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石机和甩石带能打死人不足为奇,用鹅卵石也能打死人,实在是中国的小说家想法太浪漫了。两军阵上,双方骤马,距离数十步,一石头能打得准,又狠到打死人,确实夸张。虽然写得夸张,却还有些分寸:石头必须打到无甲胄保护的部位才构成伤害。
中国人死要面子的特点体现在盔甲设计上。无论是西洋人还是东洋人的头盔,对于脸部的防护都相当到位,只在嘴和眼睛的部位开三个小口,小得甚至没有塞进鹅卵石的空档。中国式的头盔却是露出整脸,这才让只能用石头打无甲胄防护部位的张清大行其道。徐宁和阿里奇都有宝甲,但都被打在脸上。
在当日抵抗梁山侵略的战斗中,张清飞石的战果有:
一、徐宁的眉梢,落马救回。
二、燕顺的掩心镜,惊骇逃回。燕顺背后空门大露,但全甲胄防护,让你打也打不伤。
三、韩滔的鼻凹,逃回。
四、彭玘的面颊,弃刀逃回。
五、宣赞连呼你打得别人怎打得我,言未毕被打中嘴角,落马被救。估计宣赞自此成为梁山上一大笑料。等级数的韩彭二将自己逃回,他被打的嘴角是较无关紧要的部位,却落马了。
六、呼延灼出阵还没动手,被张清石头打过来,想用鞭隔,打中手腕,使不动鞭回阵。说不定张清打的就是手腕,除了脸以外能打的好像也就手了。呼延灼躲一下就是了,竟然企图去隔,难度比打棒球要高太多了。
七、宋江说马军头领都伤了(胡说八道,但也不失为预言),刘唐去步斗,被打翻生擒。
八、(马军头领)杨志出马,一刀被张清镫里藏身躲过。在敌人近距离空门大露的情况下张清还不用枪刺。因为人缩在镫里,动作难以舒展,一石打空,第二石打在头盔上,杨志胆小鬼就此拨马逃回。
九十、朱仝、雷横步下齐出,还没跑出几步,一个被打中脖子,一个被打中额头,双双趴下。
十一、关胜飞马出救朱仝雷横,张清飞石打来,关胜手快,用青龙刀面隔开,不敢恋战回阵。张清肯定是打脸,关胜能用青龙刀刹那间遮住头部,这个动作难度不小。
十二、董平躲开两石,第三石擦到了耳朵。其间张清和董平曾在马上夺枪,力量上平手。
十三、索超的面门,流着一脸血提斧回阵。
看来看去只有十三个,算上前几天打的郝思文,也只有十四个,其中还有没打着的。
宋江和燕青的算术却低下到说张清打了十五人,将翌日打倒的鲁智深也提前算进了。宋江把张清和王彦章相提并论。王彦章打的三十六将都是无名杂兵之流,张清打的都是有名之将,虽然手段不光明正大,但战绩更值得称道。
大家都知道张清会扔石头,却扔被打中,也就不能再怪张清用下三滥伎俩,只能说他手段高强。鲁智深战斗经验异常丰富,看见张清不怀好意,还大摇大摆地走动,以为能躲开,或者仗着脂肪厚不怕打,结果对飞石的速度和力量都有低估,被张清一石头打中他脑门,二话不说就趴下了,回山一定遭到众人嘲笑让他很没面子,所以张清被擒时候他恼羞成怒要杀人泄愤。
≡诹荷骄垡搴螅徘迨前随羝镏唬殴素哉竺挥兴奈恢茫窍刃猩谔剑鸥涸鸶苑嚼锤鱿侣硗摹?
