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卷-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得一个个钻进鼠洞里。那只不信狐狸的小老鼠偷偷趴在洞口,往外瞧。只
见那只刚才还在吹牛的狐狸,见到狮子,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顾头不顾腚地
钻进路边的草窝里去了。小老鼠见状,忍不住差点儿笑出声来。
(王登云等辑)

蛤蟆捕虫
《佛本生故事》
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个农夫来到地里,拉
着犁耕地。随着犁刀划过,一条条松软的泥土翻了起来,泛出阵阵泥土特有
的香味。
“啊!”一条钻进泥土中冬眠的小虫被惊醒了。它伸伸懒腰,钻出地面, 
举目四望,思索着到哪儿去找些吃的东西。
不料,一只蛤蟆蹦了过来。蛤蟆看见了小虫,心中一喜:“啊哈,这不
是送上嘴的食物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对不起了,小虫, 
我要用你当点心了。”想着,它纵身一扑,一口把小虫吃了下去。可怜小虫
儿还没找到吃的,自己倒被别人吃了。
蛤蟆吞吃了小虫,洋洋得意,唱着、跳着,有些忘乎所以。
蛤蟆的叫声,惊动了一条冬眠醒来的大蛇。蛇的肚子正咕咕叫呢,正想
着找点儿什么来充饥,一见不远处有只肥大的蛤蟆,蛇喜上心头:“嗯,想
什么,就有什么,我正饿得难受,这只蛤模送上门来,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蛇想着,猛一窜,张开嘴,把正在唱歌的蛤膜吞进了肚内。蛇的肚子一
鼓一鼓的,那可能是蛤膜在里面跳舞吧? 
蛇吞吃了蛤蟆,心满意足,把身子盘在一起,闭上双眼,在那儿养神。
一只孔雀在天上飞着。它也很饿,边飞边搜寻着地面,看有没有可以充
饥的东西。
“啊!那里有一条大蛇,正好作我的美餐!” 
孔雀看见地上盘着的大蛇,异常兴奋,因为这样的美味不是天天都能享
用得到的。
孔雀向大蛇俯冲下去,猛地向大蛇的要害啄去。蛇被啄死了。孔雀美美
地吃了一顿蛇肉。
当蛤蟆捕食小虫儿时,它没有防备身后的大蛇;当大蛇吞吃蛤蟆时,它
忘记了空中还有孔雀。
(王登云等辑)

守树待肉
《佛本生故事》
一只饿急了的狐狸,到处奔窜,寻找肉吃。它边找边想:“啊,我要能
找到好多好多的香喷喷的肉吃,那有多好呀!” 
它走着走着,看见一棵甄叔迎树。树上结了好多好多大果子。饿昏了头
的狐狸,一心只想吃到肉,看见满树的果子,还以为那一个个果子就是一块
块美味的鲜肉。
狐狸馋得口水直淌,它围着甄叔迎树转来转去,就是没有办法够着那些
大果子。狐狸急得用前爪去推甄叔迦树,希望能摇下一个果子来。果然,一
个果子掉了下来,滚得老远。狐狸一见,“噌”一下就窜过去,扑着果子就
咬。“呸!呸!呸!”狐狸把刚咬到嘴里的果子又吐了出来:“真难吃,这
哪儿是肉呀!” 
狐狸抛下被咬了一口的果子,心里忿忿地:“明明看见掉下来的是一大
块肉,怎么掉到地上就变了?” 
它抬起头,看着满树的果子,空空的腹中火辣辣地。狐狸叹了一口气, 
想:“这掉下来的不是肉,那挂在树上的一定是肉。” 
狐狸拖着已饿得有气无力的身子,靠在甄叔迹树上,望眼欲穿地看着树
上那“一块一块的肉”。它目不转睛地守候着,等待着,盼望自己能早些吃
到树上的“肉”。
狐狸就这样在树下守着,等啊等啊,太阳下山,又升起;月亮当空,又
落下。狐狸固执地在树下等着,等甄叔迦树上的“肉”掉下来。然而,甄叔
迦树上始终没有掉下肉来。
(王登云等辑)

