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的身份而言,还是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显得朝中无人。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不可能象鹰一样翱翔。关胜等人屈沉中不消沉,终于等来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花荣鲁达们失意于官场,笑傲于江湖。而八都监之流平日里人模狗样,一动真格的只能丧师辱国。鸡永远是鸡!
难道在朝廷十万大军之中就找不出几个五虎八骠级别的大将了吗?STUMPYTIGERW相信肯定有几个类似花荣索超的低级军官埋没在这十万大军中,但是他们只能被裹夹在兵败如山倒的潮流中仰天长叹。
如果太多的豪杰都靠边站,那么皇帝最终也只能靠边站。当徽钦二帝坐在辽东寒冷的枯井里看天的时候,他们是否会想起梁山,想起延安府,想起那些散落江湖的落魄英雄?
综合评价水浒八骠骑将的武力
本贴打算对以前大家进行水浒武评时不解的若干问题澄清一下,范围仅限于八骠骑将。
1,花荣
花荣的臂力如何一直是个谜,在清风山,他以一杆铁枪与秦统制的狼牙大棒打的不遑多让,铁枪,假如通体铁铸,重量决不低于任何其余武器。问题是花荣自被王矮虎燕顺兄弟劫囚车之后,一直没回过清风寨,之前在囚车里万无携带武器之说,因此这杆铁枪不用说是从清风山上顺来的。
问题在于:清风山连三个寨主都武艺平平,能有人使得动通体铁铸的铁枪么?!
靖岩以为难,因此靖岩更倾向于花荣此时的铁枪并非通体铁铸,有可能是木杆的。不然徐宁那家伙号称金枪。岂不是天下第一号笨重武器??
2,徐宁
徐宁与花荣合称风流威猛二将。其实花荣风流倒还有迹可寻。这徐宁身高六尺五六,折过来不过一米五,再威猛能威猛过秦明索超去?只是比较精致而已……
徐宁的武器有两种,金枪和勾镰枪。两者都相当不适合他。因为这厮作为武将来说,身材先天不足。一米五的身高在今天也算矮的。只能抵郁保四的三分之二。这样的人假如不是西府赵王那般天生神勇,则力气就不可能比同样是武人而身材健壮的多的秦明等人大。虽然书中特意说他“十分腰细膀阔”,是很合比例的那种标准,但就他的身高望回一折,这个“比例”实在也是有水分的,加上金枪看名字就不很轻,勾镰枪又免不得锁拿敌人兵刃。这还不算,他又是马军。
这一下彻底断送了徐宁的前途。因为徐宁家学渊源,武艺功底是很高的,林冲赞他这两路枪法天下无对。术业有专攻,极是厉害,虽然先天不足,但若是步军,则可以小巧身法周旋战胜之,马军毕竟周转不灵,与敌人较力不可避免。徐宁先天力气就不会很大,又加上终年在首都呆着,又是娇妻幼子。成天唯一损耗气力的就是站班,因此体力和耐久度都成问题,还好有唐猊甲,这宝甲既轻又软,总算给徐宁省了点体力,若是再给徐宁配上件镔铁铠 ,金枪手这辈子怕是没指望打赢谁了。
就是这样,徐宁的武力发挥仍然差强人意。论排名,他是八骠骑第二,倘若花荣不算弓箭神威的话,还未必排在徐宁上,武功素质相当好。可惜发挥不出来,生平最多只和董平斗过五十合。董平是双手双枪,单臂使枪能发挥的力量也不大,俩人技巧斗技巧,以五虎之尾斗八骠骑之头,堪堪平手,这是徐宁表现出来的极限,除此之外,对任何敌手,无论胜败,也就是二三十合,征辽时遇见骁将阿里奇,迅疾落败,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俺总是猜阿里奇力气强盛,占了徐宁的便宜。阿里奇的出白梨花枪后来被张清顺了过去,张清枪法不是顶尖,力气却不见得小,好歹也是投掷项目选手,扭起来……不次于徐宁的,呵呵~~3,索超索超没什么可说的,N久以前俺曾说过索超挺不住关胜十合是有箭伤因素制约的,后来煮酒兄接受了俺这个观点,呵呵~~索超的发挥一向很稳定,就是这一场速败,这场战例原本也是给关胜加了很大的分的,现在似乎要好一点。
4,杨志
