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围攻中原解放区。他吹捧蒋介石这个决心下得英明,部署得快当。蒋介石则扬言四十
八小时内一举歼灭中原解放军,活捉李先念。
中原解放区是在抗日胜利后由几支部队汇合而成的:一支是原在鄂豫边区的李先念、
郑位三率领的第四军第五师;一支是从广东北返的王震、王首道等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
旅南下支队;一支是从河南中部南下的王树声等率领的嵩岳军区部队。这三支久经战场
的部队,在豫西桐柏山区胜利会师,以新四军第五师为主体组建了中原军区,李先念为
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
蒋介石看出共产党中原军区的建立似乎威胁着国府的大门。是集结大量军队向这个
地区进逼。本来中原军区避免冲突,根据中共指示主动撤出这一地区。由平汉铁路西向
东转移,准备在安徽五里河一带,向新四军主力靠拢。正值“停战今”颁发,中原军区
恪守停战协定,立即停止前进,临时在以宣化店为中心区就地待命。
蒋介石睽视这个时机,蓄谋先下手消灭共产党这支部队,他利用停战期间,调集十
一个正规军二十六个师约三十万人,紧紧地包围了这块地区。
周恩来和马歇尔会谈,国民党当时担任代表的是军令部长徐永昌,他是替换陈诚的。
周恩来严正指出国民党当局已密令三十万军队围攻五师,建议同往宣化监督停战。他同
徐永昌飞抵汉口,和美国代表拜鲁德会合了。徐永昌一下飞机就说病了,派武汉行辕副
参谋长王天鸣作徐永昌代表。他们会见了李先念司令员。李先念愤怒地历数国民党破坏
停战的大量事实。王天鸣边听边擦汗说:“兄弟返回汉口,呈禀上峰,再作处理。”拜
鲁德只是说:“周先生,停战还是有成绩的。”周恩来严肃地说:“四个月停战,应该
说是有进展的。但是中原地区形势很严重,李先念司令员刚才揭露资方军队破坏停战协
定的一切行动,都是事实。应该知道,中原战争如果爆发,必将宣告和平结束,成为全
面战争的起点。我希望拜鲁德先生、王先生要秉维护和平的精神,竭力作出有益的贡
献。”
军区举行了欢迎晚会,很热情地召待了三人小组。拜鲁德向马歇尔报告,说关军这
股部队,不可等闲视之。他们士气很高,有极强的战斗力。王天鸣向武汉行辕报告说,
对李先念部,不要轻他们的战斗力!我看,他们看准方向后,会有力量的突出重围。
刘峙向蒋介石保证,生擒李先念,一个兵也漏不掉。
深夜,周思来在李先念司令部,继续听取汇报,他最关心的是部队的土气。李先念
和军区领导们说:“生活虽然很艰苦,绝大分战士的士气都是很高的,坚决主张武装突
围打出去.但也有极少数同志,害怕战争,幻想和平。”周恩来听完后反复指示:“你
们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幻想国民党发善心,他是不会发善心的。你们必须依靠自己
的力量,你们脑子必须复杂一点,一定要设法用枪杆子突围出去。对幻想和平的,即使
是极少数的人,也必须认真抓紧教育。”已经到下半夜了,他和军区的负责人一起,在
油灯下面把军事地图展开,仔细地察看军区制订的作战方案。对突围方案中选定的路线、
地形、敌情,哪里有山,哪里有水,哪里有敌人的碉堡,哪里敌人部署多少兵力、战斗
力如何?刘峙和他指挥的心理态势,都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和研究,一直工作到清晨。
周思来回到武汉,三方代表签订停止中原内战的协议。这个协议的重要成果,是国
民党方面同意将二千多名伤病员和非战斗人员以及部分被国民党蚕食地区的地方干部遣
送到河南安阳。这就精简了部队,便于做好突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蒋介石对停止中原内战协议,经过仔细的研究,认为共产党死定了,他们反抗就是
灭亡,直到被全部歼灭了事。他批准这个协议,同时密令,只要共产党在这个时期有一
点行动,就开始围剿,绝不留情。
这时山东解放军某部围攻枣庄。周恩来立刻电告中共中央:这样作“恐于大局不利,
并将五师处境说清了。建议停止进攻,如已拿下枣庄,则应宣布退出枣庄。”中共中央
立即将此电转告山东。
国民党军队指挥官刘峙正在研究一举歼灭中原解放军的计划。他们估计五师必向东
