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日军密集的地雷区。这张地图挽救了数以百计的前来解放马尼拉的美国士兵的生命。美国
人给乔伊饼干和咖啡,但由于疾病和虚弱,她已经不能吃喝了,虽然她很想品尝这些东西。
在返回途中,乔伊也冒着重重危险。有一次为了躲避炮弹的轰炸和狙击手的子弹,她藏
在一辆坦克背后,但这辆坦克爆炸了,她差点失去了生命。
这次冒险行动只不过是乔伊对盟军在菲律宾的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战争结束后,乔伊被美国政府授予有银色棕榈图案的自由勋章,这是给在战争中立下战
功的平民最高奖励。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第三战场”的无名勇士
在法国瓦洛基斯村附近,有一片宁静的树林。在茂密的松柏丛林掩映之下,一块素净的
花岗石墓碑静静地佇立着,上面刻着几行文字:
“美国空军五烈士之墓。他们于1944年4月28日在此处因飞机中弹坠毁而壮烈牺
牲。他们的使命是:为解放法国和恢复我们的理想,向我们的秘密军空投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事着特殊的工作:向被法西斯分子占领土
地上的地下工作者空投粮食弹药,有时也空投秘密工作者。这是项危险的工作,每次行动之
前他们都写好遗嘱。很多人默默地牺牲了。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些无名英雄的故事。
1942年的某一天晚上,英国伦敦广播公司播音员在播完新闻后,说了一句奇怪的
话:“亨利已找到了两法郎。”接着又播起了广告。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句古怪的话是什
么意思,即便听到的人也只是以为播音员播错了稿子。
然而,几乎就在这句奇怪的话音刚落的同时,捷克斯洛伐克某个偏僻的小镇上,一伙人
神秘地忙开了。他们找来了松明子,把它们一束束地捆扎起来。然后,挽上一身纯白的衣
服,罩上一件黑色披风。凌晨1点45分,他们从一幢破旧的房子里溜出来,悄无声息地向
旷野奔去,然后像一群等待猎物的狮子似的潜伏下来。
1点59分。一个巨大的方形火炬阵出现在田野上,手执火炬的是一群身穿白衣的人。
他们隐隐听到远方飞机的引擎声。两点整,飞机准时地出现在上空。随后,一朵朵黑色的
“蘑菇云”飘散开来。当最后一朵“磨菇云”飘下时,飞机掉转了头,并迅速升高,消失在
云层之中。
“蘑菇云”飘落到了地下,他们是一群空降人员,神秘的人迅速熄灭了火炬,奔过去帮
助空降人员收拾好伞绳,然后迅速分头消失了。
第二天晚上,德国盖世太保总部得到了一条消息:捷克斯洛伐克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
在驾车经过捷克里底亚村附近时被暗杀。然后,这条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捷克斯洛伐克和英、
美、法等国。人们欢欣鼓舞,这个残暴的杀人魔王,双手沾满了抵抗志士鲜血的刽子手终于
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事后得知,暗杀者是一些空降的特工队员,他们是前一天晚上从英国坦
普福德机场起飞的,那条奇怪的消息是伦敦地下工作组在告诉捷克地下工作者:空投将于凌
晨2点在“亨利”地点进行。捷克地下工作者听到消息,立即依照暗号迎接空投。
从1942年2月起,英国皇家空军的两个中队开始执行空投任务。他们空投的范围很
广泛,从北极圈到非洲都有他们的空投点。空投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候是肩负各种使命的
人员:间谋、特工、地下工作者、抵抗战士,著名的挪威英雄麦克·马纳斯在伦敦学习完毕
后,就是这样被空投回挪威的。有时则是各种战时物资:武器、弹药、无线电设备、信鸽、
各种破坏器材和食物等。他们向挪威空投滑雪板和雪撬;向法国“马基”游击队空投吉普
车、反坦克火箭、迫击炮、自行车。他们甚至在纳粹分子眼皮底下向德国空投地下工作者。
在柏林和汉堡附近及巴伐利亚山区,整个战争期间都有盟国特工从这些地区降落。美国人则
从1944年1月开始这项工作,从那时到二战结束,美国空军向欧洲空投了4500吨战
备物资和数百名特工人员。
空投一般是在夜间进行。有时,地面有抵抗战士的秘密电台为他们导航;但更多的时
候,他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和飞机的指示器飞行。这时就需要飞行员们有高超的技艺和随机应
变的本领。德国人的雷达常常发现他们。这时,他们不但要躲过德国人的炮火,保全自己的
生命,而且还要保护他们空投的人员和物资。但他们临危不惧,沉着勇敢地完成他们的任
务。在一架被德国人打中却逃回基地的飞机上曾发现了一千多个弹孔!
