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时止,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底比斯
在古埃及的发展史上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但后世人对它感兴趣,不仅仅在于上述上处,还在于底比斯不仅是埃及法老们生前的都
城,也是法老们死后的冥府。底比斯横跨尼罗河两岸,位于现今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
公里处,底比斯的右岸,也叫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底比斯的左岸,也叫
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是一个并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岛和彭特
的水路,通往努比亚的陆路,都要经过底比斯。底比斯的兴盛是跟阿蒙神联系在一起的。法
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又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最高的神,
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底比斯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就这样被奠定了下
来。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虽然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门内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从底比
斯迁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为阿蒙神继续兴建纪念性建造物。
    从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国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个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
斯经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领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并在公元前1580年
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开创了古埃及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再次选定底比斯作为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他们发动了一系列侵
略战争,掠取了大量财富和战俘,并把底比斯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显赫宏伟的都城。他们在
东底比斯为阿蒙神和他们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壮观的神庙和宫殿。
    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
柱,中间最高的12根大圆柱高达21米,每根柱顶上可以容纳100来人,规模真是大极
了。为世界所罕见。另外,像路克索尔寺院,拉美西斯二世宫殿、阿蒙诺斐斯三世寺院等
等,也都十分庄严宏伟。与此同时,他们又在西底比斯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浩大的陵墓,其中
尤以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图坦卡蒙墓更为豪华。
    但是,鉴于往昔兴建起来的金字塔陵墓太引人注目,虽然防范措施严密,还是未能逃脱
盗墓者的侵袭。于是,法老们经过反复琢磨,决定不再建造巍然屹立的金字塔陵墓,而是把
荒山作为天然金字塔,沿着山坡的侧面开凿地道,修建豪华的地下陵寝。
    在西底比斯一个不显眼却又盛产建筑材料石灰岩的山谷里,法老和权贵们为自己修造了
一座座陵墓。这个山谷被后人称之为“国王之谷”。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国王之谷”没有被人发现。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里的陵墓
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盗墓者一个个的洗劫一空。不过,有一座法老的陵墓却奇迹般地逃脱
了厄运,静悄悄的沉睡了3300多年,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博士发现。
这就是我们在前边提到过的法老吐坦卡蒙墓。吐坦卡蒙墓之所以能在几千年里没有被人发
现,是因为在这座墓的上层,又有许多其他法老的墓,而在地面上贫民们又盖上了许多茅
舍。图坦卡蒙的三间墓室里还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如果把这些财宝折合成现在的货
币至少也有数百亿美元!新王国时期埃及法老们的豪华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大概看到了阿蒙神庙祭司们不断增加的财富所构成的威
胁,决定推行宗教改革,也就是我们下边要介绍的埃赫那吞改革。底比斯从此又衰落了20
来年。
    第二十一王朝以后,随着底比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剧,加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
一带的“海上民族”的不断入侵,新王国日益衰落,底比斯也开始了自己的厄运。公元前6
63年左右,入侵埃及的亚述军队再次火烧、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
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物瞬息之间倾塌无遗。
    到公元19世纪,只留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
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垣残壁。
    … 

 
太阳之子埃赫那吞



    埃赫那吞(约公元前1379—1362在位),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国王。
    埃赫那吞原名阿蒙霍特普四世,是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约公元前1417—13
79在位)的小儿子。他的母亲名叫提伊,虽然不是王族家庭出身,却具有一定胆识,能协
助丈夫治国。
    第十八王朝(约公元前1570—1320)是古埃及史上的强盛时期。经过多次的侵
略扩张,帝国的版图北至叙利亚的卡赫米什,南面一直伸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埃赫那吞从小便博展览群书,满腹经纶,但性子倔强,认准一个理儿不放,几匹马也拉
不回来。在他成为法老之前,他就对阿蒙神庙僧侣们互相抱团的作法不满,对僧侣们在地方
上的骄横也早有所闻,因此便决心削减阿蒙神庙的僧侣势力。他即位后,起用了一批新的大
臣,换了新的宰相,又从下层官吏中提拔了一些资历较浅的新官吏,使他们成为自己政权的
支柱。比如负责宫廷朝仪的长宫麻伊,本为地方上小奴隶主家庭出身,起初充当王室的下级
书吏。平时他小心谨慎,唯上司命令是从,但同时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窥视晋升邀宠的
时机。当他知道新法老崇尚阿吞神的意向,他便绞尽脑汁写出一首肉麻的阿吞颂歌献给法
老。埃赫那吞和他的妻子涅菲尔提读后连声称好,立即把麻伊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埃赫那吞偏爱希利奥波里城的地方神阿吞神(太阳神),因此,在他即位之后,便下令
以阿吞神取代阿蒙神为全国最高神,命令全体子民一律供奉新神。为此,他将自己的名字阿
蒙霍特普(阿蒙的钟爱者的意思)改成埃赫那吞,意即阿吞的光辉。还自称自己是阿吞神的
儿子。
    古埃及全国虽有一个主神,但各地还有五花八门的低一级的地方神。你崇拜你的,我崇
拜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一个地方一个样儿,或几个样儿。许多崇拜对象对今天的人来说都
似乎不可理解。比如一副弓箭,某件木制的雕刻制品,某种石头都能成为圣物。至于土地、
河流、雨水、泉水、雷、电,则更使他们顶礼膜拜。此外,许多鸟兽昆虫也是崇拜偶像,简
直无处没有神。
    埃赫那吞在全国推行新神取缔旧神的同时,还要借清除阿蒙神庙僧侣贵族之机,靠行政
命令将千百年来古埃及人崇拜的其它的神一扫而光。这一措施令习惯阿蒙神和地方神的埃及
人十分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阿蒙神不让拜了?我们自己的神也不让拜了?