北方向突围,向新四军主力靠拢,因此将大部兵力集中在东线和北线,并命令进攻时不
许有一个漏网,务求全歼。
蒋介石让陈布雷拟好了贺电,静等刘峙发来全歼李先念的胜利消息。
中原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和周恩来在宣化店时一起研究的作战部署,以主力西
向,分三路全部突出重围。
蒋介石大怒,说刘峙是个草包。
李先念率部突围有重大意义,它的突围成功,又给国民党反动派一个沉重的打击。
●司徒重登与蒋介石穿一条裤子
蒋介石疯了,他在中原惨败之后,愤怒地下命令进攻张家口。同时展开各地的进攻,
把内战打响了。
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说:“蒋方是边打边谈,在东北兵力不足,一时不致有大动作,
关内则向我中原、苏北、山东、热河等地进攻,可影响晋冀鲁豫,建议在政治上要对其
进行揭露,在军事上应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
中共中央通知各解放区“敌反共反人民的大内战已从围攻中原五师开始。将进行自
卫战争。”
周恩来和董必武一起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在官邸会见了他们。他穿身军装刚从牯岭下来,就开紧急军事会议。看样子
满脸不愉快,大概是对中原冲突捕他这一刀还没有愈合伤口,他又有些仗势,因为他手
中拿着全国围剿令。好像对方会害怕似的。他正集中五十万大军向华东解放区大举进攻。
周恩来开诚布公地说:“根据目前双方情况,国民党军队干涉了谈判,已经走在和
平谈判前头,委员长是该到认真停战的时候。军事压力压不出和平来。还是和平谈判
好。”
蒋介石翻翻眼皮重复提出说:“是呀,和谈好,你们能让出苏北、山东、胶济线。
这就解决了,全国就和平了,一个月以后就可开国大,改组政府。”
周恩来说:“这样的让出是和平谈判?还是压迫呢?”
蒋介石还是重复着说:“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么。你们还有许多地方可
以生存,现在大家都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胁很大。“胶济路如不让出,
交通则常遭破坏,就无法安定,北宁路无承德掩护,也不安定。”
董必武说:“胶济等诸路交通在日夜运兵,这岂不是破坏和平的主要因素吗?”
蒋介石狠狠看了董必武一眼说:“政府难道说,还没权使用铁路了吗?关于运什么
就不要管,政府的军运不能调动吗?”
董必武说:“正值和平谈判之际,积极地往战区部置军队其目的何在?我们本来在
中原调动部队,不是遭到围剿吗?这样的不公平事儿,岂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
点灯吗?”
蒋介石脸色难看起来,他把脸转向周恩来说:“如你们让出这些地方,全国人们都
说你们好,你们不会吃亏民”
周恩来回答说:“今日必须一面求全面停战,一面开政协,谈改组政府。光谈一方
逼一方让出许多地方,这就没有公理可言了,另方面在各战场上部署重兵围剿进攻,这
阻碍了和平谈判。我们不能让军队到别人指定的地点去找生存,那就要被吃掉了,还有
什么生存?再说,我们本身已经在很好的生存,还有什么必要去讨生存呢?关于军队只
要按谈判进行,是要整编的,而不应存着取消对方军队的念头和行为来达到消灭对方的
目的。”他对蒋介石所提出的问题逐条给以答复,并对驻军方案提出具体建议。
蒋介石丝毫不予考虑,只是说:“要你们让出这些地方,要让出来。”
双方因无话可谈不欢而散,周恩来、董必武站起身来走了。他们没有再约定会谈日
期。同天,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作出判断:“现在形势,边打边谈,以打为主。”
蒋介石却认为内战形势对他有利,根本无意于实现和平。他跟周恩来谈话后又上牯
岭会见司徒雷登大使去了。
司徒雷登一下山就吵嚷,蒋委员长大有诚意,他们制定一个五条方案。他约周恩来
会谈了五个小时。司徒雷登说:“委员长同意先成立一个非正式的小组,由他和国共双
方商谈改组政府。”
周恩来回答说:“这个小组中的小组,怎么来改组政府呢?”
