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名之下还真无虚士啊。

    耶律斜轸不由发出感慨。

    至今辽国还有一部分人不是太欣赏耶律斜轸,若不是耶律休哥两次大败,甚至有人对萧燕燕重用他都产生了质疑。

    然而耶律斜轸太清楚宋军战斗力了,马头山一战,郭进的凶悍至今他铭心刻骨。若非宋朝皇帝昏庸,生生逼死了那员勇将,说不定高梁河与岐沟关战场又是一种情形。

    即便山后数战,他打败了潘美,同样赢得不轻松。因此他没有绝对把握,一般不与宋军作胜负一役。

    然而最可怕的是又有一批宋朝勇将陆续成长起来。

    再观辽国,即便萧挞凛等名将,也欠缺了指挥能力。

    辽国现在看起来强大,实际到了生死存亡时刻。

    想到这里,他亲自拍马冲向了宋军。

    主将拼命,三军士气更旺。

    战场上一片混乱,然而在耶律斜轸不要命的冲击下,兵力占据劣势的辽军渐渐赢得上风。

    然而还不够。

    应州城中同时吹响了号角。一队队辽军又从城中杀了出来。

    眼看里外夹击之下,高梁河悲剧就要上演。忽然宋军树出四面大旗,一面为宋。后面是有一个九字。还有两面旗,皆是李。一大一小,大李字旗是李继隆,小李字旗是李重诲。最后一面旗是张,张凝!

    李继隆声名远扬,李重诲名声有些悲惨,他就是雁门关一役中被杨业生擒活捉的那个家伙。但也不能小视,到宋朝后受赵匡义重用,出为忻州都巡检缘边十八砦招安制置使。潘美兵败,退回太原,一股辽军入侵忻州,被李重诲大败。

    然而李重诲这次却另有重用。

    田敏静塞军缺点很多,但在适当的时候用上他们,杀伤力巨大。

    毕竟宋朝以防御为主,攻战为辅,即便宋九改变了策略,依然是浅攻。而非是真正的北伐。

    因此于河东又秘密训练了一支重甲骑兵,就将他们交给了李重诲。李重诲不敢受,宋九做他的思想工作,首先你是汉人。不提羌汉了,皇上不以你为辽将而重用你,你就要报答皇上。就象杨业对陛下忠心那样。

    劝了半天,李重诲这才答应。

    一直放在忻州一处山谷里训练。打到现在,才将他们亮了出来。赵匡义亲自取名为北归军。意思是燕云要归来。都是河东子弟精挑细选出来的兵马。

    还有一部是在南河套戈壁滩上训练的忠蕃军,故名思义,都是蕃子组成的重甲军队。

    两股军队兵力同样不多,各自一千人马。

    主要它的代价太高昂了,财力有限,只能如此。

    为了保密,所有重甲静塞刀一起放入辎重车中,宋军到了寰州后,李继隆与宋九秘密来到军中,中军保护,没有泄露消息。

    看到两队重骑肃杀地从军中奔出来,再看着那两面大旗,所有宋军发出欢呼声。

    “中计了。”耶律斜轸心中想到。

    这时两支重骑已经扑入辽军中,唐河一役中的故事再次上演。两股重骑再次象恐怖的电锯一般,所过之处,溅起无数血浪尸海。

    “撤!”耶律斜轸喝道。

    并且他还冷静地下了一个命令:“速派人进城,让耶律瓜奴准备撤退。”

    他的两道命令刚下完,三股轻骑从宋军中又杀了出来,杨业,尹继伦,杨嗣。

    这是杨业的收官之战,此时他化作了一头猛虎,比尹继伦表现还要抢眼。

    辽军大败。

    一路杀到了桑干河畔,宋军才徐徐收兵回来。但就是这样,还让耶律斜轸聚拢了一万多兵马回去。

    另一边耶律瓜奴也仓皇地带着余下的应州守兵逃向东方。

    经此一战,雁门山到恒山北边辽境整成了不设防的地区,自古以来朔应畜牧业发达,数次掳获之下,河东后方遍布牛羊,宋朝的官马数量几乎达到二十多万匹。

    但这一战与整个计划无关,完全是李继隆个人的请求。没办法,如今兵多将广,又有北归军与忠蕃军两大利器在手,李继隆始终要与耶律斜轸较一把劲。于是设了这个漏洞出来,诱耶律斜轸出手。