朝廷的讨伐军中,童贯的都监周信被他打落马下杀死;高俅的节度使王文德被打中头盔吓退;可能是宋朝第一高手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丘岳只斗了三合就被张清诈败,一石头打中面门,翻身落马,折却门齿四颗。张清的飞石打将在军班中很有名气,毕胜、酆美听了军士劝诫,才没有吃亏。
辽国人就没有把情报工作做得这么细致了,张清在宋军刚渡过黄河的时候,连打阿里奇、耶律国宝、洞仙侍郎,搞得辽人只知有绿袍飞石将军厉害,不知有他人。后来中了天山勇弩箭,休养一阵后赶回前线,又成了杀死兀颜光的第一主力。
百二回本里,张清在打田虎、王庆的时候又大出风头,还梦授琼英飞石,结为良缘,这是作者对张清的偏爱。张清和琼英校场比武的时候,居然用石头接打石头,逬为粉末,写得太夸张了。
征方腊的时候,张清只在宣州城下打落一将,后来就战死在独松关了。
张清善用暗器打别人,自己对暗器的戒心却不高。先后被燕青、张开射倒过战马,还被天山勇用真正的“没羽箭”射中咽喉几乎丧命。他换过多次马,但似乎每匹马都跑得很快,诈败时没人能迫紧他让他无法出手。
张清有两个搭档:花项虎龚旺用飞枪、中箭虎丁得孙用飞叉。这个战斗组合不太适合张清,因为风格接近,功能重复,而且武功也很弱。张清需要的搭档,应该是肉盾型的人物,比如董平、鲁智深之类。哪怕是使不扔出手的钢叉的猎户兄弟配张清,也比龚丁二将好得多。在这一点上,花荣有秦明做拍档,施放暗器就比张清从容得多。
花荣的弓箭和张清的石头比较,各有各的优势:
弓箭可以透甲,杀伤选择面大,而石头只能打脑袋。
弓箭杀伤力大,至少射伤,射中脑袋就死了,而石头直接打死人的情况很少,通常是打落马下,双方抢人,有的皮糙肉厚的人中了石头还打不下马。
别人逃跑的时候,在背后放箭,只要不被掩心镜弹开,至少可以重创敌将,而石头就奈何不了逃将。
放箭必须挂住枪,还有很长的准备动作,隐蔽性远远不如石子。扔石头就要方便的多,只需枪交单手,就可以另一手扔了,连续扔也比连续放箭快。如果花荣单挑张清,我还是看好张清的石头占上风。
尽管扔石头只需枪交单手,但单手拿着长枪就失去了攻击性,所以步战的时候,张清用枪就完全没空扔石头,枪法上不耐久战的弱点便暴露出来,两大袋重重的鹅卵石反而成了累赘。被张开迫入险境,被厉天闰杀死都是这个原因。真正适合张清的武器,应该是单手的刀剑才对。
马上将飞石打人且效率极高,各部书里看来看去只有张清。其余飞石的都是步斗,这样对手不穿甲,打人的选择面宽,自己用单手刀剑也可以边抵挡边扔石,把石头的便利特点充分发挥。飞蝗石本来就是传统的暗器,而自从水浒传一出,前面又都加上了“没羽”
二字。可惜张清之后,无人专精此道,再不见有能飞石打遍天下的高手了。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九:杜微
方腊军中,整死多名梁山好汉的将领有多人。但以着墨篇幅来看,杀梁山好汉最有效率的当数杜微。他是方腊同乡的铁匠,自幼练就的好武艺,善用六口飞刀,使一口七星宝剑(估计都是自己打造的,肯定很称手),专门步斗。方腊视为心腹,封官大到马步亲军都太尉骠骑上将军。
李应有五口飞刀,杜微比他只多一口,但使用率可比李应高得多。他在短短的半回出场时间,有限的六七次出现名字的篇幅里,就用飞刀杀过两个半梁山好汉,首先是帮助方杰杀死了秦明。秦明躲开他的飞刀,被方杰戳死。这一刀我觉得杜微就没想直接掷死秦明,而只是扰乱一下秦明,存心把功劳让给年轻气盛的主将方杰。杀死的另两个是郁保四和孙二娘,一个个子高,一个是MM,在乱军中太惹眼了,就被杜微选中扔刀了。捧旗的郁保四一死,宋江帅字旗应该也就倒了,不是什么好兆头。
宋军打破清溪县,杜微仗着武艺和轻功从乱军中逃脱,但他不回去找方腊,却躲在娼妓家里。水浒传里面娼妓全都是靠不住的人,杜微被献出,让梁山碎剐了。
张清双手使枪,限制到他无法随时发暗器,尤其是近距离步斗相当吃亏。而杜微单手使剑,腾出一只手发飞刀,就不存在张清的问题。他只是横身披甲,说明轻功甚好,不愿被重甲累赘。使宝剑,好轻功,封高级将领,那么他的寻常武艺应该也相当高。可是作者没有写到他的正规交锋记录,所以不便随意拔高。
武艺排名之第五十:庞万春
方腊手下另一暗器专家是南国第一善用的弓箭的庞万春,外号小养由基。水浒传里四字外号中,一三字偏正结构仅此一人,相当拗口。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神箭手,除了传说中的后羿,就数他的箭法故事多:百步穿杨是其准,贯甲七札是其劲,清河射斗是其智,引弓号猿是其威。
庞万春和杜微出现在同一回中,着墨也不多,在与欧鹏一战中甚至连马上常规兵器为何都没有交代。欧鹏是军班子弟出身,在地煞星属于厉害的,庞万春五合后诈败,欧鹏大胆追赶,先绰住一箭。但庞万春会放连珠箭,第二箭射死了欧鹏。这就不配叫小养由基了,养叔可是号称“养一箭”的,不管是射箭法高手斗越椒还是接箭精灵通臂猿,都只用一箭。
