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尼采选集-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著有《非自觉哲学》。——译者

  ②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译者

  〈415〉

  黑格尔:他有通俗的一面,战争学说和伟大学说。胜者有理,因为胜者就是进步。试图援引历史来证明道德的统治。康德:他是个道德价值的王国,(这些价值)是脱离我们的,是看不见的,但却是现实的。

  黑格尔:一种可以证明的发展,道德王国的可见性趋向。

  我们既不愿受康德手法的欺骗,也不想上黑格尔花招的当——我们不再信仰他们所说的道德了,因此,我们也就不必创立什么哲学来为道德圆场了。对我们来说,作为历史主义的批判哲学已失去了它的魅力——剩下的究竟还有什么呢?——

  〈146〉

  宗教和道德本不相干。但是,这两支犹太教的嫡系却是地道的道德宗教——这样的宗教,它们立下应如何生活的教规,并且以赏和罚来贯彻自己的苛求。

  〈254〉

  我要研究一下我们的估价和价目表的由来。根本不像通常说的那样,认为它们与对它们的评论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对有害的起源的认识,肯定也会在感情上减低对如此产生的事物的价值,并且准备了针对同一事物的批评气氛和态度。

  我们的估价和道德价目表本身有什么价值呢?在它们当道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了谁呢?和什么有关呢?——答案:〃生命〃。但是,什么叫生命?这就必须给生命的概念下一个新的、确切的定义了。我给它开列的公式如下:生命就是权力意志。

  估价本身意味着什么呢?它会返回到或下降到另一个形而上学的世界吗?(就像站在伟大的历史性运动前列的康德所认为的那样)。简言之,估价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呢?或者,它是否还没有〃产生〃?——答:道德的估价是用于解释某种人的阐述。阐述本身是特定的心理状态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特定的流行的判断的精神水准。由谁来阐述呢?——我们的冲动。

  〈399〉

  这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它会使你们耳不忍闻——:你们应当批判道德估价本身。你们应当让要求屈服而不是要求批判的道德情感停止博动。你们要问一问:〃屈服的原因何在?〃你们恰恰应当把对〃原因〃的要求,批判道德的要求视为你们现今道德的本来形式,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性,它会为你们和你们的时代增光。你们必须自己证明你们的诚实,证明你们的不自欺的意志:为什么不呢?——在什么论坛前讲话呢?

  〈548〉

  把我们的顽皮即一种回忆的符号,一种会缩简的公式当作本质,最后当成原因。譬如谈到闪电:因为〃它闪光〃。或者,干脆就是〃我〃这个可爱的字眼。把观察中的远景式的一种人再设定为观察本身的原因,因为这一度曾是发明〃主体〃、〃自我〃中的艺术品呢!

  〈1048〉

  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是的,不过也是一种精湛的(世界观)。

  〈366〉

  整个道德现象的历史会缩短到象叔本华认为的程度,——即达到这样的程度;应当重新发现同情乃是一切迄今为止的道德冲动的根源。只有那种超脱了一切历史本能的、甚至以奇迹般的方式逃离了那种从赫尔德到黑格尔的德国人经受的、强有力的历史教育的思想家,才会达到如此荒唐和幼稚的地步。

  〈301〉

  我的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在道德,或道德的道德性方面受过什么损害呢?损害了精神等等。

  〈730〉

  为此,应该有一些比某个人的存在更要长远些的东西。也就是说,为此,始终要有也许是由某个人所创造的业绩。为此,必须要强加给这个人一切可能的形式限制、片面性等等。用什么样的手段呢?向开创这项业绩的人表示热爱、尊崇和感激之情。因为,要么是我们的先辈为之奋斗过的;要么,我们的后人只有在我对那项事业作出保证(例如古希腊城邦)的时候,才算得到了保险。这两种情况都是一种慰藉。从本质上说,道德乃是超越个别人,或者甚至通过奴役他人而长久保存某种东西的手段。当然,自下而上地看问题和由上而下是根本不同的。

