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国务大会堂

    宋继澄此刻也已经收拾好了衣装。

    这是一身改良的朱子深衣。比起过往的朱子深衣要显得更加干净利落,又不失庄重。自从皇帝陛下出宫便装时穿了这一身以后,便引起民间跟风。。

    皇帝陛下的龙袍与常服显然不是臣子们可以随意穿的,但陛下穿着改良的朱子深衣显然就没有这个顾忌。

    这年头没有什么时尚圈,但皇帝陛下喜欢,又的确好看得体,自然迅速在高级官员之中流行起来。

    衣着时尚这样的东西,从来都是上行下效。更何况,据传这还是皇后娘娘为陛下着手改良的呢,自然是引动了风潮。

    居于胶东的宋继澄曾经十余年前去过一趟京师。

    那时候的京师哪里顾得上什么衣装风尚,人人想的是辽东战事,想的是朝政动乱,想的是大明内忧外患,士子们纵然想要关心一些风花雪月,也是烟柳胡同酒肉******眼下,风气却是为之一新,让宋继澄也不得不感慨这才是盛世之象呐。

    此刻,宋琏推窗看去,宋继澄也摆摆手,挥退了侍女,走上了阳台。

    这也是恒信酒店的新式建筑,在京师立起高楼,又花了大心思重构营造法式,于是乎酒店里多了这一个观景阳台。

    观景阳台里,藤蔓萦绕,两把藤椅构思精巧地嵌入阳台之上,落地玻璃窗的上半部分已经打开,高楼外的微风吹拂入内,带着早春的寒气扑入,让人驱散了晨起残留的几分困倦。

    宋继澄与宋琏父子二人坐在藤椅之上,遥遥扫向京师,极目望去,仿佛整个京城尽收眼底,一种心胸开阔之情顿时滋生:“京师的变化,的确太大了。别的不提,这人烟鼎沸,市井繁华的模样就远胜十数年前。”

    “毕竟,战乱平定了。”说起来,宋继澄也不由感慨到:“可惜你哥哥文玉癸未邑难中,抗击清兵而死,却是见不到这一切了。”

    宋继澄所言的文玉,便是前文所提的宋玫,文玉是他的字,官至工部右侍郎,是宋氏一家官场之上的顶梁柱。

    宋琏闻言,也不由哀叹一声,又轻声道:“若文玉哥哥泉下有知,见我大明又临盛世,也会瞑目吧。”

    两人说了一些闲话后,宋继澄凝望各处,最终却是将目光落在了内城道:“那个方向,就应该是我们今日要去的国务大会堂了。”

    恒信大酒店的屋舍算得上高了,但因为安全的问题,却远离皇城。如此一来,内城之中的景色是看不到了。

    不过,两人却是去过国务大会堂的。

    那是一处占地不小的屋舍,就在东江米巷。国务大会堂修筑得富丽堂皇,典雅而壮观,修筑起来,更是罕见的干净利落而迅速。

    对于朱慈修筑国务大会堂,朝中民间议论不少,也是讨论激烈,褒贬都有。

    贬义的,自然是指责皇帝陛下大兴土木,空耗民脂民膏。毕竟,朝代纵观史,大兴土木而导致压榨民力、财政崩溃最后国中生乱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同样,褒义的也不少。

    赞赏的认为国务大会堂修筑得富丽堂皇,是壮哉国威。而且,朱慈修筑国务大会堂采取的是后世的模式,拨款竞标,并不让朝堂直接组织,也不搞徭役。

    虽然,徭役是免费的,而朝堂如此做会成本激增。

    但显然,这种模式下修筑的国务大会堂不仅质量上佳,显然也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虽然难免有**,但以万众瞩目之关注度,一切还算可控。

    撇去这些不提,就国务大会堂本身而言,其大量采用新式技术,大量使用石质材料、水泥砖瓦钢筋混凝土的亮点让国务大会堂的壮丽与恢弘是远超其余建筑的。

    在这里召开国务会议,显然让人感觉与有荣焉,格调不能再高了。

    父子两人闲谈了一会儿,门外忽然间响起了敲门之声。

    一个衣着整洁,举止文雅的男子笑着朝着两人行礼:“两位先生,属下国务会议筹备委员会王行止,特来请两位先生前往国务大会堂参会。”

