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坦白地说,我没有放过它们,爬上树去,大把大把地摘枣子,在吕梁山上阎锡山抗战指挥部的大院里摘得最多,我摘枣,摘掉了指挥部管理者脸上的微笑,是不是摘得粗糙了一点?我却认为我是精摘,并不想让它剩下多少;在陕西韩城,路边生长了柿子树,柿子树的叶子绿着,柿子已经橙黄,隐悬在叶子之间,多么美与芬芳呢?
到河南,进入了摘苹果季节。黄河从晋陕大峡谷由北而南,至潼关忽然掉头东去,与渭河相携挺进豫晋大峡谷。至灵宝有涵谷关,再到三门峡和小浪底。潼关以东,那苹果树结的苹果灿若繁星,红艳艳的,还有柿子、大枣,果农在路边摆着十分漂亮的样品。坐着车走,可见路边果园里,树上落下苹果成堆,树上还有许多苹果预备好了准备往下落。……果树多了,不及卖掉的苹果,就让其落到地上,让其围着根回报果树母亲。我忽然发现,路边上的确不能栽果树,栽了果树,它纷纷地往下掉怎么办?哒哒哒……砸在了人头上,车头上,砸在了光洁平坦的公路上……到处是圆圆的家伙滚来滚去,我想那结果会不妙,那会酝成水果灾。
第五部分 从美食原则看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第72节 温州的鸭赚
温州的瓯江浩浩荡荡入海,其源头在龙泉,那地方的人会造宝剑,曰龙泉宝剑。龙泉进入雁荡山,叫楠溪江,一溪清流,绕山悠悠流淌。瓯菜的源流,也是十分长,有许多菜名用的古汉语。不过,鸭赚属当代,据说其兴起时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温州是一个水城,从其规模来看,应比苏州还水,跟威尼斯那样的水。温州城现在有两条大道,一曰信河大道,一曰蝉河大道,这两条大道,原来就是河,信河和蝉河,是在六七十年代将河填起,革命性地将水街改成旱街。就将一座东方亚热带的威尼斯城市,变成了平庸得跟任何城市没区别的城市了。然而,毕竟温州水城,有瓯江,紧邻大海,即便山中,水系也发达,曾成就过谢灵运,一任永佳知府,开了中国山水诗之先,亦成鸭子的天堂。
说鸭赚。水城有鸭子,大规模养鸭以后,温州副食加工业崛起,有名牌“乡巴佬”,分解了鸭子,鸭舌成了一道名菜。我在温州吃过好几顿鸭舌,它是一道凉菜,卤鸭舌,风至半干,在口中细嚼,韧性十足,颇为耐嚼。然而,我却是在网上遇到温州人南方朔,他告诉我,温州人叫鸭赚,不称鸭舌。这情况很严重,我没想到会产生如此重大失误,因为,我向以熟知温州自居,此便穿帮了。
说的是温州话中,舌的发音同亏,这么说,吃鸭舌就是吃鸭亏,每一个汗毛孔里都布满商业细胞的温州人,便不乐意“吃鸭亏”,索性就改了,叫鸭赚,请客也就成了“吃鸭赚”了。至于猪舌,则照例叫口赚,只有人舌名不变。鸭赚和口赚,这样的菜名确可以反映温州人性格,不好听,不顺耳,最关键是不吉利,那么就改掉它,叫赚还不行吗?
