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苹觉得很奇怪,然而宋九不说她也不便追问。

    宋九做法十分明智。前面拒绝,后面这个雄武军就出事了。

    还是不能马上就走。事情太多,宋九又婆婆妈妈的将胡老大与另一个河中大汉请到家里。自己走后,就让他们两人与郭家一起护卫。家中钱帛太多,没有得力的人看守,真会出意外。

    这才到开封府见赵匡义。

    赵匡义让他坐下说道:“这行又要辛苦。”

    “是啊,二大王,我说不辛苦二大王相信吗?”

    “你喝喝这茶。”

    宋九呷了一口,赵匡义说道:“好茶啊,苦尽甘来。”

    “二大王,还是悠着一点用吧,不然甘未来,在苦里就亡了。”

    “亡不亡在于才能,有才能不用心只能苦一辈子,用心没才能只能自取灭亡。”

    “唉,二大王,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那有什么才能。”

    “行啊,河洲全部交给国家,还有你的官职,一起卸下,我做主,不让你去两川。”

    “微臣还是去两川吧。”

    “本官前些天看到一头驴拉着一车货物,因为路面结冰,过桥时又有些陡度,驴不愿意上桥。结果车夫用驴鞭狠抽,几下抽后,驴自己儿将车拉过了石桥。很不好啊很不好……”

    两个衙吏瞅着宋九,忍不住都乐了起来。

    宋九无语。

    正说着话,一个小黄门进来传旨。旨意说得很模糊。朝廷让王继勋募数千雄武军准备出征巴蜀,但有一千多名新兵没有老婆。王继勋将这个情况反映给赵匡胤。

    究竟二人是怎么说的外人不大清楚了,也许赵匡胤也怕这些没老婆的兵士下去更加胡作非为,毕竟有了家等于有了一份牵挂。因此就对王舅勋说了一句话:“汴梁城中肯定有许多人家嫁女,为军人娶妻也不需要准备多少聘礼财物,只要送点酒肉就行了。”

    也就是从俭将兵士的婚事办了吧。

    王继勋产生误会,连酒肉都省了,直接派军队跑到大街上,这时代未婚与已婚能从发髻看出来,看到未婚美貌的女子,直接让兵士上去拦腰一抱,扛到肩膀上抱回军营,就是兵哥子的美老婆了。

    实际大赵也弄错了,不但一些战火严重的地区多有寡妇村,京城也有许多寡妇,男女失调严重。这事儿办好了,是一件美事。所以赵匡胤说给些酒肉足矣。但不能交给王继勋去办,而是要选一个年高德望的官员来处理。

    王继勋敢情将京城当巴蜀那边在玩,这一抢,还不是抢一个,必须要抢一千多个,还要抢相貌漂亮的未婚女子,这时代女子也出门的,不象明清。让他一抢,整个京城被王继勋抢乱了套。赵匡胤一听大怒,派人调查,然后让开封府与禁军联手进雄军武军抓捕。(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荒野(上)

    “这才叫胡来,”宋九说道。

    “休得胡说!”

    赵匡义匆匆召集衙役,宋九也离开开封府向西北跑。不是开玩笑的,以前印象中宋朝很保守,可看架空小说里所写的又不是,搞不懂。来到宋朝才知道确实不是那么保守,只能说稍稍内敛,比如夏天衣服外面是一层轻罗,很薄的,不亚于薄透装,里面是一个亮丽的胸围。但为了掩饰,有人开始披一些褡子,也就是一件小轻袄,起一些遮羞作用,不然后面走光面积太大。

    也就是这样了。

    甚至宋九还没有看到一个裹脚的女子,都是天然的美丽大脚。

    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包括路边的老太太头上还插着花,在街边击着鼓儿唱着歌,引来路人雅笑声。也有一些胆大的女子公开约会,这才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优美的句子。

    有的小两口感情好,公开拉着手在大街上散步。

    正是这种风气,潘怜儿才有胆子诘问他。相对而言,潘家算是家风森严的,有的娘子胆子更大。

    王继勋带着一群衙内乱抢美丽小娘子,是不会抢到河中去的,一个西北,一个东南,抢那么远,那不是京城震动,是全国震动。然而这些从各处招上来的大兵哥,认识谁啊?自己也不认识。何为美丽,七分打扮,三分天然。若是潘怜儿沦落成一个乞丐,还能称为美丽吗?

