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情况并非如此。
8月31日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整整一天,我都在家里想着晴雁到了学校的情景:她见到老师是否有礼貌,她见到同学是否大方,等等。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就老盼着那熟悉的口哨声。
有人敲门,我从猫眼一看,是晴雁回来了。我心里想,怎么没听见口哨声呢?门一打开,晴雁一脸的阴云。
刚把书包放下,晴雁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不想读外语实验班了……”声音里带着哭腔。一句话没有说完,眼泪一下流了下来。
我感到非常惊讶!问:“为什么?”
她说:“我今天刚走进教室,感觉就很紧张。我看班上的同学一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我肯定不行。”
其实,当初进外语实验班完全是晴雁的要求。中考成绩刚拿到手,我就问晴雁读什么班——实验班还是普通班,晴雁毫不犹豫地说:“外语实验班!”因为进外语实验班的学生都是在已经被录取为石室中学正式新生中考试选拔的,所以,在假期里,她还认真复习,为考外语实验班而做积极的准备。但是,临到考试时,因为她在老家乐山外婆家,我就没有通知她回成都参加外语实验班考试,我想反正作为教师子女,按规定她是可以任意选班的。何必多此一举呢。
但晴雁进外语实验班的第一天,便要打退堂鼓!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请晴雁慢慢说她第一天的感受,她说她看到那些同学便觉得他们很强,而且脸上都表现出很傲慢的样子;她还说,来这个班的同学都是经过考试的,而她没有考试,成绩肯定是最差的;她又说,这个班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全省各地择优而来,她担心以后在学习上竞争不过他们;她感到紧张,感到压力,她说她看到同学们课间都在看书而不出去玩,而她出去玩了,心里都觉得是在犯罪,认为和同学们的差距拉大了……
我对她说:“你这是自己吓自己,哪有那么严重!”
但晴雁不信,仍然在我面前流泪。
当晚,我特意去了她班主任家,向班主任唐老师介绍了晴雁目前的精神状态,希望唐老师和我一起做做晴雁的工作,给她以信心和上进的动力。我还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晴雁的中考成绩排名在班上刚好处于中等位置。
但是我已经意识到,看来让女儿进“外语实验班”未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里涉及到一个许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的问题,究竟应不应该让孩子进重点班(包括重点校)?
对于是否应该设重点中学和重点班这个问题,我这里不打算评论,因为这涉及到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但是,我想对家长是否应该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班”谈谈自己的看法。应该说,至少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设立重点班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是家长是否能够正确地估量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潜力)。我们有许多家长往往抱着这样一种心理,不管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反正把他放在重点班总会有好处的,至少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事情恐怕不这么简单。如果孩子真有学习潜力,只是因为缺乏一种激励因而希望借助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刺激孩子奋发向上,那当然是很好的。可是,许多孩子本身并不具备重点班所要求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孩子放在这样的班里面,只能增加孩子的自卑感,这样恰恰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进步。
我不幸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女儿虽然中考成绩非常优异,但她其实并不具备重点班学生所要求的高智商和强能力。最初我基本上也没有打算让女儿进重点班,只是因为女儿要求读重点班我便答应了她的要求。女儿的上进心固然可贵,但作为家长,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冷静地对女儿进行分析,和她一起探讨,让她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然后从容地进普通班。遗憾的是,我没有这样做,对女儿的“过度尊重”(这也是家长们应该警惕的)加上内心深处那么一点点虚荣心,使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女儿的要求,让她进了重点班。结果导致了她今天的泪流满面。
怎么办?当时我有两种选择,要么让女儿退出重点班而转入普通班;要么给女儿以积极的引导,鼓励她留在重点班。权衡再三,我选择了后者。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基于我对女儿情况的仔细分析。女儿的天赋虽然不是特别高,但她初中的学习基础并不差,而且她一贯学习勤奋,如果继续留在重点班,只要调整好心态,改进学习方法,同时保持过去的学习态度,虽然不一定能够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我想不会太差的。而且,在这过程中,对她来说,有一种意志的磨练。
女儿当初进重点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既然进来了,留下比退出好。这就是我当时的考虑。下一步我最需要做的,是把我的这些想法告诉女儿,和她谈心,继续给她以精神上的支持。
自己和自己比进步
在找女儿谈心之前,我告诉自己,必须充分了解她现在的真实想法,比如,她自己是否愿意继续留在重点班?如果她不愿意,我会把我的想法告诉她,看她是否能够接受我的观点而继续留在重点班;如果她不接受,执意要退出重点班,我也只能尊重她,并继续对她进行引导。
第二天下午,晴雁回来情绪仍然不好,说着说着又哭了。我看她这样子,心里真有点生气,我真想说:“有什么出息!遇到点挫折就流涕抹泪的——何况这还不是挫折嘛!”但我想,晴雁遇到了困难向我诉说,恰恰是信任我。许多家长都说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说心里话,而晴雁却非常愿意向我倾吐心声,这是非常好的!如果我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么她将渐渐对我关上心灵的大门,从此我将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有什么苦恼。——那才真正危险呢!
