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遗室诗话续编-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同坐。》又有二首,末韵云:“扶栏斜点笔,夏色二分秋。(自注:促杨君无        
 恙作图,故有落句。”)五字极写出望秋神理。                                    
     一八、又江迟《东斋消夏小集分韵得六言》断句云:“旧雨今雨偕来,长亭        
 短亭闲步。此地消暑最宜,有人登高能赋。”又云:“当年梧井深秋,此日荷塘        
 怀古。马画剩水残山,庾赋《小园枯树》。”又云:“我亦居士清凉,莫管将军        
 今故。”                                                                      
     一九、展观《东斋酬唱图》卷将尽,韦斋佳篇,多在后幅。《唐宋郡圃,北        
 池亭馆极胜,今北池虽小,准以地望,或去古未远,用韦公消暑北池诗韵》云:        
 “坐久池光静,朋来野意长。无多开口笑,消受定心凉。唐宋轩亭圮,沧桑岁月        
 忙。地因新运复,斋以旧名当。(东斋循唐宋旧名也。)帘影浮初旭,荷香度曲        
 塘。恨无风雨至,愁入鬓眉苍。民瘁偏同乐,(宋时郡圃名草乐。)秋深稀冶芳。      
 (此时几以公园为桑濮。)置之聊尔耳,茶熟抵衔觞。”“风雨至”句,即用韦        
 诗。读此首及下一首,可略知郡治左近地望。又《与东斋诸君谈有感,用白傅齐        
 云楼晚望韵》云:“士女般游地,幢幢暑未阑。有人存旦气,於此可澄观。始建        
 云楼壮,前临郡圃宽。守惭居处逸,民习政刑安。趟宋循良继,淮张霸业残。荆        
 芜鬼窟久,歌舞夜场漫。岂有昌丰象,徒供邂逅欢。忧天宵我独,避世到今难。        
 俯仰成陈迹,追陪答岁寒。歌吟余事耳,放笔泪阑干。”但尚未详徐吴与钱氏割        
 据时苏州如何耳。                                                              
     二○、又《石遗老人扶病避兵自闽来,赋呈用肖蝓韵》云:“茗叨时又策勋,      
 幔亭飞下武夷君。目光小恶仍岩电,心事孤清托岫云。论极皇王兴废迹,(纵论        
 有清一代政治学术及外交得失。)怀哉仆射父兄军。(追话左文襄入闽用兵方略,      
 丈方九岁,见文襄入城风采。)谁知诗老韬长算,差许迂生习旧闻。”                
     二一、又《恨东斋池水浅,用荆公喜雨韵》云:“坐对沦漪辄有诗,最宜轻        
 碧动林霏。竭来池上群公集,不雨矶头白鹭飞。密叶含风疑细浪,高花无日亦清        
 辉。晓行偶欲明漪照,川逝何时大壑归。却忆临流多处所,不须冲暑陟郊圻。荒        
 园尘扫堪凭槛(拙政园),古寺僧眠但叩扉(瑞莲庵)。可惜茶汤无俊侣,遂令        
 膏泽在空围。何当一雨陂塘满,且濯冠缨且乐饥。”韦斋有《次屯庵送石遣老人
 归里韵,托寄石翁》云:“谓我废疏有道根,花间参侍酒间论。临行苦劝存诗集,      
 积感终知负误恩。书去凭君为驿使,饥来转地馆君孙。(谓肖纶。)江楼月夜应        
 相忆,执挺情依节制尊。”自注:“望石翁早来吴下,为诗坛盟主也。”第六句        
 见君待友之挚。                                                                
     二二、门人薛综缘持赠其师萧畏之(丙章)《萧斋诗选》、《续选》两薄本,      
 阅之,前诗多五律,气味极似祥符周季贶星诂,专工五言长城。如《题费此度墨        
 迹》云:“世路本难平,高人跛足行。一家辞蜀道,千里到芜城。浩劫余残息,        
 荒村毕此生。大江孤艇句,干载惹浮名。”首十字奇创,觉渔洋成都跛道士之作,      
 仅敷衍门面矣。《重游于氏园》(平山堂西里许)云:“秋老树犹茂,临溪始见        
