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遗室诗话续编-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赞叹再三”,及题韩公帖,乃引张南轩语诋祺不已。”)“锄奸不虑藏身固,      
 除疾须严惬意余。公自寓言人造谤,遂成囚垢说《诗书》。(《烘虱》诗:‘已        
 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疥》诗:‘方其惬心时,更自无可患。’        
 窃谓古人诗文之精洁,盖无逾荆公者。性情不如《辨奸论》所云,以此二诗,遂        
 成口实也。”)“嗷嗷谁谓我心忧,一夜频惊众亦仇。从古偷安误人国,不鸣终        
 为雁奴羞。(《同昌叔赋雁奴》云:‘频惊莫我捕,顾谓奴不直。’又‘偷安与        
 受绐,自古有亡国。’”)“旁围靡靡山无力,远出泠泠水有心。称意人间胁易        
 得,委身天地始从今。(《过剀贡甫》云:‘称意人间甯易得。’《示平甫弟》        
 云:‘付与天地从今始。’”)“良交那忍弃残缺,内讼要须勤补磨。我信先生        
 非执拗,责躬常比责人多。(《美玉》云:‘大贤小玷缺,良交岂其绝。’又          
 ‘不补又不磨,人为奈尔何。’《感事》云:‘内讼敢不勤,同爱在僚友。’”)      
 “但计英雄入彀中,百端揉断叹才穷。李唐更与朱明较,归罪鸿都恐未公。(          
 《未耜》云:‘山林尽百巧,揉断无良材。’《读进士试卷》云:‘安知鸿都串,      
 竟用程人物。’”)“贷钱倾粟助之生,探本为谋义自明。一事青苗难放过,翻        
 疑无意挫兼并。(程伊川言青苗一事放过何害,荆公《寓言》诗为探本之论,语        
 意至硕。而李注谓公诗常云‘俗儒不知变,兼并无可摧,’而此诗复以挫兼并为        
 非,盖就未二句:‘后世不务此,区区挫兼并’言,何止固哉高叟。”)“救弊        
 难辞万谤伤,劳心养誉众旁皂。歌诗独念茶山赋,有术何曾挟管商。(《酬土詹        
 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寄》云:‘区区欲教弊,万谤不容口。’又:‘劳心适有        
 罪,养誉终天丑。’又:‘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考略》云:‘公之倦        
 倦民事,若恫瘵切身,何后之攻新法者,必曰挟管商之术,亦曾於公诗文稍一寓        
 目耶?’沈氏补注亦云:‘言茶山之民不必皆富,恐徵求无措,则逆料於弛禁之        
 先。’可云明识。”)“患留西北岁乘边,朝野劳劳望息肩。卖剑买牛非易事,        
 省兵议未附时贤。(荆公虽不及对省兵,亦不和文、庞当日论议也。”)“际遇        
 丰熙旷代无,金陵全未怨孤。如何曲解《君难托》,论世翻输李雁湖。(李注          
 《君难托》一首甚确,而沈氏肥测罗织,自形其谬。”)“闻唱旗亭转不怡,少        
 年有句悔难追。平生直节元无负,只是高才太自奇。(《华藏院此君亭》诗云: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高斋诗话》:‘公晚年与平甫坐亭上        
 视诗牌,曰:少时作此题榜,一传不可追改。’”)“痛爱黄州五字诗,多碍日        
 有微词。亦知水远山尤远,且遣江流拥涕涣。(荆公击节东坡自黄州北迁‘睾多        
 争碍日,水速欲浮天’句,谓‘老夫生平未有’。余则酷爱荆公‘江拥涕没流入        
 海’七字。”)“唐人声律盛当时,不废高岑应制诗。湖上春风曾再赋,披香齐        
 窃柳家词。(《芥隐笔记》谓荆公於欧公坐上再赋而字韵,以是见疾於老泉。荆        
 公句‘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即而字韵。案荆公诗才素敏,如题《虎图》        
 先成,欧阳阁笔,亦一证。《西清诗话》谓和御制赏花钓鱼诗,传至介甫,日将        
 夕矣,亟欲奏御,得‘披香殿’未有封,囚郑獬语,封以‘太液池’。翌日都下        
