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它的大部分是较晚的著作。“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学发展的最后
阶段。它们的形上学兴趣确实很大,所以公元三、四世纪的新道家把《易》当作思辨哲
学的三部主要经典之一,另外两部是《老子》、《庄子》,合称“三玄”。梁武帝(公元
502—549年在位)本人是佛教徒,也为《中庸》作注。公元十世纪和十一世纪佛教禅宗的
和尚也作过这样的注,标志着新儒家的开端。

事物的原理
    “易传”中最重要的形上学观念是“道”的观念,道家也如此。可是,“易传”的
道与道家的道,完全不同。道家的道是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而
且严格地讲来,正是道,也只有道,才是可名。
    为了区别这两个概念,不妨把道家的道加上引号“”,“易传”的道则不加。道家
的“道”是统一的“一”,由此产生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易传”的道则相反,是
多样的,是宇宙万物各类分别遵循的原理。惟其如此,它们就很有点像西洋哲学中“共
相”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公孙龙以“坚”为坚之类的共相,因为正是这个坚的共相
使物质世界具体的物成为坚的。在“易传”的术语中,使坚物成为坚者可以称为坚之道。
这个坚之道,可以与各个物体的坚分离、构成一个可名的形上学原理。
    有许多这样的道,如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它们是君、臣、父、子所应该成为
者。每一类的道各以一个名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合乎理想地依照这些不同的名来行动。
我们在此看出了孔子的正名学说。这个学说当初在孔子那里只不过是伦理的学说,现在
在“易传”里就变成又是形上学的学说了。
    我们已经知道,《易》本来是占卜的书。用摆弄蓍草的方法得到某卦某爻,再从
《易》里查出它的卦辞、爻辞,据说可以知道所卜的吉凶。所以这些卦辞、爻辞可以应
用于实际生活的各种不同的特殊情况。“易传”的作者们由这种程序而悟到公式。从这
个观点来看《易》,他们认为卦辞、爻辞都是公式,每个公式代表一种或多种道。也就
是一种或多种共相原理。全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爻辞,因而被认为代表
了宇宙中所有的道。
    卦、爻,都被看作这些共相的道的图象。“易传”的《系辞传·下》说:“易者,
象也”。这样的象,如符合逻辑中所谓的“变项”。变项的作用,是代替一类或若干类
具体事物。一个事物,按某种条件归人某类,就可以代入含有某变项的公式;这就是说,
它可以代人某卦、某爻的卦辞、爻辞,这些卦、爻都是象。这个公式代表着这类事物应
该遵循的道。从占卜的观点看,遵之则吉,违之则凶。从道德的观点看,遵之则是,违
之则非。
    举例来说,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据说是刚健之象;第二卦,坤卦,是柔顺之
象。凡是满足刚健条件的事物,都可以代入有乾卦卦象出现的公式里;凡是满足柔顺条
件的事物,都可以代入有坤卦卦象出现的公式里。因此,乾卦的卦辞、爻辞,被假定为
代表宇宙一切刚健事物的道;坤卦的卦辞、爻辞,被假定为代表宇宙一切柔顺事物的道。
    所以坤卦《缘(无此字:ocr)辞》说:“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坤封《文言》
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
代有终也。”
    乾卦正好与坤卦相对,是天之象,夫之象,君之象。乾卦的卦辞、爻辞代表着天道,
夫道,君道。
    因此,谁若想知道如何为君为夫,就应当查阅乾卦所讲的;谁若想知道如何为臣为
妻,就应当查阅坤卦所讲的。所以《系辞传·上》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
之能事毕矣。”又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孔颖达
《周易正义》卷首引)第一个意义是:容易,简单;第二个意义是:转化,改变;第三个
意义是不变。转化、改变是指宇宙的各个事物;简单和不变是指事物的道或遵循的原理。
事物变,而道不变。事物是复杂的,而道是容易和简单的。