    打了,也打败了,意义也非同小可,不过李继隆也不敢再轻视耶律斜轸了,若没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率军能力,可能在应州城下,就让李继隆将耶律斜轸这支人马生吞活咽了。

    宋军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派出一支轻骑,径出石碣关。闻听应州再次城破,连耶律斜轸都败了,守关的辽军闻听宋军攻来,早就拨腿而逃。

    杨业三人继续领兵发向灵邱县城,然而只有四万兵马,往灵邱方向行军,山路多了,兵马带得越多,供给越困难。但足矣了。然而此行,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宋九与李继隆与张凝返回朔州,继续僵持。

    李重诲留在应州,他就是应州人氏,由他来现身说法,比什么人都管用。很快这条宽阔的河道又成为新的闲田,数百里长的平坦河谷,几乎看不到半点人烟。

    李重诲徐徐回到朔州,见到宋九说道:“宋公,耶律斜轸沮气,可以用兵云州。”

    “李将军,死的人太多了。”

    “慈……”

    “我知道,慈不掌兵,但又有那么多好子弟在我眼下消失……忽然我会意,为何孔雀王要出家。”

    李重诲与李继隆对视一眼,还能怎么着,只好叹息了。

    ……

    耶律学古看着桌子上的情报,心情糟透了。

    耶律斜轸败了,让他感到失望,但也在情理之中。宋军主战场就在山后,云集了所有精兵猛将,以及大宋第一宰相。而辽国暂时将主战场放在辽东。以耶律斜轸之能力,胜利了也不是意外,但会改变战局。失败了也不能责备,那主将可是两次大败耶律休哥的猛将。

    但他手中还有一份情报。

    耶律休哥先行去了辽东。

    乌玄明正在攻打沈州城,沈州官员提前将百姓转移到城中,坚壁清野。乌玄明只好从后方运来掳来的粮草。

    耶律休哥趁机对这支三千押粮队伍发起袭击。

    然而这次耶律休哥又犯了错误。

    押粮主将就是石普,他手中有十几份关于耶律休哥领兵的战役分析,刻意就说了几点,耶律休哥喜欢打劫粮草,喜欢那种骚扰战,喜欢运动战与野战,有的胜了,有的败了。

    因此石普想出一个胆大的计划。

    耶律休哥领兵扑来,石普领三千女真兵与数千民夫后撤,丢下了近两千辆辎重车如果散乱的一字长蛇阵不顾。耶律休哥没有追赶,而是下令准备将辎重车烧掉。

    忽然所有辎重车自己儿掀开车盖,里面冒出一个个女真战士,有的持弓,有的持矛,射向走过来的辽兵。

    耶律休哥手下大乱,石普在远方趁机杀上。

    猝不及防之下,耶律休哥大败。

    此役折损了数千将士,这不要紧,这几个月糟糕透了,也不知道死了几个几千将士,关健是辽国这个神又一次败了。耶律休哥一次次失败,极大的影响了辽军士气。

    “看来东北没有一段时间,是无法平定了。”耶律学古叹了一口气,然后将视线看向幽州的大地图。

    如果宋朝只想拿下易州,耶律学古也就罢了。

    原来宋朝控制了易州东部,但西部紫荆岭一直控制在辽国手中,那么就不能阻止辽军紫荆岭到飞狐关这段河谷路的沟通。易州最东部是一坦平原,又不能阻止辽国南下。

    所以易州失守后,宋朝索性狠下心肠,将易州丢弃不要。

    辽国得到易州后也想经营这里。

    然而在宋朝浅攻战术下,辽国同样发现它不易防守。

    因此易州现在不仅让宋朝打成了闲田,也几乎成了一块鸡肋。

    然而问题不在于此,宋朝这次显然主攻方向非是在山前,而是在山后,为何用兵易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紫荆岭与飞狐关。若是让任何一个稍稍聪明的人来选择,也会选择紫荆岭与飞狐关,而非是易州中东部地区。

    只要宋朝拿下紫荆岭,南北夹击,飞狐关必然丢失。

    那么宋朝的河北与河东便会形成一个整体,甚至河北抽出大部军队源源不断开赴蔚州,再顺着桑干河拿下奉圣州,奉圣州古地名叫涿鹿,那时才叫真正的涿鹿天下。甚至将整个山后拿下,若是宋朝派出那些蕃兵们北赴阴山,都能将耶律斜轸关在大同!

