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将四个画家喊来:“从今天起,每隔两天可以去御街贴一幅画。”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十六章 悬赏

    天空变得惨淡,风声渐渐呼啸起来,云儿也黄了,蔫蔫的耷拉着脑袋,无力地在天空中慢卷着。

    难熬的冬天就要来到。

    宋九买来许多木炭,分的心太多,授课时间也少了,本来宋九想放一个三九假,从二九放到四九末结束,燕张二人不同意。这个冬天还得要授课,宋九没办法,只好买来许多木炭。似乎从徐州那边找到了两处煤矿,不过储藏量不大清楚,想要开采也不是很容易。另外就是火药的问题,这个必须由朝廷来生产。接着一个问题接踵而来,那就是制度。

    新技术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变革,例如铁矿石必须统一冶炼,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到处挪小炉子,私人成本也不可能实现做高炉,还有火药的配制使用。

    无论是宋朝此时的“配额制”,或是以后的二八分制,都不大适合。

    用什么样的制度,君臣还在考虑,也要看,若是宋九真的能将好钢好铁弄出来,制度必须全部改革。

    因此徐州那边的煤矿还在勘探。

    河北山东的一些煤多在山区,运不出来,宋九这个冬天只能继续用木炭取暖。

    几车子木炭运来,宋九喊学子过来,将木炭搬到杂物间。

    一个衙役进来,说是赵匡义喊他去开封府。

    宋九来到开封府,赵匡义是在偏厅接见他的,首先就问:“你那个河洲怎么赚钱?”

    画子一张又一幅贴出去,是在御街的另一面。这件事在京城引起轰动,比范质死还要轰动。范质死了,赵匡胤悲叹,录其子,但他一死,背后会引起一系列的政治洗牌,这是明面上看不到的。前三张是书院的画,又占了三张,意思一是码头,二是书院,这是替朝廷办事的,以免让一些穷儒不高兴,找自己的麻烦。

    依然是远景图一张,近景图两张,但与河中这个私人书舍不同,那是正规教育,一年级六班,每班不得超过五十人,现在一班六十七个人,太挤了,二年级五班,三年级四班,考虑到一些学子等不及三年,一年发一次毕业证与结业证,只是会标注那一年级毕业的,还有两班,一是学士班,一是硕士班,前者是两班,后者只有一班,属于培养真正学者的地方。四层楼,每层七间房屋,余下的房屋当成资料室与先生办公室。

    不仅有教习室,还有食堂、图书馆、寝室、操场、球场,一些假山与风景区,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苗圃与试验区,面积也不小,占地一百多亩。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还有一些古怪的建筑。总之,一切为了美化,所有的建筑都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包括寝室,上下四间床,还有写字桌,以及梳洗地方。

    出来后,朝廷正头痛以后太学怎么建造,有人几乎不顾廉耻,差一点请宋九用这个书院做样本,替朝廷设计。

    但这个教室出来后,能明显看到一样东西,琉璃,确实就是琉璃,好大块的琉璃,居然用它做窗户,还是大窗户,这得花多少钱啊?

    现在九成以上的百姓认为宋九是做不出来,若做出来了,以后会因为将子女送进去学习而挤破脑袋的。

    然后往东去,第四幅画是金铺,只画了一个漂亮的外形,内部未画。宋朝也有金银彩帛铺,交易量很大,一笔交易量能达数万缗钱,往后会更大,能出现几十万缗上百万缗天价的巨额交易。以为就是这个,有汴水与码头之利嘛,很正常的想法,那是错的……

    金铺之后的第五幅画是高档商业区,画了许多美仑美奂的商铺,地上铺着一种古怪的石头,并且入口处明确标注,入内者必须在水池内将鞋上的泥巴洗干净后才能进去。金铺就在商业区末尾河畔地带。也未画具体的小图。想来里面卖的都是昂贵商品。再往东去,紧邻着歌剧院是体育馆,这一回画了小图,同样是奇怪的建筑,几十道古怪的柱子撑着巨大的顶棚,那个顶棚类似仓库顶棚,不过更庞大,下面有五六千个座位,挤满了人,正中是一群人在草地蹴鞠。小图则是画着一些高难度杂技表演与大型歌舞表演,还有其他的一些运动项目,射箭、跑步、跳远以及一些其他的球赛。

