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西游宝典 作者:张立宪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的工作也不用过问。一般按照国内的路子,作曲家要对着镜头,按段落去配乐,而香
港人的习惯却很简单,作曲家写好若干段音乐,然后由导演听了这个音乐再去使用,导
演是总调度。
    这是一种电视剧的配乐办法,做惯了严肃音乐的赵季平本身对这个电影也没抱太大
期望,自然乐得逍遥。
    几年过去了,赵季平以后也很少再写这样搞笑题材的音乐。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兴
致勃勃地告诉我,柏林爱乐乐团将演奏他的两部作品:《霸王别姬》和《太阳鸟》,其
创作属于逐步走向高雅和辉煌那一类。但不可否认,他颇为大气的音乐给《大话西游》
增添了艺术的完整性。
    也怪,赵季平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能在电视上断断续续看到《大话西游》。他觉
得里面的音乐虽然不是完全忠实于他的创作,但使用得很巧。不过,他始终觉得那是一
部莫名其妙的电影,年轻人的狂热令他吃惊。
    赵季平的儿子可不这样看。子承父业,他的儿子赵林今年26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
系毕业,给目前收视率非常高的几个电视连续剧配乐,像《人间四月天》和《聊斋先生》
等。赵林和他的一帮朋友都喜欢《大话西游人觉得里面的音乐——游刃有余。
    有时候,大师的游戏之作也充满了传奇,这是很奇妙的事情。
 
    
        《大话西游》之路    
 无论是当年电影院里为数不多的观众,还是这部电影本身的主创人员,都没有预感
到《大话西游》这部当年票房平平的港式喜剧能够在放映五年后才逐渐形成一股热潮,
在中国的青年人中形成了极大的号召力,乃至架构成一个“大话”式的话语环境,演化
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演绎!一个如今已令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反叛神话故事之后,《大话西游》自己也
造就了一个属于电影市场和电影文化的传奇。从1996年以来,《大话西游》便在大学校
园的录像厅里成为最叫座的影片之一,四年来《大话西游》的VCD热销不止,网络上的
大话网站也层出不穷,以熟悉“大话”对白和反复观看为特色的“大话迷”随处可见。
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大话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传颂,二十多遍的观看记录早就不足为
奇,《大话西游》中的对白也经常能在不经意中听见——“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
不需要吗”,“打雷啦!下雨啦!快收衣服啊!”“月光宝盒是宝物,乱扔它会污染环
境,唉,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而1996年该片公映时,北京地区的20万元票房曾经让诸多电影公司大跌眼镜,一位
在盗版界从业多年的贩子估计该片问世以来卖出的正、盗版影碟最保守也有十万张左右,
北京地区则至少四五万张。笑闹之中已经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大话西游》到底怎么热起
来的,对于大部分“大话迷”而言,《大话西游》本身的扭力大大超过他的幕后花絮,
但是当我们在查找《大话西游》的资料,拜访当年电影的参与人员时,却发现其实《大
话西游》的幕前幕后还有着若干若干值得玩味的东西。 开拍啦—— 和大多数港产影片一样,《大话西游》直到开拍也没有详细的剧本。整个构思取自
编剧技安也就是导演刘镇伟(199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大话西游》获得了最佳
编剧奖提名),而剧中主人公至尊宝的最佳人选在刘镇伟看来非周星驰莫属。在此之前,
