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赐甏#�
第190章 动态科技树
当一个行业的发展程度变成数字世界更进一步的瓶颈时,莫回发现他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了,这完全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搞定的。某个行业想要发展,最终需要无数个公司共同努力才行。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莫回决定改变自己的角色,他需要从一个一线的技术研发人员的角色中脱离出来,想办法推动行业整体趋势的变化。
这事本来是相当有难度的,不过放在莫回身上就相对简单很多了。
想要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加快技术研发速度,引导产品发展发现,这事别人做不了,但是莫回想要实现的话刚好有办法。
莫回依托天网的触角,利用超极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从事智能家居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
这些人并不难找,因为一个人不会凭空冒出来,想要找到这些人,只要追根溯源,从开设过相关课程的大学开始找起就行了。
大学里的信息透明程度是很高的,课程和********很容易找到,然后根据学校留下的各种资料记录,将相关专业的学生全部锁定并不难。
随后根据通讯记录、纳税记录、社会安全码、驾照号码、银行卡号、保险记录、医疗记录、家庭住址、好友关联性、职业发展、各类数码通讯信息,等等等等,很快就可以锁定某个人,然后查清楚这个人目前的状态,看看他是在从事科研工作呢,还是已经转行了。
如果转行了那么久放弃继续追查,如果还在这个领域工作,并且从事研究工作,那么就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排查,将会全面排查这个人留下的各种数字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以学校为起点,逐步锁定和排查,可以将所有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一网打尽。并且分析这些人日常通讯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料,还可以了解到他们目前研究进展,关注的研究领域这类关键信息。
智能家居牵扯到的专业领域非常多,有些技术领域没什么好保密的,信息几乎可以公开查询,比如做工程设计的,做机械设计的,这些领域几乎没有太大保密的必要性。但是对于智能家居企业来说,有些领域是核心竞争力,是必须要进行保密的,比如核心算法、核心程序、关键的芯片组等。
比如高通肯定给自己的芯片研究加了无数层防火墙,如果研究资料泄密了,由此带来的损失肯定能让高通痛入心扉。
同样的道理可以放在风河身上,也可以放在arm身上,还可以放在安华高身上,放在英伟达、超威、瑞萨、英飞凌等公司的身上。
并且很多公司的安保是非常严密的,内外网分离,物理断网,无菌实验室,这都属于标配,很多核心的项目组都有着各**方或者安全部门参与保卫。
面对这种情况,天网已经力有不逮了,它毕竟利用的都是公众信息,就算有合作的各类数据提供渠道,这也是建立在对方没有刻意防备的情况下。
如果刚巧遇到一个黑客,把自己的计算机、手机守护得跟个铁通似的,那么除了通过那些合作渠道获得信息之外,天网也无法获得更多的东西。
天网之所以能够起作用,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本质上还是源于资源不对称、技术不对称、时间和精力不对称,用超级企业的整合力量针对社会中的单独个体,除了个别人之外,天网完全可以无往不胜。
天网针对那些无防护的个人很厉害,说白了还是降维打击,但是它针对这些防护力量非常强的组织就不行了,一旦大家都是一个维度的,天网的技术优势就没了,资源优势也无从发挥,它就没有太多办法了。
不过好在这事对超极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超极本在这个事上显示出强大的性能,它可以在美国纽约,跨越半个地球,穿透层层的物理和空间阻隔,直接侵入人家的计算机获取数据,并且还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只要莫回能够定位某台计算机,或者某个局域网,无论它是躲在大洋深处的核潜艇里,还是安放在地下数百米深的导弹基地里,这些阻隔在超极本面前全都被视若无物。
经过几天的连续工作,超极本慢慢勾勒出智能家居领域的科技树,那是一个异常庞大而繁杂的树枝状结构,无数个项目、组织和个人被有序的定位在这个科技树上。
主干就是智能家居的主题研究和发展方向,每一根粗壮的树枝就是一个大的分支方向,然后逐步的一层层细化,细化到每一个项目组目前在研究什么,研究进展如何,组员都是谁,每个人的负责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科技树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随时在变动的,这个科技树涉及到全球各地的数百万科研人员,每时每刻都有各种事情发生。
有时候一片树叶突然掉落,这是某个科研人员遇车祸死亡,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叶子生长出来,加入到庞杂的科技树中,这是有新的毕业生或者其他领域人员加入进来。
这是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科技树发展记录,也只有超极本才能同时处理如此大量的数据,同时监控如此众多的人,还要分析每时每刻产生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并进行归类和自主学习理解。