狮猴之交
《佛本生故事》
密密的原始大森林中,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们都在狮王的管理
之下,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狮王喜欢结交朋友。在它的朋友中,最亲密的一个朋友,就是一只猕猴。
这只猕猴足智多谋,经常给狮王献上好的管理动物的方法,成了狮王的
得力助手。
一次,狮王派猕猴外出办事,猕猴对狮王说:“大王,我非常愿意为您
效力,因为您是大森林的兽中之王。您把动物王国治理得如此安定、繁荣, 
是有口皆碑的。您这次委派我去做的事,对整个动物王国来说,都是至关重
要的,所以,我愿意去。” 
狮王点点头,说:“很好,你去办理这件事,必能成功,整个动物王国
的百姓们,都会感谢你的。你离开家,有什么困难吗?” 
猕猴说:“困难还真有,我出门在外,家里的两个孩子就无人照管了, 
我有些不放心。” 
狮王说:“这事好办,你如果信得过,就把孩子寄养在我这儿,我保证
它们生活得很快活,个个都健康。” 
猕猴很感动,连连说:“大王日理万机,那么忙,怎能让我的孩子来打
搅大王呢!” 
狮王说:“你就不要客气啦,有两个孩子在我身边,让我也享受享受天
伦之乐,不是很好的事情吗?你就不要再说了。” 
猕猴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就把两只小猕猴送到狮王那里,外出办事去了。
狮王非常疼爱猕猴的两个孩子,像亲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它们。
两只小猕猴生活得快活极了。
狮王闲暇时,就带两只小猕猴四处游玩,给它们讲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小猕猴们可喜欢和狮王在一起了。
有一天,狮王处理了很多事情,显得非常疲劳。它照料两只小猕猴午睡
后,自己坐在一边,不知不觉地打起了瞌睡。
谁知,祸事来了。有一只饥饿已极的秃鹫侵入大森林,想伺机捕捉小动
物充饥。它在空中盘旋着,忽然发现了正在午睡的小猕猴。秃鹫喜上心头, 
一个猛子就扎下来。然而,它没有去抓小猕猴,因为,它看到了坐在一边的
狮王。
秃鹫蹑手蹑脚地潜到狮王跟前,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发现狮王睡着了, 
不禁大喜,猛地冲到小猕猴的床前,用尖尖的利爪,一下子抓走一只小猕猴, 
向树上飞去。
正在酣睡的小猕猴,被秃鹫的利爪抓住,痛得惊醒过来,拼命地叫着: 
“狮子大王,快救我!” 
另一只小猕猴也被吓醒,大声哭了起来。
小猕猴的哭喊声,惊醒了狮王。它往床上一看,少了一只小猕猴,不由
吃了一惊。一抬头,却见秃鹫抓着一只小猕猴,停在树上。
狮王厉声喝道:“何方来的秃鹫!为什么抓我的孩子?” 
秃鹫却冷笑道:“我抓的是小猕猴呀,怎么会是你的孩子呢?”

狮王说:“这是猕猴托我照看的孩子,就如同我的孩子一样,你快把孩
子还给我!” 
秃鹫说:“我现在又饿又累,只想吃肉,没功夫跟你废话!” 
狮王大为焦急,忙说:“你饿了,可以对我说,我给你食物,你为什么
偷偷抓走小猕猴?” 
秃鹫怪笑了一声,说:“要我还给你小猕猴也不难,但你要用一样东西
来和我交换。” 
狮王问:“什么东西?” 
秃鹫拉长了声调说:“用——你——两——肋——上——的——肉—— 
来——换!” 
狮王气得把牙咬得格格响,然而,小猕猴还在秃鹫爪下,生命危在旦夕, 
时间一刻也不能拖延了。为了不辜负朋友对自己的信任,狮王大声说:“好, 
我同意用自己两助上的肉来和你交换小猕猴,不过,你要保证小猕猴不能有
丝毫损伤!” 
秃鹫说:“可以!不过,你要先把两肋的肉送给我,我才能放小猕猴!” 
狮王说:“好!一言为定!”它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利爪,剜下自己两
肋上的肉,扔给秃鹫,鲜血染红了草地。
秃鹫拿到了狮王两肋的肉,得意之极,放回小猕猴,说。“谢谢狮王赠
我肉,我吃饱了,该回家了!”说着,一展翅膀,飞走了。
猕猴办完事回来向狮王复命,见狮王胸前包扎着绷带,吃惊地问:“大
王,您怎么了?” 
狮王淡淡地一笑,说:“哦,不小心碰伤了点儿皮,不要紧的!” 
后来,猕猴从自己孩子那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一再向狮王道谢。
狮王说:“谢什么?好朋友本该如此,我绝不能辜负朋友的信任。” 
(王登云等辑)

