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遗室诗话续编-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寺转微茫,间道不可假。阻径乍回,入谷涧屡跨。”《梅潭》云:“痉潭重到诗        
 可无,我来况值梅雨余。长河夭矫泻崖谷,飞沫错落跳玑珠。出山远见修涧合,        
 余势犹与众流殊。吾生意气颇顽犷,欲与岩壑争崎岖。龙湫三游心未厌,晴峦霏        
 雪沾衣裾。迩来亦复趋平淡,视前十载余叹呼。”又云:“归来抱膝对妻子,坐        
 看春水平阶除。鹏搏泱惟所适,岩淙檐溜得趣俱。斜阳归楫兴未极,更见远水        
 明烟芜。一泓寒碧我无恋,吾乡自有钱塘湖。”以上二诗,颇不苦淡。                
     五七、歙县曹靖陶(熙宇)酷嗜为诗,屡以近作投余。《晓行》云:“为爱        
 林花独晓行,雨余万鸟自由鸣。云辞远树青出,日漏前村红杏明。偶觅奇松栽屋        
 角,却投细石晕江心。儿时风味今犹续,长啸当山试应声。”《遣闲》云:“倦        
 意相催最莫春,鸡鸣蜂闹午愁人。小疲入梦行千里,骤觉余鼾动四邻。傍石痴猫        
 空弄影,窥人憨雀正凝神。此中悟化还慵出,儿报山翁获野麋。”二诗饶有野景,      
 颇似宛陵《东溪》一律。                                                        
     五八、余方愁近日诗人不肯捐去故技,致语少惊人,而纸堆中忽发见众┆二        
 诗。——为《汪衮甫属题王震所画墨梅》云:“意足不求颜色似,简斋诗人非画        
 史。后村怕梅却爱画,观雠小儿喻殊诡。花光上人不可呼,彝斋王孙今亦无。山        
 农苗裔擅余技,能逃大驵甯腐儒。晴为直干,汪侯宝之俾我赞。高馆沈沈夜将半,      
 使君梦裹美人来,黑齿雕题一笑粲。”试问美人而黑齿雕题,来入我梦,能不惊        
 杀人乎?能逃大驵而为腐儒,亦足以惊世赃俗矣。一首失题,记似另一登妙高台        
 之作,云:“桩楼压僧坞,佛窟栖倾城。亭亭妙高台,何人之所营?坞中禅定人,      
 定起间钗声。错疑摩登伽,来度诸有情。世间万骨枯,娱此一榻横。禅师遗蜕耳,      
 持较孰重轻。我来暑方炽,坐爱松风清。休论儿女事,暂主江山盟。”起五字便        
 佳,不待再下第二语。有金沙滩菩萨普度众生,此横陈者,亦固其所。                
     五九、王石孙(景岐),法文博士,曾充驻比公使。有《影戏诗》,序云:        
 “靖康元年正月,帝驾在青城。大雪极寒。金人索诸色人,计弄影戏、小说、嘌        
 唱、弄傀儡、打筋斗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影戏之术,疑因        
 此遂传蒙古,达於欧西。欧洲人言影戏之源,亦尊中国幻锾所照之影,本名为          
 ‘中国影戏’,可为铁证。迄今八百年矣。此艺再由欧西,经若干科学,又输入        
 中国。今日国难,不亚靖康,而上海影戏场最盛。观众巾当亦有人念及靖康国难,      
 与当时影戏始祖艺人之被俘,与今日之国难声中影戏奏技否耶?因作此诗。”云:      
 “风雪青城正月天,艺人呈艺虏军前。南冠北去三千里,西学东归八百年。业纵        
 日新因格物,国犹如昔失筹边。家山残破多忘祖,怀古伤今独泫然。”石孙少即        
 肆力为诗,故能笔气健举,造语浑成若此。《邓尉归途》云:“中年已作归休计,      
 岂有名心一点差。愿得太湖留半角,买山筑室种梅花。”此首言之甚易,行之实        
 难。昔人诗云:“人人尽说归田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何则?不争名於朝,亦        
 争利於市,大隐、中隐、小隐,皆巧饰之辞。余卜居吴门,曾招隐数人,皆不能        
 从,甯月费二、三万元,赁火管术篱之厝於上海。人生几何,大之不能有益於百        
