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死后;徐惠十分忧伤;不吃不喝;24岁就死了。由于她写过桂花颂歌;并为老百姓做过好事;人们尊她为桂花神。
爱书法著《帝范》
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他精于弓马;擅长诗书;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
唐太宗以马上取天下;在武力统一原和边疆的过程;多得力于骑射战术;因此对弓马特别精通。从晋阳起兵到登基做皇帝;他的生涯几乎是和弓马伴在一起的;他所用的弓箭;比平常人用的要一倍;命率高;威力。他在指挥战争期间;每每乘骏马持弓;冲锋陷阵。后来登基做了皇帝;他的娴熟的骑射技术仍然不减当年。唐太宗嗜好弓马;特别是对骏马的嗜好以至成癖。昭陵六骏雕刻;既是唐初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唐太宗嗜马成癖与他驰誉战场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还擅长诗文和书法。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文;后来被清朝人编入《全唐文》和《全唐诗》的就有文7卷、赋5篇、诗1卷69首。唐太宗的文章主要是政论、史论、诏勒之类;其《帝范前后序》、《金镜》等是他的代表作品。唐太宗的这些文章多是用骈马文体写成;注重辞藻和排列讲求对偶与用典;在形式上还有摆脱朝以来的绮丽文风。但是;由于唐太宗是一代开国之君;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艰难的统治历程;所以他的文章政治色彩比较浓厚;开创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贞观之风。
公元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谆谆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要是取法于;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唐太宗非常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唐太宗从辨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令当时的书法名家们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唐太宗生前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死后又将其随葬。后来;他的陵墓在五代时被一个叫温稻的军阀盗掘了;《兰亭集序》从此失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都是摹本和临本;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从看到它的风姿和神采。
唐太宗晚年;由于过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渐渐地也趋向了奢侈腐化。他修复了隋炀帝在洛阳建的豪华宫室。他曾经霸占了齐王李元吉的杨妃(儿媳);还把已故臣武士镬的十四岁的女儿选为才人;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媚;这就是武媚娘。晚年的唐太宗;既迷信占卜;又痴迷丹药;竟在五十二岁上英年早逝。
公元648年;天空太白星多次在白昼出现。这本来是宇宙间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而太史却占卜说;这应在女主昌盛。李世民又听说民间流传的《秘记》上说;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可让李世民睡不着觉了;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让武王取代呢?于是;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个武王;把他扼杀在摇篮里。有个叫李君羡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正好倒霉。他的官衔、爵号、籍贯和职务里;一连串占了四个武字:左武卫将军里占了一个;武连县公占了一个;他又是武安县人;是宫城北门玄武门的守将;太史公的占卜正好应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偏偏他的父母在时侯给他起了个女孩的名字;叫做五娘;是盼他易于养活。可是;五于武同音;正好牵连到女主之忌里去。李世民迷信占卜;简直丧失了理智;不由分说;先把李君羡贬到华州(今陕西华县)任刺使;后来仍不放心;又借故将其杀死。李君羡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牺牲品。
公元647年;李世民得了风的疾病;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半年后病体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继续边治边养;说不定会逐渐康复的。可是;此时的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以为国内方士们的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648年;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
他这番鬼话还真就打动了李世民;遂给这个印度和尚安排住进了豪华的馆驿;每餐都是丰盛的美食;天天有一群下人侍奉着;生活不亚于帝王。这家伙见李世民对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开出一串稀奇古怪的药名来;李世民号令天下;按此方采集诸药异石;不论任何代价;不惜一切牺牲;只要能采办到印度和尚药方的药;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取来。一年之后;药配制好了;李世民非常高兴;毫不迟疑地将药全吃了下去;结果七窍流血毒暴亡。这时他才五十二岁;是国历史上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个皇帝。他没有做到慎终如始;竟这样荒唐可悲、愚蠢糊涂地过早离开了人间。
历史上的女阴谋家、女野心家随便扫扫就一堆;但出色的女政治家却鲜见。女人并不是天生就热衷于鸡零狗碎;只是她们的空间太;要想抢到糖吃;不得不越发显得阴冷、狭促、歹毒。而仅仅有心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汉朝吕后、辽景宗萧皇后、武则天和孝庄太后等寥寥几个女人可挤入政治家行列。她们在驾驭一个帝国的过程创造了无穷的乐趣;这比驾驭一个男人更刺激。
