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大传 作者:马敏学1-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营见城上缝下二人,早有军卒上前擒了,带到中军大帐。

  司马懿端坐帐中,指着王建、柳甫二人说:“你二人可是公孙贼派来求降的?”

  王建、柳甫二人挺胸腆肚,一副来使的派头,说:“正是。我家主公说了,请都督退兵二十里,我君臣自来投降。”

  司马懿久闻这二人老迈无能,眼下见他们死到临头,还出言不逊,勃然大怒道:“呸!身为叛贼,何谈君臣?你们已成砧上之肉,还敢提什么条件?!”喝令武士将二人推出去斩首,将首级交从人捎回,并带给公孙渊檄文一道。

  公孙渊在城中惶惶不安等着王建、柳甫的消息。不一会儿,盼到的却是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和一道檄文。他颤抖着双手展开檄文,睁大了双眼,想从文字中找到一线光明。却见檄文上写道:

  魏征西大都督、太尉司马公檄下公孙渊:尔乃天子上公,不思图报,背恩谋反,实属不赦。今令建、甫求降退兵,二人老耄,传言失礼,已被吾斩之。如意归降,可自缚来。

  稍有迟延,悉皆诛戳!故檄。

  公孙渊看的大汗淋漓,急召文武计议。众文武望着血淋淋两颗人头,人人战栗,哪个说得出话来?

  公孙渊见状,不禁仰天长叹:“天绝我矣!想不到手下竟是一群无用的奴才。”

  忽然,百官行列中站出一人,朗声道:“主公勿忧,臣愿往。”

  公孙渊看去,原来是侍中卫演。心中大喜,道:“爱卿,事成之后,朕擢升你为御史大夫。”他召卫演近前,吩咐他此去要诚恐而不失威仪,谦恭而不失大度,务必拖延时日,以图东山再起。

  卫演领命来到魏营。司马懿端坐中军大帐,两边威风凛凛站立着夏候霸、夏侯威、牛金、司马昭等大将。

  卫演自帐外膝行时步,趋于帐内,跪拜道:“下官卫演,受主公差遣,叩见太尉。”

  司马懿哼了一声:“讲。”

  卫演:“愿太尉息雷霆之怒,罢虎狼之威。我家主公的意思,为表示归降的诚意,愿送世子公孙修为质当。太尉先解围,而后我君臣自缚来降。”

  司马懿冷笑一声道:“你休在我面前巧言令色。回去传话给公孙渊,问他懂不懂领兵打仗的五项要略?这要略是:

  能战当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眼下,他不肯自缚而降,只有死路一条。我不需要他的世子为质。送客!”

  卫演脆生生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回到城中,照实回复了公孙渊。公孙渊见大势已去,黔驴技穷,只得孤注一掷,决定亲率一千精壮人马从南门突围,往东南方向的带方郡逃遁。

  当夜二更,公孙渊命人将城中一切能吃的东西都搜罗来,让一千精兵饱餐了,打开南门,悄悄往东南而去。起初,公孙渊见一路无人,暗自庆幸。到了首山下,猛听的山上一声炮响,鼓角齐鸣,一支盔甲鲜明的队伍拦住了去路,熊熊的火把映照着一位红袍白髯的将军。

  公孙渊定睛一看,唬的魂飞魄散,差点儿从马上跌下来。原来是司马懿来在面前,一左一右站着大将牛金、司马昭,甚是威风。

  司马懿朗声大笑道:“哈……本都督在此等候多时了,还不快快下马自缚?”

  公孙渊哪里敢答?急拨转马头,寻路便逃。早有夏侯霸兵到,左有夏侯威,右有张虎、乐琳。公孙渊一千兵士哪里是对手?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急惶惶,团团转,找不到出路,只得缴械投降。

  司马懿望着跪在尘埃中瑟瑟发抖的公孙渊父子,鄙夷地迸出几个字:“以卵击石,不自量力。”接着,又是对公孙渊又是对自己部下说,“怎么样?那日我见天星落于此处,说五日后公孙贼必于此处受戳。今夜王申日不是应了吗?”

  众将听了齐呼:“大都督神机妙算!”

  司马懿指斥公孙渊道:“反贼,你今日死,实在是天命呀!来人,将反贼父子斩首!”