    耶律学古没办法,只好自救,从幽州可怜的兵士里抽出一部支援易州,又下令萧述奴领五千兵马从新城出发,援救易州城。

    萧述奴接到命令后,带着五千轻骑匆匆赶到易州。

    毕竟宋军打了这么多天,萧述奴也想捡一些便宜。

    就在这时,五百名重骑从宋军里闪出。

    “静塞军啊……”萧述奴嘴巴张得仿佛能塞进一个鸡蛋。(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 很短的飙风(下)

    这个重骑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在定州城下,唐河南方,一次在应州城下,浑源川上。

    为了破解这个重骑,辽国也在想办法,一是学习宋兵砍马腿,那成了什么?难道辽军要学习步兵战术吗?还有一种就是广置拒马与绊马索,然而这个重骑缺点就是速度慢,因此宋朝用就用在正面战场交战,非是用来追击的。如何设拒马也绊马索?难道在正面战场上先放拒马吗?那是坑宋朝重骑的,还是坑自己骑兵的?

    虽然只有五百骑,也让萧述奴怂了。

    立即撤。

    撤向金台屯,派人通知耶律学古,敌人有静寨军啊,俺们打不赢,学古大人,你替俺想一想破静塞军的办法吧。

    耶律学古是辽国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能文能武。

    高梁河一役后,耶律学古转到山后,将山后治理得风调雨顺,虽然潘美也发起数次浅攻,胜多败少,不过潘美面对耶律学古,始终不敢用兵深入。

    后来老了,时常生病,这才退下来。

    然而他不是神。

    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破不了的,他也破不了。而且他再聪明,手中得有资源,本来幽州有一些兵力,支援山后了,耶律休哥又带了一部去了辽东,还能剩下多少兵力?

    他想了半天,有两个办法,一是围魏救赵之策,让萧述奴率军南下,逼宋军返兵援救。不过想了一想萧述奴的能力,以及他手中的兵力,还有河北实际情况是继续驻扎着庞大的军队。这点兵马过去未必能威胁住,说不定是送点心的。此法不可取。

    还有一策。那就是消积的防守。

    于是又让萧述奴率兵返回新城,严阵以待。同时号召城中百姓,组成义勇,协助辽国保卫幽州。也担心啊,万一宋军打着打着,突然对幽州产生兴趣,到时候还真有点儿不大好办。

    外面的天色还是很黑。

    不过按照时辰早到了五更三刻。

    只是严冬里,日光短,即便这时,天还没有亮起来。

    耶律学古听着外面呼啸的厉风。与老伴早就在床上醒了。

    老伴说道:“官人,妾身咋有点儿不放心。”

    “不放心啥?”

    “这几天妾身感觉心惊肉跳的。”

    “那是你疑心。”

    “唉,当年太后若同意议和就好了。”

    耶律学古没有作声。

    实际越不利,对当年宋朝皇帝提出议和,萧燕燕反对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后悔。

    宋朝皇帝想议和,也不能当真。

    但若是太后抓住那次机会答应,这个球就踢回给宋朝皇帝。至少宋人不能高喊着什么国辱君辱臣当死。那么就着这个机会,将辽东那烂摊子收拾过来。也没有今天的危机。

    实际现在辽国被动,非是宋军强大如此,主要就是两支援兵,一个是西北羌蕃兵。二就是女真兵,两部合起来达到十来万军队,要命的还是个体战斗力最强大的十万多军队。将这两支人马一除。辽国还能发生危机么?

    忽然他又想到一个人,党项李继迁。

    当时机会未抓好啊。若是及时对他支援,李继迁将宋朝西夏定难四州闹得天翻地覆。也等于将胜州诸蕃隔阻,那么宋人就没有那么强的号召力了,这一正一负之间,要相差多少兵力?

