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字贴在水瓶上,这个水就感受到爱的感受,它现的结晶就非常之美。我们要写个「恶」字贴在那个地方,它就有恶的感受,它的反应就非常丑陋。它有感受,它有受!不但有受,它还有想,想是什么?想就是分别执著,肯定有,决定是有的。它还有行,行就是什么?它的识不会中断。所以讲形皆有识,「念念成形,形皆有识」,一个传一个下去,这叫行,它不会中断。识是讲它的体,它体是什么?体是性,不过这个性在迷不在觉。觉性里面没有这些东西,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只有什么东西存在?灵性。灵性我们称为见闻觉知,不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识,见闻觉知是性,性永恒存在,但是它迷了,迷了叫识,悟了就叫性。这是说我们的身体,你看四大、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众缘和合现的这个形状,这形状不是真的,假的。你要执著这个东西是真的,错了,你受害了,受什么害?烦恼、妄想、造业,带来的果报。如果你真的要了解清楚,这是空的,我这个躯壳是空的,我那受想行识也是空的,也不是真的,然后真性就现出来,真性就是见闻觉知,叫性德。所以这是讲依他起,没有独立的,都是众缘和合。现在讲,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基本粒子组成的。
  圆成实,圆成实是讲性德,圆满成就真实,那是自性,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不是依他起的,法尔如是。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他说了五句话,这是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它什么欠缺都没有。具足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单单从这一句来讲,在佛法里称佛性,因为佛是觉的意思,是智的意思,单单讲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这是佛性。所以法性包括佛性,佛性不包括法性。除了具足智慧之外,还具足德,德能,什么是德能?清净是德,涅盘是德,自性本定是德,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这是德。还有相好,相好是什么?最后一句说的「能生万法」,这是相好。《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华严经》上这一句,惠能大师把它解释开了。诸位想想看,他讲的这五句就是解释开了。清净、不生不灭、本不动摇这是德,这是性德;本自具足这是智慧,偏重在智慧上讲;能生万法是相好。所以说智慧德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具足,而且是平等的。不会说哪个人多一点,哪个人少一点,没有。佛在经教里常讲,在圣不增,在圣就是在佛,在佛的地位他没有增加一点;在凡夫位没有减少,他也没有缺少一点点,不增不减。
  凡圣到底差别是什么?差别是迷悟,这个要知道,除了迷悟之外,没有丝毫差别。圣,不过是觉悟而已,觉悟,他的智慧德相他统统受用到了。迷的时候,虽然有智慧德相,有没有受用?有,不能说没有受用,但是他的受用扭曲了。迷了的时候,智慧变成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要是一觉悟,就是无量无边的智慧。所以烦恼能不能断?不可以断,烦恼一断,智慧就没有了,它是一体的两面。佛给我们讲个正确的话,叫转烦恼为菩提,这是真的。德能,德能也变了,变成什么?变成造业,德能变成业力。相好变成什么?相好变成六道三途,变质了。迷的时候,智慧、德能就是这个样子;觉悟了就恢复,觉悟了,智慧、德能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就是诸佛的实报土,实报庄严土。觉悟了,那我们这个身要现相,那是什么身?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明白这个道理,极乐世界是哪里?极乐世界是你自己造的。我们看到夏威夷土著古老的教诲,里面有一条,告诉大众,这个地球是你心造的,是你的念头造的,这个话说得好。我们也可以套这句话来说,极乐世界是你的心、是你的念头造的,善念,纯净纯善,华藏世界也是你的心、你的念头造的,这就是能大师所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显,本自具足是隐,没有现出来,本自具足。
  所以他老人家这五句二十个字,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二十个字把自性说尽了。五祖忍和尚听了惠能这五句话,下面就不说了,行了,《金刚经》也不要讲了,衣钵赶快就拿给他,送他离开道场去避难。避什么难?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同行相忌」。衣钵传给他的时候,哪个都不服气,所以会引起争论,劝他赶快逃,躲起来,躲藏起来。你看他到猎人队里面去躲了十五年,这个嫉妒心慢慢才消融,他才出来。这些祖师大德都是佛菩萨应化而来的,做出很好的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会看,我们要会学。佛经里面常讲善学,就是你要会,你才能得受用。你要不会,会惹来很多的烦恼,甚至於把你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都惹出来。你不服气,你觉得我冤枉,你有怨恨,那麻烦大了,那就变成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就错了。所以佛的教学,你看他的善巧方便,那就是智慧的起用。他的示现是智慧,他的方式是智慧,他的教学是智慧,这不能不知道。智慧才能帮助自己这一生当中向上提升,这是真的,为什么?人生、宇宙是假的,给你说老实话,这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经》的精华是《心经》,《心经》总结成一句,那就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释迦牟尼佛讲了二十二年,就说这个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很难了解,如果是容易,何必讲二十二年?二十二年才让他的弟子当中,还是根性比较好的,明白了;根性差一点的,在阿赖耶里面种善根而已,这是说他这一生当中他得不到受用。意识里有这么个印象,生生世世不断在薰修。我们这一生能够体会到,也是长劫薰修,才能得到这个效果;如果不是长劫薰修,听了笑笑,不会相信。这些道理不能不知道。
