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冀城郡衙内,荀攸负手在官房内来回踱步,他在考虑如何破刘璟这个局,把氐人骑兵留下来,这是刘璟的釜底抽薪之计,没有了氐人骑兵,曹军的实力会锐减两成,而且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氐人骑兵的战斗力已颇为不俗,放他们西归,着实可惜了。
但羌人确实要进攻氐人老巢,不放氐人西去又怎么办?除非羌人停止进攻,荀攸仰头叹了口气,如果丞相在这里,倒可以请丞相修书一封,说服羌王保持中立,可惜丞相在邺都,时间上怕是来不及了。
可别的方案他又无计可施,想来想去,只能请丞相亲自出马了,想到这,荀攸立刻坐下来,提笔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清楚情况,请曹操利用朝廷优势,务必劝说羌王南宫保持中立。
同时;他也要告诉曹操;刘璟已到达武都郡,汉军的又一次北征即将拉开序幕。
第二卷江夏 第660章 兵至西城
从下辨县一路北上,汉军耗费近两年的时间修筑了风云城和祁山城两座军城,和原有的下辨城、历城、西城连为一体,再加上各军城之间又修筑了六座城堡式的运输避难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粮食物资运输链条。
这就是汉军北征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不管汉军再出兵几次,就算攻占了陇西也会立足不稳,最终败退下来。
可是说这条祁山运输链条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北伐,而是为了把巴蜀、汉中和关陇连在一起,为了保证汉军对关陇的长久占领,这也是刘璟始终选择祁山道北伐的深层原因。
三天后,刘璟率领六万精锐大军抵达了西城,此时西城已驻有两万军队,这样一来,最前线的汉军兵力已达八万之众。
“曹军兵力虽有十五万,但去掉氐人两万骑兵,再加上战略要地较多,兵力要有所分散,曹军一线的兵力也就十万左右,和我们基本持平。”
西城军衙大堂内人头涌动,所有牙将以上的军官济济一堂,听主帅刘璟分析目前的军情,大堂中间放置着一张木架,木架上挂了一幅巨大的地图,刘璟用木杆指着地图对众人道:“目前曹军主力集中在冀城和上方谷,各有驻扎有五万人,其余诸军驻扎在各要塞之地,如果我没有猜错,目前曹军的部署只是为了对峙,一旦我们大军北上,曹军也必然会增兵上方谷,现在上方谷的兵力应该已不止五万。”
说到这,刘璟注视众人一眼,见众人全神贯注,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他又缓缓道:“但我们必须认清局势,兵力相当只是暂时,曹操很快就会到来,他至少会率领两万虎豹铁骑前来助战,从兵力对比上,我们不占优势,而且曹操身经百战,有足够丰富的战争经验,不会轻易出昏招,更有谋主荀攸的辅助,这一次战役我们想战胜曹军,会非常困难,但同样,他们想取胜也不容易,所以这将是一场意志和持久力的较量,不要想着我们能像从前一样轻易战胜曹军,现在是在北方,大家要忘掉赤壁之战,在座的诸位都要有战死沙场的准备,这一战将是我们能否走向北方的关键一战。”
大堂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默默听着刘璟的训话,他们心情开始沉重起来,开始意识到这场战役的残酷。
最后刘璟又道:“在座诸位,最低的军职都是牙将,你们不是普通士兵,你们士气不应该轻易动摇,但今天我所说的话,不准你们在士兵中传播,不准动摇军心,若谁敢说出去影响到军心稳定,定斩不饶!”
