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就没有能力进攻我们,所以没有任何警戒的必要!梅拉斯元帅甚至得意忘形地对部下
说:“拿破仑想借预备兵团吓唬我们搞撤军,过去我们多次上过他的当,这次我们再也不相
信他、再也不会上他的当了!”就在梅拉斯自鸣得意的时候,拿破仑率领他悄悄调往阿尔卑
斯山的精兵强将,翻越阿尔卑斯山,悄悄向梅拉斯袭来。拿破仑率领军队蜿蜒曲折地行进在
山脉之中,风雪交加,道路险峻,部队只能排成一列行走,狭窄的地方还要侧身而过。离山
口越来越近了,成功在望,士兵们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可是就在这时候,因为道路崎岖狭
窄,车辆和苯重的火炮无法向前移动了。拿破仑和手下将士们焦急万分。正在他们无计可施
的时候,一些山民赶来了,在他们的建议下,指挥官们终于有了办法。他们把松树主干截
断,然后从中间锯开,挖成木槽,再把炮管卸下装入木槽捆扎结实,使炮头后尾朝前,在炮
尾环上系上绳索,由士兵们拉着向前走。这样,他们终于越过了极其艰难的路程,走出了阿
尔卑斯山脉,大步迈向了意大利皮埃蒙特平原。向敌人进军。
    就在法军兴高采烈的时候,却意外地遇上了奥地利军队。在多拉·巴蒂亚河谷上,只有
一条狭窄的通道,奥军镇守上方,死死拦住了法军的前进道路。拿破仑强行突破敌军,终因
地势险要而败了下来。法军将士们又一次遇上了困难,但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越过阿尔卑斯
山,绝不能就此罢休。拿破仑和将领们经过研究,终于有了办法。他们让大部队隐蔽下来休
息,然后让小股部队轮番进攻奥军,使他们不得喘息。到天黑的时候,大部队开始行动。为
了不使敌人察觉,道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麦秸和粪草等,用衣被包上炮车轮子,不让车有任
何响声。这样他们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人眼皮底下溜了过去。等到敌人察觉时,拿破仑已
走得无影无踪了。法军迅速逼近奥军总部亚历山大里亚,这时梅拉斯才如梦初醒,他立刻布
置部队向亚历山大里亚集结,同时,又派兵迎战法军。
    1800年6月4日至9日,法奥两军在喀斯特姆奥和尼斯两地展开激战,结果法军大
胜,歼敌1万余人,自己却只伤亡几百人。拿破仑抓住时机,迅速调整力量,把主力2.7
万人集中在托尔托纳北面的沃盖附近,认为那里将是法奥两军大战之地。同时,他又命令得
力大将德赛率领一支部队前往托尔托纳以南,堵截奥军退路。这个计划差点使法军全军覆
没,拿破仑没有想到,法奥两军大会战出乎其预料,在亚历山大里亚东南的一个小村庄马伦
哥打响了,而他的部队却派往别处!6月14日,他在沃盖等奥军,马伦哥却传来消息:法
军大败!战略要地马伦哥、卡斯特尔切利奥洛失守!奥军全军出动,向法军压了过来。拿破
仑迅即赶往前线,指挥作战。但因兵力有限,法军处境危险。此时,奥军却一片欢腾,梅拉
斯更是欣喜若狂。他当时就派人回维也纳向皇帝报捷,高兴地说:“拿破仑坚持不了多久
了,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说完,他就离开战场,回到了亚历山大里亚。
    虽然法军面对危境一片混乱,拿破仑却镇定自若,沉着指挥战斗。当他听说战略要地失
守,便赶到士兵那里,首先指责士兵不该丢掉阵地,说:“你们玷污法国兵团,你们不配称
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军队!”然后训斥道:“我让参谋长在你们的团旗上写上:他们不再属于
法国兵团。让全军都知道你们是胆小鬼!”