吃过饭,我把晴雁叫到我的书房,我说:“我非常高兴晴雁在有了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爸爸。现在爸爸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像以前一样,对爸爸说实话。”
她一边流泪一边点头。
我问:“现在你愿意继续留在重点班吗?”
她想了想,说:“愿意。”
“为什么?”我问。
她说:“既然已经进来了,退出去多没面子!”
我相信女儿说的是实话,但是我想,如果仅仅是因为“面子”而留在重点班,女儿的精神面貌并未真正改变,以后她依然会以被动的姿态学习,依然不会从这个班获得学习的快乐。
我决定给她的心灵增加一些自信:“你想听听爸爸的分析吗?”
她点点头。
于是,我耐心地对她说了起来:
“爸爸也希望你继续留在重点班,但不是为了面子,而是基于对你的信任。我坚信,你不会比别人差的。现在你不适应,这很正常。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同学们不熟悉,便觉得人人都不友好,人人都在和你竞争。一个人对陌生环境是容易产生不安甚至紧张情绪的,因此,你有这种情绪也是很自然的。但你应该主动结交新朋友,以你的真诚去赢得别人的真诚。晴雁不是很善良吗?善良也应该表现在这些方面呀!
“目前来说,你最大的忧虑是学习,你怕你竞争不过班上的同学。是的,也许班上同学都比你强。但是第一,你现在与对手的差距远远不如三年前刚进初中和班上同学的差距,那时你是倒数第二名,而其他同学大多是保送生;现在,你是堂堂正正以高分考进石室中学的,按中考成绩排名,你在班上属于中等。第二,竞争还没有开始,你的恐惧从何而来呢?完全是你自己的假想敌把你吓住了;你对别人感到恐惧,说不定别人也对你感到恐惧呢——人对陌生的对手也容易产生恐惧,只是这种恐惧是没有必要的。
“爸爸从来没有在分数和名次上给你提过任何要求,现在和今后依然不会提。你没有必要和别人比,我只希望你自己和自己比,看自己的今天与昨天比是不是有进步,自己这次考试与上次考试是不是有进步。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那么你在班上肯定有进步!
“再说了,你是非常聪明的,你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你的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习惯很好,在初中爸爸就没有为你学习操过心。你的学习方法也不错,学习效率也很高。这都是你的优势呀!还有,你的智商也很高,你良好的记忆力是许多同学所不具备的——你现在能背诵200多篇古诗文,包括很早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背熟《赤壁赋》这样的长文,我想许多同学做不到的。由于你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科学,学习效率很高,你又聪明,所以你初中学习基础不错。这就是你的优势你的资本呀!对了,你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语文、数学、外语几门主科发展都很全面,不像有的同学偏科。这也是很大一个优势呀!你还怕谁呢?”
在我这段谈话中,我注意了三个关键点:第一,别把同学当作对手,而应该以真诚去赢得别人的真诚,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同学,以减轻紧张感和压迫感。第二,叫孩子善于和自己比,而不要简单和别人比,在自己的进步中找到继续前进的信心。第三,让女儿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包括智力上的优势,用对过去优异学习成绩的回忆来唤醒她的自信心,让她觉得自己“行”!
听了我的话,晴雁的情绪好像好些了。我看时间已经不早,便叫她去睡了。
多方寻找教育资源
对孩子的鼓励,有时只靠家长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设法从多方面寻找或挖掘教育资源,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我想到我的学生,还有我的同事。
当晚,我给我教过的一个叫阚强的学生打了一个电话。这个阚强,当年刚进学校就在班级日报上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耻辱》的文章,他开篇写道:“如果有人要问我是怎么进的石室中学,我总是诚实地回答,我是凭父亲的关系进来的。但我同时要告诉他,这是我的耻辱!我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洗刷这个耻辱!三年后,我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考进石室中学的高中!”后来中考时,他果真如愿以偿。晴雁读初中时,我经常给她讲阚强哥哥的故事。后来阚强高一进了理科实验班,在那个班上,他的学习基础不算特别好,但他心理素质很好。他曾对我说:“我不和别人比,我只跟自己比,只要我努力了,就问心无愧。”正因为他心态正常,所以,高中两年过去了,他发展得很正常。
拨通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阚强,我给他说了晴雁目前的心理状况,希望他给晴雁写一封信,以自己的经历鼓励晴雁。阚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开学正式上课第一天,我来到学校,本来想找找科任老师讲讲晴雁的情况,让他们都给晴雁鼓鼓劲,但我又一想,先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先入之见的情况下感受一下晴雁,过一段时间再找他们可能要合适些。
我走到学校教科室门口,碰到赵莉老师,她见了我就说:“哎呀,我正好要找你。”原来她也是为一个朋友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想与我探讨,于是我就和她讨论起来,讨论过程中,我偶然问到她女儿的情况。她女儿现在读高三,两年前也是没有考试进入的实验班。我便特意问她女儿两年来在实验班的发展情况。
她说:“当时我女儿离学校录取线还差了一分,但她仍然要求读实验班。刚进实验班,我就告诉她,你现在在班上的位置就是最后一名,你要想好,能否接受这个现实。她说她能够接受。我说既然如此,你以后就不要和别人比,你就和自己比就行了。因此,她心态很正,很平和。在第一次大考中就名列班上第40多名。她看到这个名次便有了信心,因为比她原来预想的要好。两年来,我女儿在这个班,最大的收获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因为是在实验班,周围都是很优秀的同学,平时思维的碰撞,让她的思维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开阔,这是我最满意的一点。我也曾问过她,如果你在普通班能否保证得第一名,她说不敢保证,她说她最多是十多名或二十多名。两年来,她虽然在实验班基本上都是四十多名,但她的分数如果拿到其他班去排,却是前几名!这说明,强手如林的实验班,对她激励提高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关键是心态要摆正!”