刘镇伟和周星驰已经有多部影片合作,其中包括周星驰的早期成名作《赌圣》。同样出
于惯例,在《大话西游》的创作中,周星驰参与了大量意见,甚至后来许多脍炙人口的
对白也出自他手。
    从一开始,周星驰就把《大话西游》定位为爱情故事,他希望能以周氏风格来演绎
一个爱情悲剧,从而摆脱“周星驰只能演喜剧”的访问说法,虽然此前周星驰一直在作
超越喜剧的努力,但直到《大话西游》,这种努力才为大家所意识和认可。整个剧本也
是在其后的拍摄过程中慢慢完善起来的,甚至在《月光宝盒》中的大量人名,包括至尊
宝、春三十娘都是从另外一个作废的剧本中挪用而来。
    1994年上半年,香港制片人陈佩华开始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当时的厂长(现任中国电
影进出口公司经理)董刚联系台拍影片事宜。在看到剧本提纲时,《大话西游》并未引
起西影厂过多的兴趣(直到今天在西影仍有人认为其剧本不忍年读),但是考虑到周星
驰的市场导召力和港片的商业利益,一向以出产艺术片著称的西影厂同意合作,参与除
创作以外的全面工作,并且选择宁夏张贤亮影视城为外景拍摄基地,《大话西游》中的
大量沙漠场景都是在宁夏风景胜地沙壶拍摄,(大圣娶亲》中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的场
景据说还是一处尚未被开发的古城堡。
    七八月间,《大话西游》正式在宁夏开拍,无论是香港方面,还是西影厂方面,都
不曾想到这部当年投资6千万的影片会在六年后依然有人来追溯它的前前后后。好累。
    几乎所有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无论是演员还是制片人员,回忆起当年的拍摄,
共同的感觉就是“累”。在一百多天的时间内,完成上下两集电影的拍摄,对于习惯密
集型高强度劳动的香港演员来说尚且疲惫不堪,更逞论慢工出细活的内地工作人员。那
次的拍摄任务以至于被西影厂的工作人员评为最辛苦的影片之一。
    拍摄工作分三组进行,A组由刘镇伟挂帅拍文戏,B组由程小东负责武打场面,C组
在结束外景拍摄回到西安拍内景时组成。最辛苦的当然是演员,往往起完一组又一组,
吴孟达就曾经连续拍摄六组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在剧组里是家常便饭,无论是演员
还是剧组工作人员经常是早上五点开工,直到翌日七点才收工。
    在接触西影厂当年参加《大话西游》拍摄的工作人员时,几乎每个人都提到时间紧
张,工作辛苦。事隔六年,当时的制片赵平仍记得为准备一日四餐,最多时曾派过四辆
送饭车,为了片场几百好人的饮食,从早上到深夜,厨房几乎没有停歇过。
    除了辛苦,西影厂的工作人员共同谈到的另一个共同感觉是“像在给资本家打工”。
在这次合作中,西影厂一投入一百多名摄制人员,而在影片开拍之初,港西两地的演员
就因为待遇问题发生争执。当时刚从《红樱桃》剧组回来的制片主任丁小鹏遇上的第一
件棘手任务就是解决西安武打演员与香港武打导演之间的矛盾。因为角色分配不均和双
方沟通上的问题,了小鹏来到剧组不久,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西安武打演员把香港武
打导演堵在了房间里,整个剧组乱作一团,香港方面的演员和制片人根本无法控制场面,
只能说一说“你们西安人怎么这么野蛮了”,程小东也把自己反锁房间内,不敢出来,
最后还是由丁小鹏等几位西影厂的制片与武打演员的代表进行交涉,才缓和了整个局面,
自此以后,香港方面和西影厂的合作才慢慢融洽起来。虽然听上去这样的故事不像发生
在《大话西游》这种妙趣横生的电影背后,但是在长达一百多天的拍摄期间,更多的还
是琐碎的摩擦和疲惫。甚至在整个电影拍完之后,西影厂也仍有争议,当时的艺术副厂
长张子恩极其看不上这部影片,觉得它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只能算文化垃圾,
事隔多年,以张子恩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都不愿谈起当年的合作。 关机—— 从炎炎夏回到大漠狂沙,上百号人的摄制组经历完银川最恶劣的两种天气后,收兵
返回西安,拍完最后的内最。据说当时动用了西影厂的三座内景大棚进行拍摄,今天再
