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尊者阿迦曼传-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达到他所期望的,但相当肯定的是,如果他的生命不

    突然早逝的话,那麽最後的目标即将达成。

    他就这样思惟着正法的各方面:道、果和苦的完全

    熄灭。当时,一大群猴子恰巧从那里经过。当猴群突然

    从上面经过,而领队已到了前面一点的地方,尊者阿迦

    曼坐在那里,并以眼角的馀光看着猴子的领队。猴子的

    领队必然吓了一跳,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不知下面坐着

    的是什麽,猜疑着尊者阿迦曼,也关心着队伍的安全。

    尊者阿迦曼能够了解猴子领队的感觉,并怜悯它的忧虑。他开始把慈心延伸至猴子的领队,并向它作心理的保

    证,说自己是一个遵行正法道迹的人,无意伤害任何人

    或任何生物,所以它的队伍不必担心他,可以自由地漫

    游其间,随心所欲地栖息在那里。

    猴子领队跑回後面跟随的队伍里,叫着「可客!」

    意即「看啊!那里有东西!」猴队还没看到任何东西,

    回叫「可客?」「在那里?」猴子领队又叫「可客!」

    「那里!」并转向尊者阿迦曼,好像指出就是「他」。

    要了解动物的语言,对一般人来说,当然是太神秘

    了,但尊者阿迦曼却了解。提供了危险信号,猴子领队

    告诉队伍,不要着急,小心地前进,然後它自己跑回来

    ,靠近来看看山洞前的「东西」。猴子领队,刚才被恐

    惧、好奇和关心後面跟随队伍的安全所逼迫,还在它面

    前约二十公尺处的树枝上跳来跳去,而尊者阿迦曼理智

    地观察它的情绪和想法。最後,猴子的领队回到它的队

    伍,叫出明白的信号「可客!」「前进!现在没有危险

    了!」

    依照长老阿迦曼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猴子的吱叫

    ,这情景是既有趣又可怜的。对一个普通人而言,猴子

    的叫声似乎没有区别,也没什麽意义。但对尊者阿迦曼

    而言,这猴叫声是不同而明确的,就像人的语言一样,

    从猴领队察出他坐在那儿时,声音就有显着的不同。

    「可客!」「看那儿!」它叫着。

    「可客!」「那是什麽?」,「可客!」「发生了

    什麽?」猴群回叫着。

    「可客!可客!」「那里有东西!它可能是危险的!」猴领队回答,危险信号传诵到队伍中央。猴群中起

    了很大的噪音和很大的激动,每只猴子都骚乱地前後叫

    跳着。这很像遭逢危险而被恐慌侵袭的人群。

    猴领队又叫「可客!」「在这儿等!我再去看看!」,使猴群安静下来。它又回到尊者阿迦曼坐着的地方

    ,靠近地视察他的个性和动作。得到尊者阿迦曼并无伤

    害的意图和猴队安全的保证後,它跑回去叫着「可客!

    可客!」「没有危险!前进!」然後其馀的猴子一致地

    向尊者阿迦曼坐的地方前进。它们上、下跳着,怀疑地

    注意着他,彼此问着,他是什麽,他为什麽坐在那儿?