  杀了公孙渊,大军直逼襄平城。

  魏先锋大将牛金正在急攻襄平城。他站在土山上,向城中高喊:“城中叛贼听着,反贼公孙渊已被司马大都督斩首,尔等如要活命,快快献城投降,可饶尔等活命,否则,大军荡平城池,尔等俱成韭粉。”

  城中不满公孙渊的将士及百姓即刻响应,开了城门,焚香欢迎。牛金率兵进入城中,在内应的指引下,将公孙渊宗族及死党一伙一一抓获,单等司马懿来到发落。

  司马懿进城,出榜安民。斩杀公孙渊宗族和所有叛将死党。又下令厚葬贾范。伦直,并打开仓库,厚赐其家属。

  安顿了襄平,司马懿又分兵四路,一一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算算时日,才用了九十六天。司马懿见大功告成,一面差人回京奏报,一面令士卒休整。

  这时,京师传来十万火急诏书,命司马懿火速赶回京师面圣。他刚刚平静的心顿时紧张起来,预感到京师出了大事。他正要向牛金和夏侯兄弟交待一下,诏书又接二连三送到。他见事情紧急,不敢怠慢,连夜向洛阳赶来。










司马懿大传六 风流天子托幼主 绝代雄才佐三朝






六 风流天子托幼主 绝代雄才佐三朝

  恣意淫乐,掏空了曹睿的身体;垂危之际,魏宫展开了夺权争斗,司马懿闻诏,星夜赶回;病榻前,曹睿执手而泣……

  却说司马懿领兵在辽东饱受风雨之苦,浴血平叛,曹睿在洛阳虑及前方粮饷供应,便停止了各种修建工程。但是,安闲了不几日,他壮年躁动的心又不安分了起来。对美色的渴望,使他倾尽了所有的精神、精力和精气,纵情地无忧无虑地在后宫淫乐,想尽了各种花点,创造了无数御术技巧,也掏空了他原本孱弱的身体。睁开眼,他声色狗马地享乐;

  闭上眼,却常常被恶梦惊醒。

  这夜三更,突然一阵阴风袭入寝宫,吹灭了灯烛。曹睿在睡梦中一个寒颤惊醒过来。他推开怀中冰肌玉肤的美人儿,在惨淡的月色中,似看见毛皇后披头散发带领十数个宫人哭啼啼进来,围在御榻前抓着他要索命。曹睿见她死而复活,惊恐万状,大叫一声昏厥过去。自此,他染病在身,难理朝政,由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共掌枢密院大权,处理日常事务。

  这一年,寒冷来的特别早,还是初冬时分,就降下一场大雪。一连几日,彤云密布,大雪纷飞。天冷,曹睿的,心更冷。他深感自己大限将至,就要舍弃这至尊的地位,华美的官苑,柔情的嫔妃,美味的佳肴,不禁无限伤悲。

  他叫来了燕王曹字和齐王曹芳。不能再拖了,今天,他要立曹芳为太子。说起来,他迟迟不立太子,是因为曹芳不是他的儿子。他今年三十五岁了,像大多数帝王一样,因淫乱过度,虽嫔妃如云,却生不了龙子。他只好从曹氏家族中挑选了两个男孩,一个是齐王曹芳,一个是秦王曹询。

  今天,八岁的曹芳被册封为太子。当下伏地叩头,行礼如仪。

  曹睿摆摆手,召燕王曹字近前,抓着他的手道:“皇叔,朕今日拜你为大将军。芳儿还小,今后要靠你来辅佐他了。”

  曹字是曹操庶子,没有秉承父亲一点遗风,生性宽厚、温和,又胆小。在这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亲眼目睹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自忖不如做为宗室藩王,只享受荣华富贵的好,便坚辞不受,道:“臣德薄才鲜,怎能当此重任?”

  一旁的刘放、孙资都是司马懿的亲近好友,急欲举荐司马懿,便提醒曹睿说:“陛下,司马仲达平定辽东已在班师途中。”

  “请陛下下令让他回镇长安吧。”没等曹睿回话,曹字就赶忙说道。他不想当大将军,但他也不想让司马懿掌更大的权。他认为司马懿有野心。一个人如果能耐太大,再有了野心,那就可怕了。

  “好吧。”

  刘放、孙资听了,心里凉了半截,待到曹字退去。二人忙抽抽咽咽地奏道:“陛下,臣等担心,如有不讳,太子尚幼,后事将付托何人?”

  曹睿不高兴他说:“朕不是托付燕王了么?”

  “可是……”

  “怎么?说吧。”

  “先帝有诏,藩王不得辅政。且陛下刚刚染病,曹肇、秦朗等托词人宫探视,便随便与宫人戏言,燕王视而无睹,并不监束,反拥兵宫外,不令臣等进奏。陛下,这与古时的量刁赵高有何不同?臣久沐恩宠,不忍漠视,故冒死人陈。”

  曹睿听了,道:“果真如此?那么,卿以为谁可大任?”