温州人做实业和做贸易走在前沿,他们对于细节的把握登峰造极,温州人对三样东西最喜欢:电话、电视和录相机,三样东西那是采集信息的工具,不为娱乐。温州人除了把鸭舌改叫鸭赚,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出语惊人。比如温州人要政府干事,就直通通地说:拿人钱财,予人消灾。意思是,你政府收了我们的税了,你就得给我们解决问题。近几年,在浙江省经济排名中,温州市已落在宁波之后,这与诸多温州商人不满温州投资环境迁厂上海有关。温州商人觉得在上海投资,章子一次性就盖完了,在温州还麻烦得要死,于是纷纷迁往上海去,逼得温州政府来了一次“效能革命”,就是要提高服务效率。
从一碟鸭舌看鸭赚,或许可以看出温州人的思路,人皆图吉,但国人不能久长时间停在词语的游戏上,一句万事大吉可以令人一乐,然有否万事大吉,值得研究。吃一碟鸭而发起来的人,在温州估计也没有。
第五部分 从美食原则看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第73节 我写食文化的开始
大约在10年前,我陆陆续续写过一些关于吃的文章,我认为中国人最强烈的欲望就是吃,并且现在这个吃字,就是“口乞”组成,因此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取名《口乞》。接下来,我就背着一台286电脑闯北京了。刚到北京时,最担心吃不饱肚子,确实如此,记得住小庄的时候,天天到楼下去吃刀削面,便宜,实在忍不住时,才到馆子点一个炒菜,要一瓶啤酒,一碗米饭,那感觉真好,可惜一餐要吃十几块钱,有负罪感,担心断粮。后来,稿子发得多了,解决了吃饭问题,转而自己开伙,就讲究美食了。
自己做菜多起来,免不了想吹嘘,跟几个熟人吹嘘不过瘾,就写。当时在《中国有色金属报》编副刊,在自己版面上发,也往外投,发得最多属《人民政协报》,当时由紫訾编稿,她竟然用黑体字排,每周一篇,我自己做不了那么多菜了,开始写在外面吃的菜,就强烈感觉到吃在文化上的地域分野,差异十分大,同是凉拌黄瓜,湖北切片,切黄瓜最可见刀功,切得跟纸一样薄,搁碟子里,薄薄撒一层盐,像给清甜的日子一点咸味,所谓蝉翼之割,是那样薄的黄瓜片,有唯美成份在里面。北京呢?将整条黄瓜一拍,美其名曰“拍黄瓜”,我感觉拍黄瓜粗暴,在今年全国烹饪大赛上,有一组比赛叫游刃有余,赛刀功,主持人王小丫问我,到北京感觉印象最深是什么?我说拍黄瓜,很粗暴。王小丫说,她到北京感觉拍黄瓜很好。食文化的地域性冲突与认同十分鲜明,味觉是人最主观的感觉之一,也是经验性的,人们都认为自己家乡菜味道最好,我不知道王小丫四川老家拍不拍黄瓜,如果不拍,她接受北京食文化比我快。
可以说,最早开始食文化写作,不是一种自觉写作,因为地方走得多,还有在地质队时代的“野蛮之食”,写了许多趣味文字,一些在吃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与想法,写得多起来,才体会到,食是中国历史和现在最丰富的文化载体,它有窄的地域性,也有普世性,跟地理、气候、农耕、习俗、移民等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相关,中国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积淀起来的食文化,用一生的时间也写不完。先哲老子在《道德经》论治国,竟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食文化入哲。像“脍炙人口”,说切得很细的烤肉吃起来特别有味道,后来发展成评价文章的专用成语。中国的食文化,还有重要一点是其他国家比不了(虽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中国有药食同源的理论观念和传统,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从食性和药性出发,对各种食物与矿物药食功能作了经典表述,中国有食养传统。到了后来,我不由对中国食文化产生敬畏之心,开始悉心研究,在中国,每一种经典食品,或者经典菜肴,都可以找到它文化的根。
从苏轼、李渔、袁枚等文学家的著述中可以发现,食文化的研究起步很早,可能与“君子远庖厨”这个理念有关,食文化流源甚远,却又少有当代的研究者,只有文学家的一些闲笔,比如梁实秋、汪增琪、陆文夫等人写过一些食文化的文章,但都没有体系,想哪写哪,一些与文学相关的点缀。我想,重要的是与中华民族长时间的饥饿记忆相关,当好吃成为奢侈行为的时候,食文化就无地生根。直到20世纪末,全民族进入温饱阶段,从吃饱上升到吃好的层面,中国多彩而丰富的食文化才得以复活,全面兴盛。近年来,上海的江礼暘、广州的沈宏非食文化著述都十分活跃,还有车辐、朱伟、老猫、洪烛、阿坚、车前子等人,也写过许多食文,在台湾那边,因比大陆进入温饱时代早,食文化人才辈出,打造了一本本纸上盛宴,对弘扬中国食文化功不可没。