    在这儿陈述的这段故事,是依照尊者阿迦曼告诉弟

    子们的方式,以便读者们能充分理解—猴子的叫声如何

    表达它们能了解的意思。毕竟,不难了解,这种动物之

    所以会怀疑人类,是因为它们常常牺牲在人类的陷井和

    残酷之下。所以它们不得不怀疑尊者阿迦曼,吱吱猴语

    就像我们人类在说话一样。

    过了不久,猴群都自在了,不再注意了,对「那东

    西」也没兴趣了,知道他不会伤害它们了。尔後,它们

    就在那个地方自由地漫游着。尊者阿迦曼也安适而宁静

    地继续留在那儿。

    在这种「自活活他」的生存型态之下,每个人都能

    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没有猜疑,那本身就是一种极乐

    的宁静。

    经常可以看到,任何森林比丘们(他们遵循头陀行)居住的地方,也有着大群的森林动物聚居着,有大的

    ,也有小的。它们似乎被慈悲的气氛所吸引,就像人类

    ,也要找个安身之处一样,动物与人类的差异在於它们

    没有完整的智慧,只被自我保护的本能所引导,每天只

    有寻找食物和住处的想法。

 014大悲悯

    014大悲悯

    一天晚上,尊者阿迦曼被一股大悲悯的感觉强烈地

    笼罩着,浓郁得使他掉泪。後来在禅思时间里,当他透

    过身观念处的思惟而进入专一的境界时,由於心住於一

    种纯粹的「空」境,得到了一种深奥程度的解脱。那个

    时候,对他而言,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当从深禅境出来

    时,他思惟着,佛陀说正法律是为了从人类的心中消除

    愚痴的过患。他愈思惟正法,就愈看到法的奇妙和深奥

    ,也愈相信人们的愚痴,包括他自己在内。人们必须被

    教导如何去吃饭、睡觉和消除浪费;他们也必须被教导

    如何去走路、移动、穿衣、盥洗¨¨¨等,这些都是保

    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和工具。没有先前的教导,每一个人

    ,不论种族或国籍,大都错待自己并自行堆积了痛苦。

    人类就像小孩子,在他们能够自己期许一个平衡而健康

    的发展之前,都需要成人的指示和引导。

    对於愚痴的心而言,虚荣和妄想永远为他塑造一个

    伤害的世界。他们的伟大在於身体、出身、族姓、地位

    或自负,但是他们的智慧从未同步地成长,以便有助於

    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喜乐与宁静。更糟的是,智慧被疏忽

    和遗忘了,这就是到处都有那麽多麻烦和纠纷的原因。

    这就是那天晚上,笼罩着他的大悲悯。

 015「 婆舍那」老比丘

    015「婆舍那」老比丘

    在这个多事的山洞的山脚下,有个叫做「婆舍那」(Vipassana中译注:止观,内明,多方面的观察思

    惟)中心的地方,独住着一个老比丘。一天晚上,尊者

    阿迦曼想要知道老比丘正在做些什麽,便把他的心调整

    到和老比丘的心一致,非常异地,他立刻知道,那个

    比丘竟忙於处理他自己俗家的事情,把大部份的时间用

    在忧虑着他已离开的俗家往事上!同一个晚上的後夜,

    尊者阿迦曼再度「内视」那个老比丘,并发现他仍在忧

    虑着、计划着。黎明时,他第叁次试着去读那个比丘的

    心,结果还是一样。这个「婆舍那」老比丘不自禁地

    忧虑着他的俗家,计划着,要不要为他的孩子和孙子们

    做些什麽。所有这些忧虑和计划都是在家人的事情,和

    所谓婆舍那的修习和开发一点关系也没有。

    早上,尊者阿迦曼从山洞下来,走入村里去托钵後

    ,在他要返回山洞的路上,他停步去拜访那个老比丘。

    他不经意地问他,有关他计划要建一个房子的进度,和

    有关他对前妻和孩子们的安排。「你有太多事去计划和

    忧虑了,」他说:「你昨晚整夜几乎都没有休息。」

    惊讶,不自然地一笑,老比丘问道:「那些,你怎

    麽都知道?」

    「我怎麽知道,那不重要,」尊者阿迦曼回答:「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因为你是那个整晚忧虑着和计划着