这些庞杂的工作都是在阿朱的帮助下完成的,阿朱经过不断的迭代和更新,在加上利用超极本的超常运算能力,每天都在处理着庞大务必的数据量。正是这种高强大大数据量的运算,让阿朱的智能性成长得非常快。
技术稍强一点的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在网上跟人正常聊天了,并且对面几乎很难察觉出异样,这种级别的机器人可能是通过几万本书训练出来的。
而阿朱仅仅处理数字世界相关的运算,经历过的计算量恐怕就足以达到全球所有计算量的无数倍,这个规模的数据训练,足够让阿朱的智能成长到相当高度。
正因为阿朱训练出来了,才让莫回有了帮手,可以指挥超极本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未完待续。)
第191章 难以想象
如果说行业的发展进度是一条正在修建的道路,那么科技树就清晰标明这条路现在修到什么地方了。摸清道路修建进度,莫回如果想要加快修建速度,就有的放矢了。
莫回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果壳——这是一家投资公司——果壳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莫回推进和控制智能家居行业的技术发展。
“头!这是这周的任务。”一张纸被送到谢韬明面前。
谢韬明拿起打印纸,上面内容不多,只有四项:
1。马里兰州的伍克伍德,购买他手中关于抗噪算法的g06f17/60号专利,购买预算不超过90万美元,建议购买价格75万美元。伍克伍德的联系方式如下。。。。。。
2。法国的亨利·阿贝尔正在寻找风险投资支持,投给他200万美元,要求占20%股份,亨利的联系方式如下。。。。。。
3。惠而浦公司的米勒·加奈,委托一个猎头公司与他商谈跳槽事项,目标是让他加入英国的巴尔克团队。
4。通过离岸公司收购马克·休伊公司,不能暴漏我们与离岸公司的关联性,收购过程严格保密。
只有这四项,自从被转到果壳公司担任投资总监以来,他的日常工作差不多都是处理这类事物,基本上每周的工作都会有名单开列出来,一二三的一条条写得非常清楚。
谢韬明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任务清单,逐条完成就行了,甚至每一条大概如何完成,条件如何清单上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并且很奇怪的是,清单上开列的条件,基本上都能实现。
就拿这次的任务清单来说,谢韬明敢打赌,如果他见了伍克伍德,只要发挥正常,中间不出纰漏,最可能的专利转让价格就是75万,绝不会有太大偏差。
去法国见了亨利,如果不出意外,那么与他的合作条件最后肯定是200万美元20%股份,不会多,也不会少,这个条件肯定是亨利刚好会接受,不会觉得委屈也不会觉得勉强的数字。
类似的情况一直在发生,几乎可以说,自从谢韬明来到果壳之后,他收到的所有任务清单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情况。只要清单上列明的金额和条件,最后至少有90%以上的概率会分毫不差的实现。
有时候谢韬明就在想,是谁每周提供这个任务清单,居然能够预测得如此准确,真不知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难以想象!
虽然有了任务清单之后,谢韬明只要按照清单的吩咐照做就是了,成功率相当高,但是他感觉非常别扭。因为他是投资总监,如果按照果壳的组织架构设计,他应该对所有的投融资项目负责,并且需要负责从投前调研、投中调查、投后管理所有相关事务。
但是现在明显不是这样,他现在貌似正在变成一个大跑腿的,就是一个大号的专员,只要按照任务清单上的吩咐做,保证行动不会出现偏差就行了,只要照做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并且能够保证超高的成功率。
谢韬明感觉自己正在退化,或许工作内容太简单了,没有什么挑战性,让他感觉不到任何压力,而没有压力压着,人就容易松散,慢慢退化掉。
所以说人都是贱骨头,任务太难受不了,太简单也受不了。
吐槽归吐槽,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谢韬明简单评估一下,看看办公室里还谁有时间,然后将四个任务分配下去。
这时一个属下找过来,“头,上周帕德里奇的项目没投成。”
“为啥?”谢韬明惊讶的问道。
“已经有人投了a+轮了,我们去晚了一步。”
“晚了一步?”
“是的,就晚了两天,人家就谈成了。”
“是哪家公司?”
“沃克投资基金。”
“他们什么条件谈成的?”
“跟我们差不多,就比我们多了30万,估值和股份占比差不多。”
“沃克什么背景?”
“我查了一下,没查到,沃克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是前年刚注册,注册后一直没启用,最近刚刚开始开展业务。”
谢韬明脑海里不由得浮上一丝疑问,这个沃克公司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新注册公司一直放着没用,突然拿出来用就抢了果壳一个项目,怎么好像是专门针对果壳的啊。
还没等他想明白呢,又一个下属过来了。
“头,杜邦实验室没谈成,他们说专利已经转让给另外一家公司里。”
“哪家公司?”
“杜邦没透漏,只说现在是保密阶段,等合同履行完成以后再说。”
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谢韬明不知该如何定义这件事情,现在只是有两个项目反馈有问题,还不能说明问题,谢韬明不敢轻易下判断,万一是自己神经过敏呢?
没过多久,前期安排的各个项目纷纷反馈遇到了问题,谢韬明简单统计了一下,在一个月内,差不多有十几个项目被人截胡,这么看这事就有点问题了。
看来真的有人专门针对果壳采取什么行动,谢韬明不敢擅专,他收集好所有失败项目的相关资料找莫回汇报。
“你认为有人在专门跟咱们作对?”
