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较量-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表,我们走到一块了。”
    杜平说:“彭总由你挂帅,这仗就好打了。”
    彭总说:“毛主席指挥到哪里,咱们就打到哪里。”
    会议由高岗主持。首先由邓华宣读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志愿军入朝参战的
决定和关于志愿军的组成以及对彭德怀同志任命的命令。大家热烈鼓掌,一致表示拥护
中央英明决定。
    接着高岗讲话,他像把大尾巴扫帚就划拉开了。往上讲到毛主席怎么组织政治局扩
大会议,他信口开河谈了他在会上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现在打仗中国没有经济基础,军
队还在剿国民党残余,大多厌战了,再加像林彪那样的指挥官也缩头养病了,这阵打仗,
不是时机,先抓紧建设,再过三年五载,经济军事力量都够了,再打也不迟。他说苏联
也是这个意思,开头斯大林他们看北朝鲜快拿下釜山港了,这是多么大的军事胜利,苏
联将来在釜山建立军事基地,就控制了太平洋的一带要塞,那时中国的旅顺港也不再那
么险要了,也不一定再和中国要旅大港和中东路了。眼下拿下朝鲜,莫斯科都开始碰杯
了。谁知道,这个麦克阿瑟在仁川一登陆,朝鲜半岛战场起了翻天覆地大变化。威胁到
中国鸭绿江边安东了。毛泽东接到斯大林电话,我们开始只是组织东北边防军,毛主席
不想打仗哟,国家当务之急是百业待兴,要搞经济建设哟,打了这一仗就等于解放战争
晚打胜多少个年头哟,可是斯大林说为了马恩列斯毛,革命转东方,就这样,斯大林给
毛主席戴高帽……”
    彭德怀一听高岗这是狗皮袜子不分反正,哇啦哇啦说这么一大堆玄话、废话,一看
不能再让高岗没头火车溜在下坡路上瞎滑了,  赶忙找个插话的节骨眼儿说:“高主席,
你的东北可是挨着鸭绿江呀,我的人吃马嚼可都得出在你身上,要断了捻,我就来拿你
肚皮当鼓敲。”
    高岗这才又大吹他在东北搞得出奇, 他保证志愿军高粱米充足。 可他又说:“老
彭,跟着你的屁股后头运到朝鲜去,那可是不容易,美国的飞机比老鸹还多,绕脖子、
缠腿不会少麻烦。不过我会组织人背肩扛给你送上火线。”接着哈哈大笑还要往下嘞嘞。
    彭德怀站起身来带头鼓掌说:“志愿军干部们,为高主席呱唧呱唧。”大家热烈鼓
起掌来。
    高岗还没有下台,还要讲什么。
    彭德怀边往讲台跟前走边说:“我得开锣说了,你别吓唬我的干部,美国飞机没有
什么可怕的,天底下老鸹多,感到谁身上几泡屎?我们也会有高射炮和飞机的,我可不
怕飞机。打仗嘛,你有长的,我有短的,你有来的,我有去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我要打就要打胜,不然我还不来吃高粱米。”
    彭德怀借机几乎把高岗从台上挤下来,他站在讲台上开始讲了。他开头说中央出兵
朝鲜的问题是有不同意的同志,因为那是讨论问题,毛主席要从多方面听取意见。意见
听多了,考虑问题就更全面了。他见高岗坐下了他才语重情长地说:“因为在当前出兵
对国家百业待兴的时期会带来影响,我当时也有这方面考虑,中央去飞机拉我到北京,
我的口袋里是装着西北建设的蓝图。但是,我听了许多同志的各方面意见,我在脑袋里
也做了很久的斗争,后来听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精辟分析,我才认识到美帝国主义占领
朝鲜半岛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大家请想想,美帝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
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美国把侵略战争刚一打响,杜鲁门在国会和五角大
楼里通过了封锁台湾海峡,连台湾都改口叫福摩萨了。蒋介石在台湾,跳着脚要出兵朝
鲜,这还看不明白吗?周总理说朝鲜战争国际上风波大着呢?它在影响欧洲。毛主席说,
虽然看势头掀不起第三次大战,但是会吓倒很多人的,甚至马列主义者,其后果十年八
载不明显,也许过半个世纪,是要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这变化‘因’起之于现在,
‘果’就太远了。话又转回来,眼前,活生生的是美国在侵略朝鲜,麦克阿瑟马不停蹄,
它要发动侵华战争,他蹲在你大门口,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什么
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然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
同美帝国主义见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们作战,它
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
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该出兵。我们不出兵援助朝鲜,
又怎么能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呢?所以,为了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
国主义的威力也要出兵。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正义的、是必要的,也是英明的。”
    彭总这番话讲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大家深受感动,热烈鼓掌。
    高岗鼓着掌说:“老彭,你这个闷嘴葫芦,讲起话来对准目标,句句是炮弹呀!”