    难怪当初那个南人宰相动用了十几万大军镇压。

    早应当就灭掉那群女真人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他仔细一想,哪里有这个机会。

    实际有这个机会,只是耶律学古不敢想,萧燕燕若是当初不那么愤怒,借助岐沟关之战,宋朝胆寒之时,不用兵南人,而是用兵辽东。那时候士气也旺盛,就能一举将辽东灭掉。

    而且耶律学古仍没有认识到类似事件的难缠度。

    如另一个时空的清朝,几乎举国之力用兵于川西的大小金川,有人说不值得,那么看宋朝的李继迁,明朝的李自成吧。

    辽国非是不用兵,只是没有意识到它的难缠度,用了,两大名将先后出手,但因为轻视女真人,带的兵力少,国家支持的物资也少,加上乌玄明得到宋朝大量帮助,因此一直没有剿灭。

    并且辽国还没有意识到一点,萧燕燕也开始实施齐民,但主要是契丹人,奚人与汉人,还有辽南的熟女真,辽东深处那些生女真,萧燕燕看到他们就象赵匡义看待夔峡路那些野蛮凶残的蛮人首领一样,并没有惠及,所以没有推出很好的政策。这给了乌玄明生存的土壤。

    但很快耶律学古就没有反思的时间……

    他的老伴又说道:“官人,你听外面好象有杀声。”

    “你又犯疑心病了,”耶律学古说道。

    宋朝虽然有军队在易州,离幽州还远着呢。

    “是真的有。”

    这一回耶律学古终于隐约听到一点,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没有想到宋军会杀过来,以为城中有人在叛乱,匆匆忙忙穿衣起床。

    已经有属下来禀报了:“不好,宋军杀进城中了。”

    “怎么杀进来的?”耶律学古茫然道。

    “属下不知道。”

    “走!”

    外面寒风怒号,才刚刚蒙蒙亮,一把大雪纷飞中,几乎看不到对面。

    耶律学古骑马来到南城门,接近城门时,两军正在血战,他的属下死死地将宋军阻住。

    天又亮了一份,有人看到他,欢呼道:“留守来了。”

    随着耶律学古到来,士气又旺盛了一点,居然将宋军逼退了好几十步。然而城头上更多宋军翻了上来,有人终于将城楼上的辽兵杀跑,“吱哑”一声,城门打开。

    一队队宋军从外面涌了进来,领首一个猛汉,手中挥着大刀,所过之处,无人能挡其一回合。

    借助风声,耶律学古隐隐听到他一边在杀人一边在大喊:“谁敢挡大爷荆嗣的去路。”

    荆嗣……

    耶律学古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战。但他还没有想明白,这支宋军从哪儿冒出来的。

    荆嗣也看到了他们,迅速冲向了耶律学古。

    他可不管是什么大人物,大刀翻飞,比雪花还要刺眼,很快就杀开一条血路,来到耶律学古面前,耶律学古都是快入土的老人,哪里是荆嗣对手,连挡一回都不能,就让荆嗣劈于刀下。

    图穷匕现。

    这一战从西到东,转战的范围几乎达到一万里。也不能说是假,半真半假。但最终目标却是辽国根本就没想到的幽州城。

    崔彦进去了霸州后,看到辽国于拒马河北广置栅栏,防止宋军用溜冰鞋子迅速滑行到幽州东南进行破坏,又看到李继隆大捷,耶律休哥并非不可战胜的,于是提出一个设想。北方冬天十分严寒,包括近海海面也会结冰,那么不用从拒马河上行走,而是用海船将兵士载入幽州东南近海。挑选一个恶劣的天气,利用东南多湖泊人烟稀少的地形,于暮色时滑行下去,再滑入桑干河。这时候估计会接近二更时分,虽然河两岸人烟稠密起来,相信那时在个严冬大多数进入梦乡。然后从桑干河滑到高梁河下,略有些远,两百多里地,但相信抵达幽州城下天也不过拂晓时分。那就能奇袭幽州。

    宋九赞成。

    不过肯定没有崔彦进所想的那么简单。

    因此用了数年谋划,才开始一步步地半真半假的行动,导致幽州城中兵力空虚,甚至许多重将调到辽东或者山后。

    荆嗣在沧州一直训练着两万劲卒。

    孙全照出兵辽东半岛,因为掳获物资,后期又调去许多大船。于是借助这个时机,瞒天过海地将荆嗣手下两万劲卒一起调到船上。昨天傍晚天色暮黑时,让这些兵士下了船。

    略有些误差,原本准备在四更时分能抵达幽州城下,可实际到达幽州城下都五更过了。

    但好在天气挑选得当,下半夜一把暴风雨来临,即便天色拂晓,也给了宋军强大的隐护。当辽国轮值兵士发现时,已经有大批宋军翻上幽州城墙。兵力少了,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