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纱。考察队测得了珠峰的准确“身高”——8848.13 米,打开了珠峰历史的
“万卷书”,并给她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填写了“履历表”。
亿万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质史上的
“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那时,这里还是一个鱼鳖活跃、各种海生动物充斥
的世界。后来,南亚次大陆板块这个“硬汉子”从南边“漂游过来”,使喜
马拉雅古海无容身之地,被迫“挺身而起”,形成了如今横亘东西,在我国
和印度、尼泊尔等国之间,锦延 2500 公里的巨大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的兴
起,是地球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在世界上的众山之中,论年龄,这个 3000 多万岁的喜马拉雅山,还只能
算是一个年轻的“小妹妹”。可是,要论“身材”,她却是后来居上,全世
界 14 座 8000 米以上的高峰中,有 10 座“住”在这里。仅只是最近 100 万年
以来,她就长高了大约 300 米,就是到今天,也还没有停止发育。喜马拉雅
众姐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这一带地区地壳活跃,经常发生地震。1932 年
珠峰一带的一次地震,使得山脚下绒布寺的挂钟一齐响了起来。寺庙屋顶被
震塌了,周围天空尘土弥漫,峰顶出现了彩云。1950 年 8 月 15 日,一次 7.5
级大震,又使峰顶陡然升高。
青藏高原是空气海洋中的一个高耸的“岛屿”。这里山顶的气候严寒而
多变,每年 10 月到第二年的 3 月,强烈的西北风,常常达到 12 级以上。这
时,即使威名远扬的台风与之相比,也只得甘拜“下风”了。强烈的高空风,
常常在峰顶拖起一条像仙女头上纱巾一样的长长的云带;每年 5 月末开始,
东南季风造成山间飘浮的云海,随时又把白雪抛洒在山顶;只有每年的四五
月份,才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
“喜马拉雅”是藏语的“冰雪之乡”。这里确实是一个到处银装素裹的
冰雪世界,而珠穆朗玛峰更是冰川的大本营。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东绒
布、中绒布和西绒布冰川。一条条巨大的冰川,像晶莹的玉带,在阳光照耀
下,闪烁着蔚蓝色的翡翠光彩。冰川在消融萎退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独特的冰
面造型,把这里装饰得如仙境一般。高达三四十米的美丽的冰塔群,远远望
去,就像玉龙身上的鳞甲;明镜一样的冰湖,随时变幻着色彩,湖光塔影,
遥相辉映。冰晶洞、冰钟乳、冰柱……种种天作奇观,构成无与伦比的人间
美色。不过,来到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在这琼琳碧瑶之中,须得倍加小心,
因为不知道“雪山女神”什么时候就会发起脾气,有时会在你不知不觉之中,
随着隆隆巨响,一道白色云雾冲霄而下,遮天盖地,这就是被称作“白色死
神”的雪崩。
这里荒芜寂静吗?不,这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生命的力量,在这
里表现得更加顽强。
在珠峰地区,有奇丽的冰雪景象,也有葱郁的绿荫世界。在山峰两侧的
河谷地区,生长着原始森林,平坦地方则被辟为农田。河谷往上的山坡上,
盛开着白色的野生蔷薇、艳红的玫瑰和五彩缤纷的杜鹃。处在珠峰脚下一个
盆地里的定日城,种植着青梨、豌豆、萝卜、油菜,周围的山坡上则放牧着
成群的牛羊。附近的绒布寺,是居于海拔 5000 米的一座大庙,可算得世界建
筑上的奇迹。
在海拔 5000 米以上地区,植物生长期短促,发育阶段紧凑。5 月中旬刚
刚开始生长,到 6 月中旬便开花结实了。越是向上,植物的生长期越短。生
长在这时的植物,能在短促的生长期里,迅速地完成它一生的使命。在冰雪
里,美丽的雪莲更显示着生命的力量。
山区特有动物的活动,增加了生命的欢跃。这里生长的野牦共牦牛,身
躯魁伟,体力强壮,成群结队地过着游荡生活,夏季一直可以上到海拔 6000
米的高山栖息。生活在这里的西藏野驴,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成群的岩羊