而武则天比哪几个更伟之处在于她终于如愿以偿做了皇帝。她是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真正的女皇。她死后在乾陵立了一块国惟一的无字碑。她又是国历史上惟一的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她所占的惟一实在太多;在无数杰出的古代女性当;在数不清的争权称制的帝妃皇后当;能占得到一个惟一的;就已很了不起;而武则天却在许多方面都创下了历史记录。如果把国的历史比作一场群雄逐鹿的运动会的话;那么;武则天不仅囊括了女子项目的绝多数金牌;连男子项目的一些奖牌;她也当仁不让地摘走了。
另一方面;对于武则天本人;又历史讲不清;文学写得乱;哲学思不透。她凶残淫荡、阴忍好杀;但又果断刚毅;知人善任。她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心狠手辣的女人;她既是整个唐朝的祖母在太庙里千秋享配;又是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修撰国史真够为难的。连黄仁宇都说了:这段史实;不易置评。所以有人说;武则天是考学人智慧的一个好题目。她做尽了坏事、耻事、恶事;但其统治的岁月;又被史书上称为一个好时代;是从初唐的贞观之治过渡到盛唐的开元盛世的关键。
确实;武则天的出现留给史书一页新;尽管后人纷纷论古今;她的历史意义却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烈女雄心
武则天;山西文水人;生于624年。其父出身于木材商人;官拜正三品工部尚书都督等官。其母杨氏;出身名门族;其父杨达是隋朝的宗室宰相;至唐代;杨家在京城里也还是显赫的宗族。尽管如此;武则天的家庭在当时也还是不入上流社会的寒族。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致富;后结识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家族出身;按当时的门阀观念;所谓名门望族;是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只有出身于这些家族的人;才能获得朝廷的承认;才有资格在朝廷担任重要的官职。按武则天父亲的经历和官位;当然可以跻身于士族之列;但论其血统出身;却是寒微之族。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朝廷修《氏族志》;不列武姓;不叙武氏本望;社会上也攻击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连突厥人都称:武;姓。武家被排斥在贵族之外;想取得很高的权力和职位;是十分渺茫的。
武则天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又有着寒门微族的历史出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欲望。武则天自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逐渐养成了她那种仇视名门士族、不择一切手段地攫取权力的性格特征。
的确;在她的身上;是看不到多少贵族气质的。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元月;长孙皇后去世;次年;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端庄漂亮;操行方正;就把她召入宫。入宫后;武则天深得太宗皇帝喜欢;立为才人;并赐名曰武媚;人皆称其媚娘。
召她入宫之时;武则天年仅14岁;一般说来;这种年龄的女子都不愿离开父亲;况且一入深宫;如同生离死别。而年纪的武则天却把这看成是一个进身的机会;并且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高兴进入宫廷。当时;她的母亲恸泣与诀;武则天反倒觉得可不必;而是笑着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怎么能知道不是福分呢?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
武则天为人聪慧;又爱读史书;爱考虑政事人情;遇事愿意多听多看多想。她不只具有稚嫩妖媚的姿容、缠绵温和的柔情;而且还有刚烈果敢的性格。据《鹤林玉露》记载:西域吐蕃国给太宗进贡一匹宝马狮子骢;十分猛烈强悍;谁也无法驯服它。太宗亲自去控驭;也无法制服。当太宗为此而感叹时;武则天脱口而出:臣必能制服这匹马。太宗忙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回答说:我有三样东西可以制服它。开始用铁鞭狠劲地抽它;如果不服;就用铁棍狠狠地敲它;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刺入它的咽喉。太宗心一阵愕然;一个15岁的女孩子居然以如此险恶而又昂然的态度来说出这种字字杀机的话;莫非她真是个魔鬼般的女人?唐太宗心顿时激起了杀机;然而赐死的诏书终究没有下达;这使武才人自己也感到惊讶。从此;她素衣淡装;更加谨慎地克尽职守。或许她自己也未意识到;她内心已萌生了残忍的意念;但她忍耐的功夫也更深厚了。
太宗第九皇子晋王李治;是已故的长孙皇后之子。他生于贞观二年;和武则天同年;是一个喜爱文学、唇红齿白的文弱少年;深受太宗宠爱。
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因谋反被废为庶人;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为庆贺立太子一事;太宗召来长孙无忌等重臣;在甘露寺内室举行了型宴会。李治在途入厕时;看到如花似玉的武才人。对于这位秀女;李治早有爱慕之心。此刻;自己身为储君;又是酒后;两人第一次有了短暂的亲昵。
贞观二十三年晚春三月;太宗忽然龙体欠安;4月1日迁入终南山翠微宫避暑养病。太子李治日夜侍候在病床边;能更加频繁地和武才人见面。而武则天也希望把自己的终身托付太子。于是;就想方设法地接近太子;并取得他的好感。太子李治生性懦弱;遇事没有主张;乍遇武则天这么一个美丽端庄、通达事理而又善于理事的年轻女子;不禁倾心。
终于;他们在设备豪华如寝宫的厕所所里发生了第一次亲密的肉体关系。李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梦寐已求的名花。事后;她依在太子怀;双眼闪着神秘妖冶的光辉;请求太子以天下之主的身分发誓不会抛弃她。一向性格懦弱;处处依附于父皇的李治;面对楚楚动人的心上人;第一次由衷地感到自己即将成为天子的喜悦。他如同昏迷一般向武则天说道:我发誓;以天子的身份……
当时;民间有种神秘的说法: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听到这种说法后;唐太宗询问太史令李淳风;得到的答复是:这个人已经在宫;30年后当有天下;杀李唐子孙殆尽;其征兆已成。唐太宗惊失色;准备尽杀可疑的人。李淳风说:天之所命;人不能违;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后30年;其人已老;或者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天如果把她杀掉;上天或者更生出一个年轻力壮的来;肆其怒毒;恐怕那时陛下的子孙更加无遗类了啊!