  权力复合体:这种复合体怎样维持下去呢?用这样的方法,即许多种族要为它奉献生命。

  〈70〉

  驳环境决定论和外因说:内在的力无限优越,许多貌似外来影响的事物不过是内在对这种力的适应而已。对同一个环境,却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解释,可以(对环境)有不同的利用方法——没有这样的事实。——天才产生是不能用环境的条件来解释的。

  〈267〉

  在一定的、狭隘的、市民的意义上理解〃有理〃、〃无理〃等等,这是有益处的,就像〃好自为之、无所畏惧〃一样,即按照特定的粗略模式来履行自身的义务,因为模式内部存在一个共同本质。

  ——好生想一想若干世纪以来道德对我们精神的熏染吧!

  上一篇

  89。txt

  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

  第十节

  〈295〉

  我们是两个世纪的良心活体解剖和自我受难的遗产。因为,这是我们为时最长的练习,也许是我们的杰作,无论如何也是我们的巧计;我们已经把自然的嗜好同恶的良心结为金兰之好。

  相反的尝试倒也是可行的;非自然的嗜好,我指的是对彼岸、背理、反自然东西的嗜好:简言之,是把迄今为止的理想即彻底诋毁世界的理想同亏心结为兄弟。

  〈360b〉

  民粹的思想:善良人,忘我之人,圣人,智者,主持公道者。

  啊!马尔克…奥雷尔①!

  ①马尔克…奥雷尔(121…180)自公元169年为罗马皇帝,斯多葛派的 信徒。——译者

  是,既然我在寻找……

  〈606〉

  到后来,人在事物中除了重新发现自己的入藏品而外再不会重新发现任何东西。——这种再发现,自称科学。入藏品包括——艺术、宗教、爱情、自豪。有两群人,——就算是儿戏,人们也应当继续前进——,应当有勇气去作这两种人。——一种人职司再发现,另一种人——我们这一种——职司入藏!

  〈345〉

  道德发展趋向。——除了自身从中得到好处的学说和对事物的估价而外,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人的什么学说和估价行时。因此,一切时代的弱者和平庸者的基本倾向就是削弱强者,拉下马来,而道德论断是主要手段。以强凌弱的行动受到谴责,强者的地位恶名在外。

  多数对抗少数的斗争,常人对抗难能可贵的人的斗争,弱者对抗强者的斗争——。这一斗争也有出现微妙间歇的片刻——只要出类拔萃者、高贵者、渴求者以弱者的面貌出现于世,并且拒用较为鲁莽的权力手段——

  〈587〉

  仿佛我要避开对〃确实性〃的寻求。对立物倒是真实的。但

  求确实性的标准,那么我就要考察迄今为止衡

  量重力的标准是什么——而寻找确实性本身就已经是从属的即第二位的问题了。

  〈265〉

  缺少对以下问题的知识和意识:即道德论断业已经历过什么转折;在最根本意义上的〃恶〃是怎样确凿而多次更名为〃善〃的。对这种更动之一,我已用〃世俗的习俗性〃这个词加以说明了。即便是良心也改变了自己的象限。因为,过去发生过群畜的内疚。

  〈582〉

  存在——除〃生命〃而外,我们没有别的关于存在的观念。

  也就是说,某些死亡的东西怎么能〃存在〃呢?

  〈991〉

  论对〃开朗〃的误解。暂时脱开长期的紧张状态,放浪形骸,精神的农神节,精神全心全意致力于长久的、可怕的决断,并为决断作准备。〃科学〃形式的〃傻子〃。

  〈253〉

  试图研究道德,不上道德魔法的当,不相信那温文尔雅的举止和目光。我们可以尊奉的世界,符合我们受人敬仰的欲望的世界——一直不断地证明自身——通过个别的人和一般的人的引导——。这是基督教的观点,我们都来自这里。