    彭德怀说:“我需要的炮弹,你得给我供应上,不然,我可要揍你。”
    高岗说:“我会供应上的。下午我就带你去兵工厂,张作霖时期的,日本人又扩大
的,好大一片哟,够你用的。”
    会议散了,外交部和军委来人组织彭德怀同志会见金日成同志的代表、朝鲜内务相
朴一禹。当天夜晚,在大和旅馆一间新布置起来的客厅里会晤了客人。准备高岗也参加,
但他去跳舞没有出席。
    ●毛泽东下令暂不出兵
    朴一禹见到彭德怀,亲切地握住彭总的手说:“彭德怀同志,金日成首相让我代表
他向您表示敬意,对中国政府和毛泽东同志表示敬意。”
    彭德怀对朴一禹表示对金日成首相和全体朝鲜人民及人民军反抗美帝国主义的抵御
感到敬佩。
    张养吾和毛岸英作为工作人员在座,为客人泡了茶,预备了糖果点心。在座的还有
朝语翻译金昌勋,双方谈得诚恳热烈。
    接着林一禹向彭德怀通报目前朝鲜的战况。美国最近已从日本动员 5万兵力补入了
李承晚军队,并且还拟再从美国调 7个师来朝鲜作战,从东西朝鲜湾登陆。他还谈美李
军在三八线以北的军队番号。
    彭德怀司令员要张养吾和毛岸英悬挂一幅朝鲜半岛地图。他认为美国第八集团军沿
开城——沙里院——平壤轴线向西北方向发起进攻,总的矛头指向平壤,然后第十军第
一陆战师以一次两栖突击夺占元山。尔后,两支部队沿东西轴线实施向心突击。一旦会
合,就会封闭半岛,自从在仁川登陆后,第二次切断朝鲜人民军的退路。
    朴一禹听翻译泽出后,连连点头,他听着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在军事上的精辟的
分析,感到十分敬佩。
    彭德怀又说美军既然突破三八线之后,能够两栖突击夺占元山,显示了他的兵力占
了上风,为什么还从日本紧急增兵呢?麦克阿瑟在威克岛虽然向杜鲁门保证中国没有可
能出兵,但作贼胆虚还是怕遭到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因为麦克阿瑟新的作战目标不是
鸭绿江边,他明明知道中国在鸭绿江以北屯有重兵,他仍然大举将部队推进鸭绿江方向。
    朴一禹脸上带着痛苦的表情,他说:“金日成首相再一次紧急要求中国军队迅速出
动,好使打散的军队有地方再集结,不然就得过鸭绿江了。”
    彭德怀诚恳地说:“我在这里听朴一禹同志通报了目前的朝鲜战况,使我心中有底
了,但这还是纸上谈兵。古代中国军事家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准备和我们的
军事干部讨论之后,立刻去安东,进一步讨论过鸭绿江问题。我军出兵不仅是定了,而
且是很快就要出动了。但还在等中国政府毛泽东的命令。”
    两方真挚地谈了一些中国出兵后,在朝鲜广大人民当中的影响,以及过江的中国部
队应注意的事项。送走朴一禹之后,彭德怀召集副司令和兵团级指挥员讨论出兵的具体
问题。
    大家听了彭总对朴一禹通报战况后的分析,都热烈地、细致地发言,而且感到出国
是迫在眉睫了,不能让麦克阿瑟把兵推到鸭绿江边,等他们圣诞火鸡吃到嘴,喘过一口
气来。要迅速出兵迎头痛击,一口气把他们赶回三八线去。
    彭德怀看着这些干部的士气高涨,他喜欢兵在勇,将在谋。他接着很细腻地谈到入
朝作战的指导方针。他说:“当前我们的任务是积极援助朝鲜人民反侵略者,保持一块
革命根据地,作为相机消灭敌人的基地。在敌人技术装备优势和朝鲜地幅狭小的条件下,
我军过去在国内战争中所采取的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已不适合于朝鲜战场,而要采取
阵地战与运动战配合的方针。敌人来攻,我们要把它坚决顶住,不使他前进;发现敌人
的弱点,即迅速出击,插入敌后,坚决消灭之。保存土地是我们的任务,但更主要的是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的战术是灵活的,不是死守阵地,但在必要时又必须坚守住