    士兵们听了拿破仑的训斥,谁也不敢言语,都感到羞愧难当。突然,一个士兵大声喊
道:“我们不是懦夫,请不要写那几个字,我们不想终身受耻辱。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
们决心把丢失的阵地夺回来。”话音刚落,其他士兵也大声附和,表示要夺回阵地,拿破仑
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感到很高兴,他同意了大家的请求,同时告诉大家,德赛兵团马上就会
赶来援助!士兵们发出一阵怒吼,纷纷冲向敌人。其他兵团的士兵也受到了激励,人人奋勇
拼杀。正当双方激战之时,德赛兵团及时赶到,法军士气大振,勇猛进击敌军。作战当中,
德赛被击中身亡,但将士们不但没有动摇前进的信心,反而决心痛击敌军。终于,奥军大
乱,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全军溃败。法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6月15日下午,奥军元帅梅拉斯在停战协议上签上了名字。
    马伦哥会战,拿破仑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反败为胜,
最终取得胜利,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他也由此巩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地位。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乌耳姆战役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终于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当上
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之后,便继续实行他庞大的战争计划。
    他首先准备的是进攻英国,因为英国曾因法国与之争夺殖民地而公开与法国宣战。拿破
仑在登基之前就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集结了12万军队,并声称:他即将成为英国议会、英格
兰银行和伦敦的主人。这种强大的攻势促使形势急剧变化,第三次反法联盟在英国的积极努
力下迅速结或。库图佐夫率10万俄军、麦克率25万奥军,另外10万俄瑞联军以及强大
的英国舰队分别在法国四周虎视眈眈,法国处境极为不利。鉴于这种情况,拿破仑迅速改变
策略,暂时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同时,他认真分析了眼前局势,他认为俄军向西挺进,
其目的是与麦克会合,一旦会合成功,将形成一股强大力量,使法军难以应战,所以必须想
尽一切办法破坏俄、奥军队会合。
    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形势的正确分析使他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
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拿破仑清楚地知道,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原则。所以他首先
收买普鲁士、使普鲁士保持中立,然后使原先准备参加反法联军的小国巴伐利亚等与自己结
盟,这样,就使自己减少了不少对手。
    一切就绪以后,拿破仑在1805年8月26日下令部队向东挺进,要争取时间去破坏
俄奥会师,结果法国17万大军只用了20余日便赶到了目的地——莱茵河畔。
    拿破仑一方面派大军飞速东进,另一方面他却不断出现在巴黎,报纸不断发布他的消
息,这又是他的计谋,目的是让敌人相信他没有率军远征。另外,他还把大军集结在英吉利
海峡沿岸,佯装进攻英国。这样,果然使敌上了当。法军迅速飞向莱茵河,奥军却毫无察
觉,相反,麦克却把战线进一步拉长,这对拿破仑各个击破的原则很有利。
    麦克自认为拿破仑短时间不会赶往莱茵河,所以他让部队抢先占领黑林山的各个要道,
并进驻乌耳姆,准备迎击法军先头部队。当拿破仑知道麦克这种布置后,便决定从乌耳姆以
东突破奥军防线,然后强渡多瑙河,插入奥军背后,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奥军与俄军会合。
    拿破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多瑙河,部队向对岸突进。而此时刻麦克都毫无防
备。当消息传来时,麦克一点也不相信,他说:“这是不可能的,法军至少还须20天的路
才能到达这里!”这时,同行的斐迪南大公感到事情不妙,便劝麦克迅速撤军,回到安全地
方,以免被法军吃掉。而麦克都不以为然,他相信法军大部分仍远离自己,而俄军很快便会
到达。结果,这一判断最终导致自己彻底的失败。法军大部队在总帅拿破仑的指挥下,渐渐
包围了乌耳姆,使奥军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这时,俄国军队也赶到了莱茵河边。拿破仑派大将缪拉率军拿掉乌耳姆,但缪拉有勇无
谋,在作战过程当中,他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差点使法军功亏一篑!原来,他在实施对乌耳
姆的进攻时,命令部队在多瑶河北岸进攻乌耳姆的第六军,然后进至南岸,这样在防守上面
就出现了漏洞,奥军一旦从北面突围,就会溜之大吉了。
    果然,狡猾的麦克发现了这点,他立即组织部队由北面突围出击,但一个突然的事件使
他犹豫起来。在他正在商议突围方案时,舒尔曼斯特进来了。麦克和他的大将都不认识他,
因此,舒尔曼斯特先作了自我介绍。
    “将军,我叫蒙代尔,我有好消息要报告您。”
    “什么好消息?”
