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破了传统。
罗斯福一家给庄严肃穆的白宫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第一
夫人埃莉诺让人把它修饰一新。这个向全国示范的第一家庭
的成员又有所扩大,安娜已经与柯蒂斯·多尔分居,带着两
个幼小的孩子搬进白宫和父母一起住。4个儿子在假期和节
日里常住在这里,还带着他们的妻子儿女、女朋友、同学。好
客的罗斯福夫妇几乎对来访的人从不拒绝。于是,二楼住宅
区很快呈现出海德公园和纽约的家里的那般杂乱热闹的样
子。秘书、助理、豪、麦金太尔、利汉德等都有自己的起居
室,男女管家、仆人、厨师、保镖、接线员、守门人等后勤
人员也住在白宫。罗斯福夫妇随和、亲切,对这些人不摆架
子,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罗斯福还通过举办白宫记者
招待会,炉边谈话、联欢招待会、以及接待上访群众等形式,
造成一种让全国人民都能感觉或意会得到的同舟共济感。埃
莉诺频繁地插手社会福利工作、走访平民窟、慰问退伍军人,
更是让人们在使这种感觉得到进一步印证的同时,还平添了
一种人情味。
正如就职演说中承诺的那样,罗斯福新政府打破传统,立
即采取了行动。
首先是针对金融休克症下的几剂猛药。罗斯福早在就职
前夜就指示财政部长威廉·伍丁起草紧急银行法案,并限定
他在5天内完成任务。同时,为了稳定民心和保护因挤兑风
潮而日益减少的黄金储备,罗斯福于3月5日下午发布了两
条总统通令——要求国会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宣布全
国银行休假4天。
全国银行休假,这是胡佛迟迟不愿也不敢采取的行动。此
举虽属不得已而为之的承认现状的防御性措施,但有助于打
破整个冬季全国所处的恐慌和紧张状态,它更是一种使人振
奋起来并隐约可见希望的婉词,是政府重整财经结构的第一
步。
3月9日,国会特别会议在战时危机的气氛中召开,并在
几个小时内通过了刚刚赶拟出来的紧急银行法。晚上8时半,
法案即经总统签署生效。该法案授予总统管制信贷、通货、黄
金、白银和外汇交易的紧急权力;为了解决银行货币的欠缺,
它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
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为了恢复国民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对全国银行采
取逐个审查并颁布许可证的制度,审查合格者方给予重新开
业的执照;为保护银行储备和阻止黄金外流,它授予政府以
完全控制黄金动向的权力,其中包括对囤积和输出黄金的行
为实施严厉惩罚的权力。
为了争取全国人民对这关键的开头两步棋的理解和支
持,罗斯福于3月8日举行了白宫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轻
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罗斯福就金融情势、紧急立法计划、金
本位、健全的货币和银行担保等问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此
举及其鲜活的风格一改先例,既有助于在政府和新闻界之间
架构一条良性的沟通渠道,也达到了政府通过传媒以稳定民
心的功效。白宫记者招待会自此成为惯列,每周两次,每次
记者约120人,在罗斯福当政的12年中,共举行过998次记
者招待会。著名新闻记者约翰·根室回忆说,罗斯福在20分
钟里,脸上就〃表示了惊讶、好奇、仿佛受惊、真感兴趣、担
心、说话故弄玄虚、半吞半吐、同情、决心、开玩笑、尊严
以及无与伦比的魅力。〃他的直率和随和让记者们开心甚至陶
醉,而他则借此发表新的见解和重大决策,并通过它了解和
影响全国的舆论动向,使其朝着有利于政府的方向发展。
随即,财政部依据紧急银行法迅速而紧张地采取行动,对
全国的银行展开检查和整顿,只有那些经审核并鉴定为健全
的银行才有资格在3月13日重新开业,其余的将依据健全程
度对其进行清理、整顿、扶持、关闭或淘汰。与此同时,国
家印钞局昼夜加班加点,赶紧印制新钞票,尔后由飞机分运
至各州银行。
3月12日是星期日,也是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白
宫一楼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装上了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约
有6000万人守在收音机旁收听。他以诚挚亲切的声调、质朴
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
解释了政府为挽救银行危机而实施的紧急步骤,劝告国民把
积蓄送回重新开业的银行,并保证这将比放在自家床褥底下
更安全。在谈话的最后部分,他热切而坚定地说:〃归根结蒂,
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时,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为重要,比
黄金更宝贵,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其成功
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一定不要
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战胜恐
惧。〃
寂静的寒夜里,新总统这些平易浅近的贴切话传遍了辽
阔国土的千家万户,顿时冰释了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疑团,
以及对现存体制的不信任甚至敌对情绪。次日在12个设有联
邦储备银行的城市里,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
货币的大包小袋排起了长龙,此情此景与不久前发生的一幕
幕有着惊人的相似,但那时是基于对银行深深失望的挤兑和
提取,现在则是对其恢复信心的储存。
几天内,各州的联邦储备银行回笼了约值3亿美元的黄
金和黄金兑换券。以此为储备,它又可以印制发行7.5亿美
元的新钞票。财政部长伍丁批准某些银行可以让确需现款的