射箭好的人心计都不错,庞万春也曾用埋伏计给了梁山一次最厉害的集体屠杀,一下子射死了史进、石秀、陈达、杨春、薛勇、李忠六将。其中史进是他亲手射死。他射人的时候说,叫梁山花荣和我来比试比试。虽然这么说了,却没有放出一个活口去传话。他镇守昱岭关,面对的是卢俊义部,花荣和宋江一路,没有和他碰面。在央视水浒传里,庞万春不是什么弓箭手,倒是吃了花荣一箭。那里面他的外号叫九天飞龙,比小养由基顺口多了。
庞万春的结局是在孤身逃命的时候,被汤隆埋伏在路边钩倒活捉,像杜微一样被碎剐了。梁山好汉最喜欢剐捉住的人,石宝就是怕被剐选择了自杀。之前郝思文被抓进杭州城砍了脑袋,没有消息说是如何处死的,但梁山众人凭借己方在相似情况下的一贯行为,就主观判定郝思文被敌方剐了。
庞万春的正规武艺只有个五合诈败,其它没有体现。从他官职不大看,应该不是太高。凭着一手箭法,把他列在排名的最后。
水浒武力 – 梁山七好汉
水浒武力(1)– 梁山七好汉
108人的武艺参差不齐,哪几个最英雄?答曰:卢花张关林鲁武!
卢俊义“枪棒天下第一”, 但他却不是水浒中的吕布,吕布虽然是三国第一将,但是并不比关张赵马黄高出多少,屡屡同对手大战数十合,乃至百余合而不分胜负;卢俊义是施公刻意塑造出的鹤立鸡群的人物,很难见到他和某某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情景,巨牛逼的人物往往三二十合内莫名其妙地就被他K了或被擒了。花荣好枪配神箭,当仁不让的顶级武将。张清日不移影,飞石连打梁山15员大将,只此一役就足以奠定其超一流武力地位。
其余四人:关林鲁武的武艺却为何高于梁山众人?且听STUMPYTIGERW为你胡乱道来。传统的武评方法从书中的字面意思出发,细致到每个字的功夫来考证武力。STUMPYTIGERW却喜欢倾向于揣摩作者施公本来的意图,当然这种揣摩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有些臆测的意味。不过武评本来就是好玩的,兴之所至,随便写写,当不得真的,呵呵。
喝彩声都归鲁智深
以前STUMPYTIGERW看过一些关于鲁智深的评论,对大和尚的品格都赞誉有加,但是对其武艺却有不恭之辞,说什么“不如五虎将”云云,令STUMPYTIGERW心里不爽。出此言论者估计多半是三国迷,以评论三国武力的习惯来看待水浒好汉,对水浒读得不透,对好汉的武力吃得不准。
大和尚打过很多架,只有一次不小心被张清的飞石坑了一下,除此就没有吃过一次亏。他先后同几个厉害的角色打过:十数合斗史进,史进暗暗喝彩:好个莽和尚!四十合斗杨志不分胜负,杨志心里惊叹:手段高,俺只刚刚抵的住。四五十合斗呼延灼不分胜负,呼延灼心中喝彩:哪里来的和尚,好武艺!就连和南国元帅邓元觉的那场龙虎斗也引得敌方观战将领赞叹不已:果然名不虚传,不曾折了半点便宜给国师。
鲁智深的这几场厮杀没有分出胜负,因为对手也是一等一的梁山好汉,施公并不想拂了那几位的脸面,都是自己的亲儿子啊!但是鲁智深的每一次出战都引来对手的单方面的喝彩,而偏偏见不到鲁智深给予对手的喝彩,这岂是偶然的?施公的赞扬每次只给予了鲁智深,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信息相当明显,那就是:花和尚的武艺比对手高出少许!而且在厮杀后的补言赘语中不难窥见对手武力的高低:邓元觉和鲁智深基本上半斤八两;呼延灼的喝彩含有很大的惊诧:这个小地方哪里来的这个大高手?他的武艺比起老鲁肯定是只低不高,而且他下马来步斗恐怕就虾米了;杨志的喝彩则完全是一副躲过一难的惊悸之语,“刚刚抵的住”!好象声音都在发抖,武艺谁高谁低一眼看出;而史进呢,施公甚至没有给予他同老鲁打上几十回合的“资格”,其武艺恐怕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石宝的刀法有“不亚于关胜”一说,邓元觉的排位还在石宝之上,那条50余斤的禅杖“不亚于关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鲁智深的禅杖比邓元觉的那根还重了不少,何来“不如五虎”之说?除了施公刻意推出的武圣卢俊义,梁山上有把握胜过花和尚的人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来。
水浒寨中最英雄
打虎英雄武松是施公着力刻画的头号英雄,武十回极尽渲染武松的英雄形象。什么“天字号神力”、“水浒寨中最英雄”等赞语纷纷加诸于武松身上,虽说对一个人的赞美之辞并不等同于此人战场上的实力,但是至少这些赞美不是白给的。同样是被押解,林冲卢俊义在小小两个解差面前受尽欺负,任人宰割;武松却根本不把解差放在眼里,“手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象杀两只小鸡一样反而送了两个解差上路。这种胆色、这种狠劲,如果用在战场上谁敢说不会平添几分战力?
