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合国会员,再加他的大盟友俄国过去从来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甚至他们可以不参加,
联合国的命令会遭到忽视。因此必须立即作出其他决定,如我国政府愿意对大韩民国给
予多大援助或鼓励。”
杜鲁门沉思着,朝鲜地区无疑发生北朝鲜全面进攻,消息变得更加严重。他最后以
美国总司令口吻发布了命令:他要艾奇逊会同陆海空三军部长和参谋长立即开始进行研
究,以备他回来以后提出建议。在总统到华盛顿的当晚,在布莱尔大厦一起参加晚餐会。
他这才平静地向身边工作人员打招呼,告诉他们发生了多么严重的问题。他过后才坐到
餐桌旁吃午饭,边吃边打量夫人和女儿,她们这两天格外的温顺,平日调皮的玛格丽特
独生爱女,也没有穿她那件挑逗人的“玛格丽特红”长衫。但事已到了这般地步,他把
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她们。他仅仅喝了半杯牛奶,半片面包,平日爱吃的甜果子酱碰都未
碰,可见他心中不知是个啥滋味儿了。
杜鲁门离开餐桌,他通知随行人员和《独立号》全体机组人员,从现在开始四十分
钟以后,在一点二十分离开独立城,前往堪萨斯城市直机场。工作人员讲,由于总统走
得太匆忙,有两名工作人员和大批记者都丢下了,总统要准备另一架飞机给丢下的人员
用。他和家人离别时要唠叨几句,这次却一声未吭。
下午两点十三分,总统《独立号》呼啸地飞上天空。杜鲁门家人向上帝祈祷。他先
在机上电告白宫招待员查尔斯·布朗奇,八年半要在布莱尔大厦准备好一个极其重要的
宴会,艾奇逊先生会把名单交给他,并再三叮哈布朗奇通知由官司务长让著名厨师做。
谁又能猜出总统这时的心态呢?
飞机升到高空平稳地飞行时,杜鲁门总统在等艾奇逊要联合国召开安全会议的结果。
他闭上眼睛在继续沉思,他此刻脑子里非常活跃。他认为这场刚刚发生的战争,是非同
小可的战争,在第二次大战后,世界明显分成两个阵营,但由于有一段共同战斗成为盟
国,无论怎么说还是有种藕断丝连的,各大国领袖在几次大会议上都碰坏了。几年后大
家心都冷下来了,都在追求自己的东西,从打俄国有了原子弹,美国、俄国更在加倍地
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样就一天天疏远,一天天恶化了,你破坏他,他破坏你,造成冷空
气,冷战开始了,不断地升级。这次朝鲜战争,是把两个阵营的界线划清了,而后就是
毫无情面地你死我活的斗争。即或这次朝鲜战争挑不起第三次大战,但是盟国的友好气
氛没有了,撕开裂痕,不可能弥合了。艾奇逊在联合国会上,会出现什么样情况呢?这
个国际组织会有什么力量?它就要庆祝成立五周年了。在会上必定要导致对北朝鲜的谴
责。在他的灵魂深处知道,大韩民国没有挑衅吗?如果战争在三八线以南附近进行,或
者战争再往南推,就是把联合国往战争跟前推,把世界两大阵营推得更加明白了。此时
谁又能预料战争的走向和发展呢?最后对哪个阵营会得到好处?会得到明显的利益?包
括政治和经济。此时此刻美国是掌握战争的趋势的时候了。
杜鲁门想到这时,他感到心发烧,眼球发干,几次摘下眼镜来,他有些坐不稳定了。
就在这时,在飞机上收到艾奇逊紧急电报:我们已经在联合国提出谴责北朝鲜“无端侵
略行动”的联合国决议案,已在安理会以九票对零票通过。杜鲁门听到这里兴奋地说:
“噢,上帝,这意味着联合国的威信得以保证。相反,联合国在世人眼里势将成为笑
柄。”艾奇逊在电报中说:这是联合国迅速疾发的一着,使得俄国人措手不及。他们对
安理会拒绝接纳共产党中国和驱逐中国国民党一直持抵制态度。这样一本,他们就未能
行使否决权。
又过一会儿,杜鲁门脑子里忽然想起另外一面:噢!俄国没有在联合国采取迅速行