  由于锐敏的反应、怀疑、科学性(也通过朝向更高目标的真实性的本能,即再次处于基督教的感化之下)的原因,愈来愈不允许我们作这样的解释了。

  最好的出路:康德的批判哲学。理智既否认在那种意义上有解释权,也不承认在那种意义上有否决权。人们满足于信赖和信仰的过剩,满足于放弃其信仰的一切可证明性,满足于一种填补空白的、令人不解的和非同寻常的〃理想〃(上帝)。

  黑格尔的出路,继柏拉图之后,乃是浪漫主义和反动倾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历史意义即一种新的力的象征。因为,精神本身乃是〃自我披露和自我实现的理想〃。在〃过程〃中,在〃生成〃中,显示出我们所信仰的理想在不断充盈——。也就是说,理想自我实现,信仰要适应未来的需要,那时,信仰有能力提供自身需要的东西,简言之:

  1.对我们来说,上帝是不可知的,无法证明的(认识论运动的隐义);

  2.上帝是可以指证的,不过,它是生成的东西,而我们就属于这种东西,我们恰恰怀有对理想事物的渴求(历史化运动的隐义)。

  人们看到:批判从未涉及理想本身,而只是涉及这样的问题:即同理想相对立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理想还没有成为现实;或者,为什么理想在任何人那里都是不可指证的。

  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人们出于激情,出于某种要求是否深感这种非常状态真是非常状态;或者,人们是否靠了思想的尖端和一点点历史虚构的力而达到了这种状态。

  离开了宗教和哲学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同一现象:功利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抨击道德估价的起源。但是,它却信奉这种起源,就像基督徒的情形一样。(幼稚!好像离了行使制裁权的上帝,道德真会流传下来似的!假如有责任保持对道德的信仰,则〃彼岸〃就是绝对必要的了。)

  基本问题:信仰的这种无限的强权是从哪里来的?道德信仰的无限强权是从哪里来的?(——在这里,信仰也告诉人们,为了袒护道德甚至连生命的基本条件都被误解了。因为,有关动物界和植物界的知识根本无人过问。〃自我保存〃说明,达尔文①主义对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原则持折衷的意见。

  ①查理·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译者

  〈258〉

  我试图把道德论断理解为象形语言。生理学上的兴衰过程,以及有关保存和增长条件的意识就是透过这种语言表露出来的。——这是占星术式的价值解释方式,是本能带来的成见(关于种族、教区,关于由青壮到衰朽的不同阶段等等)。

  这是专门用于基督教的欧洲的道德。因为,我们的道德论断乃是衰亡的信号,不信仰生命的信号,是悲观主义的前阶。

  我的要义:道德现象是不存在的,只存在对这种现象的道德解释。而解释本身就成了非道德的起源。

  说我们硬把矛盾引进了生命,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切估价的背后都有道德估价在指挥。假如这种估价消亡了,那时我们用什么尺度衡量呢?那时,认识等等还有什么价值呢???

  〈547〉

  〃主体〃概念的心理学史。肉体,这个由眼睛虚构的〃整体〃物,它唤醒世人把事业与行为者区别开来;有所作为的人,更确切地说,事业的原因到后来便遗留下了〃主体〃。

  〈564〉

  一切数量难道不是质量的先兆吗?另外有一种意识和渴求,另一种远景式的眼光则适用于这较大的权力;增长本身乃是一种多多益善的要求;由于痛苦,会产生对量的多多益善的要求;在纯属量的世界,一切都是无生命的、僵死的、不动的。——一切质向量的约简都是胡说:因为这样就会产生彼此杂处的后果,类比——。