到西影厂,当年的盘丝洞、花果山、至尊宝和牛魔王的“内脏”都变成了仓库。难以想
像六年前,就是在这里为一见周星驰,方圆百里的星迷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而当年
的这些星迷们想必如今各自手里都有这一套苦苦等候的《大话西游》吧。
    不管是否有过摩擦,西影厂的工作人员都承认香港演员的敬业精神值得佩服。《月
光宝盒》和《大圣娶亲》这两部影片在最初的设想中是一部以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为
蓝本的喜剧,可是最后剧情的发展完全超出编剧兼导演刘镇伟的估计,一部片子已经无
法装下这帮年轻人的奇思妙想了,只有将计划改变,一分为二。
    从简单的大纲到结构复杂的后现代,整个创作过程不过三个月时间,虽然前期刘镇
伟也有过自己的构想,但这种速度还是让已经担任过黄建新、张艺谋、陈凯歌多部影片
的制片丁小鹏大为吃惊。而且香港工作队伍的精简也是有目共睹,为了能在视觉上接近
孙悟空,剧组请回美国化妆师参考大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设计了一个
在传统感觉上既像又不是太像的至尊宝。此外,片中的菩提老祖就是导演刘镇伟自己,
饰演至尊宝部下瞎子的竟是堂堂到导演江约城,朱茵也在移魂大法一场戏中扮演猪八戒
——全是为了节约人手,而他们的表演也并没给影片丢脸。
    精明、精干的香港工作人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内景的拍摄和剪辑。12月20
日,《月光宝盒》在香港首映。开门红。
    《大话西游》在开拍之初就被普遍看好,不仅是因为有票房金刚周星驰的加盟,而
且这也足间里她首部大投资影片,上下两集共投资六千多万,这在周星驰的影片中是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际上《大话西游》的投资方之一就是演员兼主创的周星驰。
    1994年,周星驰和杨国辉等几个人组建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大话西游》是他们的
开山之作,实际上也是闭关之作,因为此后不久周星驰就离开“彩星”成立了自己的影
视公司,《大话西游》也就成了彩星公司六年来的招财童子。为了配合贺岁片的档期,
《月光宝盒》先行完成,元旦前推出,在主创人员的全力宣传下,香港票房一度火爆,
两天内六十家电影院票房收入500多万,稍次于成龙的《红番区》。1995年8月,《大话
西游》在上海上映,票房超过400万元,成为西影厂影片在上海一地放映的最高票房收
入。东北三省的票房也曾一度形势大好,在影院故意放慢卖票速度的安排下,常常是观
众排队买票,在辽宁省沈阳市更是首轮竞标上映,提前七天完成了放映的收入指标。西
安电影制片厂也以当时近乎无价的30万卖出VCD的国内发行权,并且以当时最高的价格
向各地电影公司卖出拷贝。开始的一切似乎与预想的发行火热接近吻合,但是随后的放
映却急转直下,整体发行水平大打折扣,即使在最为火爆的香港市场,最后也只是以
2500万票房收场,在两个多月之后发行的《大圣娶亲》最后票房只有2000万,虽然收回
成本没有问题,但是与周星驰以往的影片相比,相差甚远,想当年星爷的成名之作《赌
圣》票房就高达4000万,《家有喜事》4800万,即使是反映平平的《唐伯虎点秋香》也
有4000万的票房。 票房惨败。—一 在大陆地区,《大话西游》在南方地区的票房情况稍优于北方,但却没有预想中火
爆,在北京,《大话西游》被当作发行失败的典型,1996年2月,《月光宝盒》还是作
为寒假影片推出,三个月后《大圣娶亲》登场,可是两部票房都只在对万左右,甚至不
少场次的观众是以个位数计算,有些电影公司在放映两天后就决定用国产影片替换掉
《大话西游》,以免更多损失。当时同期放映的《风云》票房为370万,还有后势强劲
的《挑战者》。
    据北京新影联宣传策划部的资深专家高军回忆,在引进这部片子时,各个电影公司
的经理就不看好这部影片,觉得‘十吵太闹”,所以一直拖到2月才推出,作为不被看
好的电影,自然在北京也没有作过多宣传,只是在一些报纸电视作了一些常规宣传,也
正是为此,《大话西游》在资料馆的记录少之又少,我们甚至很少听说哪个‘大话迷”
