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知节与秦翰率领一支军队第二批渡过黄河,在怀州休息一段时间后,兵分两路,一路相州,一路黎阳。

    虽然这样扎口袋配合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有几个成功的因素,未来十几天后将有两大统帅。李继隆与曹玮,他们军事才能足以将这个漏洞弥补。

    又是在宋朝境内,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宋朝这一边。地形熟悉,便于联系与配合。

    还有一旦口袋收紧了,范围便小起来。那么配合就不会出现雍熙北伐那么大的失误。

    还有潘怜正那可能不显眼的几千军队随船到了澶州,并且将那些神秘的货物搬进澶州城中。

    而且这时北方派斥候穿过无数辽军大营。居然将北方的情况递到了赵恒手中。

    ……

    宋九对史上的赵恒动态不大清楚。

    史上赵恒有些悲催,他准备亲征了。突然发现了一件事,军中所有劲旅都在王超手中,京城里的禁兵都是花架子。因此急召王超回京,王超都不敢出击了,哪里能带兵回来。

    因此临行前时,赵恒出现了一些胆怯现象。但现在随着兵力到位,赵恒胆子壮了起来,决定亲征。临行前,担任着京城重担的王旦问了一句:“陛下,若是十天不胜,臣怎么办?”

    这里王旦说的时间只是十天。

    一场战役何止十天,况且这样的大战役。

    但有一个实际情况,那就是澶州的城墙。这里属于宋朝真正的内腹地区,因此虽是京城最重要的门户,因年久失修,澶州城墙并不高大,包括刚刚被屠城的德清军城墙。

    只要十天不胜,澶州城必会危险,那么赵恒本人生命就得不到保障。

    赵恒沉默了半天后,才说道:“立太子!”

    知道了澶州城防的情况,可不去不行了,不但寇准逼,寇准还勾引着高琼相逼。宋九也在逼,无他,赵恒亲征,会鼓动士气,而且一旦合围后,赵恒就是最大的诱铒。

    要命的这些年的操劳,以及这段时间的担心,他的头痛病又发作了。

    然而即便他头痛得厉害,还无法对人倾诉,不然会让大家认为他懦弱。

    十一月下旬,清晨,赵恒带着无数官兵,以及许多重臣,包括寇准宋九等大臣,从京城出发。左右以天气寒冷,进献貂裘絮帽,赵恒却之:“臣下暴露寒苦,朕独安用此耶?”

    于是大军徐徐离开京城,向澶州进军。

    此时萧燕燕更加担扰。

    开始消息萧燕燕还不大清楚,不过随着宋军的调动,种种情报也到了她的手中。

    河北前方还有许多辽军,不过迅速被几路宋军击败。而且曹玮南下的速度很快,自己带着一支兵马迅速由祁州进入赵州,与雷有终的兵力汇合,然后向邢州洺州大踏步前进。

    田敏带着一部分宋军进入翼州,与杨魏二支宋军汇合,向贝州迅速前进,然后又击败在临清县狙击的辽军,再度向大名府东侧的莘县进军。

    同时秦翰与马知节、杨琼的兵力也到达了黎阳与相州,再加上赵恒亲自所带来的大军自黄河南岸逼向澶州,从理论上宋军在大名府与澶州周边地区扎下的口袋成功成型,并且最远的范围不过两百来里,若是快骑,两个时辰时便将消息送到各支军队主将手中。

    萧燕燕不得不将所有重将召集商议。

    萧挞凛说道:“太后,陛下,勿用担心。请看地图,东北是宋将田敏部。他帐下还有杨延昭与魏能两个勇将。北边是曹玮部正在赶向大名府,此人年青。听说在渭州打了几个小胜仗,不过他部下也有许多勇将,而且兵士多来自河北河东,战斗力不可忽视。这等于切断了我们归路。东边还有两股宋军,他们自陕西那边过来的,可能战斗力不如北边两路,然而将他们击败,西侧还有太行山。”

    这样说,大错特错了。

    实际最强的几支军队恰恰在西边与南边。

    不过连宋朝大臣知道真相的都不多。就不能怪萧挞凛了。

    “太后,这一行耽搁的时间太多了。”

    又说错了,若站在萧挞凛态度来看,确实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如果当时放弃瀛州不去攻打,攻城的时间,分兵的时间,那就是近一个月时间了。

    有这宝贵的一个月时间,说不定辽**队早在开封城饮酒作乐了。

    然而那有那么好的事。辽军若快,这几路援军同样会快,甚至宋九还希望那样,毕竟那样百姓的伤害便会无形中减少。可能几路援兵因赶路有些疲惫不堪,然而那样的话辽军岂不是同样如此?当真沿路各州县一个不攻,就能顺利抵达澶州。甚至京城?当真若那样,宋朝就不会派兵阻拦拖延他们的进军速度?