电视对食文化传播推波助澜,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和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届“全国烹饪大赛”,它是由“满汉全席”这个常规节目进行选拔赛,然后进入复赛和决赛,在2003年的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中,首次创立“美食评论家”席位,邀请美食评论家参评,对食文化的传播创立了一个新平台,在食文化史中,添上了新的一笔。第一届全国烹饪大赛,收视率达到了17%。
今天,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媒体,食文化的传播都占了重要一席,很多年轻的文化人,包括一些普通市民,都加了食文化的写作队伍,盛况空前,它表达一个繁荣时代到来,同时可以看成中华文化复兴开始。
正如其他文化在初始阶段一样,食文化兴起,同样存在着粗鄙化的许多样式,特别在报纸杂志上,许多的食文仅是品尝经历,一些时尚类杂志,印刷大量菜肴图片,为美观而拍摄半成熟的菜,有些菜是往生菜上刷油,色泽鲜明,奇艳夺目,因为不是成菜本色,导致图与菜的根本性间离,这不是食文化正道。
我认为中国菜可分四大源流,一是家常菜,世世代代先民在普通的日子生存积淀下来,它是故乡的,母性的,是母亲手中那一道菜,它一般没有什么统一的名字,有许多是内容相加,比如茄子炒辣椒,藜蒿炒腊肉;二是专业的酒店菜,它由专业厨师在酒店餐馆中,研制与烹饪发展起来,它有命名,有谱系,不论早期四大菜系还是后来的八大菜系,又每个菜谱都有它的独特口味、烹饪形式与地域性,川菜是中国菜在味觉上的巅峰,而粤味则平淡到味觉上的海拔起点。在物产方面,可以分划出两大食圈,水稻文化圈和小麦文化圈,两大食文化圈中,各区域又有非常精细的小分划,比如鲁菜系,实际上可以分离出齐菜与鲁菜,胶东半岛与鲁西在口味上的区别很大。酒店专业菜的研发是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在北京,一个新菜的研发成功,可以带活整个菜系。许多传统菜都在进行改良,比如同是鄂菜,红蕃茄在北京引入蕃茄酱的口味,试图在味觉上与国际口味驳接。川菜在北京,已大大降低了它的辣度。与之相反的是,许多南方以清淡为特色的菜系,粤菜、沪菜、瓯菜、杭帮菜等,到北京又加重了口味,也添加辣椒。美国麦当劳、肯德鸡都增加香辣口味食品,这就是食文化迁徙、改良与融合的过程。在烹饪史的写作中,专业菜可追溯到宫廷菜;三是文人菜,文人菜有非常之悠久的历史源流,中国经典名著《金瓶梅》、《红楼梦》、《水浒》和《西游记》,都有上乘的美食描述,其中许多菜已失传,当代人从中挖掘出来,重新制作,其中有一些属作者夸张或虚构,但不妨碍挖掘者受到启迪而创新。另有一些文人菜是由文人直接创造,比如东坡肉,这道菜是一个经典名菜,近千年了,流传至今。我到当地去考察听到民间传说,苏东坡去罗州(后来的蕲州,南宋时被金人摧毁),看到罗州人吃肉,喜欢炖,炖三天时间,肉绵如膏而味道纯正。苏东坡回黄州照单炮制,炖七天,其味更纯。著名诗人苏东坡做了一道,这道菜就借苏东坡诗名而名扬天下。历史上许多文人在写读期间,都会尝试自己做一些菜肴,包括当代文人,文人菜因为时间条件充裕或物质局限,与前二者均有差异,它脱胎于家常菜和酒店专业菜,它更重味而不重形,也有些形味皆佳,名也雅致,只因多数不能固化或因烹饪成本过高,不被民间与酒店专业厨师采纳,却不妨碍大家借它的味或形改制,文人菜因为与一个著名文人关联,文化积淀甚厚,在许多地方,仍然留有一席地位,作为地方食文化的品牌;四是佛家菜,或曰寺院菜,现在普遍叫素斋,它去荤辛,肉食要戒,辛臭之菜葱蒜等也要戒,豆腐、蘑菇在高级素斋里占重要成份,如厦门南普砣寺的“孤云丝雨”,就是香菇烹制。素斋发展到今天,也进入俗家食谱。另外,还有数不清的地方小吃,它们是独特的地域性食物符号。
总之,食文化的兴起,与一个民族的兴盛相关,它是民族整体发展的食文化表达。我个人悉心研究地域美食,将美食与地域文化放置在自己的研究范围,现在准备推出个人系列,这个系列是开放性的,前提是绝大多数文章,均为我个人到当地品饮之后所作。我想,这可以摆脱从酒店吃到酒店,从书本抄到书本的模式,从味觉出发,可以归纳为“味觉中国”,我相信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文化探索,它的根是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它的广度是中华文化辐射圈,也包含将中国农业物产推介世界的因素,我将努力。
