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货真价实。所谓“货真价实”,就是销售中保证商品的质量,质价相
符,定价合理。这样一视同仁的对待各种顾客,就能做到童叟无欺,使经营享有
信誉。要做到“货真价实”就需要在销售中对商品必须按质论价,残次商品要削
价处理,名牌商品不得随意加价,处理商品标明“处理品”字样,标准商品不能
掺杂使假,随意涨价,对于儿童和老人不能因其幼小或衰老而进行欺骗,或少给
分量,或多收货款。
(四)一视同仁。这作为一种商业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服务对象不分厚薄
同样看待。商业服务的对象众多,每天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顾客,营业员
只有树立起一视同仁的观念,认识到营业员和顾客们的关系都是彼此平等的,只
是社会分工不同,才能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接待好每一位顾客,使他
们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如果不树立起营业员和顾客们是人人互相平等的观念,
而认为顾客买东西,是“有求于自己”就不会热情接待顾客,至少不能热情接待
好每一位顾客,势必造成有亲有疏,以至把顾客
也分成三、六、九等,在接待中,厚此薄彼,对一部分顾客热情,对另一部
分顾客冷淡。
□一视同仁
对顾客一视同仁,是由商业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不容有任何随意性。它要求
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生人熟人一个样。在商业销售中正确对待亲朋熟人,尤
其是在出售好、少、新的商品时,非常关键。有的售货员见了熟人笑脸相迎,对
其它顾客爱理不理,冷落在旁,或者私留热、俏商品给熟人,把残次品卖给不认
识的顾客,甚至以权谋私,用卖东西交换自己要得到的利益,这些都是违背商业
职业道德规范的。
第二,对老小顾客一个样。老年顾客一般动作慢、语言重复、挑选细致,有
些售货员嫌他们啰嗦、麻烦而不愿热情接待;儿童顾客贪玩易忘,会发生买错退
换现象,有些售货员也不愿接待。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应该“慢卖老,细卖小”,
容老年顾客慢慢思考、慢慢挑选,照顾儿童顾客买好商品、问清目的、查看钱数、
叮嘱拿好、走好。
第三,对特殊顾客与普通顾客一个样。对于盲人、聋哑人、残废人及醉汉,
售货员要有耐心,有办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接待方法,对盲人顾客能
扶领的要帮助扶领,帮助他们包装好商品,嘱咐拿好零钱;对聋哑人要理解他们
的要求,主动帮助挑选;对醉酒人要“一顺二劝三忌呛”,使他们感到社会主义
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对农村顾客与城市顾客一个样。“衣帽取人”,“看人下菜碟”
是旧商人的作风,与商业职业道德是不相容的,有些售货员在经营中冷落农
村顾客,不仅会使他们感到你是“势利眼”,而且会影响经营健康顺利的发展,
以致失去应该得到的顾客。
第五,对买多与买少的顾客一个样。有些售货员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对那
些买得多或买高档商品的顾客非常热情,而对那些购买量少或买低档商品的顾客
冷淡,这也是缺乏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的经营作风,是应该加以纠正的,否则,
失去的不仅是一笔小生意,而是一批回头客。
《中国商训——传统生意经》谋略权术
权变韬略争市场,运筹帷幄操胜券。
一、市场竞争市中无鱼蛤蟆贵货少朱砂红土争
□何谓竞争
市场竞争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
求。它作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现象,是人类经
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古人曰:“并逐曰竞,对辩曰争。”“竞争”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
》:“有竞有争”,其意是相互争胜。竞争,是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发展现象,
凡是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存在着市场竞争,那种主观取消市场竞争
的做法,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在现代市场发展的历
史新时期,只有充分重视和运用市场竞争,才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对接,才
能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立于不败之地,使自己的商品经济真正发展起来。
竞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古就有的,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
相联系。竞争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物质利益方面的一种本质的必然联系。在
“最便宜的市场购买”和“每个人都企图尽可能的高价出售”,这种买卖之间利
益的差异性和对抗性,作为内在动力决定了商品经济下市场竞争的必然性。实质
上,市场竞争是买卖双方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的一种抗衡,这种抗衡通过商品价格
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
一点才能成为规定。在商业经营中,这种抗衡通过买与卖的讨论还价,自我伸缩,
自我调节,寻找均衡点,达成交易成功,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促进商品
经济的发展。
□竞争作用
市场竞争对推动经营的发展,增进经营的活力和繁荣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市场竞争可以促进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增强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锻炼营销业务人员的能力,积累优胜劣汰的经验,鼓
励优秀的经营者锐意迸取,展现雄才大略,面对机遇,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提
