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看着眼前这个充满光明的夜晚。
“快看啊!神迹降临了!”就在人们惊叹于街道上路灯带来的光明时,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呼,抬手指着大奥的方向。就在上一刻,那个巨大的建筑还笼罩在暮色之中,这一刻却绽放出无数的光彩。灯光,无数的灯光,练成一条一条的长龙,勾勒出一副大奥的图案。
人们发出了震天的惊呼之时,又有人在高呼:“快看啊,又一处神迹!”
高高的登基台,在这个夜晚也被点亮了,灯火辉映出来的高台,就像一个浑身冒火的举人。这个时代的江户人,何曾加过如此辉煌的景象,习惯了黑夜昏暗的油灯,谁能想到人世间还会有这样的瑰丽的一幕?
也不知是哪一个人率先跪下了,额头贴在低声高声:“拜谢天照大神指引!”
如同瘟疫一般,一片一片的人跟着跪下,朝着高台的方向,额头贴在地上,诚惶诚恐的表达谦卑。每一个目睹这个夜晚的人,都被他们看见的一切慑服了。这就是神迹,只有神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而至,车上一个奇怪的事物(喇叭)里头,传来的是一个能让人畏惧至内心深处的声音:“神迹降世,东瀛王陈!”就像魔音似得,这个声音在每一个人的耳朵里不断的环绕,马车不断的往前,路边的人们把脑袋贴在地上,不敢抬头多看一眼。
一直到声音远去了,才有大胆的人抬头望了望,马车前后都有高头大马的骑兵庇护,在每一个街道上都能看见和听见。神圣一般的声音,一直在城里里游荡,一直到天明时分才停止,没有人敢出来说什么扰民的话。实际上这个夜晚,这个声音一直在游荡的同时,入睡的人们少有的心安。大家都知道,一个新的东瀛王陈,将主导他们的未来。
清晨的天际露出一抹红色的时候,远远的道路上传来了雄壮的音乐。江户城内的人们被惊醒了,纷纷走出家门,看着道路的尽头,一个庞大的队伍正在缓缓的走来。
队伍的前端是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巨大的汉字“陈”。普通百姓是看不懂的,但是不要紧,自然会有人发出高声的尖叫:“是陈字,是东瀛王,是神迹的制造者!”
整个城市的人都跪下了,随着一些人家在门口摆上香案,点上香火恭迎新的王者降临,整个城市变得手忙脚乱,家家户户都在摆香案。
庞大的队伍逼近了,音乐庄严肃穆,前方的骑兵队一水的白马,整齐的踩着步点,随后是一个军乐队,接着是一辆巨大的马车,还有数不尽的旌旗。人们还在慌乱的时候,夸夸夸的脚步声响起,过来的是列队整齐的士兵,不断往前的过程中,道路两旁每隔五米,就有两个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面对着人们,发出警告:“退后,不得过线!”
所有人在刺刀的威严面前选择了顺从,后退到街边,第一个人选择跪地叩拜后,所有人都做了同样的选择,不管这个人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还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从昨夜开始的神迹,到现在看见的一切,都让人无法生出反抗的心思。
巨大的马车终于继续往前,骑兵的马蹄声就像敲打在每个人心头的重锤,军乐队奏响的音乐,在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如同天上的仙乐一般。人们不敢抬头看马车,每一个人都把额头贴在地上,以示内心的臣服和顺从。
长长的队伍走了整整一个时辰,无数人因为长时间跪着坚持不下来,最后直接整个人趴在地上。终于这个队伍走到了大奥,陆续站起的人们,心怀无限的敬畏,看着那辆巨大的马车上停下。
马车上的陈燮在穿过街道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制造的神迹发挥了近乎完美的效果。从今以后,就算有人想反抗,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响应。在这个国度,自己就是神,谁都无法撼动的神。自然可以俯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可以俯瞰每一个蝼蚁。(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五章重心转移