众将肃然,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将领们都纷纷散去了,大帐内只剩下黄忠、赵云、张任、马超以及庞统、法正等等几名核心文武高官,这时,黄忠笑道:“州牧的一席话让很多将领都变了脸色,我看见很多人刚开始跃跃欲试,最后神情都变成很凝重。”
刘璟冷冷哼了一声道:“骄兵必败,从前我们在南方击败曹军容易,使大家都有了轻敌之心,若不打消他们的轻敌之意,这一次北征我们还是会失败。”
这时马超在一旁接口道:“其实虎豹骑兵在冀城一带才有发挥的空地,上方谷不行,骑兵受地形的限制太大,我们也不用太急于攻打上方谷,不必担心曹操的虎豹骑援军。”
马超投降刘璟已快两年,随着时间推移,他最早的野心也渐渐消淡,再加上他又娶了刘虎寡姊,和刘璟有了姻亲关系,也就开始忠心于刘璟,他自然也得到了刘璟的重用,目前他是黄忠的副将。
这次北征汉军实际是由两支军队组成,一支是黄忠的巴军,约三万余人,一支是赵云的汉中军,也是三万人,加上刘璟的两万直属荆州军,组成了八万大军,所以刘璟要亲自出任主帅,也就是为了统帅这两支军队。
刘璟赞许地看了看马超,脸色又露出笑容,“如果是惧怕曹操,我就不会北征了,我给众将只说曹军的优点,却不提他们的弱点,事实上,曹操部署在关陇的二十大军中,只有七八万精锐之军,其余军队大多是赤壁大战后招募,战斗力并不可怕,而我们虽是南方之军,却拥有各种精锐军队,比如对付骑兵的重甲步兵,能够进行特殊作战、以一当十的鹰击军,善于山地作战的无当飞军,还有不惧箭矢、冲锋力极强的重盾枪弩军,还有我们各种重型兵器,这都是曹军所不能具备,正因为这样,我才说,我们和曹军实力是处于伯仲之间,甚至我们要略略胜过一筹,这就是我们敢于北伐的底气所在。”
赵云也笑了起来,“州牧说得不错,令人信心倍增,我觉得更关键是我们解决了粮食运输问题,这就已经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了。”
刘璟点点头,“所以我们第一战就是上方谷,这是一场硬战,夺取上方谷,我们就得到了地利优势,可以从上向下俯视渭水谷地,大家商议一下,我们的第一战怎么打?”
上方谷位于西城北面约五十里,是祁山的出口,也是祁山道的一处制高点,从上方谷向北便是宽约近百里的渭河谷地,拿下上方谷,也就形成了对冀县的居高临下之势。
正因为上方谷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曹军对这里格外重视,在这里的空旷地带上构筑了三座板墙营寨,呈‘品’字型分布,屯兵五万。
之所以要筑建三座营寨倒并不是因为什么战术需要,而是上方谷的地势决定,曹军无法找到一处可以构筑完整大营的空旷地,只能将军队在方圆十里的范围内分开部署。
这种分开部署有其优点,首先可以形成犄角之势,三座营寨互相呼应,互相援助;其次便是占据了上方谷的空旷平整之地,使汉军无处驻军立足。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三座营寨相距都有四五里,它们之间并不是平坦大道,而是崎岖的山道,救援速度就会受到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容易被汉军各个击破。
正如刘璟的判断,就在汉军主力抵达西城的同时,荀攸也率两万军赶到了上方谷,使上方谷的曹军人数达到七万。
上方谷的主将是夏侯惇,副将为徐晃,荀攸为军师,但实际决策权是掌握在荀攸手中,甚至整个关陇地区的二十万大军都是由荀攸统一调度,而曹植只是名义上的主帅,坐镇长安。
从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来说,曹操一般不会将二十万军权交给外人,但阻击汉军北伐又过于重要,曹操害怕夏侯惇和曹仁不是刘璟对手,便将最终决策大权交给了荀攸,当然,具体的军队是掌握在夏侯惇和曹仁手中。
夏侯惇将荀攸迎进了前军大帐,不等荀攸问及,夏侯惇便急不可耐道:“西城探子送来情报,刘璟亲率近六万大军抵达了西城,加上黄忠的西城军队,这样汉军总数就达八万之众,极可能要对我们发动进攻了。”
荀攸点点头,“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我才急急赶来。”
他快步走到沙盘前,仔细看了看地形,又指着长约十里的谷道问道:“上次我请元让将军伐尽谷道内树木,可曾办到?”
夏侯惇微微一笑道:“军师放心,我已将十里谷道的树木伐尽,用来筑营,山谷内已是光秃秃一片。”
这时,徐晃在一旁不解地问道:“请问军师,为何要伐尽树木,待汉军进入谷道,我们可以用火烧敌人,树木用来助燃,岂不是更好?”