阵地。朝鲜人民和我们都是东方人,他们的民族感情和生活习俗我们充分尊重,我们要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准则。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我
相信同志们一定能完成好。”
    大家聆听了彭总的教诲,都增加了信心,同时也提出各自的看法。认为听了朴一禹
的朝鲜战况通报,原来中央决定的先派两个军过江,现在看起来,一是两个军过去力量
太少,兵力不够;二是美军的飞机已多次飞到鸭绿江,他们已发现我们在江边的集结,
一旦他们把江桥炸掉,部队再过江就困难了,是不是考虑四个军一起过江?来他个打蛇
先打头,过江后第一仗要打得狠!准!猛!
    彭总认为这个意见很好,他要向党中央毛主席和军委报告,并要邓华、洪学智、解
沛然立即返回安东进一步了解朝鲜现实战况,向中央毛主席写报告。他要在沈阳和高岗
再次讨论供给问题,及组织民工支前问题。他还打算和周总理通个电话,询问苏联支援
空军问题。
    两天后,彭总赶到安东,几天不见面,看他瘦了些,这种操劳是体力、脑力都大量
消耗了。他来到安东,住在镇江山下,当夜就听取了各兵团的汇报,他传达了中央和毛
主席意见,同意四个军一齐过江,而且还要从天津调第六十六军速到安东准备入朝参战。
    彭总司令带张养吞和毛岸英两天中几次去鸭绿江边探看水情,他对毛岸英说:“我
要有诸葛亮那两下子,我不是借东风,我是借北风、借寒风,使鸭绿江封冻。”
    毛岸英看彭总那样着急,他到当地老乡那里搜集来资料:关于鸭绿江每年在什么时
候封江,整条江在哪一段先封。
    彭总高兴,说毛岸英干事情认真。他在几张地图勾划出几条要架设浮桥的位置,及
封冻后大军入朝的几条路线,怎么能躲避开美军飞机的轰炸,减少伤亡。
    彭总又把朴一禹同志请到安东他的住所,再次听取朝鲜战局的最新情况和敌我双方
当前态势。这次志愿军领导干部全参加了。朴一禹讲:目前美军第一师、第二师、第二
百四十一师、英军第二十七旅,伪军第一师已集合在汉城以北三八线上的开城、金化地
区作进攻准备。伪军首都师、第三师已到元山,伪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正在逐步向
元山地域集中,并得到美军海军支持和补给。美陆战第一师在汉城,美第二十五师在大
田、水源一线,美第七师在大邱、釜山线,美第八集团军军部在大田,都是出洞的蛇藏
在草丛中伺机出动。
    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首相指挥下的尚能战斗的部队仍在三八线坚持抗敌,南部人民
军撤至三八线以北的有五万余人,其余大部分还滞留在朝鲜游击区。
    朴一禹再次代表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党中央请求中国共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尽快出兵
支援。
    彭总立刻向中央毛主席汇报朝鲜同志的请求,同时组织兵团领导结合掌握朝鲜战场
实际情况, 对志愿军火朝部队部署进行研究。以一个军进至平壤东北约200公里之德川
山岳地区,待机出击。以其他三个军及三个炮兵师设置在德川以北之熙川、江界地区。
    这样,使美军、伪军遭到痛击后,停止前进,要粉碎美伪军在元山的会合,分大段
先给予斩断。
    志愿军迅速争取时间,准备展开大战,遏制敌军而集中主力歼灭。
    彭总准备去鸭绿江边拉古哨,过江会晤金日成首相。在这种情况下,等着一声信号
枪六军就过鸭绿江了。
    这天刚起床,彭总进屋来又扑到地图上又划又改,看出要出国了,参谋匆匆走来送
上毛泽东主席的加急电报:
    彭高、邓洪韩解:一、10月 9日命令暂不执行,第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