  二人欲举司马懿,见曹爽进来,不便立异,便举曹爽代曹字。

  曹睿见曹爽来到,便问:“卿自思能胜任大将军之职吗?”

  曹爽听皇上想让他当大将军,既想当,又怕难以胜任,一急,也说不出话了。刘放踩踩他的脚,他才满头大汗地蹩出一句话:“臣……愿死奉社稷。”

  孙资见曹爽接了大将军之职,忙不失时机地奏道:“太尉司马仲达才略过人,可参大政。”

  曹睿点了点头,孙资忙欲请旨,曹肇进来。他见陛下欲诏司马懿,就阻止道:“陛下不可。臣怕他日后成了董卓。”

  曹睿听了,犹豫不决。

  曹肇和曹爽走后,刘放、孙资就说:“陛下,曹肇有异心,所以怕忠良。望陛下明察。”

  曹睿人快不中了,脑子却不糊涂。他左思右想,反复权衡。父王曾宠信司马懿,而司马懿自跟随武帝以来,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威摄吴蜀。人说他鹰视狼顾有野心,可是他始终忠心事主。孟达、公孙渊不鹰视狼顾,却是背了反,他要是谋反,会有多次机会,可是他并未背反。看来,这是有人嫉妒他的才干勋劳而屈说了他,这样的栋梁之才,我为何不用?我不用他可用谁?靠我的两个叔叔行吗?曹字温和懦弱,曹爽头脑简单,严格他说,都难当大任。终于下了决心,火速召司马懿进宫。

  司马懿日夜兼程,赶回洛阳,一刻也不敢停歇,气吁喘喘,直奔嘉福殿寝宫。

  早有刘放、孙资迎出,欣喜他说:“司马公来的太及时了。再晚一步就见不到皇上了。”

  司马懿大惊,“皇上他……”

  刘放不待他说完,忙不迭打着手势:“快去吧!”

  此刻,曹睿已是奄奄一息了。他一见司马懿进来,望着他满是征尘的战袍,刻满风霜的面孔,禁不住泪花闪闪,一把抓住对方粗糙的大手,动情他说:“朕忍死待卿,总算见到了。能向你托付后事,朕死也无憾了。”

  “陛下怎么说这等话?”司马懿硬咽道,“臣在途中,闻陛下圣体欠安,恨不能肋生双翼,飞来洛阳。今日幸睹龙颜,臣愿殒身补报。”

  曹睿看着他恳切的面容,听着这发自肺腹的言语,心中掠过一丝快慰。他传旨诏来郭皇后、太子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刘放、孙资等,皆到御榻前,握着司马懿的手说:“昔日刘玄德白帝城托孤,诸葛孔明竭尽忠诚,至死方休。朕子曹芳,年方八岁,不堪掌理社稷。幸有太尉及宗叔元勋;日臣,效伊尹、周公,协力相辅,则宗庙生灵之幸甚也!”说着说着,潸然泪下。

  众人都听的心中酸楚,热泪盈眶。

  曹睿歇息一下,命芳儿近前,指着司马懿说:“芳儿,太尉与朕一般,你日后务必要敬重他。”

  司马懿听了,感动的痛哭流涕:“陛下放心。臣还记得先帝晏驾时,也是这样将陛下托付给臣的。士为知己者死。

  臣会忠心辅佐幼主的。”

  太子曹芳很懂话地扑上去,搂住司马懿的脖子,十分亲呢。

  曹睿面露欣慰之色他说:“这样,朕就放心了。”言罢,指着太子的右手慢慢垂下。立刻,嚎陶的哭声,在空旷的嘉福殿里回荡,在皇宫阴晦的上空飞旋。

  翌日,司马懿和曹爽扶太子齐王曹芳即皇帝位。曹芳溢父为明帝,葬于洛阳城外高平陵。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改元正始元年。

  加封曹爽、司马懿侍中职衔,假节诫,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同辅朝政。

  饱经沧桑,历尽艰辛的司马懿,望着御座上年幼的曹芳,面孔坚毅,心潮澎湃。这是他辅佐的第三个皇上,也是最年幼的皇上。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个人有此殊荣,有此重任了。那么,在我有生之年,能确保社稷平安,能一统天下吗?他想得很多,想得很远。他感到肩头的担子重如千钧。