武松在千军丛中所向披靡,屡屡出彩,可惜没有同公认的一流高手对决过,但是尤其如此,反而给了他的武力更多的想象空间。好比朱仝是关胜第二,石秀是武松第二;关胜之武艺高过朱仝,正如武松之武艺高过石秀。“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自然武松之武艺就高过孙立;孙立武艺不逊五虎八骠平均水准,武松武艺当然就高过五虎八骠平均水准。高出多少呢?不会太多!因为他占不了呼延灼多少便宜。
武松其实同公认的一流高手对决过的,那就是:呼延灼!只是读者没有看到而已。三山攻打青州时,双方开战三五次。鲁智深杨志都同呼延灼交过手,桃花山下迟到一步的武松当然不会放过大战双鞭将的机会的,只是他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虽然杨志有言:“若是拿下此人,虚此城子,如汤泼雪”,但是呼延灼更多的起着鼓舞官军士气的精神作用,并非神勇到了可以对付二龙山的三位英雄的车轮大战的地步了。呼延灼很会行军用兵,绝非只知好勇斗狠之辈,他一见形势不妙,溜进城中大吉。所以拿不下青州并不说明鲁杨武比不过呼延灼,但是从与呼延灼的交锋情况来推测,武松的武艺应该不会高过鲁智深。
梁山上的“关张”
关胜林冲从形貌、地位、武艺都是关羽张飞的转世。两人的武艺却未能达到他们各自前身的超一流武艺之境界,而且关胜没有克隆到关羽傲慢轻敌的弱点,林冲更是与张飞形似而神不似。
关胜位居梁山五虎之首,并非只是沾了祖上的光,而是他名至实归。初征梁山时,大战林冲秦明二人,虽然堪堪将败,但是也“转尘般”地厮杀了好一阵。施公只让关胜享受到了这般以一敌二的殊荣。
最值得一提的是关胜同索超的那场厮杀,十余合使后者“斧怯”。有细心的读者提出索超那时正值箭伤初愈,故武力打了折扣。不过STUMPYTIGERW认为关胜的武艺本来被施公设定成了高出索超一截的,箭伤的问题肯定没有被考虑到,否则臂膀少力的索超应该是“力怯”而非“斧怯”, “斧怯”者,招数上不敌也!不过关于箭伤的见解还是很受欢迎的,否则关胜的武艺戳上天去了,连卢俊义史文恭都不敢跟他玩了,呵呵。 林冲同杨志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便被叫停了。这“分际”二字大有玩味,就是说“要出情况了”。至于谁危险了,不必STUMPYTIGERW多说。林冲不象关胜秦明力战型的猛将,他偏重技巧,善于抓住对手的弱点痛下杀手,而对手往往并没有经过“力怯”这一难受的阶段就突然挂了,宝密圣、柳元这两个很生猛的家伙就是这样死掉的。杨志呼延灼如果同林冲继续斗下去会不会也是同样的下场呢?STUMPYTIGERW觉得可能性很大。正因为林冲斗到“分际”显神威,他的武艺在五虎八骠中是顶尖的。
结论
卢花张关林鲁武七人中,第一条好汉卢俊义鹤立鸡群;花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