这些空投活动极其保密的。就连坦普福德机场的地勤人员也不知道这些活动。当这些英
勇的战士不幸牺牲时,也不能说明他们牺牲的原因。
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回报: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们成功地为占领区的地下工作者提供了
各种必需物资;他们送到敌后的特工人员不停地提供着敌人的各种情报。正是由于及时地掌
握了这些情报,盟军才能对德国电台吹嘘的“多面堡”神话不屑一顾,在战争推进到德国本
土后长驱直入,迅速消灭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
可以说,二战时期的空投行动是“第三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战斗的勇士们为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劳。他们虽然大多数没留下姓名,但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
挪威英雄
1943年冬,一个寒冷的日子。挪威奥斯陆港口。戒备森严,围着铁丝网的码头开来
一辆带篷的货车。车上有两个穿着旧工装裤的小伙子,提着两只沉甸甸的大工具箱。
“站住!干什么的!”卫兵厉声喝问。
“我们是奉命前来修理船坞下面的电缆的。”车上一个满头金发的瘦小个子回答道。
他们拿出一张通行证,一边抱怨说这么冷的天不如呆在家里喝杯酒,摊上这么个差使真
倒霉。卫兵不理会他们的唠叨,验看了通行证后又到车上检查工具箱去了。这两个人对视了
一眼,神情有些紧张。
正在这时,后面又来了一辆货车。司机不停地摁着喇叭,嚷嚷着:“喂!能不能快
点?!”卫兵一看,气呼呼地朝这两人挥挥手,转身对付第二辆货车去了。
原来这两个人是挪威抵抗运动战士。那个满头金发,有着一双安祥而英气逼人的蓝眼睛
的小个子叫麦克,另一个小伙子是他的朋友格雷戈斯。他们正奉命要去炸沉一艘德国运兵船
“蒙特丽莎”。他们的工具箱底部藏着十二枚水下爆破弹。而那辆替他们解围的货车自然也
是抵抗战士开的了。
麦克和格雷戈斯卸下工具箱,拖着它来到船坞边上的梯子旁。船坞上也有一个哨兵,见
他们走近,又喝问起来,麦克解释说:
“我们要去修这下面的电缆。长官,这箱子太沉了,您能不能帮一把手?”