英武绝伦的唐太宗怀疑日后的女主武王就是他眼前的武则天。不久太宗病重;他担心西汉吕雉专权的局面再度出现;便决定把武则天赐死。一天;太子李治和武则天一起在床前服侍太宗;太宗对武则天说:我自从得了痢疾以来;医药无效;反而越来越重。你多年服侍我;我不忍心把你扔下;我死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呢?
武则天一听;即刻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地镇静下来;对太宗说:我蒙皇上的恩宠;本该以死来报答皇上的恩德。但您的身体未必不能痊愈;所以我也不敢马上就去死。情愿削去头发;披上黑衣;吃斋拜佛;为圣上祈祷;聊以报答圣上的恩德。武则天的回答非常机智;在当时看来;惟有出家才是一条自我保全之道。
太宗想了一想说:好吧;你既有这个想法;马上就出宫去吧;也免得我替你操心了!武则天如同得了赦令一般;急忙收拾行装;准备出家为尼。太子李治虽然不舍;但也无法挽留;后来听得太宗喃喃自语说:我本想把她赐死;又觉得实在不忍心;她既削发为尼;也就罢了;世上总没有尼姑当权的。
踏着女儿的尸体当皇后
不久太宗驾崩;武则天就和一些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宫女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子李治即位后;对武则天十分思念;只是无由把她请回宫。
到了唐太宗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唐高宗(即太子李治)借父亲忌日去感业寺进香为名见到了武则天。史书上记载说: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唐高宗虽然思念武则天;可因为她曾侍奉过唐太宗;还是不敢公然把她弄回宫。
两人相见一事被高宗的王皇后知道了;当时;高宗正宠爱萧淑妃;王皇后吃醋;就鼓动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目的是为了分萧淑妃的宠。有皇后的主动支持;高宗这才把武则天接回宫。武则天在进宫之初;非常清楚自己的境地;就采取了卑躬屈膝的态度奉事皇后;皇后十分喜欢她;曾多次在高宗面前说她的好话。但不久;高宗就专宠武则天;把她封为昭仪;皇后与萧妃同时失宠;于是;两人就又联合起来对付武则天;武则天胸有城府;并不惧怕。
但是;王皇后是有强的门阀士族势力支持的;当武则天怀孕的消息传出以后;王皇后因自己没有生子;就十分恐惧;恐怕武则天一旦生子;自己的皇后之位以及未来就会受到威胁;于是;就联络她的舅父书令柳爽等人;立后宫刘氏所生的唐高宗的长子李忠为太子;并把当时的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等人拉进了辅佐太子的班子;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宫廷内外联合起来抢立太子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武则天;从此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即使没有当过太宗的妃子;也不可能得到臣们的支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出身寒微。她从此看清了;内廷王皇后容不得她;外廷士族臣更容不得她;她处于内外夹击的地位上;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靠正常的手段是不行的了。
武则天的性格是遇强则怒;迎难而上。她肆结揽人心;凡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喜欢的人;她都倾力接纳;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全都分给他们;因此;皇后和萧淑妃的动静她全都知道;每每把这些事情告诉给高宗。然而;只靠这些;还远远不够。
武则天在寻找时机。公元654年春;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极其灵秀可爱。王皇后听说;也前去探视抚抱。王皇后刚走;武则天就闻报高宗要来;她浑身一震;觉得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到了。于是;她把手伸进被窝;狠狠地掐住女儿的脖子;直到掐死;然后再把被子盖上;若无其事地出去迎接高宗。
等高宗进来;武则天承笑如前;毫无慌乱之举;待高宗打开被子想看女儿时;却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故作吃惊;声悲号。高宗忙问左右的侍女;都说王皇后刚刚来过;高宗愤怒地说: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又乘机历数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是有口难辩了。自此;高宗就下决心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公主死后仅11个月;武则天在随高宗和姐姐武氏参拜昭陵的途又生了一位皇子。在武则天怀孕时;高宗曾宠幸过她的姐姐;在一年连生两胎;似乎也太密了些;所以宫盛传六皇子李贤的生母不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