司马懿大传一 何晏敬献“三峰药” 曹爽举荐司马懿






一 何晏敬献“三峰药” 曹爽举荐司马懿

  曹爽的智囊团是一伙浮华友;何晏献“三峰药”讨曹爽欢心;曹羡写举荐表,对司马懿明升暗夺权……

  曹芳即位,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仍官居太尉,同辅朝政。二人各统禁兵三千,轮流进宫宿卫,同受乘舆人朝。剑履上殿的殊荣,百官不得直呼其名。

  表面上,他二人同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臣,权势相当。但是,朝野上下都清楚,司马懿才高德隆,威仪如日升高,如木参天,才是大魏社稷须臾不可离的栋梁。那曹爽不是傻瓜,他心中岂不明白他靠的是什么?所以,对司马懿以长相待,心怀敬畏,做到朝中大事,每事必问,不敢专行。

  司马懿也胸怀坦荡磊落,尊重曹爽是曹真之后,宗室贵胃,而谦逊礼让。朝中一度相安无事。

  曹爽门下有清客五百人,其中不乏有点名气和背景的人。头一个便数何晏。何晏字平叔,是汉灵帝时那个请董卓进京的大将军何进之孙。其父没什么名气和才干,早亡。其母尹氏因貌美被曹操纳为第九个夫人,他被曹操收为义子,又把女儿金乡公主嫁与他。他不像他那屠户出身的父亲,自幼便聪颖好学,加之在曹府那样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有条件读了很多书。他因长得白晰漂亮,又聪慧博学,曹操的几个儿子象曹丕、曹彪、曹林等,便嫉妒他,不喜欢他,有时还合伙欺负他。尤其是曹丕,对他多次以太子服饰打扮,更是恼恨万分,见面不呼他名字,而叫他“假子”。河晏自感卑下,又自命清高,便常常独处。曹操有时带诸子出去,他也是拉在后面,或者干脆不出去,潜心研究学问。在当时崇尚舌辩清谈的文人风气影响下,他竟首开了“玄学”,以清谈玄侃,博得了曹爽的赏识。

  再一个清客是丁谧,字彦靖。他是曹操在渭水渡河时,马超追来,危急之中,那个在渭水南岸放出牛羊,使关西兵回头争抢而救了曹操的丁斐的儿子。丁斐救曹操有功,又是同乡,受到赏识和提拔。丁谧也父荣子贵,被曹爽收于门下。

  第三位叫邓飏,字玄茂。是汉光武帝手下名将邓禹的后代。第四位叫李胜,字公昭。其父历任上党郡、巨鹿郡的太守。第五位毕轨,字昭先。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是典农校尉。

  还有一位人物,姓桓名范,字元则,官拜大司农。此公世为冠族,性格刚烈,颇有资历。

  他自建安未年,人幕丞相府。明帝时,升迁为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持节都督青州、徐州诸军事。

  治所在下邳,属徐州地界。他一到任,便看中一处院落,偏不巧与徐州刺史郑歧发生纠葛。他脾气暴烈,就要杀郑歧,郑歧一个报告打给天子,天子此刻不管自己如何侈华,却正倡导百官清廉自守呢,岂容桓范胆大在为?就把桓范降为究州刺史。充州归冀州管辖,冀州又统属镇北,而镇北将军吕昭,无论才干、业绩、名望,都远不及桓范。桓范性烈,对屈居不如自己的人手下,感到忿懑耻辱。在家中,对妻发牢骚:“哼!我桓某宁可在朝中作个一般的官员,向三公跪拜,也不能在这里忍辱含垢受吕子展的指使。”妻劝他说:“君先前在下邳当东中郎将时,你要杀徐州刺史。大家都说在你手下作官真难。现在你又以屈居人下为耻。看来,当你的上司也很难呀。”桓范正怏怏不乐,想找个人发泄发泄,不料妻不宽慰他,反而抖出自己最恼恨的事来。不禁恼羞成怒,拔出墙上挂着的大刀,用刀背击向妻的腹部。妻已有五个月身孕,怎经得起他的愤愤一击?当下惨叫一声,堕胎而死。桓范毫不悔恨,对上称有病,也不赴翼州拜任。直到曹芳即位,曹爽因同乡,举荐他为大司农,他才高高兴兴出来上任。但曹爽并不喜欢他的倔犟性格和清俭作风,平素很少来往。

  这伙人出身高贵,崇尚清谈,被世人称为“浮华友人文帝和明帝在位时,很瞧不起他们的作为,尤其是有才无德的何晏,只给他做了个品阶极低又无实权的冗官。

  曹睿一死,这些蛰伏在曹爽门下的浮华友,蠢蠢欲动,在曹爽身边多次煽凤,才得以升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