    的人,你未曾休息。」听到这些,那个老比丘由於羞愧

    、恐惧而脸色发白。他结结巴巴地对自己呢喃几句,看

    起来好像将要昏倒的样子。看到这对他伤害太大,尊者

    阿迦曼改变话题,马上离开他,回到他的山洞。

    叁天後,一个在家弟子,他是那个老比丘的侍者,

    走上山洞。尊者阿迦曼向他问起老比丘。在家弟子回答

    说,他已经在昨天早上离去了。他曾经问他为什麽要离

    开,老比丘告诉他,尊者阿迦曼给他上了严肃的一课,

    让他几乎昏倒,这教训显然比直率的谴责、申斥更伤了

    他,这因为它包含了一个令人不解的法谜,令他羞愧困

    窘。他说那个老比丘说,尊者阿迦曼似乎知道他的全部

    念头,所以他不可能在那里再呆下去以免成为尊者的一

    个负担。

    这个在家弟子说,他曾经试着劝说那个老比丘不要

    离开,告诉他,他认为自己会成为尊者阿迦曼的一个负

    担,那是不合逻辑的。负担,如果有的话,那只是那个

    比丘自己的。所以他应该在尊者阿迦曼的帮助下试着除

    去它,这样将远比逃避要好得多。然而那个老比丘深受

    打击,坚持他必须离去。当问他要去那里,他只回答说

    他要离开,连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这个在家弟子

    有个小男孩就近陪侍着老比丘,但连他也不知道,因为

    那个比丘不肯多说。

    尊者阿迦曼听了之後充满悲悯,现在知道了,善意

    所做的事却产生了反效果。那个老比丘着实被吓坏了,

    从那天起,尊者阿迦曼就不再试着去阅读那个老比丘的

    心了,因为像这样,只会带来更多的反效果而已。他间

    接地告诉那个人,他对老比丘说了些什麽,补充说他没

    有想到会变成这麽严重。那个叫做婆舍那的中心,现

    在也因此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地方。

    所有关於这个老比丘所发生的事给他上了一课—如

    何与前来看他的人相处。从此以後,他从未直接批评别

    人的想法。他会提到它们,但只用迂回的方式,使发问

    的人自己知道他在说些什麽,不致於伤害太大。一个凡

    夫的心,未经训练,就像幼儿在学走路,当然会前後摇

    摆。成人只能守护他,保护他不受伤害,他不能禁止他

    摇摇欲坠的步伐。同样的,一颗尚待开发的心,有时是

    不可能不被突发性的思想和情绪所动摇的。

    当他居住在这个山洞时,他了知了许多新的真相,

    包括内在的真相和无限的外在真相。他受到鼓舞,乐於

    修习,不觉时间的消逝。更多更多的内在真相,朝他涌

    来,就像雨期的山溪向前倾泻。一个晴朗的午後,他漫

    步在树荫下的一条蜿蜒小径上,在开发他的内明禅思中

    ,一面欣赏着风景和独处之乐。在黄昏时,他走回山洞

    ,欣赏着成群的各种动物自由地漫游在那片肥沃的土地

    上。气氛非常祥和,各走各的,各忙各的。彼此坦然相

    视,毫无恐惧,知道彼此毫无伤害之意。

    尊者阿迦曼说他乐意与它们相处,经常对它们散发

    出他的慈悲心光。它们也承受着所有生老病死的痛苦,

    他认为,就这方面而言,它们就没有什麽其馀的利益了。人和动物,其内在开发(波罗蜜)的水准是不同的。

    这项差异有时却被发现有些矛盾的现象,有些动物在本

    质上比某些人更成熟。由於一些恶业的特殊果报,人会

    一时生为动物,感受苦报。即使同样在人的世界里,也

    可看到那些生活在悲惨状况下的人们(几乎不比动物好),他必须遭受这些苦况,直到恶业耗尽,或直到善业

    的机缘成熟了,取代了恶业。佛教徒因此被劝诫,不得

    轻贱动物,因为所有有情众生中都有着善业和恶业,人

    和动物亦然。

    晚上,尊者阿迦曼清扫洞前的地方,继续精进,除

    灭烦恼,轮替着静坐和经行禅思。他在心智宁静上的进

    步,例如诸蕴的思惟、分析、解剖,把它们坚定地消溶

    於诸有的叁项基础特徵上—无常、变迁(中译注:苦)