杨志有一绝活,为诸人所不及。这厮枪刀全能,朴刀斗平林冲,之后却用一杆枪力敌索超的大斧,靖岩个人以为这一战杨志还是占了些许上风的。之后却又用刀略敌呼延灼,端地不愧是那”一杆刀,七把枪“之后,虽然那般武器也不是绝顶,但刀枪均属长武器,与呼延灼,孙立的枪鞭比较,更希奇一些,能练到如此水准,已是难得。杨志不弱的。确有自傲的资本。
5,史进
史大郎的武艺也是值得说一说的。书中常言此人英勇,可是打起架来是真的奇怪啊,废物的时候,收拾一个跳涧虎也要相斗多时,和花荣联手斗卞祥,占不了上风。斗琼妖纳延,一刀居然”砍了个空“,要不是花荣神箭,没准就危险了,但英雄起来也颇了得,斩将比杨志还快,而且曾力斩两将,似乎发挥极端不稳定。
其实这都是被居心叵测的王进害的,那王进当年在史家庄上点拨史进十八般武艺,前后半年。诸位想想半年一共一百八十天,倒要分摊给十八般武艺,平均每种武艺只教十天,便是神仙资质,十天之内又能学到多少东西了?——俺们本科的时候,体育课教二十四式太极,整整学了一个学期,造诣也还是稀松平常,不要说功夫,连史进当年那种花架子境界也是天差地远的。洪七当年点拨郭靖,十五掌教了三个月,史大郎再是聪明,六个月能学到什么?那王进也敢说”点拨的件件都有奥妙“,估计只是每种武器传授若干杀手绝招,其余部分,省去不教,反正史大郎是‘经过七八个有名的师父”的,平时打架,花架子好了,逼到没办法的时候出两手绝招,当年史大郎只是蛊惑仔境界,按王进的料想怎么也够了,谁知道以后九纹龙真的因缘际会,上了战场,这一来可苦了,哪有那么多杀着可用。临阵对敌,只好花架子杀着一起混着使,不成系统。攻守能力,发挥极不稳定,能不能打赢敌手连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倒有程咬金之风。偶们好好的史大郎被王进教成如此的半瓶子醋,也不知是祸是福。如果史进一生只是华阴县的一个富农,庞万春箭法再好百倍,与他何干?思之可恸!
但史大郎为人是极英雄仗义的,是条好汉子,初中语文,学鲁大师打死镇关西,老师讲鲁大师对欺压百姓比较敏感,有正义心,史进就如何漠然,其实乃是鬼话,那时史进要案在身,又是在鲁大师的地盘做客。不象鲁大师这般张扬冲动,是史进过人处。看史进后来搭救玉娇枝,就知道这条汉子火性起来,颇不次于鲁大师的。央视改编名著,向来胡乱,但总算没把玉娇枝和史大郎之间安上些闲花弱草的,这个真是他们的好处!……(不过也许只是那帮大人们没想到而已,看看新西游记,汗!……)
6,张清
张清这人在水浒篇幅里占笔墨不少,俺偏偏不喜欢他,而且关于他的评论,已经很全面了,俺也说不出什么新意,算了。
7,朱仝。
朱仝这人平时不怎么动手,家里有钱,身份又在,养尊处优一些也是应该的,跑路被李逵溜得呼哧带喘,但偶们也不要以为朱仝体力非常弱,他毕竟是和晁盖赛跑过的人,堪堪跑平,场面略同于萧峰追赶萧远山。只是李逵体力太好而已,但朱仝攻击方面乏善可陈。名次排的那么高,多半是因为此人眼光独到,梁山前晁盖后宋江两个总寨主都蒙他救过命,彼此又是老乡,是以排名居然还在鲁大师之上,令人不平。
又:靖岩不认为朱仝这人品德有什么了不起,若他和武松换换,只怕就是武松为小衙内报仇斗李逵,而朱仝血溅鸳鸯楼了。
8,穆弘
穆弘在原书中就是个凑数的,洋洋百万字的巨著,这厮一共只打了有数的几次仗,似乎从来没有阵斩的记录,最牛的是征方腊的时候与一个叫程胜祖的相斗,好象逼的老程弃了马。但当时六阵打斗,倒有四场斩将,穆弘这个战绩实在算不了什么。
又:穆弘在扬州评话里还是有点份儿的,以一人之力(穆春太稀松了,哈)敢去挑黄门山四杰。黄门四杰各有过人之能,联起手来,即使在本书里也是非同小可,可惜没打成,江州水陆两路绿林道总瓢把子李俊正好赶将过来,及时扑灭了这场内斗,真是让靖岩可惜到了极点……
水浒中的武力难题
拜读过萝伏兄的大作“卢俊义破坏平衡的武艺”,许多地方深感默契。也有一些方面感觉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因此信马由缰随笔两句。
基本上,我们可以把水浒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1 前71回(截止到梁山排座次);
2 90…110回;(讨田虎、平王庆)