 姓,小之不能所识者得我,徒为儿孙作马牛而不厌,亦何必哉?福州人呼屋为          
 “厝”,呼单间屋为“火管厝”,呼开门即至堂屋者为“衙篱厝”也。                
     六○、石孙有《废纸行》诗,首云:“四山木屑捣成浆,滑滑粉泥倾大。微        
 风吹暖调燥湿,机动轴转随舒张。川流不息匹练出,江河万里绕地长。近来造纸        
 虽神速,几千万幅日作场。首功创造亦吾国,蔡侯左伯甯可忘。树肤麻头作玉版,      
 敝布鱼网生银光。但苦费工货不足,时时纸贵愁洛阳。今则文人皆欢喜,持铅执        
 笔无旁徨。用者得舒生者众,求之不穷供之常。岂独汗牛与充栋,充塞天地皆文        
 章。”又云:“《李氏山房藏书记》,抚卷叹息言独详。老儒先生书难得,手写        
 口诵常皇皂。近岁市人转摹刻,百家诸子非深藏。日传万纸亦何用,书虽易致学        
 则荒。造纸愈多纸愈废,堆积如望千仅冈。”又云:“牛毛法令朝夕变,具文何        
 以振纪纲。干封议草束高合,实践终不出朝堂。自从东北地沦陷,背盟戎首偏恃        
 强。九邦约束皆破裂,同文同种来相戕。五十余国齐束手,纸墨何力驱虎狼。废        
 纸劝我莫迁怒,本来夙望如琳琅。奈何世人薄信义,言不由衷多荒唐。我招废纸        
 来我侧,题诗写篆静中忙。同是废材同怜惜,一日相对挥百行。吟成草罢已排闷,      
 笼纱覆瓿皆无妨。”此诗感慨甚深,可谓贤者能言其大矣。余不贤者,请言其小。      
 我国自上至下,日言用国货矣,至於纸则必用洋纸,其易裂、易变黄色,非铅笔        
 写则字易模糊,皆不如中国纸也。设此诗所谓废纸者,皆用中国纸,亦塞漏厄之        
 一乎!噫!                                                                    
     六一、拔可近寄示《兆丰公园晚坐》诗,妙於语言,急登之。诗云:“辛夷        
 已吐玉千盘,细草如茵渐耐看。无限赏心当日暮,最难携手是春寒。销魂南浦才        
 终尽,对泣新亭泪易乾。只有眼前真贾葸,不随物我作悲欢。”闻遐庵欲易“易”      
 字作“不”字,一则一副急泪,一则倾河注海之泪,请大家择於斯二者。              
     六二、王逸塘自天津南下,过苏访余,适余游虎丘,不遇而云。余奇一绝句        
 云:“凡鸟应留两字书,望尘不及怅何如。南人倘有归南意,盍向吴门赋《卜居》。”  
 逸塘立次韵四首寄来,其三云:“世乱偷闲且读书,稍闻竺典说真如。中原逐鹿        
 英雄事,奇货终怜不可居。反用恰当。其四云:“一面从来胜百书,缺为面别怅        
 何如。探岩已办阮家屐,重访香山履道居。”履道居不敢当。而第一首末云:贝        
 山自古吴门好,况有幽人共隐居。”则答余招隐之意,将据为在彼之旦壤矣。          
     六三、余索观剑丞游华山诗,剑丞奇示《三月十五日止宿€台峰》五古云:        
 “太华视凡山,立意矫雷同。盘根一巨石,上裂为群睾。世眼惊造化,唤作青芙        
 蓉。象物出自然,岂必由鬼工。曲说务悠谬,荒谈怃高崇。如此势绝,孰得磨以        
 磐。皮毛蜕之净,气骨清而充。承戴太始土,润泽千载松。葱郁翻在顶,发直头        
 未童。墅罅挂灵药,杂以桃绯红。玉女梳洗出,亦爱春妆浓。下临深溪肆,幽怪        
 辞人踪。天泉日奔穿,仅擘西谷通。舍此便绝路,除非解飞种。众手争一索,衔        
 贯类岣蠓。时遭下磴人,怜让喘息翁。古来设绍坛,望祭柴燎中。垂堂戒夸主,        
 未信能登封。吾侪陟泰半,敢日德在躬。搦岭当足前,色沮蛇脊穹。退之与秋帆,      
 困悔胁吾恫。止焉诉真宰,冀悯诗道穷。”余游山向不登绝顶,若华山则非登绝        
 顶佳处不见。余以八十之年,勉力至青柯坪,己算格外交情,若使挽铁索,效独        
 猴,虽壮岁亦断不为也。所怪华山无灵,不能令历代帝王凿石开道,如泰山之十        
 八盘以降皆可撞八人轿者,徒令太白束坡辈作想当然之大言,而矫捷善走者,又        