荀攸笑着摇了摇头,“公明只知其一,那刘璟就是玩火出身,论火攻之娴熟,我们不如汉军,他怎会轻易中我们的火计?倒是留下树木使汉军得以藏身,使我们无法掌握汉军位置,反而容易被其偷袭,而且汉军若反用火攻之计,这些树木倒是我们的隐患。”
徐晃这才明白,他躬身道:“卑职思虑不周,深感惭愧,多谢军师解惑。”
“公明不必惭愧,须知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其实公明的疑惑也很正确,伐尽树木,我们确实失去了用火攻汉军的机会,只是刘璟擅用奇计,包括他手下的法正和庞统都是主张以奇致胜,正因为这样,我才要求伐尽树木,使刘璟无奇兵可用,让他硬碰硬地和我们作战,但我们拥有地利,这种硬战只会对我们有利,这一点我相信刘璟也很清楚。”
说到这,荀攸一指西城以东的木门谷,继续道:“如果刘璟不愿和我们硬战,那么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东,走上邽道前往广魏郡,如果他真是这样决定,那么木门谷就是他必须要面对的要塞,而且我知道,刘璟一定会派兵去木门谷。”
“军师为何如此肯定?”这一次是夏侯惇不明白了。
荀攸放下木杆,捋须得意地笑道:“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刘璟为何会同时带黄忠军和赵云军两支军队到来,不就是想分兵作战吗?一路向北,一路向东,他的计划,我早已洞察于胸。”
第二卷江夏 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
黄昏时分,在西城县以东约五十里的崎岖山道上,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正疾速向东行军,这是赵云率领的汉中军,他接受刘璟的命令,向东出征木门城,打通上邽道,进攻曹军力量薄弱的广魏郡,从而截断关中和陇西的联系。
这也是刘璟同时带来黄忠和赵云两支军队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强攻上方谷,还是强攻冀城,汉军都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势必会损失惨重,尤其曹操在关陇部署了二十万大军,曹军会源源不断到来,不断补充陇西的兵力,而汉军却越战越少,最终无力支撑北伐而失败。
正是着眼于这个考虑,刘璟就不会死攻上方谷,而是会分兵进击曹军的薄弱部位,这就是广魏郡,尤其是上邽县,一旦夺下上邽县,汉军在渭水谷地就有了立足之处,就可以攻一点而破全局。
从西城到上邽县大约有一百五十里,山高谷深,道路艰难,辎重大车难以通过,尤其后八十里需要翻身越岭,就算是木牛也难以在那种艰险的山地上行走,所以每个士兵背负了五斤干粮,作为他们五天的消耗。
当然,五斤干粮是远远不够,一旦攻不下上邽县,汉军士兵就会面临断粮的危险,所以他们必须要在中途建立一个粮食补给点,其实这个粮食补给点是天然存在,那就是位于六十里外的木门寨。
木门寨位于木门谷东段,是两年前荀攸为实施连环计而特地修建的一座补给寨,给当时徐晃率领的五万军队提供补给,在刘璟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木门寨便正式成为曹军防御的一处要塞,又重新扩大加固,目前屯兵五千人,和上邽县一起,由大将张郃镇守。
汉军一路行军,军队已经渐渐要抵达木门谷,木门谷长约七八里,谷道尽头便是木门寨。
这时,法正催马上前对赵云道:“赵将军,前面就是木门谷了,不如停下来驻营吧!”
赵云抬头看了看天色,夜幕已渐渐降临,确实不利于行军了,他便对亲兵道:“去通知张将军,就地驻营!”
命令传出,军队停止了行军,张任寻找到一处空旷地,安排士兵驻营休息,又派出百余名斥候,去附近巡哨探查敌情。
在一顶刚刚搭建起来的大帐内,赵云、法正、张任以及刘正等四人在地图前商议对策,赵云对三人道:“临走时,州牧说得清楚,这一年多来荀攸一直在部署防御,只有兵少兵多的薄弱,而没有防御上的漏洞,虽是木门寨,也会有一场恶战,但我一路考虑,州牧既然让我们东行,就是不想损失过大,如果我为打开东道而损失惨重,这又有什么意义,所以,这次攻打木门寨,我不想强攻。”
说到这,赵云看了看法正,见法正若有所思,便笑问道:“法军师可有良策?”