 盛传。王舍人窃柳词云云,非事实也。”)“荒陂渺渺日骑驴,问字锺山兴未孤。      
 南渡不知儒术贵,但传蕲国在西湖。(《荆公锺山骑驴图》,李伯时所昼,俞秀        
 老挟《字说》随后,东坡和诗所谓‘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也。”)      
 “独寻芳草说归时,十载相从恨已迟。嘉本无《辨奸论》,金陵数见唱酬诗。        
 (荆公《北山》诗:‘缓寻芳草得归迟。’东坡和云:‘从公已觉十年迟。’宋        
 本《嘉集》无《辨奸论》。”)“今人未可非商鞅,后世谁能事左车。尧舜致        
 君窜有术,不妨举国厌迂疏。(咏商鞅、张良、韩信、贾生诸诗,俱别有感慨,        
 惟於孟子云:‘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则素志也。故尝云:‘他        
 日若能追孟子。’”)“交亲第一重斯才,独自登临意更哀。亦有招提数行墨,        
 何曾梁木感风摧。(《题雾祠》诗,李注云:‘临川李子经谓属逢源,恐非。’        
 《考略》云:‘雾固未必有祠,即题祠,何必详注在宝公塔院?题已可疑,“岂        
 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尤不合父子悼亡语。则李子经谓属逢源,必有所据。’      
 案诗意与《寄逢源》、《思逢源》诸作甚近,而荆公平日与诸弟及诸女诗,皆见        
 性情,有分际,并证以《题永庆壁雾遗墨》一绝,尤觉《考略》所订为当。”)        
 “定肯低头东野秀,不闻抗手玉川奇。敛情约性非容易,力挽唐风入宋诗。(荆        
 公兼学韩孟,其倾倒广陵,无┆退之之於东野。惟广陵时有近玉川予者,荆公无        
 之,岂不为耶?《石林诗话》谓荆公少以意气自许,不复更为含蓄;为草牧判官,      
 从宋以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母逢辰序谓公之        
 诗非宋人之诗,乃宋诗之唐者。案公近体尤见此意。”)“耕深石挠独行歌,绝        
 壑凌云奈尔何。诗到苏黄犹未尽,呕心应比锦囊多。(逢源《南山之田赠介甫》:      
 ‘耕之深兮石桡吾未。’《思逢源一》:‘杞梓豫章蟠绝壑,骐膦腰衷跨浮云。’      
 尝谓逢源乃宋之昌谷,同一呕心为诗,而风会迥┆。李尽於词,王尽於意,王似        
 尤难。”)“龙文虎脊接《风骚》,积抱为工格自高。谁是书生辞赋气,故将严        
 整敌韩豪。(刘辰翁谓读坡集喜而屡和,然节度严整,‘未足当韩豪’也。又云:      
 ‘公诗律甚严,得意亦少,及其拙也,有书生词赋之气。’案公近体工於隶事,        
 而风韵不减;和诗不定胜东坡,而节度严整,正足救弊。刘氏殆非公论。”)          
 “岂因相业累诗名,洛蜀非公世尚凭。七八百年门户废,今人不讳学金陵。(荆        
 文学术文章,并为洛蜀党徒所疾视,元遗山已有讳学金陵之叹,而杨升庵、王渔        
 洋荤,犹恣情掊击,一若不如是不足当斯文之正宗者。”)散原谓展堂读韩诗、        
 王诗各数十首,大抵就依故实,而抒胸臆、寓识解,於读王尤多索隐表微之论;        
 以其得力於二家至深,故五七古皆近退之,七言绝句皆肖介甫。视余所作展堂诗        
 序,较有特见矣。                                                              
     二、汪精卫兆铭与胡展堂为粤东二妙,而才调迥不相同。今更论次精卫诗如        
 左。《癸酉九日,清凉山扫叶楼登高》五言古云:“飘风吹落叶,散作沙石走。        
 书非不勤,积地倏已厚。仰观高林杪,柯条渐坚瘦。危巢失所蔽,岌岌不可久。        
 宿鸟暮未归,栖托已非旧。踟蹰集空枝,婉变终相守。此时登楼者,太息各搔首。      
 西风日以厉,势欲摧万有。何以谢岁寒,临难义不苟。蒲柳奋登先,松柏耻雕后。      
 敢辞晚节苦,直恐初心负。高人缅半千,佳节遇重九。还当扫落叶,共责一尊酒。”    
 慨当以慷,不作一躲闪语,的是此人诗,的是此地诗。                              