    到了这里,河洲地势开阔,不再是一个三角形,而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在码头与南边娱乐区之间,还有大片空地,是普通商业区,也就一幅画,无数个商铺,还有一个小瓦子,让游客能停下脚步就行了,瓦子规模不是很大,况且河洲上到处都是好玩的东西,也不需要那么大。

    第八幅画则是广场,在书院的北边,正中一个纪念碑,长柱形,上面竖立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碑上三个大字:快乐岛。还有喂养鸽子的广场,以及养着其他一些动物的小园子,皆不是很大,接着就是许多花草树木。快乐岛未必,销金窟倒是必然。

    第九幅画则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地区,高档住宅区的远景图,近百万平方米,边上还有小图,整个河洲的排污工程示意图,日用废水排向汴水,或者用车子拉走,一些如厕的东西则利用地势,架河下管道,排到南汴水南岸,供百姓当庄稼的肥料。第十幅画是一个大图加各个小图,有一分地,二分地,五分地与一亩地四种建筑,不管大小,都有小园子,整个住宅区就着汴水切割,沟渠环绕,里面又种上莲花以及一些好看的水景植物,还有一些公共设施,以及活动场所,不但房子美观,风景更美观。大图则是整个河洲鸟瞰图。

    若真的将河洲变成这个样子,那几乎如同人间仙境,皇宫也不行啊,能有这么多吃的喝的玩的乐的?不知道能不能造出来,若能,都有些有钱人想购买一两栋房子。

    但所有人皆知道这个房子一旦造出来,会很贵,贵得无法想像。

    不过有的人更清楚,实际无论宋九怎么卖,靠房子是赚不到多少钱的,无他,基数成本太高,京城一亩地的豪宅也不过一两千贯,而宋九仅是交给朝廷的钱,就达到一亩地一千贯。还有那些建筑材料呢。

    然后靠卖门票?或者直接经商?

    不说成本多少,就那四百多万贯,也象一个大山压着。赵匡义能理解宋九为何讲了两次疏浚汴水,要取泥!河洲许多地方地势太低,但将疏浚汴水的泥巴运到河洲上,河洲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就将高度撑起来,也不用害怕汴水发洪灾了。然而这个钱从哪儿赚?

    宋九哈哈一乐,说道:“二大王,那二十幅图你也看过了吧,比如那个体育馆,这个是要卖门票的,可是我朝娱乐所在一般都不收费,收得多必引起百姓反感,士大夫哗然,它只会根据位置不同,收取十文到一百文几种门票,以十文为主,体育馆做出来要维修,还有仆役的薪酬,参赛者的奖励,这个门票是不够的。”

    赵匡义点头,有的他还真想到了。

    真正能赚钱的怕是那个正店与游乐场,商铺要么租,租金能值几何,或者自己经营,做生意未必会一定赚钱的,本钱更大,因此才不解。

    “二大王,但若开博彩呢?”

    “什么博彩?”

    “就是以参赛队伍开输赢,吸引百姓下注。”

    “斯文扫地!”

    “二大王,何谓斯文扫地,那只是一种经营方式,没有它,百姓照样玩着花样赌博,就是燕博士与张博士那样方正的人,偶尔还开两个小赌,赌几个小钱。只是它将赌博商业化,并且未来会化为税务为朝廷所得。”

    宋九抛出来,就是借赵匡义的嘴传出去,知道它会赚钱,就有人会投资入股,有了钱,慢慢一栋栋建筑建起来,房子才能卖出去,本钱也就来了。反正时间不急,有十年时间,足以将河洲建设完毕。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宋朝大臣多经商,也赌博,虽朝廷禁止过,不管用,朝廷在下令禁赌,宰相章得象却与杨亿、李宗谔那边在豪赌,一夜输了三十万,第二天又来,赢了一奁金,第三夜又输了。最大豪赌是赵旦与赵顼赌打球子,赵旦输了,继续执行新法,赵旦赢了,停止变法。结果赵旦输了,继续变法。无法禁。

    宋九说的商业区,交税是借口,实际是公开化,合法化,反正也禁不了,不如疏导。自己赚钱,朝廷也得钱。现在暂时还未下禁赌令。

    赵匡义感到很不安,走来走去。

    宋九道:“二大王,治水是疏好还是堵好?臣也只是一个微臣,这段时间累坏了,小小地为自己,更多的却是朝廷得利,想臣做范相公,也勉为其难吧。”

    这才是关健,如果宋九一点动力都没有了,那能如此拼命?