 皆檐夫樵子之流,不能雕绘山之状态。故以剑丞之工於锻诗,然仅登其半,亦只        
 能浑写大意,使读者知的是华山之诗耳。又《香山寺》云:“人事危如八节滩,        
 谁能疏凿使长安?白家功德虽圆满,只放门前数步宽。”惜余遇洛阳阻雨,均未        
 得游。                                                                        
     六四、屈伯刚(弹民),有诗稿一册,因就上海印书馆编纂之席,致毁於旦        
 人兵火。后追忆十得七八,为《劫余集》。有《清高宗及孝钦陵被发》七律二首,      
 其一云:“里巷纷传陈氏子,人间禄命压千秋。十全街有生前缺,九世何来死后        
 雠。天寿松楸封尚固,桥山弓舄任横搜。侯自辇宫中宝,此事风趋类窃钩。”        
 首句谓相传乾隆帝为海蜜陈氏子。次联工极。末韵谓有权力者,盗卖清宫收藏宝        
 器古字画,不计其数,上行下效,故有发陵事,非有憾於清室也。其二次联云:        
 “地下玉鱼金碗宝,人间铜马赤眉风。”指孝钦陵,用事亦极工切。《寿刘翰怡》      
 云:“醑宋楼倾更一廛,梦华空忆石渠编。刻书突过毛常熟,坐享盛名五百年。”      
 末句用张文襄《书目答问》说,不然毛氏至今并未五百年。翰怡所刻多无用之书,      
 不足以方毛氏也。《送恩咏舂之官乌里雅苏台》云:“中原拓地极遐荒,北与丁        
 零画土疆。记取霄州元故治,待修新史补乌梁。”自注:“元有乌梁海一路,史        
 阙。”                                                                        
     六五、厦门陈丹初(桂琛),曾游斐律滨岛,有《麦哲伦墓》七言古一首,        
 序略云:“麦氏为葡萄牙之航海家,得西班王之助,率舰队五艘,抵巴西,循南        
 美洲之东岸而南。一船触礁,仅免溺死。进得一海峡,名曰麦哲伦海峡。一船辞        
 去。麦氏鼓勇前进,出大洋,渺茫无际,自东南而西北,三月余方通过。天气清        
 淑,风恬波静,号日太平洋。遂得斐律滨群岛,时西元一五二一年也。会乏食,        
 舟泊宿务,土人率众来攻,卒被杀。又沈毁两船,余一船,名维多利亚,自好望        
 角遁归。是为环行地球之始。麦氏墓在宿预雨滂之马坛,高约三丈,上作塔形,        
 外环铁栏,旁护椰树。甲子七月,予为募建励志校舍至务,纡道访之。为撮一影,      
 并媵长句。”前半首云:“昔读西史耳君名,今来斐岛展君墓。椰风蕉雨洒然来,      
 碧血英魂杳何处。人道君才更横死,我独谓君死非死。群生人世等浮温,中外几        
 人留姓氏。贵胄顿成航海家,(麦氏葡之贵公予。)欲穷环球三万里。挟策王前        
 屡曳裾,葡王怒斥班王喜。当其乘风破浪时,直以扁舟吞天池。五船同抵巴西境,      
 (南美洲国名,时属葡领土。)陆地当前航路歧。一船触礁气不怊,居然发现大        
 海峡。一船辞去帆更扬,居然前进大平洋。西复东兮道如砥,浩渺何从辨压埃。        
 蓦然探得斐律滨,裨赢大通从此始。息布(宿务转音)土人忽来攻,众寡不敌君        
 竟死。死裹逃生十八人,一船维多利亚耳。空前伟绩表班王,用志不朽归舟藏。        
 随行加那西巴斯,(人名。)赏以显爵锡以章。”末云:“足所未至气已吞,心        
 所欲至境必拓。东亚西南航路通,宛似浑沌七窍凿。使其冒险性不坚,回航伟绩        
 等云烟。使其挫折怯不前,草木同朽名安传。英名赫赫四百载,死而不死然不然。”    
 述议论,笔力崭然。                                                            
     六六、绵竹曹镶蘅(经沅),以诗为性命,遇谢康乐所谓四美者,未尝无诗,      
 未尝无燕集。安庆不僻而陋,沈乙庵提学开藩於此,招余往游,苦无佳胜地。镶        