 门。重来知旧径,久坐绝尘喧。删竹广窗隙,留苔护石根。殷勤宾主意,相送过        
 前村。”句如《题王说作耳鸣集》云:“无家依梵院,有子作诗僧。”《送洛清        
 弟之邳州》云:“年至虚佳耦,家贫有病兄。”敝裘云:“朔风搜病骨,赖此得        
 微温。”《雨中见马伯梁先生著笠》云:“甘为垂钓者,不揖下车人。”《哭雪        
 溪先生》云:“归田年尚少,爱菊死逢秋。”皆以沈著胜。七言如《呈伯梁先生》      
 云:“偶来握手话艰辛,偃仰东湖一隐民。贫到鬻书能嫁女,老犹课读不依人。        
 身闲久绝公卿梦,市远唯余鸥鹭亲。重过酒鲈酣畅地,昔年觞咏已沈沦。”末韵        
 直有盛时难再之感,不必黄墟叹逝也。《病中简霞青》云:“人间有壁皆诗草,        
 列坐何人不酒徒。”此与昔人之“门前债户雁行立,屋内酒人鱼贯眠”写衰败景        
 象者,异曲同工。《有感次伯通均》云:“贫困有时欺鲍叔,疏狂无奈绝山公。”      
 能写出无可奈何处。《睡起》云:“三径幽花香细细,一庭暝色思微微。”会心        
 故自不远。                                                                    
     二三、上海严载如昌有《渊雷室诗存》。《金山》云:“近挹山门壮,遥瞻        
 梵塔高。钟声渡云树,铃语答风涛。天堑觇形胜,江流悟浪淘。沧桑迁变处,沙        
 壤按灵鳌。(山旧在江心,今沙涨在陆地久矣。”)首二句移不得到他山去。          
 《招隐寺》(中有昭明读书台)云:“寺占垌之奥,林深翠作堆,《楚词》《招        
 隐》什,梁代读书台。竹影千竿动,山坳一径开。鹧声谁会得,俗驾故应回。”        
 《焦山》句云:“不教山著地,但与水为乡。”此何减古人之“树影中流见,钟        
 声两岸间”耶?《竹林寺》云:“幽径禅房寂,深岩屐齿停。疏烟笼古寺,层岭        
 衬孤亭。风竹摇天碧,江隔岸青。”                                              
     二四、孙镜字尖凤,湖北京山人,有《盥道庐吟草》。《扶桑纪游杂咏》云:      
 “幕倒难容射猎翁,空将白铁铸英雄。谁浇不忍池中水,洗净山头战血红。”在        
 武士道主义见之,殆以为不入耳之谈,来相劝勉,岂不可叹?又云:“招魂难返        
 角声哀,万树樱花带泪开。儿女何关军国事,踏歌都趁夕阳来。”末二句,在募        
 兵之国则然,若徵兵之国,则一遭败挫,《檀弓》所云“鲁妇人发而吊”矣。          
     二五、丹徒戴振声,字鹤皋,清季以县令仕浙。有《题文澜补阙图一百韵》,      
 有序,略云:“杭州西湖文澜阁《四库全书》,都七万九千又七十卷,遭粤乱,        
 阁书散。钱塘丁竹舟(申)、松生(丙)昆仲两先生,力为补亡,尚阙书约五千        
 卷。石屏袁树五(嘉谷)提学来浙,钞存阙目待补。国变后,归安钱念劬星使          
 (恂)补钞二百六十八卷,嗣因资竭中辍。海齐张闽僧博士(宗祥)长浙教育,        
 举以谋之乌程周梦坡广文(庆云),醵金至北京,借文津阁本补钞四千四百九十        
 七卷,於是全书完备。先后阅时十稔,费银币二万有奇。梦坡手辑阙补书目一编        
 授梓,属吾乡刘云叔文学锦仁绩图,冠诸简端。”诗中间云:“忽焉浩罹洪杨,        
 运厄祖龙呼彼苍。双丁伯仲鸿雁翔,抱残守阙心惶惶。补牢犹憾多亡羊,铁网还        
 思珊海张。勇哉钱氏著作郎,急起直追凤呜冈。一臂力竭当车螳,请益惜无人发        
 棠。借箸喜有张子房,爰谘周侯骖靳骧。再接再厉肩敢当,慨蠲巨金先为倡,前        
 于后喁和引唣。文津阎本幸完良,四部充备堆满。限程影写勤补亡,寒士佣书昕        
 夕忙。下笔有声蚕食桑,积五千卷富撑肠。乃竟前功如愿债,移贮旧阎谋始臧。        
 一编箸录精且详,绘图纪事珍琳琅。”诗过长,未能全录,节采其翔实者。惟序        
 中似微有误。余於林迪臣太守官杭州时,往文澜阎看书,林太守派孙叔和广文          