动?是因为北朝鲜突破三八线占上风!在西欧国家负有自己国家的义务,美国和他们缔
结了北大西洋公约在这些北约组织国家里,我们有强大军事,要用坦克拖住北极熊。在
和俄国人的摩擦中,我们会和西欧朋友并肩战斗。在亚洲更为重要,美国会寸步不让。
这场朝鲜战争也正是双方力量的试探。
杜鲁门想到这里心更焦急了,他怕那个不听摆布的麦克阿瑟会出什么风头。这家伙
是纵火者.他缺少政治,不知放一把大火会连自己挨烧,还是用火星纵场大火,光烧对
方,而自己躲得远远地观望着。
看得出总统很着急的模样,随行人员不住地向他介绍飞机下的城镇,意思快飞到华
盛顿了。飞机在中空飞行,西半天铺着一疙疽一块的深灰色云彩,渐渐地被西坠的太阳
照射得成为紫褐色的血痕斑斑了。美丽的西半天成了杀人的屠场了。杜鲁门皱紧眉头把
脸往机舱窗里移开,他看着机舱壁上挂着的钟正好打七点,响声不像往日那么脆快,他
不由得想到丧钟上去了。
●杜鲁门点将
飞机在七点一刻抵达华盛顿,在机场迎接的有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通
讯联络秘书哈西特。当官员们和总统握手拥抱时,大家都沉默无语,杜鲁门拱到嘴边上
的一句话:战线还在三八线哪边?但他从艾奇逊沉嘟嘟脸蛋子上的阴云,知道不妙了。
当他和约翰逊拥抱时,对方小声地说:“我们上午到华盛顿。”他没有吭一声,在朝鲜
战争前,早就对这位国防部长不满意了,已经准备撤职了。好像战场打得不景气怨这位
无威望、无能的国防部长。他心里也在惦量:刚一打仗就撤了国防部长,好吗?他们驱
车一阵风忽忽地赶往布莱尔大厦。在那里参加会议的陆、海、空三军部长,还有刚刚从
东京赶回来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陆军上将布莱德雷,还有陆、海、空三军参谋长,国
务卿艾奇逊,副国务卿韦伯,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和希克森,以及无任所大使杰塞普,包
括总统在内共十四人,大家立即入座就餐。宴席准备得非常丰盛,大家没有味口,吃下
去不多。
杜鲁门总统本来在飞机上颠簸得肚子很空,但拿起刀叉也没有胃口,他又不好先退
席,他这班子里有国防部组织的软班子,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组织的硬班子。
半个小时后,大厦服务员退出去了,他又给家人打电话,告诉夫人和女儿,他已经
托上帝福平安抵达华盛顿。他这是习惯了,无论心中搁着什么事情,他也会稳住神,不
失礼节。
八点钟。在大厦楼下开会,布莱德雷送给总统:国防部致总统的备忘录草案及麦克
阿瑟关于台湾问题的备忘录副本。他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但他没有先发言,他对这场
战争发生的未来走向还难卜准,对总统不摸底,因为战场推到三八线以南来了,这会跟
踪而来很多麻烦问题,尤其国际问题,他要先听艾奇逊的发言。他最头痛的是这里的指
挥官是麦克阿瑟将军。
国防部长约翰逊性格古怪,他对美国的台湾政策不满。这时的三八线战场肯定又会
连上台湾。果然约翰逊发言大肆兜售国防部关于台湾的立场,强调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
中的重要地位,权力想改变美国明面上不再插手的台湾,暗中还是插手台湾的政策,他
要求美公开表态支持台湾,主张加强对台湾蒋介石的援助。他还让布莱德雷在会上大声
宣读了《台湾问题长篇备忘录》和国防部长准备的呈交总统的信。
杜鲁门认为约翰逊比麦克阿瑟对台湾更为关切。他心中有数。这时绝对不能捅了一
个马蜂窝,还没有扑灭马蜂,又连着去捅马蜂窝,他要军方展开讨论:这场战争怎么打!