法正笑了笑说:“一路上我们行军顺利,根本没有看见曹军有埋伏的迹象,这说明木门寨曹军的策略很单纯,就是死守,可以说这是以不变应万变,应该是荀攸之策,但有些情况荀攸也会想不到。”
众人一起问道:“什么情况?”
法正笑道:“那就是我们有鹰击军这样的最精锐之军,就算曹军防御没有漏洞,我们也会创造出漏洞来。”
刘正的脸胀得通红,他知道这一战将由自己来打头阵了,令他心中十分兴奋,其实这也是刘璟的意思,刘璟深知走东道艰难,所以特地将直属的鹰击军交给赵云,给他们立奇功的机会,法正也明白刘璟的用意,也由此提出用鹰击军攻破木门谷。
但具体怎么一个攻打法,法正也一时拿不出方案
木门寨位于一座险峻大山的山腰处,居高临下,俯视木门谷,同时也扼断了东去的道路,整座营寨占地约百亩,木石结构,经过两次修筑,使营寨变得异常坚固结实,可以抵御投石机的轰砸,在营寨四角各修建了一座三丈高的哨塔,有哨兵日夜巡逻,十分警惕。
一更时分,在距离木门寨约一里外的谷道内出现了几名黑影,他们动作敏捷,矫若猿猴,迅速爬上了一棵大树的树冠,为首之人正是斥候首领任平,他现在已是刘正的副将,主管鹰击军斥候。
任平凝视不远处的敌军营寨片刻,不由摇了摇头,以他的经验,他找不到营寨的破绽,这时,他的目光落在营寨背后险峻的高山上,如果一定要寻找到破绽,那么这座高山倒有一点希望。
当初攻打历城时,城池背靠的大山就成了用投石机攻下历城的关键,但这座大山显然没有这种机会,大山上全是石块,光秃秃的没有树木,而且十分陡峭,一条长长的笔直斜坡向上。
这让任平有些泄气,这时,一名手下道:“头儿,不如我们爬上山去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任平沉思片刻,这也对,什么事情只有亲临其境后才能知道是否有机会,他当即对几名手下令道:“大家随我上山!”
。。。。。。。。
这片地区之所以叫木门,就是因为谷道尽头有两座险峻大山,两山相对矗立,在山谷尽头形成了一座巨大门形,便起名为木门谷,两山分别叫做南门山和北门山,北门山下是一条深不见底的裂缝沟壑,无路可走。
要想通过木门谷,只有经过南门山的山腰,才能翻越这座地势特殊的木门山口,而曹军大营就修建在南门山的山腰处,扼断了必经之路。
任平等人利用绳索爬上了谷顶,沿着山麓南面走了数里,来到了南门山的背面,这里却又和另一面的陡峭无树不同,背面长满了森森大树,四周都是高山环绕,已经无路可走。
五名汉军斥候从背面爬上了南门山,他们站在山颈处向下探望,下面足有二十余丈高,峭壁如刀削,令人头晕目眩,今晚月光皎洁,银色洒满山梁,可以清晰地看见曹军大寨内的情况,狭长地分布在山腰山,背靠高山,另一边修筑了寨墙,他们正位于曹军大寨的背后。
“任头,你说我们可不可以向下投掷火球,烧他娘的大营?”一名手下试探着问道。
任平凝视片刻,摇了摇头,“你没见下面钉了一排木筏吗?那就是防备从山上抛物,火球下去就被木筏挡住了,更重要是,这里没法用抛石机,根本无立足之地。”
任平又观察了片刻,便对手下道:“走吧!回去禀报。”……
天快亮时,任平一行回到了临时驻地,找到了刘正,向他汇报昨晚的探查情况,刘正立刻将他带到赵云大帐,不多时张任和法正也匆匆赶来。
任平在地图上简单地画了营寨地形,对众人道:“木门寨实际上有两座寨墙,内外寨墙间相距约百步,墙头都修建得很宽阔,高约两丈,修筑的非常结实,上面可以安置士兵,另外,寨墙上都没有投石机,但外寨墙上有床弩,大概有百余架。”
“听说木门寨有一条很宽的岩石裂缝,是吗?”张任问道。
“实际上是两条裂缝,在外墙前有一条不到三丈宽的沟壑,是天然沟渠,还有一座吊桥,这条裂缝问题不大,可以用木板架过去,关键是里面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