    只能在两**队实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从开始就落入宋九的算计,又将大军开到大名府。已经注定了结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在战争中乃是最重的因素,例如一代名将薛仁贵若是在乐都开战,会不会败得那么惨?

    或者说萧燕燕取消她的雄心壮志,无论宋九怎么布置,都不会被蛊惑,那宋九就无辄了。毕竟这样做,一年得花无数钱帛,如寇准所计算的,四年时间多用掉了一亿两千万缗钱,并没有夸张。即便陈恕用生命去经营财政,至今财政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盈余。有,还是宋九才看三司账册时的盈余。

    但这个盈余恰恰是宋九发起这场战役的财政底牌。

    具体的情况萧挞凛不知道,他更不能与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这样的名将相比,甚至也远不如史上的李继迁。

    于是判断出现失误,又说道:“如今情况撤兵肯定非是良策,我军集中优势,肯定能突破某一路,然而损失必会惨重,北方听说宋朝又让石普领手,他必会重重狙击,后面又是追兵,再加上之前的损失,能回去也是惨重的回去了,我国将危矣。如今只有一策,太后,陛下请后地图,宋朝于黄河之北布置了四路大军,南路只有一路大陆,似乎宋朝皇帝还要亲征,这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从登基时便想与我朝议和。而且兵士不象北方四路兵士,虽有少数轮戍的悍兵,但多数是新兵,战斗力差。澶州城又小,拿下澶州,我军渡过黄河,正好宋朝皇帝在野外,一举拿下,挟势兵临开封,宋朝国都必破矣。那时无论宋朝从什么地方调援兵,宗室与皇帝为我军所掳,宋朝必亡,或者分裂。此行大捷了。”

    当然,损失仍很惨重,可得到了开封,将会收获多少财富,足以弥补这次损失。那样,南方中原再无一个统一的王朝,辽国要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如果仅凭表面现象,萧挞凛说得还有道理的。

    萧燕燕与诸将皆意同。

    甚至又做了一件更无耻的事,一边将大军发向澶州,一边继续让傻乎乎的王继忠写信给赵恒,两国议和。

    议个鬼和啊,就是在史上若无李继隆,也不可能搭成议和!

    萧挞凛说得对,澶州太小了,因此京城派出援兵,不得不驻扎在城外。

    野战,辽国喜欢。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继隆被启用了,并且作为最重要的统帅,并且事先来到了澶州城下。

    未来决战时,将有两个统帅,南路是重心,主帅是李继隆,北路则是曹玮。不过眼下口袋还没有完全扎紧,因此看上去是从七路兵马变成了五路兵马。

    澶州城下,萧挞凛vs李继隆。

    萧挞凛兵力超过二十万人,多是骑兵。

    李继隆不足五万兵马,多是步兵,而且手下副将是石保吉、葛霸、从大名府赶来的孙全照,以及张旻等人。

    石保吉还可以,孙全照更不错,然而除了他们,剩下的可以说去打酱油吧。

    兵不及辽国,将不及辽国,甚至李继隆才来澶州时间不长,对军中兵将都不怎么了解。

    就在这种情况下,澶州之战的第一枪打响。

    而且这一战李继隆只有胜不能败,否则这时候口袋仍没有真正扎紧,那么精心谋划数年的计划便失败了。甚至为了继续迷惑敌人,不能动用真正的劲旅,不能动用潘惟正运到澶州的那种武器……

    面对这种压力,李继隆迅速利用他在军事的威信,以及高超的智慧,将三军整合好,然后将所有辎重车集中起来,去掉一个轮子,联在一起,扎成一个个辎重车圈子。

    萧挞凛来了,他没有读过刘裕传,甚至都没有面临过放在战场上的辎重车作用。

    不就是一辆辆车子吗,难道比城墙更难打?