司徒雷登说:“在商谈前中共必须接受下列五个条件:让出苏皖边区;让出胶济线;
让出承德与承德以南地区;十月十五日前退至黑龙江省、兴安省及嫩江省;鲁、晋两省
须退出六月六月后的占领地区。否则,停战、改组政府都无从谈起。”
周恩来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还没有立刻发言,但他的目光在蔑视这位大使了。
司徒雷登拿着手中打字纸,好像他很有威慑力量。他问道:“周先生,有没有商量
的余地?”
周恩来缓了缓脸色,断然地回答:“绝对不能接受!一条也不行。”
他庄严地回绝了。使满脸狡诈之气的学究派司徒雷登大使有些目瞪口呆了。
周恩来又反过来问道:“司徒雷登先生,蒋委员长何以如此无理呢?何以愈要愈多
呢?”
司徒雷登这才端上一口气说:“周先生,委员长说形势已变。”
周恩来说:“蒋介石错误地认为,两三月后,他可以从军事上进占苏北、胶济线、
热河、同蒲南段、津浦北段、安东、哈尔滨,我看没那么容易。我们的观点是,谈也好,
打也好,边谈边打也好,目的是为了实现和平。”
司徒雷登说:“如此和平无望,似非内战不可了?”
周恩来说:“这是蒋的方针。我们首先是无条件停战,依照政协改组政府。六月协
议,我们让步很多。今蒋要求无理,故内战应由蒋负之。”
周恩来回到梅园,他还在生气,感到八司徒雷登身上看出,美国政府逐渐抛开在国
共之间“调解”的外衣,更加公开露骨地援助蒋介石进行内战了。他连夜致电中共中央,
报告了这次会谈情况。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复电说:“蒋之五条绝对不能接受,一条也不行,你的答复
很对。我们解放区正在动员全力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马歇尔看出蒋介石是铁心要向张家口进攻,共产党保卫张家口,他并不怀疑张家口
对国民党、 共产党的重要性。 但他不能不得出共产党号召停止战争而政府则“在实际
上执行武力政策”的结论。军事行动不停止,谈判就是白费时间,会谈就是在枪口下进
行的了。鉴于这种情况,马歇尔说他不能再当调解人了。他和司徒雷登宣布谈判陷于僵
局,调处困难。国共之间的谈判一时处于停顿。
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在答复各报记者询问时说:“六月谈判已解决了问题的百
分之九十,即王世杰也说已解决百分之八十五了,最后国民党提出要中共撤出四个地区,
使谈判拖延不决,后来变成五个地区。明知中并无法答应,以此来拖。现在又谈改组政
府,要不弄清楚,又可能拖几个月。国民党就是用‘拖’来蒙骗要求和平的人民,欺骗
世界舆论。”
周恩来在答复外国记者有关时局的问题时,他又说:“国民党当局相信能用武力压
迫我们屈服,故其对谈判是敷衍的、表面的,是用来欺骗世界与中国人民的,其真意是
在打。我们给他的回答是战争不能使中共屈服,只有愈打愈大。政府当局想靠打来达到
目的,是做不到的。”
局势开始急速地恶化。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陈诚公开发表谈话,宣布国民党军队将
进攻张家口。接着蒋介石手令北平行辕及第十一战区、第十二战区部署对张家口进攻。
张家口是解放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之一。进攻张家口是一个严重步骤。它表明国民党
决心实行最后破裂。
●争夺张家口
蒋介石不再藏头藏尾了,他公开露出脸来,发出限期收复张垣的命令。国民党以九
个军的兵力分三路向张家口大举进犯。
张家口是聂荣臻总部所在地。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部队在聂司令员的指挥下,坚决自
卫反击。
国民党北平行辕集中第十一战区孙连仲司令官和第十二战区傅作义司令官两部共十
一个整编师七万余人,分别从南口、怀柔和集宁、丰镇两个方向沿平绥路向张家口进攻。
晋察冀军区将主力置于平绥铁路东段进行阻击,同时并向平汉路北段出击。这样使