    想到这里匆匆忙忙跑到潘府。将潘惟德兄弟约出来,问情况。

    潘惟德摇头:“国舅太胡闹了。西城区有不少贵人的,他手下不问青红皂白。乱抢一气,这回陛下一定会严惩不怠。”

    看来潘怜儿未受害,不然潘惟德不会如此冷静。但一定有一两个贵人家的女子受害了,才引起公愤,反馈到赵匡胤哪里。

    与两兄弟说了一会儿,回家。

    索性刻意耽搁两天,看赵匡胤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处理得迅速,开封府与禁军飞奔而去,捕杀了一百余人。随王继勋负责此事的小黄门阎承翰知情不报。杖数十,王继勋贬为左右衔使。

    宋九听后摇了摇头,这种处置肯定不好,但对自己来说,却是好事。

    终于离开京城。

    宋九身份越来越贵,这回送行的衙内更多。一直送到南薰门,宋九说道:“诸位且回吧,我下去走一遭,很快就回来。”

    “这差事好啊。我也想去,”符昭寿道。

    “别去,若无侍卫,此时去巴蜀未必是一件好事。”宋九慎重说道。

    忽然抬起头。看到路边一辆马车停下,潘怜儿从马车里走出来,用手抚胸。又合什,做了一个手势。但动作很利索,趁大家根本未注意时。马上就上了马车。马车未走,大约坐在车中隔着车帘子看。

    宋九冲她扬了扬手,接着对高琼、葛霸说道:“我们走吧。”

    ……

    “前面就是牛な水(注),过此水,往南去二十里路就是盘石县城,要么往南去盘石县城小息一夜,要么就在此扎营,还能看看百姓如何淘金,明天一早起程,前往资州城。”陪同宋九的小吏说道。

    这一行还是很苦。

    在宋九想来,有葛高二人,再加上三十轻骑,到巴蜀来应当没事。

    而且临来前又打听了消息,两股势力,一股是吕嘉的,他被击败后,压缩到雅州一带,不能再往西跑了,往西就是大渡河,再往西就是羌人与吐蕃人居住区。

    第二股力量是全师雄的,压缩到益州东北简州金堂县附近,据险而守,只能守,不能反扑。

    但过了剑门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少错误。

    全师雄反叛,邛、蜀、眉、陵、简、雅、嘉、东川、果、遂、渝、合、资、昌、普、戎、荣,也就是益州周围九成以上的地区都有百姓或败兵参与了叛乱。

    全师雄将军队集中起来,一路望风披靡,多次击败宋军,迅速抵达新繁,此时离益州只有二十几里路。幸好刘光义与曹彬领兵破之,全师雄稍稍退却。这时候王全斌与王仁赡才壮起胆子率军出击,全师雄败走灌口寨。徒党散保州县。

    也就是这十几个州宋朝仍然没有收复过来。

    本来全师雄再次战败,是大好歼敌机会,但因为分赃不均,产生纠纷,吕翰与部下反叛。韩重赟未说多少,他只让宋九明白一个大概事情经过,也没有必要说。

    实际这次反叛规模比宋九想像的还要恶劣。

    先是吕翰反叛,王全斌在两川胡作非为,不但两川百姓对他痛恨,任人唯亲,分赃更是如此,在宋军中也积累了许多仇恨。看到吕翰反叛,横冲指挥使吴瓌与军校孙进呼应,将知州武怀节与都监刘汉卿杀死,与全师雄部署刘泽合势,军力迅速达到五万人。然后分兵资州与普州,将普州刺史刘楚信驱走,杀死通判刘沂。果州校尉宋德威与指挥使冯绍文也将果州知州王永图与通判刘涣杀死呼应,又有遂州牙将王可僚,因为他手中兵力少,于是强劫州民为兵,共同参与谋乱。

    曹彬只好回师,但亲自指挥战役的是曹翰。此人乃是宋朝史上有名的屠夫,嘉州一役,杀死数万人,吕翰势衰,败逃向雅州自保。

    但不是除这两处,其他地区就能控制了的。益州附近因为吕馀庆坐镇,渐渐恢复生机,其他各州县一片混乱,有宋军,还是继续不和的宋军,有反叛的宋军,有全师雄手下的武装力量,还有响应全师雄实际各自为战的反叛力量,战败逃散下来的各路人马,大批亦民亦匪的流民。民间的自保力量。这些力量也不可小视。