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谈。
    毛泽东
    10月 12日 20时
    彭总深深地锁着重重的眉毛,张养吾硬要拉他去吃饭,说飞机安排在两个小时以后
才起飞,彭总掠动眼皮看看也没说吃或不吃。看着为他准备好的一包子材料和他面前摆
着的笔记本子出神。张养吾没有办法,不好往深里说什么,转身工夫出屋去了。
    不大一会儿工夫,毛岸英抱着几本书,披着父亲送给的黄呢子大衣进屋来了,像个
大孩子似的,一进屋就喊:“彭叔叔。”但立刻又改嘴叫道:“彭司令员,咱们下一盘
棋怎么样?”他虽然问得很突然,但听他的口气很亲切,使人难以拒绝。平日他们几位
参谋还有洪学智副司令爱下棋,彭总很少赢棋,只有几个参谋有时让他一盘,洪副司令
员不让棋,还总是吵嚷不让彭总往回撤子儿。岸英是大部赢,很少输给彭总。
    彭总看着岸英摇摇头说:“不下,没兴趣。我回北京,给你父亲捎信吗?”他抬起
头来,这时两眼才恢复点情绪。
    毛岸英笑着说:“捎点东西,不过现在不忙,这距离飞机起飞还有两个多小时呢。
这么的吧,咱们下一盘,你赢了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你回来咱们就出国怎么样?”
他把棋子叭叭敲动两下来个诱惑。
    果然,彭总动动身子说:“你说的对,这次我回京,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来,
咱们就下一盘。”他一边坐过来,一边卷卷袖头儿,他又上来棋瘾了。
    毛岸英见彭总上钩了,说:“咱们得赢点啥的,不然没兴趣。”他已经把红子给彭
总摆好了。
    彭总摸着棋子说:“你小子又有什么鬼点子?这回我赢定你了。”他拿起棋子要开
走。
    “先别动子,我还没说条件呢?”岸英按住彭总的手。
    彭总摸着一个炮说:“红先黑后,还有什么条件?”
    “当然有,谁赢了,就得接受输家一个正确的建议。”岸英诡诈地眨眨眼。
    “这算什么屁条件,输赢都得听正确建议嘛。”彭总叭的一声来了个当头炮。
    这盘棋杀的时间不长,彭总赢了这一盘,他说:“你小子还是嫩呀,我的一车一炮
把你老将抓住了。”他说到这里站起身子要走,嘴里叨咕着:我还有心下棋。
    “走不得呀,我的正确建议还没有说呢。”
    “什么建议,说吧。”
    “正确建议你得吃饭。”岸英话音一落,炊事班长应声托着饭盘进屋来了。
    “哎哟,又中了你的吃饭计。”彭总只好坐下吃饭。
    毛岸英看彭总吃完饭,他坐近些说:“司令员,给我父亲捎个话去,说我一切都好。
还有从家带来的列宁的书,我对照原本修改几处《进一步退两步》、《左派幼稚病》书
中夹了条子,请我父亲指正。”他说得很认真,他把书递给彭总,他脸皮微微带点红,
十一、二月东北这里风吹得更紧。
    彭总看两本书包在白纸里,横着捆道线绳,他知道毛岸英对学习抓的非常紧,安排
的时间也很得当,他把一天分成几个读书写文章的黄金时刻,从来不浪费时间,可以说
是手不释卷,随身常带着个小本子,记事本里夹着各种栽得宽窄不等的白条子,这是备
他随时记事,按纸条的颜色而定的。彭总接过白纸包说:“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也学学,
行吗?”他看着这个有点腼腆的大小伙子。
    “当然可以。不过没啥学的。”毛岸英亲自动手解开白纸包捧给彭总过目。
    彭总接过仔细地看着,在俄文字母间标出钢笔字、铅笔字、红铅笔字,写得工整、
流畅,每个标点符号都标得很清晰,在中文原译旁标出自己的译文,而且在最后都写出:
“指正”的字样。彭总知道岸英是个办事仔细认真的青年,来到他身边,凡是他担当的
工作都是做得有头有尾。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