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你们看见的那样。呵呵,让我谢罪,你们当的起么?所谓的圣贤,他们又为这个天下的百姓做过什么?人在世上,总得留下点什么,儒者重立言、立心。而我,则看重自己为这个民族,为这个民族的普罗大众,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所有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大明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更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我要做的,就是让大明在未来作为世界的中心。最后这一段,你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你们不懂。就这样吧,东西我留下,你们随意处置。”

    陈燮说完站起来,拍拍屁股,留下一个洒脱的背影,迎着夕阳慢慢前行。身后的刘宗周等人,依旧沉默,对着那个在夕阳下,光环笼罩的背影。陈燮在说你们不懂的时候,刘宗周的心被狠狠的撞了一下,所谓的世界民族之巅的说法,他也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过。这个世界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大明,难道还有其他别的能与大明相提并论的民族么?刘宗周很想反驳一句,但是想到陈燮是海外归来的南宋后裔,没有开口反驳。如果是被人,刘宗周一定会喷死他,但是这个人叫陈燮,他身上有太多无法忽视的光环。(小说《帝国崛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七章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

    第五百六十七章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

    有一个事情陈燮没说实话,就是陈燮和刘宗周他们一样,在说别人的时候,一定是会把自己摆在一个高尚的位置上,然后居高临下的说别人。刘宗周和黄宗羲没有还嘴,那是因为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被陈燮带沟里了。为大明,陈燮做了很多事情,他们呢?似乎一件像样的事情都没做出来。刘宗周曾经反省过东林,认为大明朝的败坏,东林是有很大责任的。不过这个责任不是说他们做的不对,而是说他们做的不够。应该再加把劲!

    可惜,到了崇祯年,一边是建奴,一边是流寇,他们一点法子都没有。这样才会在与陈燮的这一次对话之中,处在一个绝对下风的位置上。

    小校场,南京京营之一,自陈燮改革京营之后,这里的驻扎的不是军队,而是一个新的机构——城管。旧的操场已经经过修缮,操场的一边搭建了一个高台,一个高塔不下三丈。

    陈燮到底要做什么?当日的《明报》上在最醒目的头条的地方,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两个铁球,一个重10斤,一个重1斤,在同样的高度同时落下,哪个先落地?第二个问题,一个木桶,在什么情况下,用一杯水就让木桶被撑裂开?第三个问题,两个半球,在没有其他物体固定的情况下。合在一起之后,多少匹马才能拉的开?

    在三个问题的上面,有一个巨大的套红标题,格物致知——真理出自实践而不是空想。

    街上有很多报童在飞奔,免费赠送这一次《明报》的增刊。上面除了头条之外,还有很多读者投稿的文章。其中包括了大量东林——复社文人的文章,都是抨击陈燮的文章。整个增刊就是这么一个局面,一个头条,对抗其他全部版面。

    南京城里的读者们,拿到这一份报纸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在说:“陈阁部狂妄至极,怕是要栽跟头了。”少部分人说:“静观其变吧。”只有极个别人在看了报纸之后呢,叹息一声道:“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挖多大的坑。一次性埋多少人?”

    太阳全部露出之后,小校场内南京的读书人差不多都到齐了。主要官员,咨议局的成员,也都到齐了。官员和咨议局的负责人们,都站在了高台上。陈燮也在上面,手里举着一个喇叭,面对的数百读书人的代表,陈燮大声道:“《明报》上的问题。大家都看见了。回答不上不要紧,很快大家就知道答案了。现在请各位后退一些。免得被误伤了。”

    哗啦一下,操场上的人都退了好几步。更外围的围观者,则被士兵拦住,不让他们往里挤。这时候校场大门已经关闭,目睹这个场面的人,大约在一千多。都是穿长衫的读书人。哦,还有一些应天府的咨议局成员,他们也有幸被邀请来目睹今天的现场。

    “这,是一个十斤的铁球,这是一个一斤的铁球。现在请各位验证后,告诉大家,我说的都是真的。”台上的官员、国子监代表、太学代表、咨议局代表们,一一过手,都确定了这两个铁球是真的。最后,陈燮装好这两个铁球,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临时搭建的塔顶上。双手持球,做出一个动作后。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陈燮在看,站在台上的朱大典举着喇叭喊:“一、二、三!”陈燮同时松手。

    两个不一样重的铁球,同时落在地上,这个伟大的实验,就这样被某人抄袭了。众目睽睽之下,两枚铁中根本就无法用肉眼分辨的距离,同时落在地上,激起两团烟尘。

    实验结束了,现场还是一片死寂,甚至没有人上去看一眼,那两个铁球。一直到陈燮回到台上,拍拍手淡淡道:“谁去把两个铁球检查一下,看看陈某人有没有做手脚?”台下立刻冲上来两个人,拿起两个铁球,仔细的看了起来。可惜,他们都失望了。

    这两个人,陈燮都不认识,就知道他们很年轻,穿长衫。从他们的举动和眼神里,陈燮看见的是失望,尤其是那个拿着铁球上来的年轻人,更是一脸惊骇的把铁球交给了朱大典后,拱手道:“学生侯方域,见过总督大人,中丞大人。”

    听到这个名字,陈燮笑了笑,淡淡道:“请问前户部尚书候大人,与阁下是亲戚么?”