哨兵打量了他们几下,走过来帮他们抬起了箱子。
麦克和格雷戈斯在哨兵的注视下走下了船坞,假装开始忙活起来。然而,等哨兵一走,
他们便飞快地钻进船坞下面的一个横梁。这条横梁可以通到另一端,“蒙特丽莎”将在那里
停泊。横梁离地基板不过两尺来高,仅容一人爬行通过。他们一手推着箱子,一手扶着油腻
滑溜的洞壁,在黑暗中匍匐前进,地基上伸出的钉子常常划破他们的皮肤。
横梁中有一个豁口,他们冒险回去带来一只橡皮艇。好在门卫认识他们,没有细加盘查。
这样,麦克和格雷戈斯在船坞尽头的横梁洞中猫了下来,刺骨的寒气侵凌着他们的肌
肤,洞中潮湿而恶臭的气味几乎要使他们窒息。他们靠一瓶白兰地和一些三明治熬了过来。
入夜,耗子在他们周围窜来窜去,闪闪发光的小眼睛里闪出贪婪而邪恶的光,似乎要把他们
俩连同他们的三明治一起吞下去。麦克和格雷戈斯不得不轮番守夜,以防这群邪恶的精灵真
的咬掉他们的鼻子。
第二天,他们听见头顶上一阵嘈杂,又听见轮船的汽笛声。“蒙特丽莎”终于靠岸了。
它在船坞停泊了整整两天,麦克和格雷戈斯也在潮湿漆黑、恶臭扑鼻的横梁洞中陪了它两
天。船要起航的最后一刻,他们潜到水中,把十二枚水雷装在了船体上。当他们装完最后一
颗时,轮船已呜着汽笛起航了。巨大的吸力几乎要把他们的橡皮艇吸附在轮船上。他们用力
抓住横梁上一颗突出的钉子,才避免了被这艘庞然大物卷走的命运。
几天后传来了意料之中的消息:“蒙特丽莎”在哥本哈根港口爆炸了。
不久,麦克和另一位伙伴故伎重施,炸毁了“蒙特丽莎”的姊妹船“多瑙河”号。
事实上,在德国侵略者占领挪威期间,麦克·马纳斯的爆炸杰作远远不止“蒙特丽莎”
号和“多瑙河”号,他的爆炸对象包括飞机制造厂、化工厂、炼油厂、轴承厂、机车厂、挪
威国家铁路局的行政大楼等与战事密切相关的工厂和建筑。在这些活动中,他常常是主心骨
和领头人,有时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去完成任务。他使纳粹侵略者闻风丧胆,成了挪威人民
家喻户晓的抵抗英雄。
侵略者对麦克既恨又怕。他们千方百计地要抓住他。有一次他们已经抓住了他,可他靠
自己的机智勇敢和朋友们的帮助又逃了出来,之后,他辗转去英国学习各种各样的爆破技
术。然后又历尽辛苦,偷偷潜回挪威,继续他的地下抵抗活动。在英国的学习使他更熟练掌
握各种爆破技术和装置。纳粹分子到处通缉他,可他总是小心谨慎、机智灵活地躲开了他们。
1945年5月8日,在挪威的德国军队宣布投降。麦克终于从地下状态中解脱了出
来。现在他可以堂堂正正地随便走在奥斯陆的街上,而不必担心有人盯梢或拿枪顶着他的后
背了。
不久,挪威国王哈康和女王储玛莎接见了这位著名的抵抗英雄,授予他“挪威英雄”的
称号,并和他一起上街游行,欢庆挪威的解放。
麦克·马纳斯终于过上了他渴望已久的正常人生活。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魔术师”似的密码破译专家
罗彻福特是个幽默而风趣的人。1905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普通中
学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数学教师,培养起他对数学的热爱。
1928年,罗彻福特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在他的毕业意愿上,他要求
做一个与数字打交道的密码译电员。他的愿望如愿以偿,他被分到国务院密码室担任译电
员。罗彻福特对密码破译的偏爱,使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成为密破破译的能手。他甚至能
打开他不知道暗码的保险柜。他的同事们都认为他有特异功能,称他是“魔术师”。
1936年,在密码破译上小有名气的罗彻福特被派往日本大使馆当翻译,同时也是更
好地研究日本密码的破译。
1941年5月,日美关系日趋紧张,罗彻福特从日本回国后,被推荐到珍珠港太平洋
舰队工作。他组织一支专门进行密码破译的特别情报小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2年4月份,罗彻福特的情报小组收到日本联合舰队发出的神秘而异常的情报:
“AE”是日军即将发起重大军事行动的地点。但“AE”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代号呢?