布莱德雷不能不发言了。他认为,从战略上讲,台湾比朝鲜重要;认为如果共产党
真要在远东把仗打下去,美国就必须刻不容缓地保卫台湾,在朝鲜,美国可以依靠大韩
民国部队,台湾,蒋介石还没有站稳脚跟,他带去的军队还没有构成军事防御体系,一
旦台湾被共军占领,将会影响美国在日本、冲绳和菲律宾的地位。
杜鲁门听到这里,他先把对朝鲜的目前情况压一压说:“台湾隔着大海,中共军队
一时还没有能力越海作战。”
约翰逊说:“俄军有一切越海能力,中共军队完全可以利用。”
杜鲁门不满意国防部长,认为他无能力,不愉快地说:“中共领袖毛泽东是个个性
极强的人,他是否愿意动用俄军去攻打台湾,那会使战争性质变了。再说毛泽东和斯大
林都是马克思信徒,第二次大战后可毛泽东说,战争的危险和动乱在欧洲,因为在亚洲
他怕战争把他卷进去。斯大林说战争的危险在亚洲,因为欧洲发生战争、他要攻入军事
力量,看来相信马克思也是从个人立脚点音问题的。冉有毛泽东和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谈
时,虽然订下条约,但俄国斯大林没有得到手旅顺港,斯大林要从另一处下手。我们不
能在台湾上过于露骨,何况目前在朝鲜发动了战争。找门的观点要接近战争拿出战争的
姿态来。”他的这番言论和安排是他自己惯的“杜鲁门方式”—一弄清事实再动手。
接着艾奇逊报告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九票对零票绝对优势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
北朝鲜计卉破坏了和平,并命令北朝鲜人停止行动,撤退他们的部队。
杜鲁门紧锁双眉,他在倾听联合国会敲响什么动静的战鼓?北朝鲜人是否能听进耳
朵里去?大韩民国军队是否把后背转过来,像在三八线对峙那样冲杀过去?池轻轻地敲
敲桌子,他在听艾奇逊和国防部准备的建波:
要麦克阿瑟将军将美国人包括顾问人员及家眷撤离朝鲜;命令麦克阿瑟将军以足够
的武器弹药供应大韩民国军队;要求远东空军竭尽全力支援大韩国部地保证金浦飞机场
及其他航空港的安全,协助陆军击退地面上的进攻;命令第七舰队进入福摩萨海峡,以
防止战争扩大到该地区。命令第七舰队立即从甲米地(菲律宾美国海军基地)北上。找
门应当发表一项声明:第七舰队将阻止中国共产党军队进攻福摩萨,也不准许蒋介石军
队进攻大陆。
杜鲁门听到这里插进一句话,说:“应当命令第七舰队北上,但是在该舰队到达指
定地区以前,我希望暂不发表声明。”
大会继续讨论,陆军参谋长河林斯说:“如果韩国军队当真被击溃,那就必须使用
美国的威力无比的地面部队。”
在座的人们一时都沉默下来,谁又知道三八线在激战中进展情况呢?假如韩国军队
被击溃,势态的发展就极其严重了。布莱德雷说:“这是十分严重的,我们总要在什么
地方划一条分界线。绝对不能容忍北朝鲜军队无休止地进攻。我认为俄国还没有作好战
争准备,但在朝鲜,他们显然是在向我们进行试探,而现在就应把这条线划好。”
杜鲁门说:“应当在头脑里划明白,看俄国的动态,斯大林使什么手脚?”
柯林斯说:“我曾经和麦克阿瑟将军通过打字电报机作过一次会谈,他告诉我,他
在等放行的绿色讯号。”
杜鲁门问:“一支舰队到达福摩萨需要多少时间?”
薛尔曼海军上将说:“舰队开出日本两天现在靠近菲律宾群岛,还需要一天半到两
天。”
杜鲁门问:“在日本我们的陆军驻扎多少师?把两三个师调到朝鲜需要多少时间?”
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回答:“快速部队及海军陆战队和空投军,到达前线需要三天。”
杜鲁门问:“目前空军是怎么部署的?增援远东空军,需要多少时间?”
空军部长芬勒特和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互相对看一眼说:“除了保证支援海军,支援
地空部队,随时出动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都没有问题。”
这很明显,杜鲁门在点将了,这个口口声声不干涉朝鲜战争的总统,现在态度很明
显了,接着他指示三军参谋长作好必要的准备以便联合国一旦号召向北朝鲜采取行动的
时候立即发出命令,使用美国部队。
散会时,这些软班子、硬班子的人们都像在上帝面前受罚后低着头,军人们知道,
不管什么样的战争,打起来都是痛苦的。第二次大战后,几乎又进行五年恼火的“冷
战”。而这次是一场“热战”,是“真枪实弹的战争”。
艾奇逊递给杜鲁门一份电报,是杜勒斯打来的:很可能南朝鲜人自己能够抵挡和打
退眼前这次进攻,如果这样,那就再好也没有的。使美国军队名正言顺重新回到朝鲜有
了时间。但是,如果看样子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认为应当使用美国部队,即使
这样做会招致俄国人进行反击的危险。公开用人道主义宣传,当今世界坐视朝鲜在无缘
无故的情况下遭受武装攻击的躁跟,就将产生一连串灾难性的后果,从而极可能引起世
界大战。
杜鲁门把电报装入公文包里,这时午夜十一点五十五分,他命令通过国防部专线发
出电报。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亲自接受这些命令。电文最后问道:“此刻你还需要什么
进一步的指示吗?”
