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 218。198。167。* 2005…8…30 21:54   回复此发言2 水浒武力排行【荞麦花开《不识水浒是水浒》之一】 
  水浒寨中最英雄 
  打虎英雄武松是施公着力刻画的头号英雄,不惜用了十回浓墨重彩渲染武松的英雄形象。什么“天字号神力”、“水浒寨中最英雄”等赞语纷纷加诸武松身上,虽说对一个人的赞美之辞并不等同于此人战场上的实力,但是至少这些赞美不是白给的。同样是被押解,林冲卢俊义在小小两个解差面前受尽欺负,任人宰割(尽管这里突出林卢二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隐忍性格,可是看起来就是不爽,就是不畅快);武松却根本不把解差放在眼里,“手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象杀两只小鸡一样反而送了两个解差上路。这种胆色、这种狠劲,如果用在战场上谁敢说不会平添几分战力? 
  武松在千军丛中所向披靡,屡屡出彩,可惜没有同公认的一流高手对决过,但是尤其如此,反而给了他的武力更多的想象空间。好比朱仝是关胜第二,石秀是武松第二;关胜之武艺高过朱仝,正如武松之武艺高过石秀。“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自然武松之武艺就高过孙立;孙立武艺不逊五虎八骠平均水准,武松武艺当然就高过五虎八骠平均水准。高出多少呢? 
  不会太多!因为他占不了呼延灼多少便宜。 
  武松其实同公认的一流高手对决过的,那就是:呼延灼!只是读者没有看到而已。三山攻打青州时,双方开战三五次。鲁智深杨志都同呼延灼交过手,桃花山下迟到一步的武松当然不会放过大战双鞭将的机会的,只是他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虽然杨志有言:“若是拿下此人,取此城子,如汤泼雪”,但是呼延灼更多的起着鼓舞官军士气的精神作用,并非神勇到了可以对付二龙山的三位英雄的车轮大战的地步了。呼延灼很会行军用兵,绝非只知好勇斗狠之辈,他一见形势不妙,溜进城中大吉。所以拿不下青州并不说明鲁杨武比不过呼延灼,但是从与呼延灼的交锋情况来推测,武松的武艺应该不会高过鲁智深。 
  梁山上的“关张” 
  关胜林冲从形貌、地位都是关羽张飞的转世,但武艺与性格都有加强。施耐庵在刻画上使两人的武艺都达到了他们各自前身的超一流境界,在某种程度上更强:关羽抵抗弓箭的本事似乎不在行,先后吃了黄忠和庞德的亏,刮骨疗毒也是因为中箭;他的后人关胜则从未吃过弓箭流矢的亏,只有梁山十五员大将打张清的时候,用大刀挡了张清一石子,“碰出了火花”,但毕竟挡住了。张飞在三国中并不是真正最强的,一个经常举的例子就是,张飞大战张颌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而张颌根本不敢和赵云接战,战也是二十回合就回马败走。但林冲的塑造笔者以为却是施公让其身兼了张飞的勇猛气势与赵云的精湛技艺,具有超强的马上单挑能力,一生所向披靡,交手从未败过,几乎塑造得大有追平卢俊义之势。而且关胜去除了了关羽傲慢轻敌的弱点,林冲与张飞形似而神不似,豹头环眼的林冲具有赵云的英气,更加上了儒雅的气质。由此可见施公对关林的宠爱,五虎将中关林明显强过其他呼秦董三人。 
  关胜位居梁山五虎之首,并非只是沾了祖上的光,而是他名至实归。初征梁山时,大战林冲秦明二人,虽然堪堪将败,但是也“转尘般”地厮杀了好一阵(五十合)。试想,谁能在林冲秦明的联手攻击下走五十合而不败?林冲何等武力,一合就擒了一丈青,而一丈青又力亚王矮虎等二流武将。施公只让关胜享受到了这般以一敌二的殊荣。 
  最值得一提的是关胜同索超的那场厮杀,十余合使后者“斧怯”。有细心的读者提出索超那时正值箭伤初愈,故武力打了折扣。不过在下认为关胜的武艺本来被施公设定成了高出索超一截的,箭伤的问题肯定没有被考虑到,否则臂膀少力的索超应该是“力怯”而非“斧怯”,而力怯对于使斧头的索大力士来说,应该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斧怯”者,招数上不敌也!不过关于箭伤的见解还是占有一定因素的,否则关胜的武艺戳上天去了,连卢俊义都不敢跟他玩了,林冲史文恭在他手底也走不了几个回合了,呵呵。 
