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见状大喜,亲自带着五千骁骑,决定冲击中路,一举打垮官兵。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同样是火枪为主,贺人龙的部队跟登州营部队,根本就没得比。冲锋之前,老营除了妇孺,李自成都派了上阵,杀向两侧的敌阵,牵制敌人的精力,使之无法增援。

    大概是因为知道不冲过去就得完蛋,这一仗的民军,就算是伤亡巨大,也没有发生崩溃的现象。也许是知道对手是贺人龙吧,心里有底。看见胜利希望的李自成亲自上阵了,民军的士气大振。

    手里就剩下两个步兵大队没有投入战斗的李同,这个时候也亲自站在了第一线,带着两个大队,坚决堵住缺口,同时要求贺人龙把手里的两千骑兵和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

    玩命的贺人龙,把预备队丢给李同,自己带着骑兵发起了反冲击。骑兵还是老习惯,长兵器,浑身鳞甲或者锁子甲,这一头扎进去,就遇见了李自成带着人上来。都在高速冲击,两边力一次猛烈的冲击之前,历史出现了惊人的巧合,贺人龙射出一箭,正中李自成的左眼。李自成最终也没能逃过独眼龙的命运,不过是换了一个对手而已。

    中箭的李自成不下战场,简单的包扎之后,犹自带着骁骑呼号酣战。李同利用贺人龙发起反击的机会,重新组织了一下阵型,战局得到了稳定。但是也无法彻底的击溃对手,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双方都无力再战了,这才各自退下。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战斗,堵住了李自成的北上之路,这时候的李自成已经彻底的陷入了绝境。将岸出现在了随州,信阳的林雅带着主力杀到,一口气就把妆模作样的高一功给打残了,然后开始追杀。

    事后统计战果,二十五个步兵大队,被打垮了九个,要不是那些教官坚决执行纪律,没准贺人龙的部队还真的就垮了。这一仗打完,官兵伤亡三千还没有垮掉,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李自成这边就惨的多了,激战到天黑,在排枪和炮火的猛烈打击下,伤亡过万。

    仅仅是伤亡就算了,整个闯王军,现在进入了一个死地。左右两侧,都传来了坏消息,登州营的主力正在全速的赶来,李自成下令往南撤退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次日一早,连夜赶到白水边上的李自成,彻底的陷入了绝望,前方烟尘滚滚,身后战鼓隆隆,同样是星夜兼程的将岸和林雅,把李自成堵在了白水北岸。(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重点转移

    第四百六十八章重点转移

    军心士气已经跌落谷底的李自成,在这个时候的选择是什么呢?

    《晚明民变》中记载,“自成身体不甚高,但是很宽大粗壮。高额深颊……,看起来好像画中的钟馗。从这个记载看,这货肯定不是个帅哥,大概这也是有两个老婆跟人跑的原因之一吧?这样一个人,能够在明末一度占领京师,可见战场上和平时的为人具有相当的魅力。

    白水之畔的李自成,召集众人道:“四面被围,无路可走,不想李某也有今日。大家杀了我,拿着我的脑袋去投降吧。”

    现场陷入了死寂之中,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念头。但是这个时候,却没人敢这么去做。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气氛凝重,一场疾风骤雨将来的前兆。

    “去他娘的,跟绿皮狗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喊出这么一嗓子的是李自成的小舅子高一功。“对,拼了!”众人跟着一起喊,李自成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淡淡道:“拼个屁,活着才有将来,今夜大家一起往东北杀个回马枪,我料官兵不会夜间作战,冲进山区,大概还能有一条生路。”

    众人都答应了下来,各自去准备,抓紧时间休息,等待天黑。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跟李自成一道去死尅的,顾君恩就是其中一位。读书人的出身,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动摇。反倒是那些一起跟着李自成造反出身的粗汉军户。这个时候心里没那么多小心思。

    追击部队正在行军,一干军官在路边蹲着,林雅与图商议军情。

    一战成功的贺人龙,此刻脸上满是喜色。鹿头店一战,获胜是让人高兴的,更高兴的是看见手下的军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换成以往,李自成玩命的时候,贺人龙真担心自己顶不住。但是昨日,真的顶住了。好几次都以为撑不下去了,但是那些士兵在登州营教官的激励下。顽强的坚持战斗。