万物生成的“道”
    除了各类事物的道,还有万物作为整体的“道”。换句话说,除了特殊的多样的道,
还有一般的统一的万物生成变化所遵循的“道”。《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
‘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生成万物的“道”,这样的生成是宇宙的最
大成就。所以《系辞传·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了某物,必有能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前者是主动成分,后者是
被动成分。前者是刚健的,是阳;后者是柔顺的,是阴。生成万物,需要二者合作。所
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每个事物在一个意义上是阳,在另一个意义上又是阴,这要根据它与其他事物的关
系而定。例如,一个男人对于其妻是阳,对于其父又是阴。可是,生万物的形上学的阳
只能是阳,生出每物的形上学的阴只能是阴。所以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讲形
上学的话里,所说的阴、阳都只有绝对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一套是讲宇宙及其中的具体事物、另一
套是讲《易》自身的抽象的象数系统。《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说法后来虽然成为新儒家的形上学、宇宙论的基础,然
而它说的并不是实际宇宙,而是《易》象的系统。可是照“易传”的说法,“易与天地
准”(同上),这些象和公式在宇宙中都有其准确的对应物。所以这两套讲法实际上可以
互换。“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固然是讲的宇宙,可是它可以与“易有太极,是
生两仪”这句话互换。“道”等于”太极”,“阴”、“阳”相当于“两仪”。
    《系辞传·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传·上》说:“生生之谓易。”
这又是两套说法。前者指宇宙,后者指易。可是两者又是同时可以互换的。

万物变化的“道”
    我们已经知道,易有一个意义是转化、改变,合称变化。“易传”强调:宇宙万物
永远在变化过程中。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被,无往不复”。“易传”认为这句话
是万物变化的公式。这就是万物变化的“道”。
    事物若要臻于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
度,恰当的时间。《易》的卦辞、爻辞。把这种恰当叫做“正”、“中”。关于“正”,
家人卦《象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父父、
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中”的意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人的自然倾向是太过。所以“易传”和《老
子》都说太过是大恶。《老子》讲“反”(第四十章),讲“复”(第十六章)。“易传”
也讲“复”。《易》有复卦,其《象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易传”的《序卦传》运用“复”的概念,解释了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易》原
来分为上经、下经。《序卦传》认为上经讲天道,下经讲人事。关于上经,它说:“有
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放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序卦传》
接着说明。如何上经中每一卦之后都是性质相反的一卦。
    关于下经.它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
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
后礼义有所错。”《序卦传》又接着说明,如何下经中每一卦之后都是性质相反的一卦。
    第六十三卦是既济,既济是已经完成的意思。《序卦传》在此说:“物不可穷也,
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照这样解释,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至少有三点涵义:(1)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
社会界,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2)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
(3)在演化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易传”和《老子》一样认为,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地胜利;要避
免丧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补充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所以《系辞传·下》说;
“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传”还和《老子》一样认为,谦卑是美德。谦卦《象辞》说:“天道亏盈而益
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中和
    “中”的观念在《中庸》里充分发展了。“中”很像亚力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
观念。有人可能把它理解为做事不要彻底,这就完全错了。“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
过,又不不及。比方说由华盛顿去纽约,停在纽约为恰好,走过去停在波士顿为太过,
没走到就停在费城为不及。公元前三世纪宋玉描写一位美女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
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文选》卷十九)这
番描写是说她的身体、容颜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即儒家所谓的“中”。
    时间,在”恰到好处”的观念中是个重要因素。冬天穿皮袄是恰好,夏天穿皮袄就
不是了。所以儒家常常将“时”宇与“中”字连用,如“时中”。孟子说孔子“可以仕
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孔子,
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情感完全
没有发生的时候,心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不及,而恰到好处。这是中的一个例子。情
感发生了。而无所乖戾,这也是中,因为和是中的结果,中是来调和那些搞不好就会不
和的东西的。
    以上是就情感说,所说的也适用于欲望。在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中,都有些适中之
点,作为满足欲望和表现情感的恰当的限度。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
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
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
定而有秩序。
    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的统一。《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卒于公元前493年)
一段话,其中区分了“和”与“同”。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
以烹鱼肉”,由这些作料产生了一种新的滋味,它既不只是醯(醋)的味,也不只是醢(酱)
的味。另一方面,同,“若以水济水”,“若琴瑟之专一”,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同,与异是不相容的。和与异不是不相容的,相反,只有几种异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才
有和。但是要达到和,合在一起的各种异都要按适当的比例,这就是中。所以中的作用
是达到和。
    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在其中,各种材能、各种职业的人都
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中庸》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第三十章)
    这种和,若不只是包括人类社会,而且弥漫全宇宙,就叫做“太和”。易乾卦《象
辞》说;“大哉乾元!……保合太和,乃利贞。”