乌鸦与孔雀
《佛本生故事》
古时候,北方有一个大国,叫“智幻国”。智幻国物产丰富,还生活着
各种各样的鸟。一次,一个智幻国的人,到波遮梨国去做买卖,顺便带了一
只乌鸦。
波遮梨国也很富足,只是全国境内没有一只鸟儿,别说是珍禽奇鸟儿, 
就连一只乌鸦也没有。国民们一见有个从智幻国来的生意人,带着个黑黑的
东西来,都好奇地围着他问长间短。
有人指着乌鸦问:“这是什么呀?” 
智幻人说:“这是一只鸟,叫乌鸦。”并指着乌鸦介绍说:“这尖尖的
是嘴,这一身黑袍叫羽毛,这是翅膀,这是爪子。。” 
乌鸦一见围了这么多人,“呱,呱”大叫两声,拍拍翅膀,飞上天空, 
盘旋着,滑翔着。人们都惊叹地欢呼着,仰头望着乌鸦,口里不断地发出感
叹赞美之声。
波遮梨人从未见过鸟,头一次见到鸟,即使是只嗓音嘶哑,丑陋无比的
黑乌鸦,也奉若神明一般,欢喜异常,奔走相告,争着拿来各种珍馐鲜果, 
给乌鸦吃,把个乌鸦高兴得乐不思蜀。
时间一日日,一月月地过去了,人们的兴趣不但未减分毫,而且更加精
心喂养,远在外地的人也纷纷来瞻仰神鸟的“丰采”。
波遮梨国爱乌鸦,敬乌鸦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远在异国的乌鸦们得此喜
讯,纷纷飞到波遮梨国,黑压压一片又一片的,把个波遮梨国国民们喜得欢
呼歌唱。他们都拿出谷米稻麦,款待飞来的乌鸦们,把它们都视作神鸟。后
来,又有一个南边国家的商人来波遮梨国,带来了三只孔雀。
波遮梨国民一见这些七彩锦羽,美丽高贵的孔雀,更加轰动。孔雀们翩
翩起舞,尽展翠屏,举国上下惊呼:“那乌鸦怎称‘神鸟’,这才是真正的
‘神鸟’呢!” 
波遮梨人把三只孔雀围得水泄不通。三只孔雀以优雅的姿态走来走去, 
宛若公主一般。一会儿,孔雀们又亮开银喉,婉转鸣啼,人们如闻仙乐,如
醉如痴。
人们喜爱孔雀胜过喜爱乌鸦千百倍,争先恐后地把最好的食物捧给孔雀
吃。孔雀文雅地吃着,不时展屏致谢。波遮梨人早把乌鸦们忘了,没有人再
去搭理它们。
乌鸦们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失去了源源不断的美食,满耳听到的是
唾骂。它们自感在波遮梨国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就悄悄地飞走了,飞得不
知去向。
有人叹道:“未见日光之时,烛火独为明;世人未见珍禽,丑乌鸦也被
尊为神。人们啊,为什么目光总是那么短浅呢?” 
(王登云等辑)

大 鸟
《佛本生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位大长者。这位大长者只有一个儿子, 
长得英俊潇洒,甚得大长者的喜爱。
有一次,这位大长者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从海边带来一只大鸟蛋,把
它送给了大长者。这只鸟蛋,比一般的鸟蛋要大得多,大长者还从未见过这
么大的鸟蛋。
大长者收下这只鸟蛋时间不长,这只乌蛋的壳便裂开了,从蛋壳里出来
一只鸟雏。这小鸟长得羽毛光亮,十分惹人喜爱。大长者十分喜爱这只毛茸
茸的小鸟,把它送给了儿子,他和小鸟玩。大长者的儿子和小鸟一起渐渐长
大了。他们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互相之间很有感情。大长者的儿子常常
骑在鸟背上,鸟便驮着他飞上天空,到处游玩,直到玩够了才回家,几乎天
天都是这样。
一天,大长者的儿子听说邻国的国王在演部罗戏,他一心想去看热闹, 
便骑上大鸟来到了邻国国王演戏的地方。
大长者的儿子从鸟背上下来看戏,大鸟便停在树上休息。这时,国王的
女儿也正在台下看戏。公主长得十分漂亮,大长者的儿子一看见她,心里便
爱上了她,他再也无心看戏,匆匆骑上大鸟回到家里。从此,大长者的儿子
茶饭无心,朝思暮想国王的女儿,最后,他悄悄地给国王的女儿写了一封信, 
向她述说自己的爱慕之情。国王的女儿感到事情很新奇,便答应与他见面。
俩人偷偷地约定了时间和地点。一见面,公主见他英俊潇洒,一下子也爱上
了他。
俩人爱得如胶似漆,一时无法控制炽热的感情,便私通起来。可是,事
情做得不周密,被国王知道了。国王派人追捕大长者的儿子,很快便捉住了
他。士兵们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国王大怒,命令士兵们把他捆起来,拉出去
砍头。
士兵们押着大长者的儿子要去砍头。走在路上,他看到了那只大鸟还停
在树上,便对士兵们说:“反正我也活不成了,何必让诸位费力来砍我的头, 
不如让我自己爬上树去,跳下来摔死算了。”士兵们看这么多人押送他,以
为他怎么也跑不了,就答应了。大长者的儿子便抓住树伎爬上树,骑在大鸟
的背上。大鸟一展翅膀,凌空而起,转瞬间便飞远了。等到士兵们回过味来, 
大鸟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王登云等辑)