    于是发起进攻。

    然而不一会儿他的几十万军队便迷失在辎重车阵里不能自拨。随着辎重车将骑兵速度延迟下来,宋军手中的弓弩渐渐起了作用,甚至李继隆调来一部分破骑军兵士,三人一组,矛射,斧枪刀削马腿,钩月枪钩脑袋,这种组合甚至比唐朝的陌刀还要邪门。

    几十万辽军在这个泥坑里苦苦挣扎,石保吉乘机带着所有骑兵抄掉后路。

    辽军大败,一直被几万以步兵为主,数量仅是辽军四分之一的宋军压着打,追击了近十里,才利用骑兵的速度摆脱了宋军的进攻。

    开门大吉。

    但李继隆报捷时做了一件让宋九哭笑不得的事,在奏折上刻意说北澶州城门巷湫隘,望且于在南城驻跸。(未完待续。。)

第五百十零九章 病

    澶州就是后来的濮阳,这个地名在宋史上出现频率很高。

    不仅因为澶州之战。

    还有这里经常黄河决堤。

    以及盐政。澶州城分成两部分,一在黄河南岸,一在黄河北岸,黄河北岸受辽国私盐影响,于是实行了通商法,但在南岸则是实际了榷法。

    李继隆上奏就是希望赵恒车驾停在南城指挥,而不要越过黄河。

    但为什么宋九附和寇准让赵恒亲征,一是军队太多了,桀骜不驯的猛将太多了,即便李继隆也未必能全部指挥起来,有了赵恒坐镇,便于了三军调动。至少不会发生曹彬在雄州城时的争吵带来的后果,吵是必然的,但不会因此分裂。

    二是鼓舞士气,这是国运的战争,宋朝胜利了,辽国差不多结束了,宋朝败了,可能提前走向末落,那怕一点一滴优势也要利用上。

    三就是鱼铒足够大,将辽军吸引住,而不让他们提前突围,以便接下来的大会战中扩大战果。

    但宋九不会说我用皇上以及诸位宰执做鱼铒,于是李继隆有他的考虑。

    毕竟军队太多,而澶州城墙并不是高大坚固,万一出现失误,让辽国来一个斩首行动,大事去矣。请看另一个时空某个明朝皇帝,或者即将发生的萧燕燕母子……

    宋军优势够多了,不必要冒这个风险。

    于是上书此议。

    赵恒看完后,便下诏以南城驿舍为行宫。寇准急了,说道:“陛下不过河。则人心危惧,敌气未慑。非所取威决胜之道。四方征镇,赴援者已至。又何疑而不往?”

    高琼大喝道:“陛下不过河,百姓如丧考妣。”

    他是武将出身,所以这句话说得太粗了,冯拯怒呵。

    高琼又说道:“君以文章致位两府,今敌骑充斥如此,还责怪高琼无礼,君何不赋一诗退敌骑也?”

    这话宋发以前也说过,用夫子之道内治可以,但切莫将仁义的神马照搬在辽国身上。不相信派使者对他们读夫子的书籍,讲夫子的仁义,看他们会不会同宋朝讲和。

    冯拯愤怒的还要讲道理,高琼懒得理他了,勒令卫士将赵恒的辇驾往浮桥上推。

    赵恒有些傻眼,不管你们怎么争执吧,最少得问一问我的意见,这是干嘛?我还是皇帝吗?

    他不说话,卫士就有些迟疑。高琼又喝道:“何不速行,今已至此,还有什么迟疑的吗?”

    于是卫士开始推车辇。

    宋九笑了笑,在赵恒耳边低语道:“陛下。莫怪高琼,不用三日,两位先帝之辱必由陛下报之。况且此盛德之事。不管那一个大臣领之,都不是使之受益。而是害之,只有陛下才能承当也。”

    赵恒揉了揉太阳穴。冲宋九笑了笑,不语。

    过了浮桥,诸位大军源源不断地城外扎营,赵恒登上北城楼,张黄龙旗,看到龙旗升起,三军山呼万岁,声闻数百里。当然,澶州这里的兵士只有数十里。

    不过消息传到其他几路大军中,同样在四面八方发出欢呼声。

    然而当天晚上一名太监将宋九喊到临时行宫。

    刘娥在行宫里接见了宋九,对他还是很客气,怎么办呢,她如今只是一个美人,还没多少话语权,至少明面上没话语权。再说她以后还想做皇后。

    隔着帘子,刘娥十分尊敬地说:“妾身见过宋公,还要感谢宋公当日所献之策。”

    “臣见过刘美人。”

    宋九也很有礼貌,这让刘娥更加喜欢。

    “不必多礼,妾身将宋公请来,只想说一件事,这些年陛下兢兢业业治理着这个国家,耗费了许多精力。”

    宋九点头,咸平之治确实不容易,李沆活活累死了,陈恕活活累死了,相信赵恒同样累得不行。

    “而且陛下一直有病在身,因为劳累,加上这段时间操心过度,头痛得厉害……”

    “头痛?”