第七百八十五章重心转移
春天来了,残雪还在,吹在脸上的风多了些暖意。
长崎码头热闹了起来,集中营里的武士离开家属后,排成一条一条的长龙,登上一艘又一艘的客船。想要把近二百万人送到万里之外,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一段苦难的历程。
码头里的船有点怪,不是以前常见的帆船,而是一艘一艘样子奇怪,中间有一个巨大烟囱,不断的冒着黑烟的怪船。这是华亭船厂生产的第一批木制铜皮外壳的蒸汽海船,目前来说续航能力有限,只能跑跑华亭到长崎的航线,中间还得在琉球补给煤炭。从明轮到螺旋桨推进,丑陋笨重的新型动力装置登上了历史舞台。虽然只有时速六节的航速,但是这种不去需要风帆也能匀速航行的船只,无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完成登基仪式之后的陈燮,此刻正在长崎港湾边上的一个山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码头。新式火轮船一共造了13艘,目前有六艘在长崎港口内,这些船只今后专门跑长崎…琉球…高雄这条航线。新式货轮船,排水量2200吨,装备十门75口径加农炮,总的来说是武装商船。没法子,这年月的海上真不太平,没点武力真不安全。
一艘客轮一次能载客一千八百人,把人送到高雄后,那边还有六艘新式火轮船,把人送到兴海城,然后再换乘风帆船只,前往遥远的印度。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过程。如果单单靠12艘火轮船的运力。来回一趟一个月,也就是说一月最多能运走一万人。毕竟不是贩奴船,这些日本武士终究是要安全送到地方,然后还得指望他们尽量多的活下来,投入一个新的战争。
更多的运输,只能等待季风的来临。然后才是风帆船大显身手的时候。
山头上的陈燮脸上难掩喜悦之色,火轮船用于海运的意义,再怎么抬高都不过分。工业化的成就从陆地向大海延伸,虽然现在造出来的还是木头的蒸汽船,还有这样那样的N多不足,陈燮已经非常满意了。这个时代的大明,因为他的出现和金手指的拨弄,科技水平比历史上的地球提前了二百年。有这二百年的领先,加上大明人口基数的优势。二百年的繁衍之后,整个世界都将由黄色皮肤来主导。
还有一个就是现实意义,火轮船虽然无法横渡太平洋,但是沿着海岸线可以一直到印度,而且不用担心季风的问题,这才最有价值的地方。这也是把近三十万日本武士和一百多万家属运到印度的最大保证。
“旅顺、胶州两地的船厂共享了华亭船厂的技术,眼下同时在建的新式货轮船,一共有十六艘。最迟年底。就能全部交付使用。”站在一侧的李香,说完之后合上手里的文件夹。对于这种新式火轮船,李香看见之时也非常的震惊。
铆钉技术的成熟,钢铁龙骨的出现,螺旋桨推进的新技术,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催生了新型火轮船。当然李香是不懂这些的。陈燮懂就足够了。
“看见那条船没有?联盟一号!”陈燮踌躇满志抬手一指,身后跟着他的人都看了过去。
“看见了,这是华亭船长专门为大总统打造的座船。”苏皓宸当然很清楚这艘船的来意,实际上这是同一批船之中最早开建,但又是最晚下水的船。很多技术都是在别的船上运用之后,才会用到这艘船上。而且下水之后,试航期间还进行了豪华装修,前前后后这条船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算彻底完工。一般火轮船船工期是十个月,两批次12艘火轮船建成,下水、试航、交付之后,这船才正式的交付,开始首航。
“联盟一号战舰,耗资一百五十万元,排水量两千八百吨,采用了很多最新的技术,装备105毫米口径加农炮四门,75口径加农炮十门,蒙蒂尼机枪二十四挺,最大航速八节,续航能力为一千海里。”开口介绍这条船的是一个少将,也是联盟一号的舰长,陈燮的小舅子之一,叶纤云的堂弟叶向高。这小子还在15岁的时候,就给叶纤云丢进了登州水师讲武堂学习三年,毕业之后先后在各个舰队服役,参与了远征欧洲行动,回来后悄无生息的登上了联盟一号,学习新的航海技术。实际上这批新式的火轮船的所有船长,都有十年以上的海军经历,并且都去了一趟欧洲回来。每一个人都是海军部精心挑选出来的精英,政治上还得审核三代以上,确保对陈燮的绝对忠诚。