    侯方域立刻恭敬的回答:“正是家父。”陈燮笑道:“候大人在职期间,为大明江山殚精竭力,居功甚伟。令尊乃稍有之能臣,圣上迟早要重新启用令尊的。”

    侯方域恭敬的致意后退了下去,心里有点怪怪的感觉,好像陈燮认得自己似得。我有那么大的名气么?作为东林的一脉,他本来是来跟陈燮最对的,没想到提到了自己的父亲。陈燮似乎还非常的推崇,这可是东林的公敌啊。侯方域心里如此想的时候,脑子里冒出另外一个念头来,吓的脚下差点踩空,赶紧收回心神来。等在下面的冒襄立刻上来道:“候兄,怎么了?”侯方域摇摇头,表示没事,但是很明显的眼神不对。

    这时候,陈燮举着喇叭又来了,对着台下的上千人,洪亮的声音似乎传到了每一个角落:“大家都看见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就是格物的结果。这就是实践检验真理!那么请问各位,如果在这个实践之前呢,谁说两个不一样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会不会被群起而攻之呢?我想说,会,一定会的。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是另类!好了,现在我们再回来看这个现象,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人问一句,为什么?结论已经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去寻找源头。包括这个实验在内,整个一个发现结论和寻找结果的过程,我称之为格物,大家没意见吧?”

    还有个屁的意见啊?事实摆在眼前,谁都没法解释这个现象。不一样重的东西,怎么会同时落下呢?这是什么原因?脑子里都在想这个问题呢。

    铁球被拿走了,一个木桶被搬到台上,让台上的代表们检查之后,士兵又搬到台下,让几个推举出来的秀才检查之后,这才搬回台下。士兵先把桶里装满了水,然后盖上一个特制的盖子,上面有一个洞,再往上面插一根管子。所有这一切,都在众人的眼皮底下做的。这根管子很长,大概有三丈长,顶部有一个喇叭口。还是陈燮站出手,手里拿了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放在地上,让人用兜子固定好,一根绳子连着。做完这一切,陈燮开始往上爬了,到了塔顶,当着一千多人的面,拎水上去,举在手上,慢慢的把这一杯水倒入这个细细的铁管之中。一杯水还没有倒完的功夫,现场的人看见了一个惊悚的场面,木头啪的一声裂开了,水从裂缝里喷涌而出。

    陈燮再次出现在高台上讲话的时候,现场的书生们已经彻底的失声了。连续两件在根深蒂固的观念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发生了。没有人会蠢到怀疑这个木桶被做了手脚,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一定很费解,有人不会怀疑这是妖术吧?之所以把大家叫来现场旁观,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可不是什么妖术,这是格物学。这个实验,大家回去都可以自己做,只要保证木桶和管子完全密封,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最后,我还是要说一句,格物致知啊,各位饱读圣贤书的时代骄子们。读书是为了明理,圣人早在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格物致知。可惜的是,一些后人理解错误了,歪曲了圣人本来的意思。好了,时间还有,请大家看第三个格物实验。”

    第三个实验的动静就大了,首先是四十匹马,分两边等候。中间是两根铁索,铁索的一头绑在一个半球上,另一边绑在一堆绳子上,一根绳子,代表一匹马。半球在众人看来有点怪,还有点大,一台蒸汽机和抽气机被推了出来,当着众人的面,蒸汽机发出了怪叫声。南京呆过的人不足为怪,这玩意整天在响,抽水到高塔上,自来水大家都知道了。

    空气抽空之后,两个半球,丝毫没有外物捆绑,惊人的吻合在了一起。蒸汽机尖啸一声之后,渐渐的停下,两台机器都被推走。站在台上的陈燮这时候又道:“请大家看仔细了,这两个半球之间,有没有什么相连的东西呢?”

    现场一片哗然,就是没人出来提出反对的意见。陈燮这才做了个收拾,一边挂上一匹马,开始往相反的方向拉。很明显,在鞭子之下,马拉不开这两个半球。几分钟后,陈燮做了个收拾,下面的士兵停下,又套上了一匹马。再来,还是不行,再加,还是不行,四、五、六、七、八……。一直到全部的马都套上之后,砰的一声,半球才被拽开。

    现场,再次陷入了死寂,惊悚的看着陈燮在台上微笑的看着台下,就像一个神在俯瞰。(小说《帝国崛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不可逆转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xiaoshuo”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

    第五百六十八章不可逆转

    关于格物致知的风波,如果说开始惊涛骇浪,结束的过程意外的短暂,但是却不平静。决心以死明志的刘宗周、黄宗羲,在他们的学生详细的汇报了整个过程后,默默的收拾离开。陈燮是什么人?你要拿妖术鬼神来说他,那是亵渎了这位大明的擎天之柱。就算是刘宗周和黄宗羲再怎么偏狭固执,在格物致知的问题上,已经没有任何说辞能解释的通。