高对经营风险的认识,进行风险决策,化险为夷,在竞争中取胜。
(二)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市场繁荣,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竞争促进经
营者不断加强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各种费用和节约人力、物力,自觉地改善服务
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领域,开拓新产品,在物美价廉、服务周到
上引导消费,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三)市场竞争可以鼓励先进,淘汰后进,使经营者在竞争中求生存、求效
益、求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优者胜,劣者败;优者发展,劣者停滞;优者生存,
劣者灭亡。没有市场竞争,经营就分不出优胜劣汰,没有优胜劣汰,经营也就失
去了意义。因此,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一条客观的规律。那些经营不善,效益
低下,对市场环境不能适应、素质极差的经营者,必然会在竞争中被无情的淘汰,
只有那些积极改善经营管理,满足市场需要的经营者,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竞争内容
市场竞争的内容很丰富。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营产品和服
务的竞争。市场经营产品品种是否齐全?花色款式是否新颖?价格是否合理?服
务是否周到?都是经营者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
(二)经营要素的竞争。店址的处所是否优越?店堂设施是否先进?购销渠
道是否畅通?经营信息是否迅速准确?经营资金是否充裕?都深深影响着市场竞
争的实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
(三)经营信誉的竞争。“生意天大小,信誉是个宝”,“生意往来,信誉
为先”,“信誉是成功的伙伴”,所有这些都表明信誉是市场竞争中的不可忽视
的重要方面,历来被经营者视为成功的法宝,失去了信誉,就会失去顾客,失去
经营的根本。所以经营者把信誉的竞争作为是搞好经营的一种特殊的无形的要素、
开展市场竞争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无数事实表明,在经营信誉上取得竞争的胜
利,可以使企业长久受益,那些精明的经营者总是投入巨大的精力、财力来提高
经营的信誉,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
(四)经营能力的竞争。经营能力与经营者的素质有密切关系,在市场竞争
中,低素质、低能力者必败;高素质、高能力者必胜。美国福特汽车大王成败曲
折即是如此。福特一世出身农民家庭,起初在爱迪生照明公司当工人,创办汽车
公司时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知识而失败,当他聘请了专家库兹恩斯坦担任经理后,
采取了库氏的经营策略,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成功使老福特独断专
横,致使库氏辞职,于是他只好把大权交给福特二世,由于福特二世任用贤才布
里拉奇、麦克纳马拉桑顿、李。艾柯卡,又重新使福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公
司之一,但是福特二世又犯了先辈的错误,不允许部下“威高震主”,先后解雇
了这些贤才,结果使福特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一年小于一年。到了198O年福特二
世意识到用色彩浓厚的家庭经营方式来管理现代化企业不行时,不得不宣布退休,
把经营大权交给专家集团经营。
市场竞争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卖方之间的竞争,以及买与卖之间的竞争和买方
之间的竞争。卖方之间的竞争是为了在最有利的价格前提下出卖商品,以最快的
速度实现商品向货币转化的过程,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在商品供过于求时,这
种竞争更是激烈。在买方市场形成时,卖方之间必然会展开多种形式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有利于稳定市场商品价格。卖方与买
方之间的竞争,是争取最优越的出卖条件与争取最优惠的购买条件的竞争,其态
势由供求不平衡的变化而定,供过于求时,竞争朝有利于买方发展,买方有决定
购买形式、数量、价格和向谁购买的决定权;供不应求时,竞争朝着有利于卖方
发展,由卖方决定销售形式、数量和价格;只有当供求趋于平衡时,买卖双方才
可能进行充分的讨价还价。买方之间竞争是在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出现的,表
现为抬价抢购,盲目争购,不断降低购买条件,争取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购买
自己所需的商品。
□竞争准则
正确进行市场竞争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则。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无
规范、无准则,到建立基本准则的过程。这种准则主要有:(一)公正平等
的准则。参加市场竞争者在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仅进行交易活动的地位平
等,参加竞争的条件也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凭借特权进行不公平竞争。
(二)独立自主的准则。经营者有选择竞争形式的自由,并独立自主参与竞
争,不应有过多的外力干预和控制。
(三)效益优先原则。参与市场竞争各方通过创新和改进工作,使经营活动
各要素充分利用,提高效率,降低费用,争取最大效益。
□竞争艺术
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采取正确的竞争策略,讲究竞争艺术。从古到今,从中
到外,市场竞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五光十色的竞争艺术。竞争之道并非坦途和
捷径,要想取胜,就要识别机会,寻求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掌握机会。
做到:(一)较量谋胜有法。市场竞争要有价值,有进取性,需要正确选择竞争
对象,该争则争,不该争则让、则避,不能盲目竞争,“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