存户们每户提取10美元的现钞,商业市场从此开始活跃了起
来。不到1周,全国就有14771家银行开业(约占原有银行
的3/4),交易所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评价格上扬了
15%,道·琼斯股票行情分析所对经济走势作出了乐观的预
测。不久,银行存款额超过了提取额,金融恐慌过去了。
3月10日和13日,罗斯福连续向国会提交两份咨文,要
求实行政府节约和修改1919年禁酒法以使轻度啤酒合法化。
10多年来,举国围绕着私酒的制贩买卖,在许多领域勾心斗
角,一时乌烟瘴气。参众两院在一周之内通过了节约法案和
深得民心的啤酒法案。不久,自1919年的禁酒法以来,啤酒
第一次在美国合法地出售了。对未来的日子不再怀有恐惧的
美国人载歌载舞,开怀畅饮,挥发着这多年来的郁闷之气。在
纽约,啤酒厂用6匹壮马拉着一辆鲜红的装有栅柱的布希牌
运酒车,前往帝国大厦,把一箱啤酒献给〃1928年的义士〃艾
尔弗雷德·史密斯。在啤酒城圣路易斯,汽笛和各种警报器
午夜齐鸣。在密尔沃基,庆祝的人群高唱《甜蜜的艾德琳》,
把威斯康星大街挤得水泄不通。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的两周,这
个国家就像变了样,一度冷漠和沮丧的美国,现在则有一种
巨大的活动感。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对政府的信心发生了实质
性的转变。
曾经逼真地刻画出胡佛任内金融崩溃之惨状的艾格尼丝
·迈耶说:〃人民相信这个政府,恰如他们过去不相信那一个
——这就是整个形势的奥妙之处。〃曾经坚决反对罗斯福当总
统的沃尔特·李普曼这时也改变了原有立场,他称赞罗斯福
仅用了两周就使民气重振,可以比得上第二次马纳河战役。有
个金融寡头甚至请求上帝的宽恕,因为此刻他深悔当初投了
胡佛一票。莫利在几年后仍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在8天内得
到了拯救〃。全国上下掀起了讴歌罗斯福的热潮,《纽约时
报》宣称:〃从来没有哪一个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叫人觉
得这样满怀希望。〃纽约市小学生中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罗
斯福总统最受欢迎,其次才是得票远远低于他的上帝。英国
《观察家》报的评论文章认为,〃在此人日后的发展阶段上,世
界必将得一领袖。身当艰巨大任而无所畏惧,面对紧急危难
而沉着冷静,罗斯福先生业已作出光辉的开端。〃
第一次新政
冷静而深谋远虑的罗斯福并未陶醉于人民的欢呼声中,
他明白眼前的效果仅仅是防御性的临时应急措施的奏效使
然。而着眼于全面整治大萧条的建设性举措才是带有长远的
和根本意义的步骤。那末,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国民的激昂
情绪等有利条件顺势敦促国会通过他的一揽子法案呢?他手
下的阁员和顾问们个个劲头十足,支持和协助〃新政〃的各
类有识之士也全部到位并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国会的头头们
也愿意继续开会。当然,主要还是严峻的形势已不容犹豫和
顿挫。于是,罗斯福政府采取了更多的迅速而有节奏的行动,
从而开始了史称〃百日新政〃的时期。
从3月9日到6月16日国会休会为止,罗斯福愈益显示
出了其非凡的魄力、惊人的智慧和似乎无限的精力。他发表
了10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
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为两次的惯例,宣布了修正禁酒法令
和废止金本位制,向国会提交了15篇咨文,引导并敦促议员
们通过了15项重要的法案。这些重要法案连同一些具体细节
方面的法令规定,以及在随后1年多里,罗斯福政府大致围
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的一系列的补充和使其趋于完备的持续努
力,基本构成了史称〃第一次新政〃的主体部分或骨骼框架。
它旨在通过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干预,帮助金融界、
企业界谋求经济复兴,并对其某些导致严重经济危机的极端
弊病进行补救和节制;同时要把国家和人民从灾难性的危机
中拯救出来,即通过扶助农工,使其有生存之道,并提高其
购买力,以挽救垂危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换言之,决定整
个〃百日新政〃计划的主要目标有3个,即救济、复兴和改
革,〃这三个目的有时交织在一个单项法案中,有时是分开
的〃。但在〃第一次新政〃期间,政府侧重于救济和复兴。因
为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改革的步子不大。关于〃第一次新
政〃的荦荦大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针对通货和信贷方面的金融对策。全国的银行基
本稳定以后,金融恐慌随即中止。为了防止再度出现银行和
证券市场的失控的营私舞弊与投机行为,罗斯福敦促国会通
过了《银行证券实情法》,并于5月27日签署生效。该法授
权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新证券的发行,要求每次发行新债券
时必须附有有关财务信息和出售方法的完整说明书,并规定
公司的董事们在提供假信息时将负有民事和刑事的责任。次
年,国会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了证券交易法,据此建
立了一个超党派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其职能在于加大对投机
诈骗、操纵市场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参议院佩科拉委
员会揭露出摩根等金融寡头骇人听闻的投机行为的同时,众
议院小银行集团委员会的领袖亨利·斯特高尔则针对这些不
法行为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法案,即著名的《格拉斯——斯
特高尔银行法》。该法规定,将商业性银行和它的投资机构划