    “英国人在布伦港登陆了,已迅速向巴黎进军。法国元老院有人号召人民推翻拿破仑,
我想,这消息对您非常有用,您不想坐失良机吧?”舒尔曼斯特意在让麦克放弃突围,一举
击溃法军,夺得胜利。
    麦克果然心动了,问道:“真的吗?”
    “千真万确!”
    “那么,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消息?”麦克想从舒尔曼斯特的口中了解点什么。
    “您不相信我是吧?告诉您吧,我虽是法国人,但我恨那个恶魔,因为他让我们古老而
高贵的姓氏蒙受了莫大的耻辱,我要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报复他,我希望上天能够帮助人
们去打败他,让他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直至生命!”
    听了舒尔曼斯特的话,麦克犹豫不决,他不想放弃这个打败拿破仑的绝好时机。正当麦
克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张法国报纸使他定下了打败拿破仑的决心。报纸上有法国巴黎爆
发反对拿破仑的革命消息。麦克一看大喜,认为拿破仑已经众叛亲离,盖世之功唾手可得。
    可惜麦克打错了如意算盘,原来舒尔曼斯特是拿破仑派来的间谍,拿破仑发现了缪拉的
失误,便派舒尔曼斯特去诱骗麦克上当。至于那份法国报纸,是拿破仑估计到麦克不会轻易
上钩而想的又一骗局。
    法军慢慢收紧了包围圈,17万大军兵临城下,这时麦克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伴随着东方升起的太阳,法军开始了总攻,拿破仑下令所有火力一齐射向乌耳姆,刹那
间,万炮齐发,乌耳姆笼罩在火海之中,最后奥军阵营里升起一面白旗,麦克投降了。受降
仪式上,麦克率领他的16员大将,在白旗的引导之下,缓缓到拿破仑面前,相继放下了武
器,之后3万多官兵依次列队投降。拿破仑及其士兵骄傲地欢呼:“法兰西万岁!”乌耳姆
一战,是拿破仑精心运用快速作战战略取得的成功一战,“兵贵神速”,古今战争皆如此。
这次战役,再次显示了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 

 
奥斯特里茨之战



    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战争史上所创造的战争奇迹使人类战争史增添了不少
智慧与成功。奥斯特里茨之战就是继马伦哥战役、乌耳姆战役之后的又一次著名战役。乌耳
姆战役之后,库图佐夫率领俄军与溃败的奥军会合,力量已很是可观,这使拿破仑很担心。
此外,原先保持中立的普鲁士立场也发生了变化,准备加入反法同盟,无异,这对拿破仑来
说是雪上加霜。
    那么,拿破仑如何来应付这复杂多变的战局呢?他认为:第一,必须说服普鲁士,让他
继续保持中立。第二,当务之急是,在普鲁士未下定决心反法之前,一举击败库图佐夫,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俄军失败后,其他反法联军便会瓦解、溃散,至少不会对自己构成强大
的威胁力量。
    所以,拿破仑命令缪拉率骑兵攻占维也纳,堵死俄军退路,以便一举歼灭,另派其他法
军从两翼包抄俄军,形成三面环攻之势。
    缪拉确为出色将领,接到命令后,迅速与俄军遭遇,俄军难以抵挡法军的猛烈攻击,节
节退向维也纳,但是,从两翼包抄而来的法军也迅速赶了上来,库图佐夫在劫难逃。面对这
种情况,库图佐夫十分清楚他的处境:要么与法军拼死一战,在维也纳等待奥军的增援,要
么扔掉维也纳,冲出包围圈,去阿罗木次与沙皇会合,然后再同拿破仑决战。库图佐夫权衡
再三,担心在维也纳等不到奥军到来就会全军覆没,这样倒不如去阿罗木次,三十六计走为
上,库图佐夫决定放弃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挺进。
    俄军行动的改变,拿破仑看得非常清楚,他急忙命令缪拉死死钉住俄军,快速追击。缪
拉接到命令后却急功近利,想一举占领维也纳,结果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不但没有完成任
务,还丢失了一个师,而且,整整使法军耽误了两天时间。缪拉的失误使拿破仑火冒三丈,
他大骂缪拉是个疯子,为了个人虚荣而影响国家大事。
    为了弥补损失,拿破仑下令强渡多瑙河,加紧追赶库图佐夫。但大桥全被俄军炸掉了,
只有维也纳北面有一座被奥军严加防守的桥梁,拿破仑给缪拉下了死命令:必须强占这座
桥!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既不能让敌人占领它,更不能让敌人把它炸掉!缪拉硬着头
皮、厚着脸皮接受了任务,但完成任务谈何容易啊!桥上设满了路障,埋了许多地雷。对岸
是奥军的几门大炮,目标正是桥的这头,缪拉意识到,强攻硬拼只有桥毁人亡这一个结局!