    赵匡义哑然失笑,道:“听说那边的事研究得差不多?”

    “算是差不多吧。”

    “试验的地找好了,在陈留县西北,离东水门仅二十几里路,你什么时候过去?”

    “让臣过去,朝廷必须准备一些物资,”宋九讨来笔墨纸砚,写下一连串物资与数量后,又说道:“另外还给臣几天时间准备,这一去会是很长时间,臣必须准备一些教材,让学子自学。”

    “学骑马吧,不远,有官道,骑官会很快的。”

    “就是骑马,臣也要学几天,不然骑不来。”

    “好,我给你几天时间,但事关重大,不可儿戏,”赵匡义又看了看清单,不由皱眉头,上面的一些物资会花许多钱帛的。

    “臣知道。”宋九告退,实际赵匡义不催他,也得要抓紧了,一旦冷下来,其他的无所谓,那个高炉就别想了。朝廷十分重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那块盐碱地,宋九却让人在相国寺、潘楼前贴出几张告示,寻找一种宝石,样式写得含糊,只说了很透明,再写了一个标志,那就是可以用它来轻易地划开琉璃。若有,愿出相当于宝石十倍的价格购买之。许多人未想到,琉璃有什么坚硬的,只有少数人才想出来,这是划,不是摔。这个东西似乎中国也有出产,不过现在肯定没有,要有是天竺,若没它,接下来有点不大好玩。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十七章 高

    宋九暂时未去,那些学习过的二十名官吏先去了,至少学过,研究过,宋九也叮嘱过,他们是半个内行人。

    宋九带着学生研究另一样东西,先用高价请来三个宋朝烧琉璃的工匠。宋朝烧琉璃的作坊还不少,但从开始时就走错了道路,因此烧出来的是真正琉璃,而非是玻璃。有的作坊效益好,有的作坊效益差。

    不过相对而言,他们都有了些实践基础,只是偏差了研发方向,宋九三个老匠人请来,付了高薪,签订了高额赔偿的保密措施,但后面奖励也十分惊人。然后在屋后又盖了一个院子,院子里建了一个土窑。

    宋九未提交,也没有人提出来要他交。甚至大半人对他能否烧出大块琉璃感到怀疑,宋九学问来自那个西方的老师,能烧出琉璃不奇怪,但大食那边烧了多少年,也未看到过大块琉璃销到中原。

    那会关系到他画上的美丽房屋能不能造出来,是一种奢侈品,与军用民用关系不大,可能会有人在成功后垂涎,但也不好意说出口。况且能否成功还是两回事。

    赵匡义拨了一匹马让宋九学骑。

    会骑马是一件好事,这时代速度太悲催了,只有骑马是最快速度。宋九抽空练习,摔得鼻青脸肿,终于能勉强骑着马小跑,还是不能疾驰。可宋九不知道,赵匡义让他骑马是有原因的,赵匡胤与赵普说了一句话,南方……

    几天后,宋九顺着官道奔向那块盐碱地。离东水门不算太远,就在开封县与陈留县交界处。

    整个开封地界土层多,土质劣,多属于黄河冲刷下来的细沙,盐碱地到处都是。但百姓也有百姓的办法,朝廷有朝廷的办法。种庄稼不适合,能适合种果树、桑林,天气凉爽,适合蓄牧业,朝廷能用来做优良的牧监。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引黄河水继续冲刷,水退后会有大量淤泥留下,那么瘠地会变成沃土。

    这个宋九知道,但现在宋朝不是缺地,而是缺人,河北那一行,让他触目惊心,相州磁州离京城并不算太远,居然空旷如此。他更不想多事,提都不会提。

    骑着马,赵匡义给的马不错,一匹上等乌雉母马,长了七八年,比较通人性,性格温顺,不然这几天练习骑术会摔得更惨。若骑着它上阵杀敌,恐怕马速跟不上,用来做普通的座骑,却是最佳不过。

    来到工地上。

    很多人,一千多号人,到处都是官兵与工匠。远处是几个窑炉,烧砖头用的,中国很早就有了烧砖历史。但成本比较高,在宋朝出现了一些用煤烧砖的土窑,设计皆不合理。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南宋,砖瓦仍然很贵。

