邓稷说着,起身绕过书案,把曹朋迎入房内。
    冯超把灯光挑亮许多,而后与王双出门守护。
    回长安已经一年了……邓稷看上去,比之当初在并州时,还要憔悴瘦削。
    曹朋不满道:“姐夫,你这样子可不成。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是正道。每日这般『操』劳,难不成想要我阿姐守寡吗?
    你若再不注意,我就与陛下知,让他罢了你大理寺卿职务。”
    “正要回去,正要回去。”
    邓稷不由得呵呵笑了。
    他对这职位很在意……要知道,邓稷最初学得便是刑律。后来机缘巧合,成为地方大员。可内心里,他最希望去的地方,还是这大理寺的前身,廷尉。
    可惜,他身有残疾,一直不得如意。
    好不容易到了他心仪之地,自然废寝忘食工作。
    不过他也知道,曹朋是为他着想。
    给曹朋端来一杯蜜浆水,邓稷坐下来,轻轻拍着脑袋,“非是我不愿回去,只是这刑案太多……许多刑案,要重新处理,所以有些忙碌。
    对了,你今晚怎么来了?”
    曹朋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三思之后,问道:“姐夫,你觉得王双如何?”
    “王双?当然不差。”
    邓稷疑『惑』的看着曹朋,有些不太明白。
    却见曹朋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录,递给了邓稷。
    那名录上开篇有三个人,分别是王双、史阿和祝道。名录封面,写着一个‘暗’字。
    邓稷道:“这是什么?”
    “我麾下暗士,而今共有八百七十三人,名字都在上面。
    这些人,忠心耿耿,只听从我的命令。而今暗士分为两部,一部在荥阳,都是些生瓜蛋子,派不上用场。而另一部分,也就是手中名册上的这些人。我已秘密把他们安置在鸡鸣山下,由史阿负责训练……
    今日,这暗士,便一并交与兄长。”
    邓稷,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阿福,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曹朋摇摇头,起身又从腰间解下一块金镶玉龙佩,放在邓稷面前。
    “我准备离开长安。”
    “什么?”
    “我记得当初我从高句丽离开时,曾有一位朋友,与我说了一番话:水满则溢,过犹不及。
    也正因此,我才在益州之战时,不肯奋勇争先。
    先帝将我闲置,与我而言并无怨恨,反而暗生感激。可现在,我有天罡第一剑,更是先帝托孤重臣。拜大将军,手握天下兵马,即便是荀文若,在处理政务时,也要与我商议。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则高处不胜寒。
    我有些害怕……害怕我权势过重,会为我们的家,招来祸事。我留在长安,就如同笼中之鸟。所以思来想去,唯有离开,才可以报家族兴旺。
    不过我离开了,却要姐夫多多费心。
    小睿在宫中并不快活,更被四方所关注。此实非我所愿……然则当初把他过继给了陛下,想要收回,却不可能。我把暗士留给姐夫,请你好好保护小睿。小迪已经成亲,不日将返回长安,我会设法让他出任奉车都尉,在宫城内走动。伯约和伯龙,都已长大,可以暗中保护小睿。
    总之,在我离开之前,我会尽力为小睿谋划。
    但我离开之后,一切就要拜托姐夫你费心,护小睿周全。”
    说罢,曹朋起身,向邓稷深深一揖……
    +++++++++++++++++++++++++++++++++++++++++++++++++
    泰平二年初夏,北疆传报,轲比能勾结丁零人和呼揭人,作『乱』灵州边塞。
    信城郡,遭遇鲜卑人攻击。
    两座村镇被毁,死伤多达千人……
    并州大都督曹洪即刻出兵救援,然则鲜卑人却逃匿无踪。
    曹洪暴怒之下,率部绕西海,强渡甘微河,试图攻击轲比能。然则就在他准备发动决战时,呼揭人突然自其后方出现,与鲜卑前后夹击,大败曹军。
    幸得河西郡太守胡班,以及鲜卑王素利出兵救援,才算是把曹洪救出。
    可这一战,却使得曹洪胆气尽丧,竟率部退回并州,不敢再过问灵州事。
    时,已初秋。
    江东战事,也出现了为妙变化。
    庞德周仓羊衜,在经过初期磨合之后,再次向江东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合肥曹真也指挥兵马,与东吴军血战濡须口。斩东吴大将数人,大获全胜。
    甘宁与杜畿,在三江口集结水军共五万人,大小舟船共千余艘,与江东水军对峙。
    在江夏督战的曹彰,得知曹洪战败消息后,也是大吃一惊。
    “当命何人迎战?”