庸常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第一章)我们在此接触到“普通而平常”的重要性的思想,这是《中
庸》的另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中庸》的“庸”宇,意思是普通或平常。
    每个人都知道天天要吃要喝。所以吃、喝是人类普通而平常的活动。它们普通而平
常,正由于它们重要,没有人能够没有它。入伦和道德也是如此。它们在有些人看来,
简直普通而平常得没有价值。可是它们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它们重要,没有人能够离开
它。吃饭,喝水,维护人伦,实行道德,都是“率性”,即遵循天性。这不是别的,就
是“道”。所谓“教”不过就是“修道”。
    既然“道”是人不可离的,事实上也没有离的,为什么还需要修道。需要教呢?回
答是这样:虽然所有人实际在某种程度上都遵循“道”,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充分觉悟
到事实是如此。《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四章)教的作用。就
是使人们了解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实际遵循“道”,使他们对于自己正在做的觉悟起来。
    还有一层,虽然所有人由于实际需要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遵循“道”,但是并不是
所有人都能完全地遵循之。所以固然没有人能够完全不顾人伦而在社会中生活,可是同
时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完全符合这些人伦提出的条件。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
已经不同程度地在做的事,做完全。
    所以《中庸》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
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
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二章)所有的人,即使有的愚而不
肖,都在某种程度上遵循“道”,虽然如此,教仍然需要,才能使人觉悟而完全,也就
是明而诚,

明诚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
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这就是说,一个人若是明白了日常生活
中普通而平常的活动的一切意义,诸如饮食人伦的意义,他就已经是圣人。一个人若是
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也是圣人。如果做不到,也就不可能完全明白其意义。如
果不完全明白其意义,也就不可能完全做到。
    《中庸》还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第二十五章)这段话的意义很清楚,我倒是怀疑,“仁”
字、“知”字是不是该互换一下。
    《中庸》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
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
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成己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还要成人。不管成人,也就不能成己。这是因为,只有通
过人伦,即在社会领域内,才能尽其性。这就回到孔子、孟子的传统了,就是为了成己,
必须行忠、恕,即行仁,这就包含着助人。成己,就是尽其性,即尽其受之于天者。助
人,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完全明白了这些意义,就可以与天地参。完全明白了意义,就
是《中庸》所说的明;如此与天地参,就是它所说的诚。
    为了达到与天地参,是不是需要做非常的事呢?不需要。仅只需要做普通而平常的
事,做得恰到好处,而且明白其全部意义。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合内外,这不仅是人与
天地参,而且是人与天地合一。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出世,而同时仍然人世。后来的新
儒家发展了这个思想,并且就是用这个思想攻击佛教的出世哲学。
    这就是儒家的方法,这种方法把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它与道家的方法不同,
道家的方法是通过否定知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人世间的“彼”此”分别。儒家的
方法不是这样,它是通过推广仁爱,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寻常的人我和物我分别。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日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
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从中国的观点看,在国际政治的范围内,当代的世界史以
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

秦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春秋时代(公元前722一前481年)是由《春秋》所包括的年代而得名。战国时代是由
当时各国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