一时间不知内情的百姓都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国家安宁了不少日子,看来又要出大乱
了。“于是富人忙着藏匿私人财产,迁到乡间避祸。僧侣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上窜下跳,企
图影响埃及赫那吞的决策。宫廷内部也不安宁。王族成员和一些高级僧侣们便请已经退位的
老法老阿蒙霍特尊三世和王后劝劝埃赫那吞。
    老法老和王后知道儿子不会听他们的话,但又担心国家因此出现战乱,于是趁一天晚上
埃赫那吞向他们请安时对他说:“儿啊,做事情不可走极端。我这辈子承蒙阿蒙神照顾,国
家太平、祥和。你一下子改弦易辙,如此对待阿蒙神和他的仆人,不仅得罪神,还会触怒许
多人。不如现在便收回成命,放弃树阿吞的打算,化动为静,恢复国内的平和。”埃赫那吞
听罢皱起眉头,说:“父亲,近日来我已听到许多谣言,也有背后骂我咒我的人,蠢蠢欲动
的人,我已命军队严加防范。现在您们来劝诫我。我知道您与他们不同,是担心我把事情搞
糟。您所说的道理我也明白。但阿蒙神庙的僧侣势力太大,经常干预朝政,现在他们更加嚣
张,诽谤君主,煽动百姓,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将来一定要酿成大祸,不如早早快刀斩乱
麻,废除阿蒙神,只尊阿吞神,才能使江山稳固。”
    老法老说:“你的意见虽好,但僧侣为朝廷诚心服务多年,阿蒙神也为百姓崇拜多年,
你要是变教,连我和你母亲都难以理解,何以说服天下?我劝你还是三思后行才好。”
    埃赫那吞回答说:“父亲,我决心已定,决不会更改。我知道阿蒙神是底比斯的保护
神,可谓根深蒂固。阿蒙神庙僧侣及其家人关系盘根错节,牵三挂四,使我政令难以实行。
我想好对策,将首都迁往中部,一则避开阿蒙神庙僧侣的纠缠,二则便于管理上下埃及和亚
洲行省。至于百姓一时不解,那只是时间问题,他们迟早会习惯新神的。”
    老法老一听忙摇头,说道:“万万不可。迁都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不能轻率决定。即使
你这么做,我和你母亲也不会挪动。我们老了,你已长大成人,父亲的话可以不听,但你要
知道,我们都是为你好才这样说的。我们还要说,你不能这样过激。”
    埃赫那吞说:“父母亲的话我记住了,您们放心。”回到宫里,埃赫那吞闷闷不乐,王
后涅菲尔提问他为什么这样不高兴,他便把老法老和王后劝他的事情说了,涅菲尔提王后想
了一下,便对埃赫那吞说:“如果这样,我劝陛下还是暂缓行事吧”。
    埃赫那吞说:“僧侣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但对我的行动如此不满却没想到。收回成
命,他们自然满意,但我自己的面子、权威却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况且僧侣们也未必就此
罢休,他们心里藐视我的懦弱。既为一国之君,就需言必行,行必果。我得罪了阿蒙神的僧
侣就得罪到底,但同时也取得了阿吞神僧侣的赞同,有得必有失。而且以赫伦希布的将领为
首向我表示效忠,他们不满僧侣们所做所为。有军队和手下一班人马,就不怕这帮装神弄鬼
的人兴风作浪。”涅菲尔提见埃赫那吞决心已定,就不再劝了。
    第二天埃赫那吞当着文武百官发布命令:“由于阿吞神的感召和阿蒙神庙祭司拒不服从
我的命令,自本日起关闭全国各地非阿吞神的神庙,将僧侣赶出庙门回家,还俗为民。一切
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物上的阿蒙的名字必须彻底清除。在全国各个城市必须建起至少一座阿吞
神庙,各级地方官员要带头向我的父亲阿吞神献祭、宣誓、永远忠于英明、伟大的造物主阿
吞。”
    接着,埃赫那吞又宣布:已没收的其他神庙的土地划归阿吞神庙,禁止僧侣参政。首都
迁往底比斯以北300公里的希尔摩。为新都取名‘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地界’。让
麻伊负责营建新都,赫伦希布负责取缔一切非阿吞崇拜。各级官员必须听从调遣,消极怠工
或拒不服从者必严加惩处。文武百官听罢,个个目瞪口呆。埃赫那吞视若无睹,挥手道:
“此令已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亦要执行。”随后离开御座,转身退朝。。
    当天下午,大批军队分头查抄了底比斯的各大阿蒙神庙,强行将僧侣们赶出庙门。死活
不愿走的被士兵生拉硬拖至门外。许多僧侣背着行李卷离开多年生活的庙宇时热泪盈眶,内
心里痛骂埃赫那吞。阿吞庙的僧侣则轻松愉快,接管了阿蒙神庙的大批田产、奴隶和其它财
产。
    埃赫那吞在位第六年,动员几十万劳工建设的新都埃赫塔吞落成,包括宏伟的王宫、高
官显贵的住宅、可与底比斯阿蒙神庙媲美的阿吞神庙、部队营房。埃赫那吞由祭司选出个良
辰吉日,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并带各自家眷奴仆,以及保卫京师的卫戍部队,浩浩荡荡迁往