    “王……”

    看着王行止面白无须,声音奸细的模样,宋继澄眼尖地认了出来想要喊一声公公。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不对。如果是宫中太监,那显然是宫中的职务。但人家既然自称是筹备委员会的职司,那显然就不一样了。

    这让宋继澄想起了当年宋时的宦官。那时候,宦官在宫中最高的职位也就是**品左右的小官,想要进步,就得归入政府官员的职司。故而,宦官的升迁也是与文武官员一样受收到朝廷控制。

    这显然就十分便利地让宋朝大多数时候都少有宦官干政乱权的时候。

    朱慈登基以后,少有给宦官升官的举动,宦官数量也是一再削减。其中,不少还算有本事的人就到了其余衙门里任职。

    比如,这个看起来举止气度不错的王行止显然应该是宫中内书房里出来的人物,是以到了这一回国务会议筹备委员会中任职。

    这一切,显然是打算淡化人家太监的身份,只是作为一个寻常官吏看待。

    这个时候继续喊人家公公,那显然就有些不对劲了

    “那就有劳王大人了。”宋继澄话到嘴边,硬生生改了回来。

    王行止的笑容显然真诚了许多:“不敢当,不敢当,在下无官无职只是奉命行事,服务诸位先生呀。”

    几人又客套了几句,下了楼,果然看到门口一列列大马车已经预备完毕,几人上了车,一路驶向国务大会堂,畅通无阻,很快就抵达了国务大会堂的山东厅。

    到了山东厅不久,就见又有其余人工作人员引来几人入内。

    宋继澄心中虽然再有准备,但一见来人,还是纷纷不由地感觉惊了。

    他胶东宋氏已经算得上一方土豪,但今日来的这些人,竟是整个山东都有头有脸的豪族。比如蒙阴公氏。这一位可是家里出了公鼐的清贵世家。公鼐高祖公勉仁开始,代代蝉联进士,到公鼐一代,“五世进士、父子翰林”,成为明朝末期着名的进士家族。他们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树,一时间,蒙阴公氏之名彪炳海内。

    现在,他们也出现在了这里。(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国务咨询委员会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公家伴随着二十年前公鼐去世,再无几个名震天下的人物,但论及清贵世家,依旧有公家一号。而今这一回来的,也是公鼐三子公甸。

    不仅如此,除了公甸,宋继澄还见到了全国有名的中国第一世家:曲阜孔氏当家人,现任衍圣公孔胤植。

    衍圣公的辉煌,自不用提。不过,不管是宋继澄还是公甸亦或者山东厅里的诸位世家掌门人并不如何对孔氏的当家人买账。除了冷淡地招唿了一下行礼以外,竟是都悄然间不着痕迹地离着孔胤植几步远,仿佛见了瘟神一样。

    这时,厅里又被王行止引来几人。这几人进来,倒是让厅内气氛颇为有些奇怪。因为,这个组合显然有些别扭。

    领头的,是一个身材精瘦,身上淡淡带着海腥味的男子。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身材痴肥,未语先含笑的男子,以及一个穿着一身略大一些的朱子深衣,但虎口粗糙的男子。

    屋内气氛有些稍稍的奇怪,不过都还是认出了几人。

    “这位是远征公司山东籍的股东,赵之余,登州人士,曾经往来东瀛十数年。这位是临清洪氏商行的当家人。这位是济宁柏氏成衣工坊的东家。”王行止一一介绍起来。

    宋继澄看着这一幕,心道传言果然是真的。传言,这一回的国务会议不仅有各大世家的代表人,还有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代表。眼下看,果不然。