    闹得最大的两次,一次一支反叛力量打着全师雄的大旗。集众攻打剑州州城,刺史张仁谦称足疾不敢出战。准备弃城逃跑。通判董枢不同意,引兵主动出战,将其击败,招降数百降兵。张仁谦感到惭愧,故意将董枢灌醉,将几百降卒杀死,诬蔑董枢阴与贼通,上书朝廷,正好中使从剑州经过返回京城。下诏御史台审问,黜其为宋州教练使。

    又有一群流寇集合起来攻打眉州,刺史赵延进不懂军事,只看到对方不知几千几万流民,不知道实际是乌合之众,自己手中只有几百士兵,这打不赢,也想逃到嘉州避难。通判段思恭开官库,用官帑为赏。于是诸军鼓勇力斗,将流民击退。段思恭有功了,有人嫉妒,说其擅发官帑。请系狱治罪。赵匡胤没有同意,反而用段取代赵延进为知州。

    其实这些攻城掠地,与全师雄根本就没有关系。全是流民自发式的组织。

    宋九出了剑门,闻听到后。不得不小心。

    葛霸与高琼是勇猛,但不是当真以一能敌万的。若是几千流民往上一围。自己这三十三个人连骨头渣子都啃掉了。但到了这里,没办法,最少得进一趟益州。这才能说好了,我看过了,想不出办法。吕相公,你位高权重,是宋朝有名的良吏,还是你来想吧。只能七绕八绕的,还好,普州一线让康延泽打通。

    王全斌不安好心,只给一百人让康延泽去收普州,这里也是全师雄大本营地区,仅叛兵就达到数万人之众,王全斌有意借叛兵的刀来杀康延泽。然而康延泽自有办法,到了简州,正好全师雄两次被击败,许多手下逃散。康延泽将他们招集,许其无罪,但要他们必须戴罪立功,以后不会再追究。得到一千多名亡叛,教习其战阵。然后向普州开拨,普州刘泽也不以为意,就一千一百人,还有一千名严格来说还是自己手下,有何危害。于是让其手下大将申雕率五千人出战。被康延泽大败,除了将一百多名首领斩首示众外,余下尽释,抚以威信,又招集到三千叛兵与流民。将其编制,挺进遂州,这时州城悉被焚荡,康延泽依山设栅自固,聚粮于遂州。

    刘泽这才慌了神,亲率三万人出战,结果大败。康延泽于是挺进普州,刘泽迫于局势,率领手下残兵败将,前来普州投降。

    不然宋九很有可能都没有办法到达益州。

    “江文书,你是哪里人氏?”

    “禀巡察使,我就是益州人氏,承蒙吕相公不嫌,将小民招为文书。”

    一般胥吏分为五大类,文书吏,司法刑狱吏,账薄吏,仓场库务吏,督课押运吏,往下细分,还能分成几十种。后四种油水足,不过弄不好会承担相关的责任。只有文书吏责任少,也能捞到一些油水,甚至能得到官员的信任,在荫举保举时,说不定有吏摇身变为官。这是最贵的小吏。

    宋九抵达普州后,益州虽安,但周边地区最乱的还是在益州,吕馀庆怕出意外,让这个小吏亲往普州迎接宋九。

    “朝廷如今能控制多少州府?”

    “除了雅州,基本都能控制吧。”

    “我说的是真正控制。”

    “那,也许汉中那边会真正控制。”

    “益州都不行?”

    “益州……巡察使,你去了益州,问吕相公就知道了。”

    “我知道了。”

    宋九说着,看了看边上的牛な水,一条不是很宽大的河流,从远处苍茫的大山上发源而来,可能那些山里出现一些稀薄的黄金,随着山洪,将一些金砂冲到此水中。

    产量不是很多,只有少数人走投无路,才过来淘金,碰碰运气,偶尔能得到很小的金砂,就象麸屑一样细小,故称麸金。不过这里离益州不太远,属于巴蜀核心区域。

    但因为战乱,四下里看不到一个村庄,就象到了荆湖南边那些茫无人际的苍山群岭中。

    “淘金百姓在哪里?”