    也许军事技能还有所不足。但是就斗志而言,这支军队真的不一样了。登州营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装备和战术,还带来了一种顽强的斗志。

    “贺将军,你要是李自成。会怎么做?”林雅正在和部下商议。换位思考是很正常的。还沉浸在欣喜之中的贺人龙。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道:“根据我的经验判断,李自成连夜逃跑的可能性很大。流寇作战,素来如此。且李自成部多有战马。打不过就走。”

    一行人正商议的时候,前方夜不收带来一个人,跪在众人地上道:“各位军爷,小的主人让小的来报信,闯贼连夜要往东北方向去,要杀军爷一个回马枪,钻进大别山回河南。”

    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林雅第一时间的判断,真的可能性很大。当即问他:“你叫主人是谁?”男子道:“我家主任唤作顾君恩,是个举人。被流贼裹挟,为保性命不得已从了贼。”

    这话就是半真半假了,不过林雅没去计较这个。席卷河南之后,李自成确实为许多读书人看好,都在惦记从龙之功。不过这个时空不一样,顾君恩真的是被逼着给李自成干的,并不看好他。因为历史上那个时空,清军有事没事来一趟,这个时空清军叫陈燮给打跑了。

    所以说,多数情况下,人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有点功利心,真不算什么。指望人人都有节操做一个圣人,那是扯淡。人性最初的本能就是“自私”。

    一番询问,诸多细节都能对的上,林雅选择了相信这个报信人,让他回去,告诉顾君恩,这个功劳给他记下了,不过晚上一旦打起来,他得自己保护好自己。

    襄阳,贺人龙的战报传到这里的时候,陈燮就知道李自成完蛋了。这就是流寇的特性,没有根据地,流动作战的后果。实际上在孟家庄一战之后,李自成的结果已经注定了。看看历史上的记载,李自成一度据有整个北中国。在他对鼎盛的时候,被清军和关宁军击败,从此一厥不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没法用是非对错来界定这些人。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进入河南之后,陈燮真切的感受到这个时代平民的苦难至深。人吃人这种惨剧比比皆是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就没救了。

    陈燮不是圣贤,就是一个很普通人。出现在这个时代,想做的事情不是什么做皇帝。无非就是尽量让中华文明走上一条自我纠错的道路。或者说,让这一天来的早一点。客观的说,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仅仅依靠这身的文化去改进,历史可能就会不断的陷入一个怪圈,不断的重复,然后改朝换代,局限性太强了。

    历史上一直到西方的入侵,这个国家在痛苦中挣扎了一百多年,才衍生出一批时代精英,领导着人民走上了一条自强之路。

    陈燮没有想过去领导什么,只想去推动。用什么推动呢?太复杂的事情陈燮觉得自己做不来,那就用利益吧。一个时代到另外一个时代的演变,或者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演变,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些民族的精英。多数人都是随从者。

    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历史的问题,陈燮不难发现,当他做的事情能带来带来无法抗拒的利益时,这个民族不乏精英分子去学习模仿。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看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就知道了。

    选择襄阳作为据点,主要还是考虑到运输问题。这个时代的交通情况决定了,水路运输是最为便利并且最为节省的运输方式。大批的粮食走水路,在襄阳上岸,大批的流民走水路,离开这个看不到希望的地方。

    整个中原战局,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没有太大的起伏了,陈燮这个时候已经决定把重心转移。在总督行辕的书房内,陈燮给朱由检上了一份奏本。

    “闯贼将灭,八大王覆亡不远。臣请另派贤臣,主掌剿贼战事。待闯贼灭,臣请南下,坐镇江南。为大明万年基业计,开海禁,兴工商,革新教育,刻不容缓……。”这是一份主动请辞去剿贼总理的奏折,就等李自成覆灭之日,陈燮便移师江南。

