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教父-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湾海战 (三)

    马克里奇最终说服了哈梅内伊,随着两人达成共识,四架f…14雄猫式战斗机从前线起飞,飞往出事海域。对德墨忒尔女神号展开护航活动。与此同时德墨忒尔女神号的轮机长正在对油轮的损失情况展开调查,刚才的那一枚鱼雷让德墨忒尔女神号的一个隔水舱出现了破损,轮机长已经将舱门暂时的关闭了,不过受伤的油轮无法全速行驶,只能慢慢的往迪拜方向驶去。

    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佣兵们此时此刻已经向附近的美国舰艇发出了求救信号,不过美国政府方面只答应提供周围领空的侦查数据,一旦发现附近有飞机出现就向德墨忒尔女神号发送警报。于是在这种万分危险的状况之下,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佣兵们心情忐忑的等待着接下来的命运。

    一个小时之后,美军附近的舰艇向德墨忒尔女神号发出了警告,三架从伊拉克起飞地战机正在向德墨忒尔女神号靠近,除此之外,还有四架从伊朗起飞的战机也在向德墨忒尔女神号所处的海域进发。美国海军从伊朗战机起飞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锁定了信号,一旦伊朗战机越过波斯湾中线靠近沙特的这一侧,那么美军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其击落。

    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战斗直升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还是义无反顾的往出事海域飞去,因为一旦遭遇不测,那么这些武装直升机就可以就近对德墨忒尔女神号上的同伴进行救援。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着,德墨忒尔女神号上的雇佣兵紧张的到了极点。

    “德墨忒尔女神号!德墨忒尔女神号!伊朗战机还有五分钟抵达你方上空,请随时准备弃船逃生,一旦遭遇不测,美**队将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雇佣兵们对于美**方的话自然是不相信的,军队要听从政客的指挥,而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使命是保护雇主。维护雇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今天的事情已经很好的说明,在波斯湾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佣兵要比美军可靠得多。

    五分钟之后,战机呼啸的声音开始从远处传来,随后越来越近,还没等雇佣兵们做出任何的反应,四架伊朗战机低空掠过了德墨忒尔女神号的甲板,然后就向远方飞去了。

    雇佣兵们只差一点就要瞄准这四架飞机直接开火了。当他们看到这四架飞机将德墨忒尔女神号人甩在屁股后面不管不顾的朝着船的后方飞去的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想的明白这是为什么。

    “船长,我们还有多久越过波斯湾中线?”船上的雇佣兵指挥官迫不及待的问道。

    “还有半个小时左右!”船长看了看驾驶舱里的电脑屏幕,然后认真的回答道。

    “飓风一号!飓风一号!听到请回答!”雇佣兵指挥官用铱星系统和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直升机支援小组进行联系。

    “我是飓风一号,报上你们所处的位置!”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救援部队问道。

    “我们距离波斯湾中线还有半个小时的航程,对了,刚才伊朗飞机从我们头顶飞过,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雇佣兵指挥官不放心的问道。

    “不用担心,你们现在是安全的!”的直升机支援小组回答道。

    当伊朗的战机越过了德墨忒尔女神号之后,就向伊拉克方面派出的战机飞去。此后的战斗中,伊朗方面的f…14雄猫式战斗机击落了三架奉命击沉德墨忒尔女神号的伊拉克战斗机,这一次伊拉克方面损失惨重,相信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来骚扰地中海航运的船舶了。

    ……

    德墨忒尔女神号有惊无险的驶入了迪拜港,紧接着德墨忒尔女神号卸下了原油被拖到了船坞之中去查看损伤的程度。经过认真的检查,德墨忒尔女神号的整体结构并没有遭受到什么破坏,只是一个隔水舱被炸开了一个大洞,德墨忒尔女神号上的原油经过特殊的设备被转运到了地中海航运公司的另外一条船上,继续完成接下来的航行。

    事件结束之后,国际风险咨询公司在波斯湾航线算是打出来名气。这也让美军开始重新评估国际风险咨询公司这样一家刚成立的私人安保公司的战斗水平。因为波斯湾的袭船战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在这条石油运输大动脉上的油轮的安全,而美军方面却因为政治原因而不便插手,这让美国政府感到十分的愤怒。

    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出现给了美**方一个新的选择,因为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私人安保公司的性质,这就让他们在处理很多问题上不用顾忌太多。这一次德墨忒尔女神号遇险的事情让美**方看到了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佣兵过硬的军事素质。驻扎在波斯湾的美军舰队司令部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和国际风险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把一些美**方不便去做的事情外包给这家私人安保公司。到时候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佣兵冲锋在前,美**方只要提供情报方面的协助就可以了,就像这次的德墨忒尔女神号事件中,美**方所做的那样。

    国际风险咨询公司初战告捷,这让伊万科夫得到了来自谢廖沙的肯定,谢廖沙决定趁热打铁,扩大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佣兵规模,购买更多的先进武器提升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总体战斗能力。于是在谢廖沙的大笔支持下,国际风险咨询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总部开始就武器公开进行招标,订购一批武装直升机,运输机,装甲战车等装备,谢廖沙要把这家安保公司建立成部署在美墨边境的准军事化组织。