3 其他章回 72…89回,111…120回(两败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大辽、灭方腊、蓼儿洼)
现在公认的看法是:
1 第一部分是由差不多同一批文人写出来的,其中有一位领军人物(也许就是施公),可以确保这一部分中的人物性格、能力,以及情节发展等等能够自成一个严密的体系;2 第三部分的作者群或许与第一部分的有所不同,其领军人物也许是另一个人;但这两部分的作者群似乎非常相似。第三部分在人物塑造方面与第一部分相比差了很多,不过总体来看在人物能力方面(包括武力)似乎与第一部分有较好的延续性和统一性;3 第二部分的作者群似乎有别于第一、三两部分,甚至有人相信这第二部分完全是罗贯中一人所为,而且是在第一、三部分先已写出的情况下补写的。因此,不仅其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明显不如第一部分,而且人物能力方面也与一、三两个部分存在一定差距。
具体到武力问题,我认为全书中最难以解释的武力关系恰恰出在第二部分中,也就是萝伏兄和麒麟兄都曾印过的“林冲 … 山士奇 … 酆泰 … 卞祥”这一链条关系。
如果我们依据公认的看法,大可用“这部分是后人续貂”而将此难题轻松搁置一边。
事实上,如果煮酒将来要进行比较系统的水浒武力分析的话,也倾向于舍弃这第二部分、而仅依据第一、三部分。当然,这仅仅是目前的一个倾向性,以后怎么样还不一定,麒麟兄莫要急于殴打煮酒,呵呵。
不过话说回来,这第二部分虽然仅短短21回,但其中的单挑及其他交锋战例令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大概与前71回的战例总数大致相当;而且这一部分中也给梁山上一些相对次要的角色施展武力提供了舞台,比如欧鹏就有一场严格单挑的胜绩,其他如邓飞等也都有一定表现。因此弃之实在也比较可惜。既然现在仅仅是随笔,那么煮酒就权且不舍弃这部分,勉力解释一哈这道武力难题。
林冲与山士奇单挑70…80合不分胜负(50余+20余),似乎山士奇的确有梁山五虎的手段。然而当山士奇对敌没羽箭张清时,虽然交锋时间不短,但却丝毫看不出张清落于下风的样子。而就是这个张清,在前一天的阵前交锋中曾20余合堪堪不敌山士奇部下排名最后的竺敬!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三个猜测来:
1 山士奇的武力特点是攻弱守强;这种类型的武将具有遇强不弱、遇弱不强的临阵表现;2 山士奇的武力发挥存在较大波动;3 以上1+2我个人倾向于“3”,即山士奇在这两场单挑中的表现是由其攻弱守强的武艺特点及发挥不稳这两个方面所共同决定的。
如此看来,山某的武力难臻梁山五虎的境界。他大致也就是一八骠中下游罢了,大致与史进相仿。
带着这个思维,我们再来看看酆泰的武力。酆泰仅用了数十合即阵斩山士奇,却一合殒身于卞祥之手。我以为酆泰的武力具有如下特点:
1 攻强守弱;
2 发挥不稳;
如果我们认为山士奇在与林冲交锋时发挥出超常防守武力、而与酆泰单挑时防守发挥很差、而且酆泰的攻击武力明显高于林冲且发挥超常的话,就比较好理解这几个战例了。酆泰1合速亡于卞祥,如果排除意外情景的话(比如卒不及防),我们也可以用“酆泰防守虚弱且发挥很差,而卞祥攻击超强且发挥奇猛”来较好地解释这个战例。
综上,我认为酆泰的武力水平基本与五虎之末或八骠之首的董平、花荣相当,其武力特点属於“极端的攻强守弱型”,与霹雳火相类,但比之更走极端,即攻击力比秦明更强(可能达到关胜、阿里奇的程度,略逊于卢俊义的攻击),而防守更弱(也许只有燕顺的水平?)。而且此人发挥极其不稳。
卞祥的攻击极其强悍,且有瞬间神威,这一点酷似三国中的关羽。不过卞祥的发挥也不很稳定,因为此前他30合居然拿不下一个九纹龙。当然卞祥的防守武力相当可观,曾以一敌二力战花荣和史进30余合而未致全败(不过确实是处於下风)。总体来看,卞祥的武艺似略高或等于关胜和林冲。