    一张嘴再怎么能说,也不会有亲眼目睹的效果来的直观。什么是格物,什么是格物致知之后产生的力量,陈燮已经诠释的非常清楚了。一个木桶,一根管子,一杯水,就这么简单的实验,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万物很多道理,得去动手才能发现,闭门读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正如大明的读书人,挽救不了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一样的道理。

    幸运的是,这是一次学术上的争论,而不是文武之间的对抗。围绕着什么才是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的话题,第二天的《明报》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探讨。之所以是探讨,原因是措辞没有之前那么激烈了,投稿的人则变得比较复杂,不再是单一的东林——复社一脉,也不在是单纯的声讨陈某人的倒行逆施,更不要提什么在先贤牌位前跪下谢罪的话。

    有一种观点很有趣,作者的笔名叫匹夫之责。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念,假设先贤们对于圣人原话的理解并没有错,只是不够全面。这样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奇巧淫技一说。也就是说,圣人并不反对奇巧淫技,历代君王对于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创举,也给于了高度的评价和待遇。当今天子,不也一度下诏,要求民间有识之士。献犀利之火器么?格物致知,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这大概才是圣人最初的意思。

    这样的观点比较温和,给“圣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颜面。客观的说,中华民族的整个道德体系,离不开这些神圣的奠基和后来者的弘扬。从一个民族的历史角度看,这些历史上被推崇的先贤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整体上来看,他们足够当的起“伟大”二字。毕竟在当时的文化水准和社会现状,能够做出超出常人的理论研究,这本身就当的起伟大。

    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后来者对圣人学说进行了一整套的整理和完善,并且是根据统治者的需求来进行诠释的体系,一方面有助于某个王朝的稳固和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保守、偏狭等等负面的因素。阻碍了这个民族向前发展。最终起到了一个反作用力。

    三百多年后,西方列强的大炮。唤醒了这个民族的精英们。他们在黑暗中孤独的摸索,艰难前行,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懈的努力。最终让中华民族重新站了起来。可惜那是三百年之后,现在的陈燮,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屋子,四周没有窗户,怎么才能看见外面。怎么才能迎来光明?很简单,没窗户是吧?那就开几个窗户好了,前提是这个开窗户的人,不会被这个时代的惯性踩在脚下。陈燮恰好是一个开了挂的穿越者,这个时代的人对他来讲,构不成任何威胁。

    于是,窗户开了一扇又一扇,而且还越开越大。格物致知的出现,本质上是在挖这个民族学术体系的墙角,动摇所谓奇巧淫技的观点,动摇商贾低贱的社会价值观。这些事情,一件接一件的来,慢慢的改变这个民族,每一次改变,都是伤筋动骨的改变。咨议局,是冲着士大夫阶层把持特权去的,格物致知,是冲着学术根基去的。

    江南没闹起来,京师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一场暴风雨消于无形。没能撼动陈燮,就不要说撼动皇帝改良的决心。这一点整个官场是有共识的,皇帝和陈燮之间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嘴巴上让皇帝信服,而是建立在陈燮实实在在的惊人成就之上。换成别的皇帝,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艰难困苦之后,也会信任一手改变局面的这个臣子,更不要说陈燮对其他的没啥要求。他表现出来的能力还不是最重要的,他表现出来的忠诚,才是皇帝最看重的一点。

    相比之下,那些口口声声终于大明,愿意为君父去死的大臣,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哪个不是在往后躲。真正义不容辞往前走,赴汤蹈火的为国家去战死的文臣,屈指可数。

    京师,消息传来的很快,巡抚朱大典,镇守太监韩赞周,南京的六部,都有奏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内阁,送到皇帝的面前。奏报内容很仔细,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看完这个奏报之后,内阁方面什么都没说,立刻开会,启动新的考成法的指定工作,按照皇帝的要求,对考成法进行修改。加入咨议局监督的事项,并注明,仅限于江南、山东、辽东三省试行。

    朱由检看了奏报,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下意识的扭头问身边的王承恩:“大伴,这些都是真的?朕怎么觉得跟神仙手段一般?”王承恩也点点头道:“万岁爷,奴才也觉得不真实,可是这奏本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就算是寻常人,按照这个来做,也是一样的结果。奴婢心里寻思,这事情千真万确。圣人肯定是对的,错的是后来人,理解错了圣人的意思。陈阁部天纵之材,当世无双,不敢说后无来者,前无古人是肯定的。他的理解,应该是不会错的。奴婢就不多言了,免得露怯献丑。”

    “这话有道理,圣人的道理,被后人理解错了,或者说理解的不全面,这是有可能的。说来也怪啊,这么多朝代,这么多年,居然没出过一个人,能真正的理解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朕觉得吧,陈思华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不过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圣人的话,也是说的通的。还是应该集思广益,从各个角度来解释圣人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