所以还是想办法以智取胜。此时此刻,缪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同时又感慨良多。自己作
为皇帝的得力大将,虽然立过不少功,但也犯过不少错误,这使皇帝对自己非常不满,自己
也愧对国人。要是没有这些错误该多好啊!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决不能有任何失误!相
反,要干得漂亮些,再次将功赎罪!
    经过周密地调查,缪拉终于有了主意。
    他挑选了一个营的掷弹兵,这些士兵个个英勇善战。缪拉命令他们悄悄埋伏在桥边灌木
丛中。他自己则只带领了三个将领,大摇大摆地走上桥头,向敌人走了过去。当他看到守桥
奥军急欲点火炸桥时,便高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了,停战协定马上就要签定了,你们还
炸桥干什么?”奥军士兵不知真假,但看到他们只有三个人,又听说他们是来谈判的,所
以,他们被带到了桥头军营里边。
    缪拉一见到守桥军官,就对他说:“真该谢谢上帝,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两国的皇帝
正在签署停战协议呢!我们要见奥厄斯伯公爵,商谈我们双方停火的事。”
    军官立刻派人去请守桥部队司令奥厄斯伯公爵。公爵来到后,缪拉又立刻与他握手,并
热情洋溢地对公爵大加夸赞道:“您是奥军的杰出军事指挥家。刚才我们还互相仇视,现在
我们可以手拉手欢呼歌唱了。我们的皇帝拿破仑知道您是一位英雄,很想见见您!”这一番
恭维是在奥厄斯伯公爵思想上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说的,奥厄斯伯公爵看到缪拉他们与守桥士
兵非常轻松地闲聊,根本就没有怀疑这是一个骗局。正当缪拉与公爵谈兴正浓时,埋伏在桥
边灌木丛中的法军士兵迅速冲上桥头,把奥军准备炸桥用的燃烧袋子一一抛入河中。当他们
即将完成任务时,一名奥军下级军官发现情况不对,急忙向公爵报告道:“公爵,您受骗
了,法军来到了!”缪拉立刻对公爵说:“我听说奥军一向纪律严明,怎么会让不懂礼貌的
下级这样对您说话!”奥厄斯公爵感到受到了侮辱,立即下令:“将这个目无军纪的人带下
去!”
    这时,法军已基本完成对大桥的占领,所以缪拉笑着对公爵说:“公爵,我想,您应该
和他一道去,要不然,我们的将士们会埋怨我的。您看,他们来了!”说完,指了指似乎是
从天而降的法军士兵。直到这时公爵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他怒视缪拉,缪拉则耸耸肩
膀,说道:“很抱歉,这是战争,我不得不如此!”
    这样,法军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便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大桥。大部队迅速越过多瑙
河,去追赶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面对强大的追兵,命令部队拼死抵抗,摆脱法军的围追。经过几次血战,俄军
以1.2万人的代价,冲出重围,到达阿罗木次,与沙皇和奥地利皇帝会师。
    拿破仑紧追不舍,不久,也来到了阿罗木次附近,驻扎于65公里之外,准备寻找时
机,击败敌人。
    针对法军兵临城下之势,俄奥联军内部意见不一,沙皇一派坚持与法军决一死战,洗去
两国皇帝被拿破仑追赶得无处藏身的耻辱。而库图佐夫深知,速战对联军不利,所以一定要
等到普鲁士正式参战了之后再与法军决一死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打败法军。
    对于拿破仑来说,速战速决是再好不过了。不然,夜长梦多,万一真的普鲁士也加入反
法联盟,那就更不好取胜。于是,拿破仑一面派人拢络普鲁士,最终使普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