 蘅乃能於去年上巳菱湖小集,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分韵,得莺字,并寄旧        
 京知友。渌水红蕖,抑何丽也,信乎地以人传矣。诗云:“廿年楔饮依王城,南        
 洼西涯恒寻盟。江南三月悭未到,牵肠柳岸听新莺。竭来舒州遂一载,错被湖海        
 传诗名。佳晨命俦踵岁例,词流三五同晨星。湖选胜有幽筑,龙山招手在户庭。        
 绯桃微惜未破萼,春寒亭午犹冥冥。兹邦游赏太寥寂,抱城佛阁差堪登。(谓迎        
 江寺。)吾侪娱此一勺水,胜无自觉聊慰情。西涯别后果何似,梦中未忍忘旧京。      
 承平盛事终可复,湖楼一集新刊成。(辛壬两岁,什刹海修楔诗都为一集,近甫        
 印成。”)                                                                    
     六七、李印泉阎揆(根源),邀余讲经国学会,因识无锡诸左耕(祖耿)、        
 宜兴史耐耕(乃康),皆江东之秀,教授於苏州诸学校者。金君松岑为介,请业        
 於余。左耕尝序松岑诗,与松岑、耐耕同游宜兴,有《荆溪揽胜记》,皆甚工。        
 诗则《张公洞》五古云:“探奇挈俊侣,来访张公洞。张公去不返,月落苍山空。      
 山行木叶飞,洞口寒云冻。危亭瞰深黑,入险如入梦。扪萝上丹梯,睨壁开芝栋。      
 玉井倒垂连,丹穴深藏凤。碧城十二楼,幻影见石瓮。依稀环佩声,暗水自吟弄。      
 吾闻白罗仙,曾此驻飞鞋。连珠百子冠,山石娱清供。尘缘困凡质,瑶草何由种。      
 明当礼北斗,《真诰》从头讽。”《善卷洞》云:“善卷老不死,化作苍精龙。        
 逃尧讵为名,爱此冯夷宫。此地本仙居,呼吸地肺通。灵山亦时现,狮象高隐隆。      
 余意入枯木,坚瘦梅与松。方池幻七宝,春水何溶溶。靖钵《在宥》旨,天地无        
 春冬。导者为我言,龙去今无踪。晴空素纠逝,雨在八九成句。隔山探灵源,却        
 入古洞中。呜呼世方乱,神物厌凡庸。安得偕汝游,快我平生胸。”精刻语入木        
 三分矣。耐耕抑志劬学,方纂辑《江西诗派考》,诗亦近江西。《壬申除夕》云:      
 “今岁今宵逝,明年明日来。深杯浇雨雪,残蜡照池台。魑魅成何世,文章老此        
 才。驱罗诗作,吟兴动寒梅。”《癸酉元旦》云:“长夜漫漫旦,雄鸡报晓音。        
 诗怀禁酒壮,寒意敌愁深。正始江山缺,维新礼乐淫。未能投笔起,抱膝且长吟。”    
 前首第七句,后首第六句,语意尤迥不犹人。                                      
     六八、江阴怡园主人祝丹卿吏部(廷华),集陶社十四同人为八百遐龄大会。      
 适余来游,亦邀入会。人各有诗。余诗末韵云:“潞公第二惭相似,尤似王君附        
 骥彰。”盖洛社耆英会十二人,潞公以七十七岁居第二人,今余以七十八岁亦居        
 第二人,王拱辰贻书请预洛社,为十三人,余亦后来加入也。门人谢冶盒鼎熔以        
 艾岁预焉,有诗第二联云:“风流未敢希莲社,人数居然倍竹林。”对仗工切。        
     六九、旧岁九月,丹卿招余怡园赏菊。菊多奇种,大如,与旧都最上乘者相        
 伯仲。丹卿诗好客,费巨赀营园林。池馆数处,多种梅花,叠石为愚山,嶙峋        
 似虞山之剑门,非苏州寻常堆假山为岩洞者可比。余有小诗美之。园中设旅馆,        
 大有郑当时置驿留宾之概。集同人结陶社,倡和外,集赀刻《江上诗钞》若干卷,      
 《续钞》若干卷,皆冶盒主任编校。余至宿馆中,得晤曹远模(倜)、曹纶香          
 (亮臣)、章松盒(锡奎)、章塍粟(锡名)、钱夔若(夔)、陈景侯(以浦)        
 诸君,皆有投赠,多过於推重之言,不敢当也。章孙宜(作霖),则门人绂云哲        
 嗣,少孤好学,能诗画,工楷书。曾以其《椿萱忆蓉室唱和图》乞题,谢余一律        
 云:“薄海诗人半八闽,匹园一老独嶙峋。趋庭听述师门训,投刺欣将道范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