和高原鼠兔,经常出没在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至的冰川两岸,却是雪鸡聚
集的好处所。巨大的喜马拉雅山鹰,则能到达海拔 8000 米的雪山上空。
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在非洲东部的高原上,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断裂谷带,就像要把大地撕
开似的,裂谷宽 50~100 公里,气势非凡,被称为“地球的伤疤”。它南
起赞比西河口,向北延伸,包括尼亚萨、卢多尔等湖盆地,直达红海。从地
质构造上看,这个裂谷带还应包括红海和亚洲西南部的死海谷地,合起来长
达 6000 公里。
肯尼亚是观察裂谷景色的最佳地点。从首都内罗毕驱车西北行,不到两
小时便可来到裂谷边上。登上悬崖,屏住呼吸,凭栏下望,松柏叠翠,深不
可测;左顾右盼,莽莽苍苍,不见边际;举目远眺,可见一部分平平展展的
谷底,几十公里以外又是陡壁如削,那便是峡谷的彼岸了。整段裂谷似神工
鬼斧凿就,处处两壁直立、怪石峥嵘。谷底,或是浓荫蔽日的热带森林,或
是芳草萋萋的牧场,或湍流飞瀑,或湖泊如镜……这真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美
丽画廊。
大裂谷地带气候温暖潮湿,草原辽阔,森林茂密,生长着许多野生动物,
许多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所罕见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开辟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取得了可喜成果。
这条大裂谷带还是一座巨大的天然蓄水库,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裂
谷带地区,大小共 30 多个,这些湖泊一般都具有狭长、深陷的特点。裂谷南
部的马加迪湖是天然碱湖,湖水接近于凝固状态,纳库鲁湖水鸟众多,是肯
尼亚第一个专门保护鸟类的国家公园。在裂谷西北段的图尔卡纳湖则富产鱼
类,鱼中大者可与成年人比短长,不少游客将其吊在木架上与自己合影留念。
图尔卡纳湖地区还是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乐园。那里多次发现古人
类化石和古人类用火的遗迹。据分析,200 多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
活动了。
2 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是一个大陆,以后地壳沿一条南北方
向的海底深沟发生了破裂,部分地壳下沉,把这个大陆一劈为二。随着这两
部分慢慢分开,大西洋就诞生了。今天,沿着东非的裂谷,一个类似的地壳
巨大变化过程正在进行中。在这条地沟的北端,地壳的两大板块,即阿拉伯
和非洲已经分开,并且以每年 2 厘米的速度往两面移动,在它们中间隔着一
个年轻的海——红海。红海不但过去在扩大,现在也一直在扩大。1978 年 11
月 6 日,红海之滨吉布提阿法尔地区火山爆发,附近红海一下子扩大了 1.2
米。红海这样持续扩大下去,将成为世界第五个大洋。而那时阿拉伯半岛以
北的波斯湾口将被堵死,这个海将变成一个内陆湖泊。
裂谷本身正以每年大约 1 毫米的速度向两面移动,再过数百万年将会形
成一道很宽的裂缝,一个新的海洋将把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东非其他国家同
这个大陆的其余部分隔开。
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 6437 公里,汇合 1000 多条支流,浩浩
荡荡;流域面积 700 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
多尔、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国,约占南美大陆面积的 40%。
河的中下游河床很宽,一般 4 至 6 公里,汛期下游达 25~80 公里,河口地区
可达 200 公里,呈现一片汪洋,淡水冲入大海达 150 公里。中下游水深一般
在 60 米以上,有些地方深达 240 米。1500 年,欧洲探险家威·宾逊沿巴西
海岸北上时,曾把亚马孙河入海口误认为“淡水海”,而巴西人则称亚马孙
河为“河海”。每年,3800 多立方公里的河水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占世