  〈620〉

  力,一向就是确定的吗?不,是结果,它被译成一种全然陌生的语言了。但是,按步就班的习俗把我们娇惯坏了,以致见怪不怪了。

  〈410〉

  我对认识论的教条表示深深的怀疑,过去我喜欢不时向这个或那个窗口张望,防止自身陷入圈套。我认为这些教条是有害的,——而最终则认为一种工具能对自身的适用性提出批评,这可能吗?相反,我知道无背景思想的认识论怀疑论,或教义学还从未出现过。——知道这种怀疑论,或教义学具有次等价值。人们确实要认真思考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基本见解:不管是康德、黑格尔,还是叔本华——不管是怀疑论保留主义态度、历史化态度,还是悲观主义态度——它们皆起源于道德。我没见过什么敢于无情批判道德价值感的人。因为,尝试着研究这种情感形成史的人,(譬如英国和德国的达尔文主义者)为数很少。我一见到他们,就立刻要背过身去的。

  怎样解释斯宾诺莎的立场(即他否认和拒绝道德价值论断)呢?(这乃是他的辩神论的一个结果!)

  〈470〉

  我痛恨老是呆在任何一种世界总观里面。相反的思维方式具有魅力,因为,它不让自身失掉具有神秘魅力的特征。

  〈555〉

  关于认识的空谈是最大的空谈。人们想弄清自在之物的来历。但是,看啊!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在之物!不过,假如真有那么一个自在,一个绝对之物,那么它因而也就是无法认识的!绝对之物是无法认识的,否则就称不上是什么绝对的!但是,认识总归是〃有目的的、受条件限制的〃——;一个这样的认识者希望,他要认识的某物同他毫不相干,并且希望它不是同任何人都毫不相干。因为,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据说,希望认识和要求某物同本人毫不相干;(可那时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二、因为同任何人都不相干的事物根本不存在,所以也是根本无法认识的。——认识就是有目的的〃受条件限制的〃。它是感到受限制乃至决定同我们发生关系的东西——不管怎么说,它是对条件的论断、描述和意识(而不是对人、事、〃自在〃的研究)。

  〈556〉

  〃自在之物〃的运动,也同〃自在含义〃、〃自在意义〃的情形一样。〃自在的事实〃是没有的,而始终必须首先植入一种意义,才能造成事实。

  〃这是什么?〃的提问,就是从他人角度出发设定的意义。

  〃真髓〃、〃本质性〃俱是远景式的东西,它们以多为前提。基本的问题一直是〃对我来说这是什么?〃(也就是对我们,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等等来说。)

  事物,只有一切人都把他们的〃这是什么〃对它做了提问和得到答案以后,才算是明确了。假如唯一的一个人缺少他自己同一切事物的联系和远景,那么这个事物就始终还是不〃明确的。

  简言之,一事物的本质不过是关于〃此物〃的见解而已。或甚至可以说:这个所谓〃它关系到〃本来就是〃它是〃,这个唯一的〃这是〃。

  人们不可以问:〃到底由谁来解释?〃而是要问解释本身。它是权力意志的一种形式,它有生命(但不是所谓〃存在〃,而是一个过程,一种生成),生命就是冲动。

  〃事物〃的产生完全是设想者、思维者、愿望者、感觉者的事业。〃物〃的概念本身就像一切特性一样。——连〃主体〃也是这样一种被创造的东西,一种像一切他物一样的〃物〃。因为,它是一种简化,因为描述这个会设定、会构想、会思维的力本身,同所有其他个别的设定、构想、思维本身是有区别的。这就是说,(主体)所描述的就是不同于一切个别的能力。因为,从根本上说,(主体)综合了同一切还应期待的行为相关的行为(行为和相似行为的可能性)。

  〈1036〉

  由我们熟知的世界出发是不可能证明仁慈的上帝的。因为,今天你们发展到这种程度乃是受人强制和驱使的结果。但是,你们从中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对我来说,上帝是无法指证的——认识的怀疑论。你们大家害怕〃从我们熟知的世界推论出完全另一个样子的、可以指证的上帝,一个至少是不仁慈的上帝来〃——而且,简单说吧,你们死抱住你们的上帝,并且为了他而构想出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世界来。

  〈240〉

  假如认为人们无法提出对基督教信仰的反证,那么巴斯噶则却认为当基督徒是最聪明的作法,因为把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