“我认为有这个可能,当然也许是其他原因,我认为最好专门调查一下。”
莫回的手指轻轻点着谢韬明的报告,心里转着各种念头。“你先回去吧,一切工作照常,调查的事我来安排。”
想查并不难,莫回打开超极本,按照谢韬明的汇报,选择一个项目开始利用天网资料进行溯源追查。首先找到这个项目被截胡的事件点,然后找到当时的项目团队,接着调查他们的合作协议签署方是谁。
找到签署方,再确定签署方出现的几个人的身份,然后顺藤摸瓜不断向上追查,寻找最终的答案。
所有人都不是孤立的,只要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必然会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而超极本就是循着这些社交脉络来寻找和确定一个人。
只要有社交网络可查,就没有人能够隐形,超极本很快将签署方几个人的背景调查了出来,但是莫回看了之后感觉非常意外!(未完待续。)
第192章
“我查了一下,没查到,沃克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是前年刚注册,注册后一直没启用,最近刚刚开始开展业务。”
谢韬明脑海里不由得浮上一丝疑问,这个沃克公司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新注册公司一直放着没用,突然拿出来用就抢了果壳一个项目,怎么好像是专门针对果壳的啊。
还没等他想明白呢,又一个下属过来了。
“头,杜邦实验室没谈成,他们说专利已经转让给另外一家公司里。”
“哪家公司?”
“杜邦没透漏,只说现在是保密阶段,等合同履行完成以后再说。”
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谢韬明不知该如何定义这件事情,现在只是有两个项目反馈有问题,还不能说明问题,谢韬明不敢轻易下判断,万一是自己神经过敏呢?
没过多久,前期安排的各个项目纷纷反馈遇到了问题,谢韬明简单统计了一下,在一个月内,差不多有十几个项目被人截胡,这么看这事就有点问题了。
看来真的有人专门针对果壳采取什么行动,谢韬明不敢擅专,他收集好所有失败项目的相关资料找莫回汇报。
“你认为有人在专门跟咱们作对?”
“我认为有这个可能,当然也许是其他原因,我认为最好专门调查一下。”
莫回的手指轻轻点着谢韬明的报告,心里转着各种念头。“你先回去吧,一切工作照常,调查的事我来安排。”
想查并不难,莫回打开超极本,按照谢韬明的汇报,选择一个项目开始利用天网资料进行溯源追查。首先找到这个项目被截胡的事件点,然后找到当时的项目团队,接着调查他们的合作协议签署方是谁。
找到签署方,再确定签署方出现的几个人的身份,然后顺藤摸瓜不断向上追查,寻找最终的答案。
所有人都不是孤立的,只要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必然会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而超极本就是循着这些社交脉络来寻找和确定一个人。
只要有社交网络可查,就没有人能够隐形,超极本很快将签署方几个人的背景调查了出来,但是莫回看了之后感觉非常意外!
第192章另一个天网
这几个人来自于一个很普通的投资公司,这个投资公司资金规模不大,并且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就是说这就是几个路人甲,跟莫回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这怎么回事?
莫回有点不大相信,他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莫回连忙再次选择了一个项目,调查截胡方的背景。但是很奇怪的,这几个人同样是一副标砖的龙套面孔,没有任何醒目的背景,似乎跟莫回完全没有关联。
一个不是,两个不是,莫回将所有这十几个项目的截胡方全部调查了一遍,结果发现这些人相互之间居然毫无关联性!
十几个项目同时被人狙击,十几个狙击方采取一致行动,他们之间居然毫无关联性!
结果虽然是天网给出的,但是整个结果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里肯定有问题!
莫回开始动用超极本进行深度挖掘,通过超极本,莫回直接跨越层层阻隔,开始搜索这些人常用电脑的底层记录数据。
将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抽取其中的共性和特性,隐隐约约之间,一种信息操控的痕迹显露出来。
再次将其与同时期的网络数据比较,很明显能够发现,这十几个狙击方,他们每一个人实际上都处在信息操控之中。他们决定聚集莫回选中项目的那段时间,所有摄入信息就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过滤的。
一个信息获取自由的人,他能够看到的网络世界如果是个圆,那么这些人看到的网络世界就是扇形,所有操控方不想让他们看到的信息都被屏蔽掉了,他们的信息摄入受到严密控制,被操控方引导着,跟着操控方的步调走,一步步得出操控方想要他们做出的决策。
除非极为细心和敏感的人,否则他们很难发现挣处在一个别人设计好的信息世界中,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理智的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走在设计好的流程上,做出别人给他们设定好的决定。
这种痕迹莫回太熟悉了,这明显是另一个天网!
存在另外一个天网!
这些人明显是受到另外一个天网的影响,被人当枪使,被诱导着来给莫回捣乱。
是谁?
莫回非常想知道答案,他利用超极本的独特优势,开始跟着信息流的记录上溯追源,跟着各种遗留的痕迹,莫回找啊找,最后居然追索到一个机房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