孙连仲部队受阻,而且遭到重创。孙连仲吃过大亏,不敢往前进攻了。
这时蒋介石见东线进攻张家口受阻,他对孙连仲有些恼火,又下令孙连仲调整军事
部署。他在几次赴北平时就包藏着祸心,要拿下张家口。当时他要调动拥兵四十万的北
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当时李宗仁也赞成全面出击,而且早有腹案。当杜聿明先动手拿下
控制长城线的承德时,孙连仲也想收复冀东和平津地区了。傅作义则从归绥东进夺取张
家口,以确保平绥路。这些计划经过几次讨论,统由陈诚指挥。
仗一打响,李宗仁有顾虑,傅作义在归绥,他们不敢轻易放出这条虎。
傅作义是山西荣河人,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可以说是行伍出身,当过排长、连长、
营长、团长,后来参加阎锡山与奉军张作霖之战,任晋军挺进军总司令,到一九三一年
任绥远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第三十五军军长,参加长城抗战。在百灵庙之战、忻口战役,
都给日本以沉重打击,成为著名的抗日将领。击毙日酋川水中将,他是国民党第二个戴
上“青天白日”大勋章的军事要人。
傅作义知道蒋介石早晚会撕毁停战协定。他得到进攻张家口命令时,陈诚已经到了
归绥,两个人作了多方面的交谈。
当时陈诚说:“宜生,这次搞下大同,委员长非常赞赏。”蒋介石对傅作义早有戒
心,不让他东越大同。蒋常说:“傅宜生绝非等闲之辈,绥远那个不毛之地是养不住他
的。”还有一个不放心,傅作义在抗日战争时期接触不少共产党人,他还说:“傅宜生
可别让共产党赤化了。”因此蒋不轻易放傅作义南下取张家口。
陈诚的华北作战方案,孙连仲两个军要下丰润、乐亭、迁安、迁西、遵化向山海关、
喜峰口方向北上;杜聿明先拿下锦州、占领沈阳,然后以第九十三军、第十三军从建昌、
凌源出平泉、宽城,然后直取承德。后来杜聿明向辽南发展,保沈阳同时,他指挥近七
个军攻下四平街、占领长春、直逼松花江江边,在停战中又取了承德,这就使蒋介石野
心勃勃,决心要占领张家口。这时华北解放军攻打大同,蒋介石受不住了,为了巩固地
盘,不得不拉拢傅作义,他发电给傅作义:“出于华北战略考虑,兹将大同划归绥远绥
靖公署,请即解大同之围。”
傅作义可下子等到这一天了,是他冲出塞外的机会到了,他立刻接受任务,调动兵
力大举进攻大同。
解放军一边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一边撤出大同,加强张家口的防线。
傅作义进驻大同,如给他解开了绑绳一样。张家口成了他主要的垫脚基石,他可以
控制华北,控制阎锡山,华北称雄的日子到来了。
孙连仲的攻击木顺利,陈诚就催傅作义迅速出兵。他看出傅作义对老头子的密令有
按兵不动之举。
蒋介石又用解围大同的故伎,让陈诚亲自跟傅作义谈,将张家口划归他的第十二战
区管辖。同时亲自发了许诺的密令,及亲笔信:
宜生吾弟:共军主力被牵制于怀来,张垣势孤,取张垣今其时也。张垣乃北国重镇,
决定设张垣绥署,以吾弟为主任。见电兴师,谅不负所望也。”蒋中正。
傅作义看了蒋介石这封亲笔信心落地了。为了显示他效忠蒋介石,免蒋介石疑心,
他居然灵机一动,写了篇奇文给毛泽东。
毛泽东先生:
……做一个自命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懂得,所谓革命形势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客
观强求的,更不是主观强求的,否则削足适履,以人民之所恶强加于人民,是永远不会
成功的。所以,我热诚地希望你们能接受大同战役的血的教训,立刻改变政策,放弃武
力万能的观念,速参加政府,结束叛乱……我个人始终未以共产党为敌,更没有准备和
共产党作战,我毋宁是一个同情共产党的人,你们曾经坚决主张抗日,你们有坚决奋斗
的精神,我都钦佩。只有今天的战乱政策是万分错误,国家为人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