    为什么会选择江南,很简单,民间有钱。这个时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就是江南等沿海地段。要给大明带来新的思维,就必须选择江南作为一个基点。

    陈燮没有等的太久,当日夜,李自成困兽犹斗,以残存之精锐骁骑为先导,向东北发起反击。林雅好整以暇,张网以待,枪炮声在大红山区响了一夜。

    天明时分,枪炮声渐渐的停了。突围不成的李自成,这一次算是走到了尽头,五百余人被困在一个山头上,周围是数千登州营的士兵。这个时空,李自成和高迎祥的命运意外的相似,都是在最后时刻,被困在一个山上。但是两人的选择不一样。

    登州营没有劝降,李自成也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带着最后是数百骑兵往山下发起冲击,山上还有百余妇孺,默默的等待这命运的判决。冲向列队整齐的甲字营,蒙上一只眼睛的李自成,面目狰狞,口中嚎嚎的不知道叫着什么。随后跟着他的人,都是这些年不离不弃的兄弟,老婆孩子倒是留在了山上,李自成让她们去投降。这一次,没有人选择杀女人了。大概是没有时间吧。

    密集的枪声作为最后时刻的迎接,一头冲向山下的李自成,倒在了半路上,身边的人越过他,冲向最后时刻。冲锋道路上最后一个骑兵倒下的时候,枪声才彻底的平息。但是远远地依旧有枪声在响,零零星星。

    看着最后时刻,发起悲壮冲锋的李自成和他的部下,林雅的表情很复杂,眼神也很复杂的看着身边露出讨好笑容的顾君恩,李自成在夜间被困,自然是他的情报带来的功劳。黑暗中,这家伙带着下人,壮胆往军前凑,报上姓名后,见到了林雅,通报了李自成的藏身之所。

    百余妇孺,这个时候选择走下山,在刺刀面前,一个女子走到阵前,大声道:“我听说登州营是仁义之师,所以壮胆来说话。我们都是他们的女人,请允许我们给他们收尸。”这个女人姓高,她的要求不算太过分。

    林雅允许她来到自己面前,苦笑道:“这位大姐,你的要求我不能答应。不过,我可以答应保证你们的安全,不会有人欺负你们,但是,你们得交出财物,接受我们的安排,今后你们都可以有一个平静的生活的地方,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明百姓,安静的生活下去。”

    李自成死了,高一功死了,李过死了,顾君恩活下来了,女人们也活下来了。这大概就是陈燮给这个时代带来的一些变化,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必然结果之后,家人都不得好死。

    诸贼首级送到襄阳,陈燮看都没都看,就让人快马送往京师,并送上自己的奏本。

    一个枭雄死了,一个阶段结束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将来临。(未完待续……)

求月票并说两句

    年关了,事情多。更新受到影响是必然的,上有老小有小的中年人了。

    嗯,顺便求一下月票。

    过年期间,每天一更吧,实在是没时间。初三吧,应该可以恢复正常更新了,初一初二,突击走完亲戚。

    最近一段平贼内战的章节,实在没心情去细写。历史人物,没有好坏,只有成败。实在不好去评价他们,只能靠臆想去给他们一个潦草的结局。

    写到这里,新的历史阶段来临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跪求

    第四百六十九章跪求

    一场冷雨之后,江南的寒梅开了。下关码头上的官员们列队整齐,在江风中瑟瑟发抖。

    人群中的史可法,一张脸阴沉的吓人。最新的邸报上,陈思华自请辞去剿贼总理一职,陛下准了,任命其为辽东、山东、江南三省总督,革新大明财赋制度,推行咨议局制度,以此三省为试点,冠以特别行政区之名。

    邸报上还有一段陈燮和皇帝之间的对话,意思是朱由检挽留陈燮在京师内阁任职,陈燮婉言谢绝。并建议,阁臣总领天下国计民生,在履历上应该有在外官各个级别任职的经验,同时有翰林的经历优先。也就是说,文臣要如内阁,必须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人不管你的履历多漂亮,你得从七品县令做起,然后一步一步的到巡抚。没有这么一段经历,在竞争中就会被优先淘汰。