赵老师的话对我女儿来说,不是最好的教育吗?尤其是她女儿的经历,对我女儿现在的心态,更是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三不比”和“三比”
晚上,我找晴雁谈心。我给她讲了赵老师女儿的事,我说:“你现在的情况远比她当初好。你是高出石室中学录取分数线22分被录取的,而她是低于分数线进来的。因此我认为你在实验班的发展应该比她好,至少不会比她差才对。”
她说:“我是没有经过考试进的这个班,我现在等于就是最后一名。”
我说:“是的,你没有经过考试。但是爸爸坚信,以你的中考成绩所体现的实力,如果参加考试你一定能够考进来的!但是,即使如此,你现在就把自己当成最后一名吧!你能不能接受这个名次?能不能正视这个现实?”
她说:“能。”
“好!那爸爸再次告诉你,一定不要和别人比,你就和自己比!”
她问:“爸爸,你能不能说细一点,不和别人比是什么意思?”
我说:“第一,不比名次。你就当自己是最后一名,以平静的心态学习。如果你老是想和别人斤斤计较,那会很累的。学习就成了痛苦的事了!第二,不比基础。可能有同学在初中的基础比你还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会因为你比,你的基础也就上去了。还有的同学可能在假期里提前学习了高中的教材,你也不要去比。别管他们的基础如何,你就管自己的学习就行了!第三,不比方法。别人好的方法当然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但从根本上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你不要看到别人一天到晚拿着书,你也就一天到晚拿着书,那不好!你初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都不错,再结合高中学习加以改进,就可以了!”
她又问:“爸爸,你的意思是,下课我看到其他同学不出去休息而坐在座位上看书,也不用紧张?”
“是呀!不会休息,学习也不会真正好起来!”我说,“关键是方法和效率。这点你初中做得很好,高中要保持!”
她说:“那学习上难道就不需要竞争了?”
“当然需要!”我说,“我叫你不要和其他同学比名次比基础比方法,同时,也要你在三个方面和同学比。第一,比勤奋。这点我想你决不会比别人差的。第二,比思维。你应该通过交流学习、讨论难题等方式随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思维碰撞,使自己越来越聪明。第三,比爱心。你应该继续关心集体,关心每一个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学习因为分数而丢掉了自己的善良。”
在她去睡觉前,我再次对她说:“你是很优秀的!不可能在高中败下阵来!爸爸要你记住,一个人如果自己战胜了自己,那任何人都打不垮他;反过来说,真正能够击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次日早晨她离家前,我对她说:“希望你今天能够交上新朋友,你一定要主动些!”
当天晚上晴雁刚放学回来,她说她昨天的英语进校摸底考试,以满分100分考了个班上第一名。
她有点不相信,说:“爸爸,你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怎么不可能呢?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天才嘛!呵呵!”
不过,她的情绪确实开始开朗了。
开朗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她那天主动参加班上办板报,结识了一些新朋友。然而,进高中的第一次考试——半期考试,她没有考好,心情再次沮丧到了极点。
“我承受,我幸福”
在女儿最苦闷的时候,她重新捧起初中时读过的一本青春小说《十七岁不哭》,虽然是第二次读,但她的心灵受到的震动,却是当年第一次读的时候所没有的。可以说,整个高一,这是对她影响最大或者说给她注入精神力量的书。书中主人公有一段话给了女儿极大的激励。这句话是:“对于我们,考试不仅是检验,也是经历,我们正是在多年的考试中学会勇敢、坚强。”
在女儿生日的时候,她外公来到成都。女儿向公公倾诉了自己学习上遇到的压力,祖孙俩沿着锦江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外公告诉晴雁:“要会学承受,更要勇于承受!”
女儿慢慢咀嚼公公的话,并尝试着在生活中“学会承受,勇于承受”。
后来,女儿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下一篇文章《我承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