鹧 鸪
《佛本生故事》
在古代,喜玛拉雅山山坡上长着一棵榕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在它
宽大、低垂的树冠下,住着三个伙伴:鹧鸪、猴子和大象。它们备有各的长
处,一个会飞;一个身轻机敏;一个庞大如山。因此,它们都很自傲,彼此
不买对方的帐,更谈不上尊敬和礼让了。这种不和谐的气氛每况愈下,无处
不在的摩擦和对抗,伤害着它们原先的伙伴之情,也使它们心情急躁,变得
心胸狭窄,常常闷闷不乐。
有一天,它们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它们终于想到活着并
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去压倒别人,和别人进行无休止的对抗,让傲
气对抗在彼此间不断升级,最后像灼热的岩浆般喷发出来,弄得两败俱伤。
活着是为了快乐,快乐来自于尊敬与被尊敬,爱与被爱,以自己的长处去帮
助别人,反过来也会得到别人同样的帮助。尽管如此,这个弯子也不是说转
就能转过来的。它们即便意识到了,可谁也不肯放下架子主动表示和解。但
是,这样无休止地争下去,又实在不是办法。
“这样吧,从我们三个中选出一个长者,大家都服从它。”它们凑到一
起商量道。
“可是,谁是我们中的长者呢?”猴子插言道。
经过一番考证争执,但什么结论也没有得出。
一天,它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由鹧鸪、猴子提问大象。
“大象朋友啊,你最早能记事的时候,这棵树有多大,还记得吗?” 
大象一甩鼻子,沉思半晌,神气而自信地答道:“朋友啊,当我还在吃
奶,还不及我妈妈的腿高时,这棵树只有灌木那样高。那时我常做的游戏, 
就是跨过这棵小树。我可以非常轻松地跨过去,只有最高的树枝偶尔触及我
的肚皮。我很早就认识这棵小树了,是看着它一点点长起来的。每一根枝、
每一片叶我都了如指掌。” 
接着,鹧鸪和大像又向猴子提出同样的问题。猴子搔搔脸,翻着眼睛, 
像是在努力地回忆着。“朋友啊,当我还是只小猴子的时候,我蹲坐在地上, 
稍一伸脖子就能吃这棵小榕树上最高的嫩芽。那时候它的叶子还很少。” 
最后,轮到鹧鸪来回答这个问题了。鹧鸪在树枝展展翅膀,清清嗓子, 
慢条斯理他说道:“朋友啊,我依稀记得那是在很久很久之前,这里还没有
这棵榕树,而在附近的地方却另有一棵大榕树。那时,我喜欢在它的叶丛中
休息。有一天,我吃了它的果实,飞去找伙伴时,在路上将粪拉在这里。没
想到后来竟长出了这棵榕树。你们想想,咱们三个究竟谁年长呢!” 
听了鹧鸪一席话,猴子和大象信服得不得了,忙不迭地向鹧鸪——它们
认可的长者表示崇敬之情,伺声说道:“朋友啊,长者啊,我们将尊重你、
敬仰你、崇拜你,对你俯首听命,对你恭顺谦卑,礼貌周全,恪守你的教导
和训戒。” 
此后,鹧鸪成了三人中名正言顺的长者,对猴子和象宣讲训戒,自己也
身体力行。它们三个一改过去的挑剔、争斗,都互相尊重、礼让,互相爱护、
扶持。它们在一起,配合得很好,也生活得非常愉快。
大象以它的庞大和强壮,给鹧鸪与猴提供强有力的保护;猴子以它的敏

捷、灵巧、善攀爬,采摘鲜美的野果供大家享用;鹧鸽则飞得高,看得远, 
及时将各种情况通知伙伴。它们成为榕树下的好朋友,快乐地生活了很多很
多年。它们死后,全都转生到了天上。
(王登云等辑)

蜥踢与变色龙
《佛本生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蜥蜴与一条变色龙交往密切,亲密无间。小蜥蜴常爬到
变色龙的背后,拥抱它。它们两个常常结伴行路、做事,形影不离。
同伴们把小蜥蜴与变色龙交朋友的事,告诉了蜥蜴王。蜥蜴王深感忧虑, 
叫来儿子小蜥蜴,正色告诫它道:“儿子啊!交朋友也要择善而交。变色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