这个和大明历史上前首辅同名的年轻人,隐隐成为了新一代海军的领军人物。能后成为这艘象征意义大于实战意义战舰的舰长,叶向高的未来不可限量,几乎就是二三十年后海军司令的人选。就这点来说,叶纤云比周秀英要有远见的多,第一次登州之行求时,一口气带了十个叶家的孩子,留在登州学习。后来陆陆续续的又往军中塞人,这些事情她都告诉了陈燮,得到了许可。相比之下,别的女人就没份见识了。
“走吧,回去,明天一早登船,回辽东,看好戏。”陈燮说完转身就走,没有给叶向高继续卖弄的余地。海外联盟这个组织,目前还没正式成立。东瀛登基之后,陈燮将开始一次长时间的航行,从东瀛到朝鲜,然后乘火车回沈阳,这一次旅行终点是兴海城,正式成立海外联盟的大本营,陈燮最终选择在兴海城。
没有人知道陈燮为何不选辽东,更没有人知道,陈燮在仁川登岸之后,等在这里的专列上已经有一个团队悄悄的先到一步。为首者,正是陈燮的亲家公杨廷麟。
“思华,五年之期还早,如此迫不及待的离开,你倒没事,内阁诸公脸上须不好看。”杨廷麟是下一任内阁首相呼声最高的人,从一个刚直的文人转型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客后,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事情,已经做的非常的熟练。
车厢里很安静,一个下人都没有安排跟前伺候,一副茶具,陈燮亲自动手泡茶,杨廷麟抚着胡子,脸上红光满面,可见他最近的状态不错。陈燮东瀛称王之后,很多事情实际上都明朗化了,杨廷麟当然知道陈燮无心大明内阁,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自然能笑对陈燮。
“伯祥,越来越虚伪了。我看你是巴不得我早点滚蛋,那个什么议长,我也早就不想干了。”陈燮笑呵呵的回应,一点都不客气的拆穿他的虚伪。杨廷麟对此不以为意,倒打一耙道:“别说的那么理直气壮,议会两院是个什么东西,你心里比我清楚。大明内阁从文臣治理天下到现在的格局,不正是思华最想看见的结果么?”
对此攻讦,陈燮一点都不打算退缩,反倒硬邦邦的回了一句:“得了便宜还卖乖,有意思么?大明朝真正意义上的文臣独掌政权的时期,你觉得有过么?眼下的局面好不好,难道你心里不清楚么?你自己选,退回魏忠贤时期,还是退回先帝时期?”
“呵呵,思华,你怎么不提张太岳?”杨廷麟当然不肯轻易就范,毫不客气的顶了回来,陈燮歪歪嘴,不屑的反诘:“说这话有意思么?张太岳当政期间是个什么情况,你真当我一无所知?要不要找几份他写给冯宝的信来佐证一二?真当司礼监是个摆设?”
陈燮说的这些话,杨廷麟无法反驳,位置越高,越能体会到什么叫帝王心术。老朱家这些皇帝,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实际上不管谁做皇帝,都不会轻易放弃权利。文臣们誓死捍卫自身权利,限制皇权,皇帝当然要做出反击,要捍卫自身的权利。
历代朱家皇帝如何捍卫自身权利,本质上没区别,不过玩法不一样。朱元璋够强势,杀的人头滚滚,大臣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交代遗嘱。朱棣也不差,解缙这种大牛人,一句话就冻死在冰面上。这两位的效仿者是朱由检,杀大臣的时候也不带手软的。其他的则是各有手段,最聪明的就是嘉靖,直接弄个严嵩来当傀儡。喜欢胡闹是正德,没事给自己封官,带着人偷跑出京,跟蒙古人开片。就算是木匠皇帝天启,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啊。接魏忠贤的手,把东林党杀的一败涂地。
这些皇帝各种手段都是一个目的,为了自家的江山和自身的权利。因为掌握了舆论,文人们在给这些皇帝立传的时候,自然没什么好心了。各种抹黑自然不足为奇,如果不能看到这一点,后来者在看历史的时候,就会被这些负心无耻的文人牵着鼻子走。