    不过,对于这一点,宋继澄还是颇为有心理准备的。比如,他就明白自己为何能够登上这一回进京的船票。

    这一回,可是陛下亲自派遣车马船只将各方参会人士请到京师呢。

    这是皇帝陛下投桃报李的举动。缘由,便是之前顺天府推行士绅一体纳粮时,朱慈传出的信号:谁交皇粮国税最多,就能获得于皇帝陛下通信议政的资格。

    这一信号传出,顿时引起深海之中一身闷雷。震动无数人,却在海平面上波澜不惊。

    一直到眼下,这才传导出海面上的惊涛骇浪。

    朱慈表达的意思很清楚。

    缴税,才可以获得参政议政的权利。

    而眼下,国务会议的参会资格显然就是这一回朱慈对当初承诺的兑现。

    当今大明时移势易。曾经的大明,田赋徭役是最主要的财政来援。但现在显然不了,工商关税开始在朝廷的税收之中占据越来越重的比例。眼前三人,一个大商人,一个大海主,一个大工坊主,都是朝堂税收的新支柱。皇帝陛下既然给了世家议政的资格,又如何会遗忘笼络这些新兴势力?

    要知道,这些人平素最缺少的是安全感,此刻陛下一拉拢,如何不是感恩戴德,立马就是陛下最坚定的基本盘。

    更何况,皇帝陛下也许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那个大商人、大工坊主以及名副其实的……大海主!

    原本都是世家望族聚集的山东厅里来了三位气质迥异的新人以后,屋内气氛微微有些诡异。不过,他们很快就顾不上这些了。很快,山东厅里又源源不断地进来了数十人。

    这些显然也不是什么世家豪族的代表。其中,有名门天下的士子,有气质憨厚身材壮实的工人,更有看起来多了几分书卷气,不苟言笑,穿着匠作大院配发礼服的大匠。当然,除了这些宋继澄不熟悉的人,也还有几个熟悉的人进了国务大会堂。只不过,宋继澄倒是看得清楚,那几人并不与他们这些世家子一样,是按照地域分送进来的。他们一起进入国务会议厅,随后还是按照各省籍贯进来了。

    来的几人里,宋继澄认识的不多,只有三人。

    一个是济阳籍的山东大儒张尔岐,还有两人一道一佛,显然都是宗教界的人物。

    张尔岐宋继澄是打过交道的,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大道士宋继澄倒是只有过照面,并无深交。那大和尚是益智旭,道士则是八大山人朱耷。

    朱耷与益智旭都去了其他厅,只有张尔岐看着门牌,进了山东厅。

    又过不久,来了几个宋继澄面生的人以后,之前送宋继澄入内的那个太监王行止走了进来。

    王行止这一回倒不是一个人来了,身前还有一个长着胡茬,行动干练的男子。

    这位男子看起来就是负责山东厅的官员,此刻入内,先是一礼过后,没有拖泥带水,道:“在下韩成武,就是此番国务会议筹备委员会山东厅负责人。诸位先生直乎我韩成武姓名便可。陛下宣布召开这一回国务会议时间不多,安排更是格外紧凑。咱们时间也是不多,废话在下不说,想必诸位明白咱们国务会议是如何个规格,能办下多少大事了。当然,人多嘴杂,也不能尽让几千人一起上书,陛下肯定忙不过来。故而,稍待,便会正式宣布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国务咨询委员会提名正式开始。诸位请查收这一份注意事项,把握好手中宝贵的提名权利!”

    说罢,韩成武便开始动手,与王行止一起分发注意事项手册。

    一边发着,还得应付山东厅内众人们的疑问。

    此刻,整个国务大会堂里,各个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精英们也差不多都是这样一个模样。经过了皇帝陛下亲自主持的培训过后,这一场国务大会议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宋继澄也是排排坐,按照次序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注意事项手册。

    这,显然就是这一回国务会议的说明书了。

    “陛下做事,可是周全呐……”一旁,宋链看着国务大会堂数千人忙前忙后,不由感慨了起来。没做过事的人就永远不会知道真正做起来的时候,会有多麻烦,多少乱子,多少个预备方案候着以防意外。

    更何况是这种数千上万人的高级别会议?