罗彻福特为“AE”伤透脑筋,彻夜未眠。
突然,有一个人想起日本突袭珍珠港时曾使用过“AE”。罗彻福特的情报小组的成
员们立即翻查以前堆积如山的电文。
经过各方面的推测和分析,罗彻福特断定:“AE”是太平洋中中途岛的代号。
“AE”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决定美国命运的大战,在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中极受关
注。很多人不相信罗彻福特的推测。在这紧要关头,罗彻福特找到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
要求中途岛守军司令部用明码发份密报:请求供应淡水。
尼米兹同意罗彻福特的请求。很快,罗彻福特和他的小组成员们收到并破译了日本海军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大将从海上发往日本大本营海军部的一份密电:
“据报‘AE’缺乏淡水,请速增派淡水供应船!”罗彻福特略施小计,终于证实了
自己的判断:“AE”就是中途岛。
5月中旬时,罗彻福特掌握了日本联合舰队“AE”行动的全部计划和部署,包括日
本舰队出发的准确时间、航线和准备发起进攻的海城……
日本联合舰队山本司令还在梦想着再度取得太平洋珍珠港那样的辉煌胜利,却做梦也没
有意料到他的所有计划都在美军的严密监视之下。
1942年6月4日,日本做好充分准备的中途岛攻击失败,日本的航空母舰陷入一片
混乱,美国舰载机从高空投下雷雨般的高爆炸弹,鱼雷穿梭袭来……
中途岛海战中美国人以劣胜优,击沉日本4艘主力航空母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
胜利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中途岛的胜利是情报的胜利。”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骄傲地说道。
“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是英明地利用情报的胜利。”这是美国海战史专家莫里森分析
后的总结。
中途岛胜利取决于罗彻福特为首的情报小组对情报的截取、分析和判断。
1943年4月13日,日本人发出一份绝密电报,经过紧张的工作,罗彻福特小组成
功地破译出这一情报的内容: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海军大将在下一个星期从腊包尔到
布干维尔视察,然后返回的详细日程安排。
山本是日本军方认为有胆有识,精明能干的指挥官。1941年12月,他成功地偷袭
了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罗彻福彻凭着他敏锐的判断力,断定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为珍珠港事件报仇雪恨。
这份情报迅速地递送给司令部的情报官,再转往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
1943年4月14日上午11点。尼米兹将这份情报亲手递交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当
天下午14时,罗斯福的命令传到了尼米兹将军的手中:“复仇”。
1943年4月18日6时,山本的座机于东京时间6点整准时起飞。7时35分整,
美国“仙人掌”航空部队第339大队的18架P—38“闪电”式战斗机也同时起飞。9
点35分,双方相遇,展开激烈的空中作战。9时38分,山本大将被击毙。
美国海空奇袭山本,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之一。山本的死,是日本在战
争爆发后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被日本称为“甲级事件。”
尼米兹在战后不无骄傲地说:“当时我们可以破译日本方面的所有密码,我们完全掌握
了山本被击落那天的行动计划。击袭山本的成功,罗彻福特的功绩不可低估。
罗彻福特在密码破译上的天才,为美军的胜利做出了“默默无闻”的奉献。直至198
6年10月,美国国防部才做出早在44年前就该做出的决定:为表彰罗彻福特在中途岛海
战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补授给他一枚国会功勋勋章。
走上领奖台的是罗彻福特的儿子约翰·罗彻福特。1983年,罗彻福特带着遗撼离开
了人世。
…
希特勒的“敌后武工队”
1942年6月中旬的一天夜里,美国联邦调查局纽约办事处的值班员迪安·麦克沃特
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一名略带外国口音的男子说,他刚从一艘德国潜艇上登陆,有重要
情报必须亲自交给埃德加·胡佛——联邦调查局局长。此时,珍珠港事件刚过不久,联邦调
查局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电话。因此,麦克沃特把这个电话记录了下来之后
便不再去想它了。
然而第二天,一名海岸警卫队员向联邦调查局报告说,他昨天夜里在纽约阿曼甘塞特海
岸遇到四个装扮成渔民的偷渡者,并在海边岩石里发现了大量爆破器材。麦克沃特想起了昨
夜那个电话,觉得事情严重了,便立即向华盛顿总部报告了此事。
这名打电话的男子叫约翰·戴奇,是德国谍报局“帕斯陀雷斯行动”的第一小组组长。
“帕斯陀雷斯行动”的内容是:派遣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人员潜入美国,对一些军工企
业和交通要道实施破坏活动,使美国工业陷入停产,并在一些影响最大的公共场所设置炸弹
以制造恐慌。
“帕斯陀雷斯行动”的负责人是德国情报局的沃尔特·卡普文中尉,他招募了一些在美
国生活和工作过的德国人,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