界所有河流水量总和的 1/9。它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仅巴西境内即可发电
约 1 亿千瓦。整个亚马孙河水系航运条件很好,包括支流在内 3.5 万公里河
道可以通航,3000 吨海轮沿干流可上溯 3600 多公里,直抵秘鲁的伊基托斯。
从空中鸟瞰,亚马孙河流域淹没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中。把这里叫作“林
海”,一点也不过分,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面积确是远远超过地球上最大的
海——珊瑚海。1/5 的森林资源、8 亿多立方米木材,就蕴藏在这莽莽林海中,
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在林海中到处出没和繁衍……
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大平原,土地肥沃。这里高温多雨,年降
水量 1500 到 2500 毫米,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这儿农产丰富,尤以盛产稻
米、甘蔗、甘薯、玉米、烟草、香料、咖啡、可可、香蕉、柑桔等著名。
亚马孙河是淡水鱼类的乐园。在那滔滔流水中,有 2000 多种鱼。它是
世界上拥有鱼类最多的一条河。其中不少是亚马孙河特有的鱼种,如 2 米多
长、 300 公斤重的比拉库鲁鱼,是巴西最大的一种淡水鱼;带有发电器官的
电鳗和电鲶,等等。河中有一种珍贵的哺乳类水生动物——牛鱼,它头部像
牛,体形似海豚,胸部长着一对如拳头大小的乳房,每当露出水面时,由于
它头上往往挂满水草,胸前露出乳房,犹如长发披肩的女人,因此有“美人
鱼”的雅称;还有一种凶猛的鱼叫作“吃人鱼”,头部和两侧呈黑色,长有
两排像剃刀一般锋利的牙齿,“吃人鱼”总是千百条聚集在一起,成群觅食,
人或牲畜在水中遇到它们,就会遭到袭击,几分钟之内被吃得只剩一副骨架。
古往今来,在亚马孙地区,大自然造化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长期
以来,它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前来考察。近代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居维叶、
拉马克等都对亚马孙地区的考察资料进行过深入研究。
亚马孙丛林大部分地区尚未被开发。它那珍禽异兽、原始部落等种种奇
闻怪事,不时地从探险家的笔下披露出来,使本来就显得神秘莫测的亚马孙
丛林,又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非洲巨富刚果河
刚果河发源于非洲南部加丹加高原。它由南向北流去。穿过赤道以后折
向西北,然后折向西南,再次穿过赤道,在巴纳纳城附近流入大西洋,形成
一个大弧圈。
刚果河全长 4374 公里,流域面积 345.7 万平方公里,就长度来说,列非
洲第二位(次于尼罗河),就流域面积和水量来说,列非洲第一位,在世界
列第二位(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 2/3 在扎伊尔境内,支流还流经刚
果(布)、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坦桑厄亚、赞比亚和安哥拉的一部分。刚
果河支流之密,有如蜘蛛网。刚果河和它的支流分布在赤道两侧,整个流域
雨量十分充沛,平均年降雨量在 1500 毫米以上。有趣的是,赤道以北的雨季
是每年 3 月到 10 月,而赤道以南的雨季则是 10 月到次年 3 月,这样一来,
刚果河全年的流量就相当丰沛而且稳定。
刚果河的上游叫做卢阿拉巴河。这一段有 3 处大瀑布,其中一处叫“鬼
门关”。从斯坦利瀑布起,到利奥波德维尔止,是中游。中游有平原河流的
特点,水流十分平稳,主要支流,都是在这一段注入刚果河的。这一段河面
很宽,港汊、河湾和沙洲、岛屿极多,是全河的主要航道。从利奥波德维尔
往南,进入下游,河面大大收缩,有些地方宽度在 250 米以下。从利奥波德
维尔到马塔迪的 350 公里河程中,有一系列急流瀑布,称利文斯敦瀑布群。
马塔迪以下,进入沿海低地,河面开阔,河水深达 40~70 米,可通远洋巨轮。
除刚果河本身有这些通航河段之外,还有 39 条可以行船的支流,它们构
成刚果河流域一个巨大的水运网,其中通航河段全长约 1.7 万公里,是当地
交通运输的主要干线。由于水量大和落差大,刚果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力资
源。
在刚果河大弧圈的内侧,是一个很大的盆地,即刚果河盆地。盆地从四