  林冲同杨志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便被叫停了。这“分际”二字大有玩味,就是说“要出情况了”。至于谁危险了,不必在下多说。林冲不象关胜秦明力战型的猛将(关胜秦明的力战又有区别,秦明是遇强则弱,遇弱则强,这由他大战史文恭二十合就败走可见;关胜则发挥稳定,而且有长力,绵绵不绝,所以这种招招有后手的长江大浪似的进攻使索超“斧怯”,据说岳飞的战法就是这种),他偏重技巧,善于抓住对手的弱点痛下杀手,而对手往往并没有经过“力怯”或“斧怯”这一难受的阶段就突然挂了,宝密圣、柳元这两个很生猛的家伙就是这样死掉的。杨志呼延灼如果同林冲继续斗下去会不会也是同样的下场呢?在下觉得可能性很大。林冲是禁军教头出身(不少朋友说林冲只是个教头,不是总教头,等于“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由此低估林冲的地位进而低估林冲的实力。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举书中明证:八十回高太尉亲征梁山军时,手下带了两员良将,“一个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由此可以看出禁军教头就是禁军总教头),武艺理论与实战技艺都是北大博导级的水准,与那些地方教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可以推断林冲的技战是卢俊义以下好汉中最精湛的。 
  作者: 218。198。167。* 2005…8…30 21:54   回复此发言3 水浒武力排行【荞麦花开《不识水浒是水浒》之一】 
  正因为如此,他才比一般的一流高手更敏锐更细致,更擅长发现对方的技战破绽。林冲有个技战特点,就是斗到“分际”显神威,关键时候暴喝一声,手起矛落,解决战斗。这个特点表明林冲不但强于发现破绽,而且善于制造假相,发现了你的破绽还不动声色,慢慢和你耗着,等你放松警觉,认为林冲的实力也就这样了,然后突然发力,一击得手。这种战法深合兵法,极具实战优势,堪称恐怖。所以笔者以为林冲属于深不可测那种高手,他的这种战法不同于关胜的长江大浪,一叠又一叠,给人强大的精神压力,而是让你在麻痹中就挂了。民间历来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足可以佐证林冲长矛之利,所向披靡。 但是施公在书中没有透露关林谁强的信息。二人都是仅次于卢俊义的高手,为五虎将中最强悍的角色,技战各有特色,实在难于比较。后来关胜排位在林冲之前,为强调这种合理性,作者还专门辟出笔墨来塑造关胜的文武双全,以及孤身劝降单定国的胆色,性格偏稳而去掉了祖先关羽的骄纵轻慢。但是即便这样,还是掩盖不住林冲身上的冲天光芒:作为一个悲情角色,仁义而正直,爱妻子讲义气,淡泊名利权位而关键时刻有决断大事能力的林冲,千百年来就是水浒好汉中的大众情人。关胜排名林冲之前,更多还是因为祖上名声——当然关胜本人的确无可挑剔。但自古以来,悲情英雄就更加博人同情,这也是同为中共最杰出将领,徐向前比粟裕更得我心的缘故。 
  结论 
  卢花张关林鲁武七人中,第一条好汉卢俊义鹤立鸡群;花荣张清均以特技取胜;关林鲁武四人则受到施公的“偏爱”。其余众多好汉只好屈居下面了。 
  梁山108人的武艺,如果以秦明杨志为标准的一流,则卢俊义是唯一的超一流;关林鲁武介于一流与超一流之间。花荣在200步以外称王称霸;10步至100步是张清的地盘;张顺是水中之王;马上撇开卢俊义,关胜林冲并世无敌;地上也撇开卢俊义,就是鲁智深武松两人说了算。 
  所以综合起来,还是卢员外最牛。        
水浒新说(很有争议)    
  肝胆两昆仑 
  世人都道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是令人仰慕的英雄好汉。是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神州的真豪杰。一首《好汉歌》令人热血彭湃,彷佛大家都生了义胆。以为大碗吃肉大瓮喝酒,该出手时就出手就算得上英雄好汉了。其实这样的好汉只是水浒中所谓的好汉,从另一角度看这些好汉也就与地痞流氓一般无异了。或许流氓就是好汉,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水浒开篇便道洪太尉一意孤行,放走了“伏魔之殿”中的一百单八个魔君,计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天罡地煞,多用于对恶人的称呼,在武侠小说中则更是恶魔的形象了。