是在电影院经历《大话西游》第一次的。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冷淡,不乏中途退场者,在沈阳,排着长队
买电影票的观众进场后,不等结束就骂骂咧咧大呼上当;在上海虽然前期看好,但是与
同期上演的电影相比,票房仍算黯淡,同期的《摇啊瑶,摇到外婆桥》票房接近600万,
《阳光灿烂的日子》为600万,《红番区》达到800万,最高记录当属《狮子工人》高达
1000万元。在河北省,电影公司只要了《月光宝盒》没要《大圣娶亲》。因为他们不看
好这部影片,说是“太闹”,特别是《月光宝盒》“特别没劲”,河北省电影公司买了
《月光宝盒》4个拷贝(同月上映的《孔繁森》是问个拷贝、稍后放映的周星驰的另外
一部影片《大内密探零零发》是10个拷贝)。《月光宝盒》在整个河北省的大小影院的
票房成绩是20多万元,成绩只是在普通影片中属中上等。
    由于《大话西游》全国票房走势一般,所以后来尽管靠现在十几倍的高价卖出拷贝,
但直至今天,西影厂还有100多万余款没有收回。
    同样在台湾地区,《大话西游》全台票房只有2000万,以致片商都大吐苦水“赔得
很惨,以后对周星驰都没有信心”。而在此之前,片商一致看好并估计票房能有5000万
左右,今台湾著名片商蔡松林失望的是,在拍《大话西游》之前,星仔本人对他承诺会
很搞笑,但到《整蛊专家》拍摄之前,轮到导演刘镇伟向他承诺,但结果还是让他赔钱。
在周星驰到台宣传时,蔡松林私下提醒‘作好演员就好,不要有太多个人意见,下一部
《面变金刚》绝对要疯狂搞笑”。蔡松林当时还对媒体吐露不满:“以前问他们新片内
容是什么,他们都神秘兮兮,内容都不透露,连片名都没有,只是说周星驰的新片就要
我们出钱,现在不一样了,我一定要他们把内容清楚写出来,白纸黑字,要保证一定搞
笑。”
    在搞笑效果和票房数字都不理想的情况下,台湾片商对星仔电影版权的高价位均有
怨言,并放出风声要压低价格。
    周星驰很努力地想在电影上有所创新转变,不想一成不变地搞笑,无奈片商和观众
都不领情,观众似乎已经认定周星驰只能搞笑,要是加上点伤感加上点思考就着实接受
不了,而片商则认为里仔以1700万港币的高片酬就一定要有“大搞笑”;而且南北观众
口味不同,对于许多北方观众,更能接受葛优、陈佩斯式的幽默,对周星驰式的无厘头
表演惟一的感觉就是闹,这也是北方票房少于南方的一大原因。
    事后导演刘镇伟在检讨《大话西游》票房不够理想时,认为错在把片子分成上下两
集,一部戏分成上下两集,就不能一气呵成,剧情就会比较松散,受过这个教训,以后
就木会这样做了,虽然素材多得不得了,也只好把它尽可能浓缩,宁可把观众压得透不
过气来,也不能让他们泄气(在香港电影界,李连杰的《倚天屠龙记》曾试图推出续集,
后也作罢)。
    这部在日后长盛不衰的经典喜剧,被业内业外称为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作,作为一部
喜剧却能让人泪流满面的爱情悲剧,在1995年的香港金像奖评选中,只有最佳男主角、
最佳编剧提名,其余风头均被《东邪西毒》《饮食男女》《女人四十》等言情艺术片占
尽,最后只得到最佳编剧奖——更意味深长的是,《大话西游》中唐僧的饰演者罗家英
在这一年凭《女人四十》获得最佳男配角奖,而当年那些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影
片奖的电影如今只被当作回忆和纪念保留着,再也没有人能够像看《大话西游》一样十
遍二十遍地反反复复温习他们。
    在《大话西游》之后,周星驰不仅放弃了大制作的尝试,并且在《百变金刚》中连
个人表演都有所收敛,并使用了大量特技镜头。虽然每部周星驰的电影都能捧红不少新
星,从《逃学威龙》中的张敏到《大话西游》中的朱茵、莫文蔚,再到《百变金刚》中
的粱咏琪、孙佳君,以及《喜剧之王》中的张柏芝,每个女星都凭借影片一炮而红,可
是从1994年之后,有人预言周星驰的颜峰时期已经过去,无论是市场号召力还是票房都
开始走下坡路,尤其在大陆市场,《大话西游》之后,除了《百变金刚》再也没有进过
周星驰的新片,而且《百变金刚》的票房仍然没有起色。盗版录像带。
    当《大话西游》在电影市场上命运多时时,盗版录像和VCD的兴起竟然让这部影片
梅开二度。
    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