    “不远,就在前方数里之外,哪里还有一个小草市,有一个酒肆。可以就食,可以安营。”

    “走。”

    一行人向西而去。

    ps:牛な水,后来叫合仙江水,资中县东南,现在大约消失了。为什么古代出现那个字,我也不大清楚,音ne,无音调。(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荒野(中)

    “巴蜀五十多万户,为何我一路过来,都是荒野?”宋九在马背上问道。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前年户部人口整个宋朝包括荆湖地区在内只有一百二十几万户,现在所谓的巴蜀实际只是指长江以北。其面积不足宋朝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口密度是宋朝的三倍。而且巴蜀羌人多,无法计入户册的口数更多,实际人口有可能达到七十万以上,那么将是宋朝人口密度五倍以上。

    “巡察使,你一路过来,都是选择了安全路线。百姓多化为流民,流民也要吃饭,只有几条选择,一是进入深山逃亡,一是随乱军叛乱,到处抢掠,一是自发地流动。原来巴蜀人口虽多,都化成了流民,不耕不织,因此多处成了荒野。”

    “那么粮食从何而来?”

    “巴蜀是天府之国,各州县都有一些储粮,包括各村各寨,流民所过之处,村寨化为灰烬,抢掠一空。于是这个寨子村民也再度变成流民,向下一个寨子席卷。吕相公为了此事,昼夜难安哪。”江文书说到这里,脸上表情痛心疾首。多好的一块地方,眨眼之间乍就变成这样?又说道:“大乱过后,小

    民预测,百姓二不足剩一了。”

    也未必,宋军在汉中挺进得快,作的孽少,哪里还比较安静,要么巴东,曹彬顺着水路西下,挺进速度也快,达州巴州等地区也比较安定。然而这个流民是在到处流窜的,象是剑州,原先也安定。并没有附同全师雄反叛,因为流民冲击。去年夏天后同样开始动荡。

    但这场骚乱过后,百姓必然锐减了。

    一行人迅速来到江书吏所说的那个淘金点。

    在河边有一家小酒肆。也卖酒也卖茶,但淘金百姓搭建的房屋却在河那一边,河面不宽,一个小木桥,然后在山脚下搭了一些草棚子。宋九看不明白,高琼一眼看出来了:“九郎,此领首人颇有心计,若有流民来,这些淘金百姓能迅速彻离此地。逃到后面大山山林里面。”

    高琼无所谓,是战争,这是必然的产物,然而一路看过来,宋九看得都不大想说话。

    若象这样发展下去,他都不知道宋朝最后怎么让四川平定下来的。

    草棚子破破烂烂的,好在这里是盆地气候,冬天还是很冷,但不象开封那么冷。不然凭借这些草棚子一个冬天下来就会冻死一半人。但在外面还修建了一道半人高的土墙。

    这样的布置是防官兵还是防流民或者防叛军?

    宋九不懂。也许三者都要防。这使宋九想到他前世奶奶常给他讲的解放前的故事,百姓最恨的不是倭国人,而是国民党的一些队伍,最爱戴的是新四军。中间的那比强盗还要坏,后者真睡在百姓屋檐下。因此渡江时,爷爷亲自上前线送盐包。

    但一路过来。新四军是没有看到,看到的都是倭国。国民党军。

    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又继续看去。小河上居然来了一艘船,从船上卸下来许多货物,有的百姓手下手中的淘金工具,纷纷从河边不顾湿衣服,涌上那艘船。

    看到他们全身**的,宋九不由地打了一个哆嗦,虽是盆地,这是腊月,还是很冷的,这些百姓如何受得了。说道:“过去看看。”

    一行人蜂拥而去。

    看到他们来了,百姓没有欢迎,相反的一起撤到河边,有人居然持起武器。江文书连忙大声喊道:“乡亲们,不用担心,这是陛下亲自派来的中使。”

    他急得头上都涔出汗来。

    一路过来,宋九话不是很多,问也是问关于巴蜀百姓的事。但他能看到,此子心肠不恶,有同情心。为什么吕相公看得起这个毛头小子,他想不懂,也不相信宋九有什么良策挽回巴蜀的恶劣局势。但能看到此子十分正直,不扰民,不收礼,至少他回京城能公正地将巴蜀情况向皇上反映。若是这些百姓不识好歹,伤着他了,激怒之下,也变成了那些大魔头,那就不好办了。

    “各位乡亲,勿要担心,我是奉旨前来巴蜀看一看,主要就是看流民的,”宋九说道,但他也怕出意外,而且他眼尖,看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