另外,卢俊义在阵前生擒卞祥一节,原文没有明确交待是严格单挑的结果。从原文来看,卞祥是在全军溃败之时被卢所擒,如同三国中张任败军之际为张飞所擒。因此这个结果似乎无法证明卢俊义比卞祥高出许多。
卢俊义的马战武力的确在五虎之上,但要想完胜关胜、林冲这类高手,个人感觉怎么也要在50合开外,甚至接近100合。不过以卢俊义的防守能力,大抵可以接下两个到两个半五虎联手的攻击威势。三只五虎对一个卢俊义,至少取得上风优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由周侗、卢俊义、林冲、岳飞的师徒关系说开去。。。。。
最最广为流传也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周侗与岳飞的师徒之谊。之所以这个说法最为人所接受,是因为这是在》上白纸黑字写出来的,而说岳这本书又广为流传,所以。。。
至于林冲和卢俊义,据我所知,无论哪个版本的水浒传都未载明二人曾拜周侗为师。因此酒某妄断一把:
随着说岳一书的广为传播,周侗做为武林名宿世外高人的形象也逐步深入人心,又由于喜欢水浒和喜欢说岳的人们基本上是同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隐含着某种增强这两部书之间联系的要求,于是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就将周侗附会成卢、林二人的师父了。
实际上,说岳的作者(钱彩?)为了赢得更多读者的心,已经让一些水浒好汉本人或其后人登场》,如呼延灼之战完颜兀术,董平、张青(不是清)、阮小二的后人以及大刀关胜的儿子关铃等。孰料他老先生这么一搞,把大伙儿的馋虫儿给逗起来了,于是纷纷将前朝的水浒人物引入说岳故事里,比较著名的包括刘兰芳演播的评书》中,不仅保留了说岳中呼延灼力战不支为兀术阵斩的情节,更在此之前安排了燕青与呼延相会,以及呼延战死后燕青遇兀术一个照面即削掉了兀术一层脑瓜皮的情节 如果不是兀术临危使出同归于尽的招术,燕青即可一刀斩兀术于马下!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卢、林曾拜周侗为师”是民间艺人根据水浒、说岳这两部成书的再创作。我估计这个说法的出现应该早于刘兰芳那个“燕青战兀术”的出现时间(80年代初),但“始作俑者”估计是不可考了。
既然钱彩开了这个头,民间又有人不断地“发掘”出两部书中人物的“新关系”,那自然还会引出更新的人物关系 于是“武松和徐宁皆曾得到过周侗点拨”的说法应运而生了。这回的“始作俑者”却是家喻户晓、名扬华夏的一代宗师 袁阔成!
袁大师首先在其根据水浒传进行的再创作 评书》中,明言周侗一生曾授艺四大弟子:大弟子林冲,二弟子卢俊义,三弟子徐宁,四弟子也即收宫弟子岳飞。这里,袁大师不仅凭借他在评书界首屈一指的影响力,将早已流传民间的“卢、林曾拜周侗为师”的说法进行了“合法化”,而且又给周老爷子新增了一位“三弟子”金枪手徐宁。不过,若按水浒原书的描写,这位八骠骑中位列第二的徐某人的武艺和战阵表现,可实在有辱周老爷子的一世英名,也会让他的三位师兄弟无可奈何: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之举乏善可陈,五虎和花荣就不要比啦,即使跟位居其后的索超、张清、朱仝、史进和孙立相比,徐宁也有所不如;平生只遇到过两个高手,战董平50合堪堪不敌,斗辽将阿里奇更30合即完败归阵,好不丢人!
两句闲话:平心而论,》以及它的姊妹篇》,单看每一部作品,都堪称好书!不仅主要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一些次要人物的形象在袁大师的一张神嘴下也倏忽间站了起来 如时迁、陶宗旺、王英、李衮等。袁大师还新创造了一些艺术人物,或大大增强了原书中一些次要反面人物的份量,如“玉面小子都”就是位新人物,其人乃大名府钱中枢帐下骁将,位列索超之后,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