    黄权郑度相视一眼,上前道:“与轲比能交战,非大将军不足以取胜。”
    “你是说……”
    曹彰有些犹豫。
    郑度鼓足勇气,再次上前一步,“其实命大将军出征,与陛下和大将军,都有好处。臣也知道,陛下和大将军甚亲密……然则,陛下而今已非当年太子,乃天所命。大将军功劳卓绝,无人可比,若留在长安,早晚必有龌龊。倒不如让他去灵州,一则可以稳定局势,二也可以,是陛下与大将军永存友谊。总好过将来有一日,陛下和大将军反目。”
    “混帐东西,焉敢如此说话。”
    曹彰勃然大怒,拔剑就要砍了郑度。
    幸好黄权张任等人劝谏,总算是劝说住了曹彰。但最终,还是把郑度赶出行宫。
    “伯年今日说话,怎地如此不小心?”
    张任负责驱赶郑度,在行宫外忍不住说道:“你明知陛下和大将军亲密,却说出这种话,岂不是故意触怒大将军?他日若被大将军知晓,你……”
    郑度却笑了!
    他轻声道:“大将军,只会感激我,而不会责怪我。
    公保,难道你看不出来吗?陛下心里,其实对大将军还是有些忌惮。否则此次江东之战,陛下大可不必御驾亲征,只需命大将军督战即可。
    偏偏陛下选择御驾亲征,这说明他心里,也在为难。
    不出三日,必有诏令:命大将军北上。
    想必,这也是大将军所希望的结果……留在长安,早晚必将会有龌龊。”
    张任闻听,不禁默然。
    不出郑度所料,就在第二天,曹彰便传出诏令,拜曹朋为灵武王,都督灵州战事,即刻赴任。
    诏令一出,顿时又引来了一阵争议。
    要知道,自曹彰登基以来,未有人封王。
    而今曹朋,是第一个被封王之人,而且还是一个统兵的王侯,自然令人深思。
    但对于曹朋而言,这样的结果无疑最好。
    接到了诏令之后,曹朋立刻开始准备。
    也就在此时,三江口大战终于爆发。
    双方动用舟船近五千之多,封圌锁了整个水面。马达统帅江东水军,试图攻占三江口。一来,这三江口占领后,江东水军可直入荆南,威胁曹军后方。同时,水军占居优势,可以凭借大江天堑,与曹军周旋一二。
    这一场大战,双方可说都准备日久。
    甘宁杜畿自接掌水军以来,日夜『操』练,所为就是今日。
    从双方兵力而言,不相伯仲。
    江东水军三万人,曹魏水军四万余众。在开战之前,双方都做好了血战的准备。泰平二年八月初十,双方在大江之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杀。
    战局刚开始,东吴水军占居了上风。
    然则从第二天开始,一百八十艘建安级龙骨楼船,自洞庭湖杀出,加入战团,一下子扭转了战局。第三天,第四天……东吴水军在曹魏楼船的冲击下,加之配备在楼船上的八牛弩肆虐,渐渐落入下风。一艘艘艨艟被拦腰斩断,一艘艘战船,被八牛弩轰击。整个江面,喊杀声震天,到处漂浮着舟船残骸。
    随着东吴水军节节败退,马达试图收兵,稳住阵脚。
    可变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十余艘江东战船,突然倒戈,朝着东吴水军发动了攻击。而这十余艘战船的主将,姓陆,名叫陆飞。原本是陆氏私兵,后被陆氏送入水军,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陆飞临阵倒戈,对江东水军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
    刹那间,东吴水军彻底混『乱』……
    甘宁见此情况,立刻下令猛攻。
    他亲自接见了陆飞,从陆飞口中得知:曹朋与陆逊已联系了很多年……三江口大战爆发前夕,陆逊派人告之陆飞,可视战况而定,或战,或降!
    甘宁闻听,不由得心生感慨。
    他私下与杜畿说:我等看十步,而陛下看十里……然则今日方知,公子已视千里之遥!
    泰平二年八月中,江东水军在三江口,全军覆没。
    而紧跟着,桂阳太守陆逊突然出手,宣布归附曹魏。他历数孙权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