第五部分 从美食原则看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第74节 龙门武昌鱼
有时候做梦,梦中有一条武昌鱼在空中飞,它飞翔的姿态恬静而优雅,鳞光闪闪,宽扁的身体划过湛蓝天空。好多年了,这样的梦反复地做,我以为武昌鱼是一只水中的蝶,它吹起的水泡,像一串珍珠的叹息。那拂摇的绿藻,是柔波的彩裙。
北京的武昌鱼,身份总有些不明,原来的武昌鱼,生态圈是十分小,在湖北鄂州梁子湖至长江矾口段,秋末时,武昌鱼浩浩荡荡从梁子湖一路下水经矾口入长江越冬,穿越两岸金黄的水稻,春天柳丝吐绿,苦艾青青,武昌鱼逆水而上,到梁子湖繁殖、成长,很抒情的样子度过悠游的夏季,饮着从通山流下的高河清澈的水,秋末复返长江。现在,这个生态圈好像有了问题,那矾口大闸阻止了武昌鱼从梁子湖到长江的迁徙路线。鄂州,旧时叫武昌,也称吴都,更早时叫鄂国,山西鄂国人与长江的扬越人共同经营的地盘。北京的武昌鱼,显然不是梁子湖的武昌鱼了,鄂国不是,楚国也不是。
梁子湖的武昌鱼,是宜于清蒸,它的鳞白色,清秀且有几许调皮模样,它们其实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它们只识得水藻与清冽之水。被渔网追捕的时候,它们选择飞翔,划破晨光中的朝霞,让渔人捕一网霞光。清蒸的武昌鱼,清甜鲜嫩,有葱姜相佐,细的盐末化于肉质之内,可以精细地吃。但是,北京的武昌鱼,都是黑鳞,有些许江湖游侠的气质。
烹制北京的武昌鱼,选择了多种方式,我觉得最好的形式,仍是醋烹。所谓醋烹,是拿热锅,用压榨花生油小火微煎(当今制油工艺分两种,一是物理法压榨,一是化学法浸出法,浸出法制油会有残余溶剂),至武昌鱼两面微黄,大火淋醋烈烹,佐一些致美斋老抽酱油,然后是葱姜蒜盐,可以勾上薄芡,令醋挥发以驱除泥腥。这样烹制的武昌鱼,酸鲜柔嫩,那挥之不去的泥腥味随之蒸发。若是喜欢辛辣味道,热油时搁几粒花椒和一两个干红辣椒。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酸为首,酸甜苦辣咸。北京的醋,王致和旗下的龙门米醋为老品牌,创于1938年,以今日之工艺酿制的米醋,是为体态清亮、酸味柔和,以其烹武昌鱼,南鱼北味,适合在北京这个地方发生一些品饮事件,故也就取二者之名合而为一,叫做龙门武昌鱼,实际也是武昌鱼亦能跳龙门么,北京这个地方,才是一个真正的龙门呢。但是粗浅地看上去,或者研究鱼类的终极去处,真正的龙门还是人的嘴巴,跳进了多少鲤鱼和武昌鱼啊?真是繁不胜数,人不知,鱼也不知。
第五部分 从美食原则看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第75节 古清生的美食美文
丛威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也逐渐改变,食文化越来越被人重视。古清生的散文是他云游四方的吃文,它以“吃”为载体,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感悟。
他的散文,语言凝练,唯美,幽默,诱人。这种诱人,不仅仅是他写的美食体验让人感到垂涎三尺;更诱人的,是他的文字使你远离了那些世事纷争,远离了绝望和颓废,使你无限向往生命的本真和美好,你的心在阅读那些文字的时候,会突然变得无比柔软和温暖。他的目光越过令人窒息的城市森林,可以听见蚂蚁的呼吸,闻得见泥土的芳香,能为一颗露珠的滚动而动容,你可以感受他在每篇文字里面倾注的激情,对大自然的深厚的爱。
古清生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美食家。在作家古清生的笔下,“吃”不仅仅是一门味觉艺术,更是一门感觉艺术,他不是用嘴在品尝食物,而是用心在体味大自然赋予他的每一道美味佳肴,并用他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出独特的心理感受。有些在常人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品,他却能吃出别样滋味。比如一棵菜根的清香,一粒米饭的香甜,一只红薯的芳香,一眼泉水的甘甜。如古时的《菜根谭》,那种寓理于一菜一蔬、一事一物间的精炒文字,字字珠玑,修身养性,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