水浒作者称这水浒一百零八号人物为魔君,虽是一番戏谑之词,但也自有其合理之处。这些水浒中的人物,这一百零八号魔君,我们无论称之为流氓也好,或是称为好汉也好,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魔君,身上确实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使这些魔君成为魔君自身,或谓成全其英雄好汉自身,或流氓自身,为了便于人们接受起见,我称之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观。一:英雄要杀人,杀人越多越好。无论是哪路英雄,要入那水泊梁山,得交个投名状来。水浒传第十一回写汪伦要求林冲拿一个人头来当见面礼。“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水浒中的英雄个个会杀人,杀人越多越英雄。且杀人时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杀得不是和他们同路的流氓好汉,他们杀后也就个个心安理得了,从不会内疚。金圣叹《水浒》卷之三“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曾为梁山好汉们排了排队。给予“上上”评价的共有九个人物,但从全书看来,“戏份”较重,评者也较偏爱的无非是这四个人:林冲,鲁达、武松、李逵。这四个人可说是好汉中的好汉,英雄中的英雄,几百年为人津津乐道,为人所仰慕,崇拜。李逵同志还被封为最富于革命斗争精神的英雄。是农民階級代表中革命性和反抗性最坚决的典型。在20世纪50年代被封为在绝大多数文学史和研究著作中,都把黑旋风李逵评价。李逵一直被认为是革命性和反抗性最坚决的典型。然而就是这些梁山中最好的人物,杀起人来也是有滋有味。从上文可知,汪伦要求林冲去杀个人再入伙,林冲根本没迟疑就答应了。汪伦给他三天期限,在这三天里,林冲烦恼的不是要去杀人,林冲烦恼的是找不到人杀,还好第三天碰到地是青面兽杨志,打了个平手,被汪伦叫停了,要是其他一般的客商,早给林冲给一刀两段了。林冲先期的手刃陆谦、富安、差拨,到后来的火并王伦,确是不杀人不足以显示其英雄。鲁提辖算是最慈悲的,杀人不多,从拳打镇关西到杀死生铁佛崔道成,杀得都还是比较有理的。而武松与李逵身上的血腥味可就浓了。,武松残杀潘金莲,到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路是杀了不少人,特别是在血溅鸳鸯楼这一节中,武松一朴刀一个,前后杀死十五人,方才心满意足。意犹未尽,最后留下八个血淋淋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正义凛然”地向世人公布其英雄壮举。而其中真正可杀地只有二三个主使者而已。其他的皆是滥杀。而金圣叹在评点此一杀人事件时,甚是痛快,连道“真正妙笔”。又道:“杀第四个,又割头,与杀别个不同。”武松割尚未完全被砍死的张夫人头时,金圣叹评道:“半日可谓忙杀腰刀,闲杀朴刀矣。得此一变,令人叫绝。武松找到几个无辜的妇女,武松也把她们杀死在地上,道:我方才心满意足。很有点冷血杀手的味道,可以说已经有点变态的。在中外传统中,打女人都已经不是一个好男儿的做为了,何况是杀她们?而金圣叹的评语居然是”六字绝妙好词。“可见金的心态与水浒作者的心态有同工异曲之处。武松杀人虽已过滥,但比起李逵则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李逵杀人只图杀得手顺,杀得快活,一味地砍杀,“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杀死的多是“看客”。李逵杀人形同儿戏,为赚朱仝上山,砍死年方四岁的小衙内,内心无一丝愧悔。明人余象斗对此有评语:“李逵铁心,鹤泪猿悲。”李逵不仅仅是滥杀无辜,而是杀人成性,将杀人作为“快活”,不杀人就会难受。三打祝家庄前他说自己已“闲了多时,不曾杀得一人”,要求自带二三百小喽罗“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扈家庄本来已经表示不与梁山为敌,并配合攻打祝家庄,宋江已经宣布他们“前来投降了”。但在扈成已经捉住祝彪欲解往宋江处的情况下,李逵不但把祝彪砍杀,而且“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只有扈成逃走。