    伊万科夫和尤里的动作很快,他们很快就采购了四架大力神运输机,一百辆悍马军用吉普车,五十辆装甲步兵车等重型装备,这些大力神运输机是美军淘汰封存的飞机,悍马军用吉普车和装甲步兵车也是美军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不过即使这样,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实力也足矣傲视全球安保公司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萨莫特洛尔油田到手

    苏联石油与天然气工业部所举办的这场国际招标会因为条件太过于苛刻,所以能够有资格参加的外国企业少之又少。而那些满足了和苏联贸易年限的外国企业又只有很少能够拿得出70亿美元作为投标的保证金。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像英国石油公司,美孚等西方处于垄断性质的石油公司都被排斥在外,以免苏联的大油田落入这些不友好的西方势力手中。

    在谢廖沙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将西方石油公司控制在手中之后,哈默已经无力控制公司的决策权了,因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会完全被谢廖沙的亲朋好友所把持。虽然西方石油公司的总资产不到两百亿美元,但是老哈默把这家公司打理的非常好。西方石油公司深耕石油行业多年,有着完善的石油工业产业链,从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再到石油的冶炼,最后到石油化工和燃料零售业务都有所涉及,除此之外西方石油公司还掌握着美国最先进的页岩油干馏炉技术。

    拥有一家成熟的石油公司对于嘉能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嘉能可从事的石油贸易是现货石油交易,它们从来都没有涉及过石油勘探和开采的行业,如果有了西方石油公司成熟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团队,相信萨莫特洛尔油田的含水率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萨莫特洛尔油田的招标会设立在莫斯科的国际奥林匹克酒店,来参加这次招标的石油公司大部分来自于欧洲,其中以意大利的石油公司居多,很多西方大型石油公司都被排斥在外,无法参加这次的招标。虽然前来参加的石油公司规模都难以称的上是世界一流,但是几家小型的石油公司联合起来一起对萨莫特洛尔油田进行投标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毕竟七十亿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很多公司都拿不出这笔钱。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次的招标活动,西方石油公司的副总裁虽然没有对外界声明放弃这次的竞标,但是他已经得到了董事会的授意,在这场竞标活动中的出价被严格限制在了110亿美元。也就是说,西方石油公司的副总裁只有十亿的出价权。而嘉能可公司为了防止其他的小型公司来搅局,将价格直接拉高到一百二十亿美元,相信这个价格应该是一个极限了。

    当标书上交到这次的投标工作委员会的手中之后,大家能做的事情就只有等待了。当所有参与企业的代表离开国际奥林匹克酒店的时候,酒店的大厅里挤满了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这可是少见的超级大油田,苏联政府居然肯拿出来吸引外国资金,这绝对是全球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标志**件,不过让记者们感到遗憾的是,这次的投标活动条件太过苛刻,很多国际一流的石油公司都不能参与进来。而到场的公司当中似乎只有西方石油公司和嘉能可集团的胜算最大。

    由于标书包含的内容太多,所以要等到最终的结果还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这段漫长的等待事件让谢廖沙感到十分的难熬,他很怕

    萨莫特洛尔油田落入他人之手。除此之外,对于西方石油公司的下一步怎么处理,谢廖沙还没有想好。把老哈默清除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会?老哈默可是西方石油公司的一面旗帜,是这家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西方石油公司手上的那些位于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的油田怎么办,这些国家大部分都有**游击队的存在,如果不是哈默和卡斯特罗之间的关系,游击队可不会给外国资本家任何的面子。所以想来想去,这家公司保留哈默职位所能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清除哈默所带来的好处。

    于是就在米哈伊尔在董事会上公开和哈默唱反调之后,在后面的会议上米哈伊尔一直在努力的和哈默修复着关系。哈默从商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商人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只要有钱挣,哈默是不会对一些个人恩怨仅仅计较的。米哈伊尔首先由衷的表示了对哈默的钦佩,此外他还表示愿意在西方石油公司除了萨莫特洛尔油田以外的投资上对哈默的提案予以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哈默的戒心。

    米哈伊尔现在的眼光和眼界已经培养起来了,在它看来对企业的股权收购只是收购的第一步,如何让这家企业在哥伦比亚银行的大家庭里得以发展的更好才是个大问题,像哈默这样的人物,虽然财富和米哈伊尔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哈默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影响力,就连美国总统也不见得比得上。在这种人物面前,想靠着金钱和权势让哈默低头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谢廖沙真的和哈默开战,遭殃的只能是西方石油公司的全体股东。因此,无论是米哈伊尔还是哈默其实都懂的和为贵的道理。

    一周的时间过的相当的漫长,不过谢廖沙其实在投标的第二天就已经知道了所有才于这次活动的公司提出的报价,嘉能可公司的报价不出意料之外,果然是所有公司之中最高的。这让谢廖沙的心里总算是吃了个定心丸,他找了个机会将这个消息透漏给了在莫斯科参与投标的嘉能可集团副总裁格林,格林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苏联是第一次在全世界搞这么大规模的招标活动,很多公司既十分的感兴趣,又有些忐忑不安。苏联政府在国际上的商誉可是不怎么好,万一因为政治我问题扣留了投标的资金,那这些公司非破产不可。