    、无我。这就是他的内明开发,对於他的最後目标,给

    予更大的保证。

 016阿罗汉们的说法

    016阿罗汉们的说法

    偶然地,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们,在晚上,当他静坐

    禅思时,会为他说法。根据一位阿罗汉的指示,经行禅

    思时,在身体上和心智上都要予以善加守护。

    念住必须安置在选定的主题上,或是身体的一部份

    ,或任何一蕴,不要被分心而流露出多变和游移不定。

    每一个动作都要以念住为前导,举止不要像睡着的人那

    样未予念住守护。每天例行的托钵、饮食、大小便,必

    须遵循圣弟子的方式,而非普通未经训练者的方式。永

    远遵循出家人(沙门)的步骤,拥有宁静安详的生活方

    式。身体的每一个姿势,都不要疏於开发念住和智慧,

    用以发掘隐藏的罪恶。吃饭的时候,经常思惟食物(令

    人厌恶)的性质,不要让它的美味,变成吞噬心意的毒。食物未经思惟而吞後,身体或许可以由食物中的

    营养而得以强壮,但是心意的进步,将由美妙的滋味而

    被劫夺了。这就会削弱了自己的开发,滋养了身体却付

    出心意的代价,这都是缺乏念住所致。

    一个出家人不论走到那里或住在那里,他都不应该

    积聚心理上的烦恼,这对他自己是有害的,他也不容许

    它们跑出去伤害别人。在圣道的修习基础上,烦恼被认

    为是一件极恐怖的事。因此,你必须恒常地保持警觉,

    面对烦恼流出的每一种表现方式,其中任何一种,都有

    相似的破坏力。行、住、坐、卧、吃东西、大小便或谈

    话,你不能失去念住的控制,这就是所有圣弟子们所遵

    行的正道。没有念住或自制,就是长养罪恶和烦恼的沃

    土,被生死轮回所缠困。有志挣脱轮回的人应该避开地

    狱之道,它只会使人成为一个邪恶、不善的出家人。没

    有人愿意享用邪恶的食物,没有人想要住在邪恶的房子

    ,没有人想要看视邪恶的衣服,所有邪恶的事都是人人

    所厌恶的,因此一颗邪恶的心必为高洁的心意所回避。

    更糟的是,一个邪恶的出家人则为人神所共同嫌恶。因

    此,自制是很必要的。

    世上所有的营养中,心意的营养是至高无上的。世

    上至高无上的就是心意。一颗营养良好的心,就是实证

    於法的心。一颗认识自心的心,就是已经认识法的心。

    一颗到达自心的心,就是已经到达涅盘的心。自己的心

    是无价之宝,不要忽略了它。迷失自心的人就是疏忽了

    妥善地处理他的无价之宝,这种人的千次出生不过是千

    次的失误罢了。知道了心是如此的无价,你就不要明知

    故犯,疏忽了它,那只会使你後悔。当你事先已经知道

    了这些,就不应让它发生。

    人类是聪明的生物,不要表现出缺乏身为一个人所

    应具有的智力水准,那将是可悲的罪恶。一个出家人的

    作用,不论内外,就是要成为世间所能信服景仰的人。

    所作所为,不论结果或过程,都是没有瑕疵和无可责备

    的。就你自己的开发而言,那是高尚的、正当的,而且

    必须予以稳定地开发。一个乐於修习戒德、禅思、念住

    、智慧和精进的出家人,现在或不久必然会成为真正名

    符其实的沙门。

    这就是以精勤、坚毅和忍耐,决定为了安稳和至高

    无上而奋战的正法;这就是绝对远离痛苦,没有束缚和

    逼迫的正法;这就是叁界导师,解脱自在的佛陀的正法。了解了这正法的意义,你将在短时间内解脱於烦恼。

    这是法的讯息,要予细心思考。你将体验到心的奇妙,

    它的本性本来就很奇妙了。

    说法结束了,阿罗汉也走了,尊者阿迦曼重温指示

    ,仔细地思考每一个细节。由於每位前来的阿罗汉教导

    有方,加上持续增长的意志力和念住力与智慧力,他就

    更为开发和富於善巧了。

 017他到达不还果之道

    017他到达不还果之道

    尊者阿迦曼说,聆听阿罗汉说法就像听闻佛陀亲自

    的开示一般,虽然他自己从前并未见过佛陀。他完全地

    沐浴在忘我的喜悦中,时间似乎静止了,只察觉到被法

    光所覆盖的心,直到他从这深奥的禅境出来,他才意识

    到自己还有色身的重担,就像整座山那麽重,聚集成一

    团的诸蕴,各自本身都是一大堆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