麦克阿瑟回答:“不!”
从三八线火拼已经过了三十二个小时了,美国确定还击时只不过十二个小时,从六
千里外的危机中作出如此迅速的回应。
●杜鲁门想让斯大林坠入魔网
第二天早晨,杜鲁门总统按八点时间赶到了白宫,他想肃静一下,没有安排开会和
约会。但他昨天的文文武武地发布了命令,他感到身于负担很重,因为战争本来是从正
面开始的,转而成了背面受攻击。这样背就同鼓一样,面向世界让人们捶打出一通通声
音来。这是很苦闷的。他顺步走到壁炉前的地球仪边上,完全是不自觉的行为,伸手把
它转动一下,他近乎自言自语地说:我更担心世界的其它地区,例如中东,他们惹起麻
烦的地方在这儿,倘若我们不加提防。朝鲜是远东的希腊。如果我们现在够强硬的话;
如果我们挺起腰杆面对他们像三年前希腊一样,他们就不会采取任何进一步的行动。但
是,如果我们只是袖手旁观,他们就会开进中东。
整个这一天,朝鲜传来的消息越来越沮丧。午后三点五十分,南朝鲜大使张旭博士
由艾奇逊陪同访问白宫,他递上李承晚用国务院电报体打来的报告:大韩民国部队缺少
坦克、大炮、飞机……他形象可怜,忍不住地哭了起来。杜鲁门和国务卿劝张旭大使,
要他心情平静下来,不要灰心丧气,战斗才只是进行了四十八小时。因为白宫门外围着
一大群记者。他嘴里叨咕着:“为时晚矣。”
局势越来越严重,杜鲁门刚刚回到白宫住处,艾奇逊打来电话,建议在布莱尔大厦
召开高级顾问会议。杜鲁门他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他说:“九点开吧!我得向独立
城家里打个电话。”在电话中他还和夫人开玩笑说,“战争会使我这老头年轻。”使人
听着他泰然自若,从容不迫,但他预见到未来的步骤,是山雨未来风满楼了。他必须迅
速地作出决定,把美国青年送进战争。
布莱尔大厦会议,还是原班人马,但气氛很黯然。他仔细地考虑麦克阿瑟将军送来
的最新消息:韩国部队抵挡不了北朝鲜的猛攻。敌人的有利问素完全在于拥有坦克和战
斗飞机,我们估计是;争面崩溃迫在眉睫。
布莱德雷说:“敌人坦克已经进入汉城的郊区了。”
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说:“在朝鲜使用了大批飞机,先是掩护美军家属登丹麦轮
船撤退。我看该投入攻击敌人部队的战斗了,包括轰炸桥梁。”
海军参谋长薛尔曼上将说:“舰载机也要参加攻击!”
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等着命令,到底动用驻日本远东哪几个师?
杜鲁门仍然希望空军和海军支持韩国部队,避免在韩国首先使用美国步兵。尚不知
道麦克阿瑟在南朝鲜有什么安排?这位将军从打进驻日本,没有返回过华盛顿,尽管总
统邀请过,下过命令,都被这位五星上将以“公务太忙难以抽身”来回绝了。散会后他
安排布莱德雷和麦克阿瑟通次电话,总统本人也打算通次电话,使北朝鲜发生的战争处
理得更加得当。
已经连续过了四天,朝鲜传来的电文几乎都是坏消息,麦克阿瑟司令部和五角大楼
给总统的报告是:韩国部队伤亡过半了,没有希望保卫汉城,现在已经在汉城以南构筑
工事、防线。这时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收到美国驻苏大使的转告:请苏联政府
利用其对北朝鲜当局的影响施加压力,促使其撤退入侵部队。而苏联方面答复为:苏联
政府业已核实,朝鲜发生的事件是因南朝鲜当局部队连日来进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