    格林在莫斯科的这段日子一直都在想办法接触苏联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的高层,他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切尔诺梅尔金对格林的印象很好。一周之后,格林终于从切尔诺梅尔金手中拿到了中标的合同书,随后在莫斯科奥林匹克国际酒店召开了隆重的签约仪式,萨莫特洛尔油田终于落到了嘉能可集团的手中。

第一百八十二章 鹅掌柜

    《共青团真理报》从改版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这段时间里随着《共青团真理报》的内容更加贴近读者,更适合苏联年轻人的口味,使得这家老牌的严肃政治报刊拥有了更多的读者。顺带着,《共青团真理报》也拥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那就是广告收入。随着广告业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报社内的同志们都打心里感到高兴,他们为谢廖沙的远见卓识感到由衷的钦佩,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现在苏联国内的私营经济已经颇具规模了,不过因为苏联的雇佣制度,工资制度,还有劳动力等制度问题依旧没有很好的解决。所以苏联的私营经济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灰色产业之中,比如在苏联的黑市中广泛存在的地下钱庄,影子银行等都是一些有一定权力和经济基础的人下海的第一选择。

    莫斯科市到处都有金融公司和进出口公司的身影,很多人都想趁着苏联的官方汇率和民间汇率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的时候大赚一笔,所以那些以兑换外汇为主要业务的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从地下冒了出来,当然了,很多金融公司的背后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保护伞和利益链条,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这种门路的。

    犹太人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所创立的大桥金融公司就是莫斯科地下金融界的佼佼者,因为古辛斯基在俄语之中和鹅的发音相似,所以很多古辛斯基的生意伙伴都把他叫做鹅掌柜。古辛斯基在莫斯科通过经营货币兑换业务发了一大笔财,他曾经毕业于古布金石油天然气工业学院的工程技术专业,不过古辛斯基对工程学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从古布金石油天然气工业学院毕业之后,古辛斯基又去国力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进修了导演专业,并且在毕业之后成功的转型成为了一名戏剧导演。

    作为导演的古辛斯基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人人羡慕的有钱人,他有着犹太民族特有的商业敏感性。之所以能够涉足地下金融集团,那还是因为导演这份工作带给古辛斯基的启发。古辛斯基经常要以导演的身份出国交流,既然是出国,就少不了要到银行去兑换外汇。精明的古辛斯基很快即发现了黑市汇率和官方汇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于是古辛斯基果断的用自己的全部身家投入到了这项生意之中并且创办了大桥金融公司。

    最近一段时间,古辛斯基突然对《共青团真理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这家报纸居然破天荒的介绍起了好莱坞的电影和英国的摇滚乐。而古辛斯基还很意外的在《共青团真理报》的版面上发现了麦当劳餐厅的优惠券。古辛斯基觉得自己的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一般,他找到了一件比开设金融公司更加让自己心潮澎湃的事业,那就是传媒业。他认为莫斯科那么多帮派从事走私行业,可是返运回苏联的欧洲商品大部分老百姓见都没有见过,这样怎么能买上高价呢,如果有一家媒体详细的介绍西方富裕阶层的生活,那样的话一定会吸引苏联年轻人的注意,就像现在《共青团真理报》所做的那样。再加上现在苏联政府放开了媒体管制,古辛斯基只要找到一个可以挂靠的机构就可以创建自己的传媒公司了,这可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啊。

    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财富康庄大道的古辛斯基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他要创建一份在莫斯科发行的报纸,同时还要创建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杂志。不过古辛斯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手中没有报纸和杂志的发行渠道,他必须找到一家国有新闻机构挂靠才行。古辛斯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共青团真理报》。因为这家报社不但规模在全国数一数二,而且还拥有不同于其他新闻机构的领先思维,古辛斯基觉得和这样开明的新闻机构合作,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得多。

    于是古辛斯基通过各种关系想要和《共青团真理报》的高层取得联系,不过在打听消息的过程中,古辛斯基发现了另外一条路子,那就是谢廖沙在共青团一手创立的青年科技文化中心。这家机构似乎非常乐意扶植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自主创业,而且已经有了不少的成功案例,比如现在外经贸部混的风生水起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是靠着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提供的资金才成功赚到了第一捅金。还有苏联科学院的数学家别列佐夫斯基,这个家伙据说也是在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数据统计公司,从而发家致富的。现如今霍多尔科夫斯基是莫斯科最大的金融公司,梅纳特帕金融公司的老板。而别列佐夫斯基则拿下了德国大众公司在莫斯科的总代理权,成为了进口汽车大王。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下子成为了莫斯科人人羡慕的大人物,这就让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成为了人人趋之若鹜的机构。

    古辛斯基将自己想要开办娱乐化新闻传媒机构的计划通过关系交到了谢廖沙的秘书尤利娅手上,尤利娅经营着乌克兰最大的录影带租赁连锁机构,和古辛斯基曾经见过几次,也从朋友的朋友口中听说过他似乎发了大财,所以尤利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