无数办法多”,焉有不败之理。要竞争取胜,必须做到内部团结一致,有凝聚力、
向心力,能把大家拢到一块、拧成一股,人人都有一种归宿感;要竞争取得胜利,
必须有充分准备,多想几套方案,多几条应急措施,才能应付变化多端的市场局
面;要想竞争取胜,参加竞争的人员必须能够“人自为战”,每个人在复杂的市
场局面中,都能具有积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二)市场应变有术。若人无,
则我有,捷足先登,占有市场;若人缺,则我补,满足需求,增加销售;若人有,
则我好,以优取胜,精益求精;若人好,则我多,市场热门,大量投放;若人多,
则我转,伺机转让,开拓新路。(三)企业攻防有策。在竞争中使企业处于适当
的位置,“进”,可伺机突破:“退”,可有防御屏障,并善仍打破各种力量的
平衡,影响其它竞争力量的处境,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同时,要敏锐地抓住机
遇,作出竞争决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随机应变,善于创新;逆境不馁,处
变不惊;不断协调关系,争取更多顾客,使自己的经营取得更大效益。
二、经营权谋有市场一本万利无谋略寸步难行
□经营大计
经营谋略,是经营成功的大政方针。
谋略,这带有神秘性的字眼,有着诱人的魅力,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人
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谋略创造史和实践史。谋略所到之
处智慧的光华四射,给人类带来无法用物质的价值去加以衡量的作用,它可以左
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治理,它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经营的成功。
追古溯今,权谋奇略精纲细缕不乏云尔。如:老子:“以柔克刚”、“无为
而治”:庄子,“万物齐一”、“乘物游心”;孔子:“刚柔相济”、“文治武
功”;孟子:“道德至上”、“重义轻利”;墨子:“兴天下利”、“兼爱非攻”
;韩非:“好利恶害”、“严刑峻法”;荀子:“欲不可尽”、“寻欲节欲”;
朱子:“克己从善”、“敬师择友”;颜元:“正义明道”、“谋利计功”。
春秋战国时代,商贾出身的谋略家吕不韦,运用“奇货可居”之谋,夺取了
控制秦国的国家权力,以经济手段达到了深远的政治目的。
吕不韦,原是卫国濮阳人,在韩国经商,贩贱卖贤,家累万金,尝与其父讨
论如何致富,曰:“耕田之利几倍?”“十倍”:“珠玉之赢几倍?”
“百倍”:“立定国之赢几倍?”“无数”。从而决心弃“耕田”、“赢珠
宝”之务,而事“立定国之赢”的大业,当他在邯郸做生意遇到被秦王送到越国
当“人质”的秦公子异人时,虽见其处境很糟,但却认为“此奇货可居”,决心
用他做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吕不韦把曾侍奉自己的“色美质艳”、“能歌善舞”,
并已为自己怀有两个月身孕的赵姬送给异人(赵姬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又经过一系列阴谋活动让异人登基为秦庄襄王,赵姬为太后,赢政为太子,自己
当相国,并被封为“文信候”,食邑十万户,操纵秦国军政大权。从而可见,谋
略实际上就是长远谋划战略,即运筹定计的韬略。《汉书。艺文志》曰:“权谋
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谋略宝库越加丰富具体,广泛地运用在社会的各个
方面。在科学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深入发展的今天,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
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市场竞争,形成激烈的“商战”
局面。
□商战军战
“商战如军战”。市场竞争离不开经营谋略。
所谓经营谋略,就是企业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采取有效的步骤和途径,
达到企业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长远目标。经营者根据自身的人员素质、
生产技术、物质基础、客观环境等条件和对方的优势及特点等进行全面比较、
反复权衡,制定出能够应付错综复杂的局面,改变自己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促进生产和经营发展的方略,就是经营的谋略。
市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也是经营谋略的体现。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
不仅要善于运用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销售价格去进行争夺市场,而且还要
善于运用经营的谋略去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和优胜的效益,在表现为经营能力的
“力”的竞争中,充满着经营谋略的“智”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智”
的竞争比“力”的竞争更为重要。无数事实证明:战场上一条妙计,可挫败千军
万马:商场上一项良策,可以扭转局面获取高额利润。
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许多经营者白手起家,从小到大,从一文不名到囊括
亿万,从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到无人不晓的大财雄,无不是靠着经营谋略获胜。
市场竞争既是经济原理的运用,也是经营谋略的实践;即是企业实力的展现,
也是经营智力的“物化”。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谋略既是“智”的表现,也是
“力”的能源,经营者审时度势,立足现实、预测未来、运筹决策、利用一切有
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改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被动局面和劣势地位,扬长避短,
出奇制胜,就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经营谋略的运用,其“要”在于适合实际,重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
异,综合交叉使用。如盐城无线电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