新都。
    埃赫那吞迁入新宫后便无心朝政,整天陶醉在宗教生活和宫廷生活中,政事由麻伊掌
管,军事托付给赫伦希布。这俩人因为与阿蒙僧侣贵族有利害冲突,因而很是卖力。埃赫那
吞本人则疏于朝政,对下放松监督,于是统治日益松弛,国家机器像一驾陈旧的马车,虽能
运行,但到处吱嘎乱响,运转不畅。
    底比斯的僧侣仍然明里暗里结集,举行向阿蒙神的献祭活动。起初,各个城市的长官还
严办违令者,但久禁不止之后也就索性睁一眼闭一眼,更关心的是中饱私囊了。老百姓受租
税和服劳役的双重压迫,牢骚满腹。新王国充满了危机,但埃赫那吞却脱离现实,继续生活
在他自己的理想境界当中。他自认为是阿吞神同人间联系的唯一使者,夫妇两人每日上午带
着子女去神庙祷告、献祭,下午便呆在宫内玩乐。
    埃赫那吞酷爱颂歌和雕刻艺术,麻伊为首的一帮文人投其所好,创造出一首首吹捧阿吞
和法老的诗,什么:“由于您的英明,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什么“您像阿吞一样圣明,人
们只要遵照您的教导,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每当他听到这些颂词时,便十分的高兴。但
是那些仇恨埃赫那吞改革的阿蒙神庙的僧侣们,却在一直在找机会想刺杀埃赫那吞。
    一天,埃赫那吞和老皇后同坐一车去阿吞庙祭神。他心情愉快,一路对母亲介绍街边的
景物。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埃赫那吞朝前看去,原来是一个人拦住了车队。卫士长上前询
问,这个人说有冤状上告。埃赫那吞让那青年到自己车边来,由书吏长麻伊代他接收。这个
人跪行到国王所坐的马车轮下。麻伊则从马上俯身刚要去接状纸,说时迟那时快,这一青年
一跃而起,从纸卷中抽出一把锋利的青铜短刀,向车上的法老胸部猛刺过去。“啊!”埃赫
那吞本能地惊叫一声,又本能地向后闪去,老太后吓得当时就昏过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
际,车右侧的卫士横转过青铜矛,狠劲捅向刺客的后背。矛头破腔而入,刺客未及刺到法老
便沉重地倒了下去,恰好压在法老的身上,那刀尖几乎碰到法老的鼻子。
    国王遇刺的消息很快伟开,阿蒙神庙的僧侣们借机又放出风来说:“这是阿蒙神对法老
的一次警告,假如他还要倒行逆施,就要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一时间,埃及全国上下一片人心惶惶。王后涅菲尔提忧心仲仲劝埃赫那吞不要再这样下
去了。不料,埃赫那吞大发脾气,将王后斥责了一通。王后伤心极了,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底
比斯,直到死后,夫妻二人也没有再见一面。
    公元前1326年,埃赫那吞在众叛亲离中去世。王后涅菲尔提未能饶恕他,没有出席
他的葬礼。刚刚9岁的吐坦哈吞即位。
    以麻伊为首的大臣们上表一致要求将首都迁回底比斯。不久,新国王颁布命令,将首都
迁回底比斯,为阿蒙神庙僧侣彻底平反,归还庙宇财产,由国库对一些被处死的僧侣的家属
和致残的僧侣进行赔偿。在僧侣的压力下,吐坦哈吞(意即阿吞的鲜活形象)的名字也改为
吐坦卡蒙(阿蒙的鲜活形象)。
    吐坦卡蒙18岁就突然死了。奇怪的是昔日的臣子麻伊却成了法老。没有多久赫伦希布
又依仗军队夺取了王位。埃赫塔吞城被宣布为“邪恶的地方,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

 
太阳历和公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其实,究其根
源,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尼罗河
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
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
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将尼
罗河视为“母亲河”。
    尼罗河全长6648公里,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并
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一带,主流叫白尼罗河,从乌干达流入苏丹,在喀土穆和发源于埃塞
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
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
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