在宋江批评李逵时他还说:“谁鸟耐烦!见着活的便砍了。”“……吃(被,让)我杀得快活!”因此李逵的“快活”往往以许多无辜生命的死亡为代价。李逵斧劈公孙胜之师罗真人及道童也属于滥杀。他不仅任意杀戮,且手段极其残忍。73回李逵为狄太公家“捉鬼”,将他女儿及其情夫都砍杀,还说“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将两个尸体“乱剁了一阵”,“剁做十来段”!狄太公、太婆得知自己的独生女儿被杀害,非常伤心,李逵还迫使他们治酒食相谢。40回里在江州劫法场时他“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只顾砍人……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江边)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李逵“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41回李逵说:“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又只是知道杀,知道快活。43回里李逵“性起来,把猎户排头儿一味价搠将去,那三十来个士兵都搠死了……李逵还直顾寻人要杀”,被朱贵拦住。鲁迅对《水浒传》发表过许多精辟的意见,其中不止一次谈到对李逵的看法。他的《流氓的变迁》一文里说道:“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他在《集外集。序言》一文中明确表示对“不问青红皂白,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憎恶”。“憎”是痛恨,“恶”是厌恶,很反感。李逵的杀人在水浒里是突出的,但在杀人方面更滥,更残忍的却也还有不少。如为了让美髯公朱仝上山,吴用设计,晁盖、宋江下令,吴用、柴进、雷横、李逵进城,趁朱仝离开时“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朱仝)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51、52回)知府之子四岁的小衙内,一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孩子,被李逵以板斧将“头劈成两半个”,多么残忍!34回为了让霹雳火秦明入伙,宋江定下计策,让燕顺、王英带领五十余人将青州城外“旧有数百(户)人家,却都被烧成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也就是说为了迫使一个秦明上梁山,杀死了数以千计的无辜百姓。而且由于燕顺、王英等是化装成秦明去的,结果秦明一家被慕容知府所杀。水浒的英雄们不仅杀人,滥杀,而且不少英雄好汉都开杀人店,甚至擅长吃人。著名的母夜叉孙二娘就是开人肉店的,她的丈夫张青原是替光明寺种菜园子的。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就把光明寺僧给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於是便做了强盗(“剪径”),以後被一个做过“剪径”的老者招赘。他与妻子在此开黑店,卖人肉包子。每日只等那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无论从那一角度看,张青与孙二娘都是十足的恶人,在金庸的小说里,这些开肉店的人足以进四大恶人名单里了。然而,张青与孙二娘却是水浒里的好汉。更值得玩味的是武松对这些开人肉店的人的态度。话说武松假装被蒙倒(27回),抓住了孙二娘,正待要好好揍她,这时张青来了,叫道:“好汉息怒!且饶恕了,小人自有话说。”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头带青纱凹面巾,身穿白布衫,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腰系着缠袋;生得三拳骨叉脸儿,微有几根髭髯,年近三十五六。看着武松,叉手不离方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