分开来,以严防银行利用存款或联邦储备系统资金进行投机,
并规定联邦储备系统对其成员银行拥有更大的节制权;为防
止灾难性的挤兑和银行倒闭的重演,该法特准成立一个联邦
储蓄保险公司,对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实行保险。这项遭到
美国银行家联合会的强烈反对和同声谴责的法案,成为整个
〃新政〃期间最具建设性的措施之一。此外,罗斯福尚在探索
一条不全靠增加政府债务而又有控制的以通货膨胀来刺激经
济复兴的途径,依此思路,他采取了一连串被许多人认为大
胆冒险的行动。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
券,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
金本位制;6月5日,公私合同中严禁使用黄金支付。这样,
国际汇兑中美元含金量暴跌,贬值的美元抬高了物价,刺激
了出口。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将金价确定为每盎斯35
美元,全国实际上又改行了这种经过修改的金本位制,美元
此时的实际价值已贬值为1933年以前的59.06%。一些长期
视金本位制为强国之象征的教条主义者为此惊呼西方文明将
因之而毁灭,但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却识得此招的厉害。它
增强了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故完全不能与那
种单靠印刷钞票的通货膨胀之路同日而语。因此,摩根公开
声明赞同罗斯福的这些大胆举措。
实际上,在美国所经历的每一次大萧条中都有对通货膨
胀的强烈要求,而1933年这一呼声的坚决与强烈程度使罗斯
福无法拒绝它。上述大胆的行动是一种妥协折衷的结果。主
张实行通货膨胀的论者相信,不断上涨的物价与经济复兴有
着必然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则将加重人数众多
的债务阶级的负担,而使通货的价值恢复到缔结债务的水平,
对于恢复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平衡〃,从而阻止经济崩溃
是十分必要的。正如罗斯福后来所说的,〃我们已经明确地决
定要设法增加所有的价值。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或者
用破产和取消抵押其赎回权的办法把债务减低到财产价值之
下;或者增加财产价值,直到它大于债务时为止。很明显,后
面的一条途径是国家恢复元气而又不会毁灭人类价值的唯一
合理的方法。〃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在评价罗斯福
新政初期这些大刀阔斧的金融对策时说,那些对国家经济前
途带有根本性的决策权,将归具有对人民负责精神的政府所
拥有,而不再由坐在曼哈顿银行董事会会议室的老板们所拥
有了。
其次是针对农业危机的农业调整法案。鉴于农产评价格
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以及中西
部农民日趋暴烈的斗争局势,罗斯福一上任就授意农业部长
华莱士和助理部长特格韦尔着手拟定一个农业法案。该法案
于1933年3月16日提交国会,众议院于3月22日通过。参
议院则对之进行了长达几周的激烈辩论,尔后才予以通过,总
统于5月12日签署。该法案名曰《农业救济与通货膨胀法
令》,俗称第一农业调整法。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
产品过剩、以及恢复农民在一战前黄金时代所享有的经济地
位。为此它授权设立一个隶属于农业部的农业调整署,以负
责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并规定平方法主要
有:对志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民
给予商品贷款,而将其耕种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
其收成作担保,并有权储存棉花以待高价而沽;订立销售协
定以消除浪费。所有用于这些调节的经费来源是征收有关
〃基本〃商品所制成产品的加工税。该法还附有一个托马斯修
正案,它授权总统可以用多种不同方法增加货币供应,目的
在于协助农民改善借贷处境,减轻债务负担和防止取消抵押
品赎回权的保证。
该法是新政期间极富于戏剧性且意义深远的一项立法。
在1933年期间,农业调整署集中抓的是棉花、小麦、玉米、
生猪和烟草的产量削减,以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问题。其实
质是政府以着眼于市场需求的有计划的种植替代盲目的自由
种植。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寒交迫的时刻去减少棉粮生产
的整体思路,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无异于大逆不道,由于农民
生产的是生活必需品而非钢铁,所以这种有悖常情的形式对
于大众心理而言,似乎比工业生产能力闲置所表现的更为严
峻。在人民有迫切需求的时候去大力推行一种用减少产量而
保证利润和供求平衡的经济措施,似乎不可思议。并且,该
法案规定调节经费来源于征收农产品加工税,等于变相地把
负担转嫁到广大消费者身上。从现象上看,减耕毁耕和屠宰
幼猪等措施无疑意味着农业生产能力的闲置和农业资源的荒
废。农业部长华莱士道出了当时千百万人的心理话:〃长得好
端端的庄稼,偏要毁掉,这有违人类的良心,我们今后再也
不要这样搞了。〃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
明显的改善,农产评价格提高的速度也要比非农产品为快。国
家用补贴、重税、协定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
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
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
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