 (树礼)招待检书。叔和为余言,杭城将陷时,丁氏早备丁壮多人,将阁中书运        
 出,置僻静处,故得免於焚如。其所阙约五千卷者,仓皇转徙时不免散失。叔和        
 与丁家同乡世好,言自可信。不然一炬之余,合成焦土,书亦随之,安得尚存七        
 万四千余卷之多乎?其钞存阙目待补,则余与叔和检书时,已披阅及,距袁树五        
 提学来浙前且十有三年。至念劬、梦坡之热心钞补,则固可信者矣。                  
     二六、剑丞《送春词》云:“林间杂花午乱飞,余才绣作锦地衣。供人赏玩        
 未餍足,只令蝶大蜂子肥。春工力疲将逃归,势如逸马不受玑。一句两旬争芳菲,      
 得欢无几徒增悲。我前告春今有辞,为花延命去稍迟。日色宜薄雨宜微,任花开        
 落莫苦催。约春休与我愿违,来岁须悟今日非。”在古今惜春饯春诗中,可称绝        
 唱。为花请命,即光华复旦之义,非尽欢竭忠也。                                  
     二七、胡颖之字栗长,绍兴人,官湖南、江苏、四川各省知县。《同散原、        
 病山二年丈西溪秋雪庵看芦花》云:“沿溪打桨趁霜晴,来听萧萧瑟瑟声。鹫影        
 同怜搔更短,眼光顿觉洗逾明。残阳入崦高楼倚,野渡冲沙小艇横。莫话沧桑今        
 昔感,花开堪折不胜情。(往岁同游者,贞牡、呋庵均离浙,南孙且下世。芦洲        
 亦渐易为桑田矣。”)《丙寅泛舟西溪》云:“秋雪庵前真似雪,交芦庵畔已无        
 芦。频年来洗看花眼,有客同题《放棹图》。樊榭风流今不作,梦坡好事古为徒。      
 待寻曲水苍凉境,更种梅花十万株。(西溪旧以梅花名,交芦庵、秋水庵外,尚        
 有曲水庵,屡见昔人题咏,今已不知其处。”)此诗得传,梦坡可以不朽矣。          
     二八、江宁吴蘧庵孝廉(鸣麒),官江西知县,有《蘧然觉斋诗录》。《夜        
 坐》云:“风定月华清,百虫寂不鸣。满阶梧叶影,何处有秋声。”与余旧作          
 “乱虫嘈杂鸣,月出声反止”句同意。                                            
     二九、丹徒叶藻渔明经(玉森),官安徽知县,有《中泠诗钞》。《采石香        
 炉歌次鲁叔诣韵》云:“当涂采石山,以山石色采得名。相传束晋时於山麓井中        
 得香炉一,乃采石凿成,润泽若玉。初藏承天观,后移庋观音合,历劫隐见不时。      
 清咸、同间又失,疑毁于兵燹。光绪初,彭刚直公(玉麟)捐金重建谪仙楼,掘        
 土得之,供设楼上。民国初元,水陆防军屯集山阿,主将阴图攫取,鲁绅叔诂力        
 请大府禁阻,并乞任保存,大府嘉许。叔诣邀予监赏,目为之眩。爰歌以和之。”      
 歌长,摘录其警切者云:“叔诣邀我观石炉,厥量计升远输蚪。霞光月晕波涛魂,      
 云云回回互交午。到眼都惊气象千,析相岂徒章采五。列座当焚十国香,设色尽        
 包九州土。叔诣为我述炉史,不似义山吟玉虎。粤自东晋出眢井,颇惜危矶时用        
 武。寺院争藏历几朝,神龙隐见江之游。风斤削就本灵奇,雷剑比之常散聚。红        
 羊历劫不可见,枉劳佳客停柔舱。安得燃犀烛幽府,无复明珠还合浦。承天观荒        
 叶满阶,观音阁圮蒿生糜。真同洛水沦九鼎,遑问岐阳留十鼓。虬髯虎步刚直公,      
 云麾江表挥谈尘。捐金特建谪仙楼,笑以诗囊易甲组。旧物居然现土花,高咏固        
 宜题玉宇。共和鼎革蜂营屯,狼躯狸输弄戈橹。鹳鹤鹳鹤其求巢,鸱鸱莫敢        
 侮。”                                                                        
     三○、徐英,字澄宇,汉川人,有《天风阁诗》。《内子以碧湘词索题》云:      
 “梦窗饮水水云楼,漱玉疏香诅尔侔。乳燕新歌宫柳细,寒援夜啸大江秋。难消        
 块垒干重恨,乍减苕华一字愁。留取吟魂依岳麓,他年同向碧山游。”                