     三、自洪北江有《机声灯影图》,写其节母课读,索人题咏,於是读书稍有        
 成而欲张其节母者,皆有一图,若《寒灯课子》之类,求题咏。不知依样胡卢,        
 率见不鲜,难得佳章也。即北江图,亦仅黄仲则有数语取径独别,云:“老渔隔        
 溪住十年,君家旧事渠能言。打鱼夜夜四更起,洪家楼上灯犹然。”余欲作一文        
 字,洗此臼窠久矣。近见精卫有《秋庭晨课图》,自记其左云:“右图兆铭儿时        
 依母之状也。其时兆铭年九岁,平旦必习字於中庭,母必临视之,日以为常。秋        
 晨萧爽,木芙蓉娟娟作花,藤萝蔓於壁上。距今三十年矣。每一涉想,此状如在        
 目前。当时父年七十,母则四十,父以家贫,虽老犹为客於陆丰。海道不易,惟        
 母同行,诸兄姊皆不获从,以兆铭幼,挈以自随。兆铭无知,惟以依依膝下为乐。      
 有时见母寂坐有泪痕,心虽戚然不齐,初不解慈母念远之心至苦也。嗟夫!岂特        
 此一端而已。兆铭年十三而失母,生平德行能知者几何?於母生平所遇之艰难,        
 能知者又几何?母鸡鸣而起,上侍老父,下抚诸弱小,操持家事,米盐琐屑,罔        
 不综聂,往往宵分不寐。兆铭惟知饥则索饼饵,饱则跳踉以乐,懵然不知母之劳        
 瘁也。岁时令节,兆铭逐群儿嬉戏而忘倦,时见母蹀躞仰屋,微叹有声,搜箧得
 衣物付佣妇,令质钱市果喂,及亲友至,则亟语笑款洽,似无所忧者。兆铭亦忽        
 忽不厝意,不知母何为而委曲烦重若是也。母所生子女各三人,劬劳太甚,诸子        
 女以此长成,而母亦以此伤其生,不获终其天年。悲夫!兆铭丧母后六年而去国,      
 凡十年乃得归。归而求父之手泽,蠹余犹得尺简;求母之杯椿,则无有存焉者。        
 因以儿时所得之印象,告之温幼菊丈,乞为图之。庶几母子虽一生一死乎,於图        
 中犹聚首也。”末二语抵人干百。自题诗云:“一卷残编在短檠,思亲怀友泪同        
 倾。百年鼎鼎行将半,孤影萧萧只自惊。人事蹉跎成后死,梦魂劳苦若平生。风        
 涛终夜喧胚甚,镇把心光对月明。”可谓伤心人别有怀抱矣。“怀友”谓图后有        
 故友廖仲恺题词也。余因题一长句云:“机声灯影洪氏图,踵而作者江湖。寒灯        
 课读何处无,其灯不朽视其孤。眉山卓荦挺二苏,何曾孤露抚双雏。程夫人授东        
 汉书,范滂母子相嗟吁。西江亦有蒋心畲,太行马背父与俱,竹篾波磔母则劬。        
 孜孜母意兄欲睡,谯楼听鼓呼坐隅。可知读书贵朝气,年幼脑力薄未腴。女功月        
 得册五日,儿童不责勤三余。此图臼窠尽扫除,党锢亦与汉宋殊。萧晨挹爽鸡鸣        
 起,拒霜花发朝曦初。乾坤清气风吹垢,啼鸟反哺徒区区。”盖此图重在念母,        
 与斤斤专注课读以表有成者不同也。曹缤蘅题云:“荒鸡初唱窗有曦,一庭秋气        
 儿先知。儿甫胜衣母遽夺,此哀穷凄肝脾。杯桩梦断三十载,披图彷佛依春晖。        
 孤儿老有孺子慕,牵裾犹似垂髫时。画师但解摹临池,无言之教知者谁。平生滂        
 传早流涕,许身何止轻皋夔。世儒报亲侈禄养,万羊未逮儿聋悲。”又云:“只        
 今阡表述庸德,忧勤万一曾未窥。图中矫矫青松姿,儿今励节亦似之。丈夫手援        
 天下溺,但酬乌哺毋乃私。疲氓方待苏疮痍,请从锡类铺仁慈。”末数语能见其        
 大。                                                                          
     四、东坡之梦绕云山、魂飞汤火,有恐怖意;椒山之风吹枷锁、簇簇争看,        
 有气矜意。精卫《被逮口占》云:“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        
 逐海鸥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        
 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灰。        
 青磷光不减,夜夜照燕台。宗旨有所不同也。《狱中杂感》云:“西风庭院夜深        