    这个建议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议论纷纷。史可法看了邸报上的消息后,立刻上奏京师,一口咬定陈燮这是“乱政”。攻击陈燮乱政的同时,史可法也不忘记顺带攻击了首辅周延儒,认为他启用待罪之身的马士英为江北巡抚一事,也是乱政。

    为岳父丁忧期满之后,史可法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回到漕运上去,这会的漕运总管是朱大典。而且真正能管的地区也仅限于扬州、淮安等地,进入山东就没他什么事情了。运河上收费的事情,史可法倒没去攻击。朝廷太缺钱了。

    陈燮总督三省的消息传来,身为江南御史的史可法,又上了一道奏折,请朱由检收回成命,不要搞什么特区,当前的朝廷大局是维护稳定局面。这份奏折石沉大海,京师里的吕大器来信跟他说,陛下对这个奏折很不满。对一干阁臣说,当前西北还在剿贼,各省灾民需要赈济。朝廷正是用钱的时候。某些人不提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专门找能解决问题做事情的麻烦。这样的人,也就是能做个言官了,真让他做点实际的事情,必将一事无成。

    这话没有点名。但是指向很明显了。史可法为人怎么说呢?刚直和迂腐的混合体吧。这一点。《南明史》对他评价不高。尤其时在拥立的问题上。史家对他的评价可以说很低。

    因为弹劾了陈燮,人人都觉得史可法要倒霉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一人站在那里。大家都保持了一段距离。史可法倒是无所谓,这是认死理的人。节操指数很高,但是做事不行的那种。这种人呢,做言官还是很不错的,谁都敢弹劾。不过话说回来了,你得看他弹劾什么。

    应天巡抚朱大典,算是陈燮的老熟人了。为什么是算呢?两人之间实际上的交集真不多,朱大典在登莱做巡抚的时候,除了银子没少拿,与陈燮没啥来往。这次陈燮拒绝留在京师,而是来了江南一事,确实让人很不理解。朱大典也不理解,那是入阁啊。之前陈燮顶一个大学士的名头,实际上没有在内阁干过一点事情。

    西北剿贼的格局,现在基本上很稳定了。李自成被灭之后,各路大军挥师往西,登州营留在河南和湖广,一方面继续稳定地方,赈济百姓,大量移民。另一方面,登州营在这链各个地方呆着,请张献忠来他都不会来啊。所以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头,现在一直在陕西和四川之间打转转。陕西只能在汉南一带溜达,再往深入,孙传庭和秦军不是吃素的。四川方面也一样,秦良玉和秦翼明,死死堵住了入川的道路。蜀道难,这话不是乱说的。这个时空,张献忠可算是没服气深入四川了,就在两省交界的地区转悠。

    以前张献忠的苦手左良玉被砍了,现在换上了贺人龙等四位襄阳整军之后的将领,灭了李自成后,这四位的军队再次整训,冬天来临之前,离开了襄阳,进剿西北流贼。

    在这样的大局之下,大明的乱局终于看见了平定的希望。如果是渐渐是剿贼,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难的是有粮食来赈济,这才是最关键的治本。

    对于陈燮调集大批粮食赈济的事情,朱由检内心深处感到了这位女婿一颗对朝廷的忠诚之心。这不是十万八万石粮食,这是上百万石粮食。获悉陈燮在河南和湖广赈济之后,朱由检在京师召见陈燮时,提出以山东船舶司三年的收入为抵押,换取粮食一百万石,用于赈济各地的灾民。陈燮答应了,实际上朱由检心里很清楚,按照太监们的汇报,三年的收入,别说百万石粮食了,就算是陈燮替皇帝养的那四支军队的开销,三年的收入都不够啊。

    陈燮答应之后,山东方面立刻行动了起来。联合商号加上大发钱庄,这两个商业机构爆发出来的能力,简直让人震惊。短短半年的时间,百万石粮食,先后运抵山西、山西,交给洪承畴和孙传庭,解决了大问题了。

    在京师呆了半个月时间,朱由检每天都找陈燮去谈话,一再挽留陈燮留在京师,最后陈燮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