    “是啊,以前太宗时也有这个毛病,不过没有陛下严重。”

    “原来是这样……”宋九忽然想到赵恒在浮桥上不停地揉太阳穴,只是当时他也没有太在意。

    “那以刘美人之意……”

    “还望宋公替陛下多担待一点,另外此病怕吵,陛下又不好意思说出,虽用驿舍做行宫,不会扰民,这里离城外太近了,能否换一处幽静所在。”

    “可以。”

    “不过这件事莫要对外人说,此乃慢性疾病,传了出去,难免会让人误会,动摇社稷。”

    “臣知道了。”

    宋九出去,有些啼笑皆非。他当然知道没那么严重,宋真宗还要活很长时间呢。

    不过刘娥说了,他随便找了一个理由,于北城南区找了一个大户人家,将他家的宅子挪出来,重新安置了行宫。寇准又找来了,这里离浮桥近啊,皇上干嘛,想逃跑啊。

    宋九低声说道:“平仲,陛下身体略略有恙,仍抱病前来澶州军前,只是怕吵,你勿用多想。”

    “有恙?”

    “小病,无妨。”

    皇上身体不舒服了,寇准也不计较了。然后与杨亿每夜痛饮,喧哗达旦,赵恒闻听后喜道:“得渠如此,吾复何忧?”

    时人比之谢安。

    但另两员重臣张齐贤与宋九,则日夜与李继隆等人商议军务。

    赵恒又说道:“有二公操劳,吾又何忧。”

    反正上了贼船,由这些人折腾吧,都是好。

    因此时人又比之萧何陈平。

    胜了,个个都是英雄。

    但宋九也有意思,花钱多澶州买来最好的酒菜,让寇准与他女婿杨亿饮酒作乐。

    张齐贤不满。宋九道:“如今举国之兵皆在此,兵力多虽力量强壮。可多人心反不易凝聚,寇准肆乐。将士听闻,心中以为朝廷有必胜之心,反而心安起来,那么上下便易凝聚。”

    不过心中苦笑,战后看来寇准、王钦若与张齐贤三人必然要大干一场了。

    这个梁子越结越深,玉皇大帝下来,都调解不了。

    ……

    其他几路继续将口袋收缩。

    之前辽军活动范围很大,上到定州,下甚至借助冰冻之时。小股军队进入了滑州地界。西面到了太行山边缘,东面游离到德州、博州。但是曹玮几路兵马南下,陆续将这些游曳的小股辽军吃掉后,萧燕燕不得不下令,将三军收缩。

    这让宋军成功将口袋扎紧。

    秦翰、马知节与杨琼将两股宋军带到了澶州西面的临河内黄两县。

    曹玮将两股宋军带到了澶州北面的南乐、观城两县。

    现在在这片方圆不过三四百里,最大直径不超过一百五十里的区域内,集中了两国六十多万大军。

    但还不能说辽国就输了。

    兵力上辽国渐渐变成下风,不过他们军队多是骑兵,战斗力强大。宋军四面合围。看似布了一个口袋,但兵力或多或少分散了,不象辽军那样集中在一起。而且萧燕燕还有一张底牌,曹利用。

    曹利用自大名府去了契丹大营。现在带到了澶州城下。萧燕燕很客气地与曹利用谈着议和的事,然后派使者一道进入澶州城,想两国和好。只有一个请求,以易水为界。紫荆关、飞狐岭、灵邱以及偏关等地必须还给辽国。

    这个要求比史上的要求低多了,然而寇准与张齐贤等人大乐。

    不过冯拯等人却很意同。两国议和嘛,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这个价码开出来,还是能讨价还价的。能不打更好,万一败了呢。结果一个条件出来,澶州城中大臣们却自己儿吵将起来了。

    宋九哈哈一乐,道:“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