     三一、陈家庆,字秀园,湖南篝乡人,汉园之次妹,归汉川徐英,有《碧湘        
 阁诗》。《金风》云:“金风初动武昌城,雨过天高秋气清。芳草变衰惊节换,        
 罗衣著体觉寒生。百年身世常为客,千里烽烟未解兵。何处桃源能避俗,似闻海        
 外有蓬瀛。”有雨过秋清气象。                                                  
     三二、陈直,字进宦,丹徒人,有《摹庐诗》。《雪夜杂诗》云:“吾妇持        
 家作岁除,料量压肉又腌鱼。鱼余谓可徵嘉兆,此亦谐声合六书。”质朴可喜。        
     三三、孙玉声,名家振,以字行,别署海上漱石生,上海人,著有说部数十        
 种,又《上海沿革考》、《沪蠕话旧录》各若干卷。有《西湖春游词》云:“湿        
 云罩住远青,几似冬山睡未醒。行近犹难辨何处,闾钟才晓是南屏。”                
     三四、嘉兴朱大可(奇),余已选其诗入《近代诗钞》,兹见沪上有钞其          
 《寂宦诗》者,再录两首如下。《消寒》云:“茶铛未沸砚池冰,初九严寒巳        
 不胜。斟酌新诗谁第一,红梅布政白梅僧(樊山、寄禅。”)樊布政旧甚赏君诗,      
 寄惮梅诗未见,樊诗亦不记之矣。《邓尉》云:“篮舆轧轧晓禽啼,随意穿林复        
 渡溪。径仄低枝时碍帽,花深小雨不成泥。”逼肖邓尉风景。《君美约游半淞园》      
 云:“一雨霏霏已浃旬,看花无计只伤神。那知书札绸缪意,犹有林亭邂逅人。        
 切后风光仍烂熳,尊前怀抱漫酸辛。他年故事凭君记,阖市争看垫角巾。”起二        
 句说雨,末句便非虚设。                                                        
     三五、钱任远,字小山,武进人,名山先生长子。《挽朝鲜曹玉山》(有序)      
 云:“先生善画兰竹,自来吾常,辗转佛寺,又厄於兵。去岁迁寓横山白龙庵,        
 今年遽尔辞世,业师杨霞为葬之。先生常劝屏诗词重经济,古人哉!因赋四十字        
 以寄哀。”“流离成久客,白首掩禅关。往事终缄口,深心不驻颜。画兰无好土,      
 埋骨有青山。留得遗民草,刀环梦几还。”写亡国人甚凄黯。                        
     三六、谢觐虞,字玉岑,武进人。有《溪桥消夏》云:“雨余螺髻四山青,        
 闻有轻帆出洞庭。自是江乡足生意,水杨盈尺亦娉婷。”“竹石几静无哗,长日        
 惟消一饼茶。怊怅轻云无雨意,残波开瘦水荭花。”自是苏、常一带天气。            
     三七、奉贤庄吕尘义,余已选其诗入《近代诗钞》。兹读其《西湖伎泛》句        
 云:“西湖寒不波,夜色看逾碧。四山若沈睡,避我远来客。”的是西湖无月夜        
 景,移他处不得。又云:“榜人知我意,棹入万荷隙。荷香不见花,妙语略能绎。      
 (《晚翠轩诗》‘荷香不见花,暗裹勾我诗’。”)晚翠妙语,妙能提出。又          
 《雨夜过佛影谈,杂纪所语》首云:“干诗不及梅都官,一寒欲过陈后山。苦吟        
 忍饥计已熟,众口匿笑惊我顽。平生虎头有同调,指寻巷陌夜款关。倒裳失喜颜        
 动色,却怪咫尺疏往还。”起四语写出苦吟人身分。                                
     三八、沈文浩,字瘦狂,松江人,著有《病禅室诗》。《宿邓尉》云:“东        
 风解冻水微波,落日停桡一宿过。孤负山头千万树,梅花争及客愁多。”              
     三九、顾宪融,字佛影,南汇人,有《红梵精舍诗》。《咏帘》警句云:          
 “郁金堂上苦思君,身是潇湘薄命云。绝世聪明欺燕子,迷人颜色斜曛。”又云:      
 “一样关心如绣幄,半生留恋是茶烟。荡花风起疑无地,胃鬓人来怆隔年。”又        
 云:“一树寒梅羞已老,敢移疏影上雕拢。”可谓巧不伤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