    要不是皇帝陛下久经行伍,手底下也是人才辈出,恐怕这样规格高级,内容繁杂的国务大会议也组织不起来。(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权力的登天梯

    相比宋链的闲情,宋继澄就显得要专注许多。他深切明白这一次国务会议有多么重要。别的不说,皇帝陛下已经放出风声的明定国是以及财政预算制度就让京华喧嚣,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议论此事的场面。

    国是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制度固然是朝廷会提出,但这一回他们这些乡野遗贤可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参政议政,甚至因为自己的举动而改变决定帝国未来的方向呢。

    不管是国是计划还是财政预算制度,都会在这一回大明二七八年年度国务会议上审定通过。为此,李邦华等现任内阁这些天可不知是愁白了多少头发,本来还因为战后和平而多了几分倦怠的一些官员纷纷感受到了警醒,这些天来连轴转,国是计划三易其稿,原本还打算乘机在新的一年里多要一些银子花销的几个部门也纷纷打消了原来的计划,不得不拼命核算新一年里的具体预算计划。

    万一最坏的情况出现,国是计划与财政预算方案都惨遭否决,那可就不是找皇帝陛下说请通融就能解决的。那意味着,这一届朝廷本事做得很差呀。

    虽然李邦华心知以这一届内阁上下的本事,不仅平定内乱还东征收复辽东,具是名留青史的大功劳,最终总会给几分情面。可李邦华等人还是不得不承认,朱慈的国务会议一出,内阁上下都感受到了严厉的督促。

    坐在左右以及前排对坐的朝堂高官们心情复杂,各个厅内的后备委员们却是十分激动。

    掌握权力的滋味让宋继澄心中感觉格外美妙,自然,了解权力运行的规则,明白如何运用这一份权力也就成了眼下宋继澄格外关注的地方。

    这一回的国务会议,首先是组成人员颇为不同。

    总的来说,以纳税与特邀为主。

    纳税就是是之前朱慈的承诺。在税负改革后认真交纳税赋的士绅,每个省排名前一百的家族可以获得一个参加国务会议的资格。除此外,每个省都有至少一名纳税最高的商人、工坊主以及参与海外贸易的东主可以获得参会资格。

    当然,依据各省的情况,朱慈都做出了特别的对待。用以尽可能让选出来的后备委员可以较好地代表各个阶层,让皇帝陛下的触角可以跟着他们,深切掌握这个帝国的权力。

    为此,皇帝陛下对于后备委员的名单还加入了一个方式,甚至可以说是颇为主要的方式:特邀。

    特邀是皇帝陛下亲自拟定名字的邀请名单。里面涵盖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同样,也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正面人物里的代表性普通人。

    这些人这一回统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国务咨询委员会后备委员。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颇为相似议会选举的产物了。当然,朱慈做出了非常多适应此刻国情的改变。或者,对于宋继澄而言,他看完注意事项手册以后,更加倾向于将这里理解成另一种模式的官员选拔。

    一个,皇帝身边新一套权力班子的官员选拔。

    所谓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国务咨询委员会后备委员,关键之处就是这个国务咨询委员会。

    显然,朱慈是试图建立自己的一套智囊班子。

    但就如同之前的内阁大学士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实际上的权力机关一样,宋继澄毫不怀疑只要进入国务咨询委员会,就有机会掌握这个帝国的最高权力。

    毕竟,通过自己的学识来游说皇帝从而改变政策,不正是许多清贵大臣们梦寐以求的职位么?

    这对于二十余年来未能考中进士的宋继澄而言,堪称是激动得让人心情澎湃,不能自已。

    很快,注意事项手册上下的内容就被宋继澄看完了,这一回国务会议的提名程序也大多了解。

    通过各个渠道进入京师们的后备委员们这一回首先要进行的是提名。

    这一点,宋继澄在来的时候已经在机密文件上知悉。并且为此运作了一个月的时间,稍稍有一些底。

    总的而言,不同于科举的进士是考取的。正式的国务咨询委员会委员是提名选取的。

    这一回抵达京师在各个会场的后备委员人数一共为两千三百二十人。在这两千三百二十人中,将会选举产生一共不超过两百三十二人的正式委员。

    而且,国务咨询委员会也并非只有一个机构。在国务咨询委员会下,还会分列出非常众多的委员会。比如民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贸易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财政委员会、文化委员会等等众多分支机构。除此外,各个正式委员们也会按照自己的籍贯,在皇帝陛下处理该省事务时,组成临时的省级委员会,发挥智囊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