    宋九未来就打了招呼,进行改进,先将许多砖窑工匠喊来,然后根据朝廷送来的如今窑洞形式,与后世记忆中砖窑形式进行对比。设计了八个土窑。

    想烧好砖,一是窑的构造,二是温度,三是土质。

    先看那种窑洞设计最佳,这个容易比较,相同的土质烧砖,烧出一炉砖对照后就能得知。再试验温度与土质,宋九到来时,答案已经出来,只有两种窑洞设计最为合理。

    实际凭借这一条,已让朝廷心动。

    木质房冬暖夏凉,可是易遭虫蚀,干裂风化,必须要时常维修,又容易着火,象好一点的房屋多是砖瓦与木头混合使用。皇宫宫殿如此,宋家房屋如此。至于普通百姓,那就是泥巴墙茅草顶,顶多是瓦顶,墙壁还是泥巴墙。唐朝名相宋璟做地方官看到城中因为木头房易燃,改成砖瓦房,背后花了多少钱帛却没有铭载于史册。砖瓦成本太贵了,并且许多砖瓦质量也不过关。

    技术出来,花了一笔不菲的钱,还动用了两百多名力役与近百名工匠,三司官吏一边痛惜钱帛,一边也记住了一个新名词,试验。但不代表着结束,高炉用砖与建房子用砖是两样的,必须用耐火砖,粘土砖、高铝砖、刚玉砖,后面两种不想了,想的是前种,得用高粘性粘土烧出粘土砖。不但高炉,焦炭炉更需要耐火砖。

    这个用钱不多,接下来才是花钱的。

    几个仓库,有许多人正在官吏带领下制造水泥,宋九要求是宁缺勿滥,水泥质量也许不差,但导致浪费更重,成本也更高。造好了,放入仓库。还不是花钱的地方,最花钱的地方是高炉。

    高炉有了水泥还不行,不是那种高标号的水泥,想要坚固必须使用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拉丝技术如此落后,那有钢筋,只好笨办法采用百炼钢的方法十炼九炼,将铁打成钢,再慢慢拉成各种粗细严重不匀的钢筋钢丝。但是暂时的,一旦正式这个钢厂上马后,就会得到大量钢制品。这一条是最花钱的所在,若非宋九弄出火药,又让大臣看到威力,估计朝廷根本不会同意。

    还有准备一些河砂,以及用火药炸出来的坚硬石子。

    这才是一个大工地。

    宋九到处看了看,先是看了看各种材料是否合格,宋九也知道朝廷花了不少钱,但这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朝廷支持这个人力与物力,私人根本就办不到。若朝廷不支持,朝廷也得不到这个好处。

    迅速开始组织人手建高炉,天渐渐更冷了,早上起来外面都开始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但人多,足够多,先是挖深坑,打下牢固的地基,再用木排搭成脚手架,用泥袋充塞进去,搭成一个十六角形高台,一直向天空竖起。高台近二十丈,几乎超过了六十米。再将几百根特制的粗钢筋依着高台竖起,从下面开始往上面扎钢网,一共十六层。宋九害怕高空作业,人会出事,让官吏征来大量干草铺在高台周围,真派上用场,有一人不小心摔了下来,落在干草堆上,只受了一点儿轻伤。一轻伤一死那是不同的,与这件大事相比,人命不值钱,但有人死了,不吉利,也会让上面的工匠担心,这时候工匠还不习惯于高空施工,有一个胆小的工匠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居然吓哭了。

    十六道立柱,十六道横柱,再拆掉脚手架,在外面重新搭上脚手架,开始铸浇混凝土。

    另一边还有事务,第一是大风箱,大型高炉必须有强力的鼓风。宋九很早就在那个房屋里做了一些试验,在未动工之前,就在实物研发。一是将现在的风箱从长形改成圆筒形,压缩死角,风压足,不漏风。二是多孔鼓风。三就是利用汴水这段河流湍急特征,制作行式水轮鼓风机。这是宋九前世跑到欧洲驴,侥幸看到过的,他记忆力好,又好奇,当时问了原理并记下。前世学到的知识多,看到的知识也多,但有许多是决对派上不用场了。朝廷也有人,当时看到便说了一句,我朝也有。宋九奇怪,后来那个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