 沈,彻耳秋声感不禁。伏驿骝千里志,经霜乔木百年心。南冠未改支离态,画角        
 中含激楚音。多谢青磷慰岑寂,残宵犹自伴孤吟。”“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        
 驼几变迁。行去已无乾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鹏知伤贾傅        
 年。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末借用子胥语,痛切。《秋夜》云:        
 “落叶空庭夜籁微,故人梦裹两依依。风萧易水今犹昨,魂度枫林是也非。入地        
 相逢虽不愧,擘山无路欲何归。记从共洒新亭泪,忍使啼痕又满衣。”自注:          
 “此诗由狱卒辗转传递至冰如手中,冰如持归与展堂读之。”案三、四工切绝伦。      
 《中夜不寝偶成》云:“飘然御风游名山,吐嗡岚翠陵孱颜。又随明月堕束海,        
 吹嘘绿水生波澜。海山苍苍白千古,我於其间歌且舞。醒来倚枕尚茫然,不识此        
 身在何处。三更秋虫声在壁,泣露欷风自啾唧。群鼾相和如吹竿,断魂欲啼凄复        
 咽。旧游如梦亦迢迢,半炮寒灯影自摇。西风羸马燕台暗,细雨危樯瘴海遥。”        
 自来狱中之作,不过如骆丞、坡公用南冠、牛衣等事,若此篇一起破空而来,篇        
 终接混茫,自在游行,直不知身在囹圄者,得未曾有。《咏杨椒山先生手所植榆        
 树》云:“树犹如此况生平,动我苍茫思古情。千里不堪闻路哭,一鸣岂为令人        
 惊。疏阴落落无蟠节,枯叶萧萧有恨声。寥寂阶前坐相对,南枝留得夕阳明。”        
 自注:“椒山就义之岁,手所植榆树适活,数百年来,无敢毁之者。余所居狱室,      
 门前正对此树,朝夕相接。”除夕句云:“今夕复何夕,园扉万籁沈。”《广州        
 之役,在北京狱中,偶闻狱卒道一二》云:“凄绝昨宵灯影裹,故人颜色渐模糊。”    
 以上诸诗,录之以为圜扉生色。                                                  
     五、精卫诗落笔必是自己语,不能移到他人。《见人析车轮为薪》云:“年        
 年颠蹶关山路,不向崎岖叹劳苦。只今困顿尘埃间,倔强依然耐刀斧。”末云:        
 “待得蒸腾荐新稻,要使苍生同一饱。”《太平山听瀑布》云:“何当化作岩中        
 石,一任清泉自在流。”《秋夜》云:“商飙一何讯,扫此流尘积。丛忧亦如此,      
 摧陷苦不力。”《印度洋舟中》云:“肱已三折,肠徒剧九回。劳薪如可蒸,未        
 敢惜寒灰。”他如“景纯咏《游仙》,意欲翔寥廓。如何著《葬书》,所志在糟        
 粕”、“呜呼夜漫漫,众生同黯。束身作大炬,烛破群鬼胆”,余谓古之鬼胆小,      
 险语足以破之;今之鬼胆大,大炬乃足以烛之。                                    
     六、写景之作,如《双照楼即事》云:“双照楼头月色新,清辉如庆比肩人。      
 梅花雪点温诗句,疏影横斜又满身。”末句视“香雾云鬟”,殆突过黄初矣。          
 《放舟太平洋》句云:“缺月因风如欲坠,疏星在水忽生棱。”《再登金山,桃        
 杏已盛开》云:“山色闲绀碧,花光涵绛绯。清辉一相映,百丈成虹霓。”《碧        
 云寺夜坐》云:“余霞灭天际,山寺坐沈黑。方庭蓄万绿,一一泼浓墨。”又云:      
 “泉声出万寂,流远韵更澈。似闻穿林去,邂逅涧中石。微风一吹荡,松籁与之        
 洽。”入峡云:“入峡天如束,心随江水长。”《出峡》云:“出峡天如放,虚        
 舟思渺然。”《即事》云:“鸟雀亦如人望治,晴光才动乐声多。”《大雪》云:      
 “飘如扁舟凌沧浪,银涛万顷生光茫。又如花时归故乡,玉田蔼蔼素馨香。”春        
 晚云:“向晚微风和,斜月明天边。流云受余艳,漾作晴霞妍。”《游莫干山》        
 云:“一角茅檐对远山,此心清似长天色。”《热甚,既而得雨》云:“土田龟        
 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