已经决定转移重心的陈燮,自然不会在这些问题上较真,简单的打击一下杨廷麟的气焰之后,立刻转移话题道:“今后整个大明的旗帜下,对外贸易只有一个管理机构,我称之为海关。不客气的说,在你们手里,很快就会腐烂败坏,交给我来做是唯一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五章重心转移
第七百八十五章重心转移
春天来了,残雪还在,吹在脸上的风多了些暖意。
长崎码头热闹了起来,集中营里的武士离开家属后,排成一条一条的长龙,登上一艘又一艘的客船。想要把近二百万人送到万里之外,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一段苦难的历程。
码头里的船有点怪,不是以前常见的帆船,而是一艘一艘样子奇怪,中间有一个巨大烟囱,不断的冒着黑烟的怪船。这是华亭船厂生产的第一批木制铜皮外壳的蒸汽海船,目前来说续航能力有限,只能跑跑华亭到长崎的航线,中间还得在琉球补给煤炭。从明轮到螺旋桨推进,丑陋笨重的新型动力装置登上了历史舞台。虽然只有时速六节的航速,但是这种不去需要风帆也能匀速航行的船只,无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完成登基仪式之后的陈燮,此刻正在长崎港湾边上的一个山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码头。新式火轮船一共造了13艘,目前有六艘在长崎港口内,这些船只今后专门跑长崎…琉球…高雄这条航线。新式货轮船,排水量2200吨,装备十门75口径加农炮,总的来说是武装商船。没法子,这年月的海上真不太平,没点武力真不安全。
一艘客轮一次能载客一千八百人,把人送到高雄后,那边还有六艘新式火轮船,把人送到兴海城,然后再换乘风帆船只,前往遥远的印度。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过程。如果单单靠12艘火轮船的运力。来回一趟一个月,也就是说一月最多能运走一万人。毕竟不是贩奴船,这些日本武士终究是要安全送到地方,然后还得指望他们尽量多的活下来,投入一个新的战争。
更多的运输,只能等待季风的来临。然后才是风帆船大显身手的时候。
山头上的陈燮脸上难掩喜悦之色,火轮船用于海运的意义,再怎么抬高都不过分。工业化的成就从陆地向大海延伸,虽然现在造出来的还是木头的蒸汽船,还有这样那样的N多不足,陈燮已经非常满意了。这个时代的大明,因为他的出现和金手指的拨弄,科技水平比历史上的地球提前了二百年。有这二百年的领先,加上大明人口基数的优势。二百年的繁衍之后,整个世界都将由黄色皮肤来主导。
还有一个就是现实意义,火轮船虽然无法横渡太平洋,但是沿着海岸线可以一直到印度,而且不用担心季风的问题,这才最有价值的地方。这也是把近三十万日本武士和一百多万家属运到印度的最大保证。
“旅顺、胶州两地的船厂共享了华亭船厂的技术,眼下同时在建的新式货轮船,一共有十六艘。最迟年底。就能全部交付使用。”站在一侧的李香,说完之后合上手里的文件夹。对于这种新式火轮船,李香看见之时也非常的震惊。
铆钉技术的成熟,钢铁龙骨的出现,螺旋桨推进的新技术,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催生了新型火轮船。当然李香是不懂这些的。陈燮懂就足够了。
“看见那条船没有?联盟一号!”陈燮踌躇满志抬手一指,身后跟着他的人都看了过去。
“看见了,这是华亭船长专门为大总统打造的座船。”苏皓宸当然很清楚这艘船的来意,实际上这是同一批船之中最早开建,但又是最晚下水的船。很多技术都是在别的船上运用之后,才会用到这艘船上。而且下水之后,试航期间还进行了豪华装修,前前后后这条船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算彻底完工。一般火轮船船工期是十个月,两批次12艘火轮船建成,下水、试航、交付之后,这船才正式的交付,开始首航。
“联盟一号战舰,耗资一百五十万元,排水量两千八百吨,采用了很多最新的技术,装备105毫米口径加农炮四门,75口径加农炮十门,蒙蒂尼机枪二十四挺,最大航速八节,续航能力为一千海里。”开口介绍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