周海拔 1000 多米的高地下降到盆底海拔仅 300 米左右的低地,犹如一个圆形
剧场。
刚果河盆地雨量丰沛,热量充足,植物生长特别茂盛,在赤道气候带内
常绿热带雨林广布,在南、北纬 4°之间连绵不断的大森林,面积广达 1 亿
公顷,简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这里的热带森林里树木长得异常稠
密,彼此树冠密切相接,构成一幅巨大的绿色帷幕。高大的乔木树干挺拔,
树身直如圆柱,虽然有许多藤蔓灌丛在它下面寄生、纠缠,但这无损于它的
坚韧,它们一股劲地直向高空发展,把自己的树冠高高伸向半空,乔木一般
高达 30~40 米,最高可达 80 米,树身粗壮,有的粗到六七人才能合抱。在
这些巨大乔木下面的是高度较低但有耐阴能力的乔木,再往低层则是由幼树
和灌木组成的树丛。而所有这些又都由不计其数的藤本攀缘植物错综复杂地
交织编结在一起,造成一个难以通行的热带植物王国。这些热带丛林生长迅
速,生命力异常旺盛,偶尔一棵大树死了或被砍倒了。但只要阳光照射到地
面,周围立刻便又会萌发许多棵小树,它们生长迅速,不久便又能成为参天
大树。在这种热带森林中无季节之分,生长在这里的树木一年到头都在长叶、
开花、结果。
刚果河流域的热带丛林植物种类十分繁多。其中最具经济价值的是油
棕、椰子树以及各种名贵的热带硬木,如乌木、红木、檀香和黄梨木等。
从赤道雨林地带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带,广大地区被热带稀树草原所代
替。热带稀树草原上的土地可以种植谷物。在赤道雨林、热带草原气候条件
下,刚果河流域既宜于栽培棕榈、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又适于棉
花、稻谷、油料作物等的生长。
刚果盆地的热带动物也几乎应有尽有,猩猩、大象、狮子、长颈鹿、斑
马、犀牛、羚羊、河马、鳄鱼等等,都是世界动物园中的珍品。在扎伊尔靠
近乌干达附近的明湖的南岸和西南岸,有著名的禁猎区,在这里能见到猩猩
在树丛中奔跑,大象在田野里漫步,河马在湖岸上打滚以及狮子偷偷穿过丛
林的别致场面。这里还有大量的豺狼虎豹、羚羊鬣狗之类的奇珍异兽和稀有
的鸟类昆虫,到处充满着旺盛的生机。
刚果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在世界上占
有突出地位。例如原子能工业主要原料的铀、镭,工业用的钻石,制造喷气
式飞机所需的铌、钽,制造热核武器所需的锂,制造喷气发动机、导弹和潜
艇等所需的超级合金原料钴,制造半导体的重要原料锗等,蕴藏量均名列世
界前茅,铜、锡、锌、钨、锰、铌、钍以及金、银等埋藏量亦很丰富,因此,
这里素有“中非宝石”、“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世界最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
北美洲的尼亚加拉河是汇通五大湖水的一条河流,伊利湖流水在汇集了
苏必利尔、休伦和密执安 3 大湖水之后,从这条河流往安大略湖。河流只有
56 公里长,但河谷狭深陡峭,形成一个很深的断层。河东是美国的纽约州,
河西是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大瀑布就坐落在这里。
尼亚加拉河上游地势平展,河面宽阔,水深流缓。可是在距瀑布不远处,
河道变窄,水流加速,河水落差骤然间就猛增到 15 米。随着地势的起伏,这
股湍急的水流被一座位于加美边界的“山羊岛”隔开:水势最猛的一股流入
加拿大境内,呈马蹄形,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它的宽度为 750
米,落差 52.8 米;水势较弱的一股是美国瀑布,它的宽度为 330 米,落差
55.2 米。尔后,这两个瀑布的水流就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注入尼
亚加拉河下游。尼亚加拉河为加美两国共有,尼亚加拉河主航道中心线为加
美边界。在这条和平边界上,双方不设一兵一卒,两国人民自由往来。设在
尼亚加拉河两边的姊妹城市都叫尼亚加拉瀑布城。遗憾的是,美国居民在本
国境内看不到自己的瀑布,他们必须驱车穿过彩虹桥来到加拿大境内,才能
观赏大瀑布的壮丽景色。
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乘坐游艇驶向大瀑布,在它面前经风雨、见世面,
又可以乘坐电梯穿过 72 米深的地下隧道,钻到大瀑布脚下,倾听惊涛骇浪的
怒吼。入夜,相当于 42 亿支烛光的探照灯从四面八方照射在大瀑布上,异常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