  三自性,我们看看古来祖师大德怎么解释的,然后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才能看得懂。我们这个资料是从《三藏法数》里面摘录下来的。三自性,第一个是「遍计自性」,第二是「依他自性」,第三是「圆成自性」。什么叫遍计?「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於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这个话说得很清楚,你能不能听得懂?听不懂,这就加以解释。这个名词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迷了,什么叫迷了?起心动念就迷了。从这个地方让我们想起世尊在大乘教里面很多次的提醒我们「觉心不动」,心不动那就是真心,真心是觉心,真心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心没动过。只要不动,它起作用就是智慧,就是觉悟;心一动就迷了。所以,佛经里面常常用水来比喻我们的心,这很有道理。水干净,没有污染、没有波浪,干净是没有污染,不动是没有波浪,它起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看水外面的这些现象倒影在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样都不漏失,所以叫照见。什么东西照见?清净心照见,不动心照见。能大师见性,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没有污染,自性清净心。「本无动摇」,他没有动过,没有波浪。
  因此,十方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教什么?就是教你修禅定,禅定是什么?禅定就是自性清净心,自性不动心,这是真的;除这个之外,全是假的。如果你得到禅定,就是你得到清净、不动心,你的智慧德相全现前,你得大自在,你能生万法。那个能生万法是什么?你能应化到遍法界虚空界,真是哪个地方有请有感,你就有应,自自然然就应。以无量无边的身相,无量无边的法门,教化一切苦难众生,你就有这个能力,妙不可言。要不要学?不要学,怎么知道不要学?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他没学过。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是学了十二年,学了十二年,放下了,如果不放下,不放下就变成所知障;放下,所知障就变成后得智。清净平等是根本智,有根本智,见闻觉知统统变成后得智。后得智这个名词大家不好懂,换句话你就懂了,叫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属於后得智,能办事,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让一切众生悟入如来境界。所以众生起心动念,见色也起心动念,听音声也起心动念,鼻嗅香、舌尝味没有一样不起心动念,这就麻烦大了。他为什么起心动念?不了诸法本空,了是明了,不明了,不明了自己身,身也是一法,本空。
  诸位常常念《心经》,《心经》头一句话就是讲我们这个身体是空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们身体是五蕴。五蕴里面第一个是色,色就是四大,后面是受想行识,这就是属於识,心理,也有人讲精神,物质跟精神集合成这么一个形相。佛很清楚,这形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本来空,根本就不存在。不但遍计是错了,依他起也不是真的,依他起是佛的善巧方便,给你、诱导你认识本来空。先给你讲本来空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要分析,分析一样分析众缘和合,它没有自体,这是科学方法,大家听了之后能接受。由这个方法再向上提升,跟你讲本来空,你才能懂得,才能够觉悟。所以科学方法在佛法里面不是究竟法,是对迷的深的人接引所用的方便法。
  认识一切法本来空,我们如果常常能够记住,用弥勒菩萨的开示做为我们观想的依据,用这个方法来观想、来看一切法,你会真正明了诸法本空。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切法的现相、形相,形相从哪里来的?念头来的。佛在大乘教里跟我们说得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不就是念头吗?所以除了心想之外,哪有一切法?但是你心一动就有相,「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是诸法真相!为什么说它本空?它存在的时间太短。短到什么程度?短到几乎可以说生灭同时,你说生,它已经灭了,你说灭,它又生了,前一个生灭绝对不是后一个生灭。所以大乘教里佛说,这生灭现象彼此不相知。我们只有说这个现象,我们看到现在这些物质现象,是一种相似的相续相,它不是真的。真的相续相,那就好像有遗传,他前面那个念头跟后面的念头有影响;其实前一个念头跟后一个念头没有影响,没有关系,这是真理。如果有关系的话,我们迷惑众生能不能成佛?不能成佛,为什么?带著从前的习气,你怎么成得了佛?只有念念都不相知,那行,一念觉了之后,众生就成佛了。所以,念念不相知,一念才能成佛;念念要相知,成不了佛。我们现在感觉得这念念好像相知,我们能想昨天的事情,能想去年的事情,这是什么东西?这不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这也不是依他起性,也不是圆成实性,这东西在哪里?这些是遍计所执性里起来的。遍计是什么?执著,说老实话连分别都没有,执著里头才有。要真的念念不相知的话,何以能够知道过去未来?这在理上怎么讲法?其实你要能真正明了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这两句明白了,你的问题就没有了。那是自性,只要你见了性,见了性之后,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空间没有了,远近没有了,此界他方都在面前;时间没有了,古今没有了,过去未来也在现前,你怎么不清楚?你怎么不明了?这个境界奇妙。《华严经》上说这个境界叫「不思议解脱境界」。只要你放下分别执著,你就能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就跟佛没有两样。所以境界是假的,境界是念头生的。你就要记住,你的念头善,你生的境界就善,你念头不善,境界就不善,外面环境跟我们自己的念头决定是成正比例的相应。
  今天我们遇到整个世界,这个地球发生灾难,灾难从哪里发生的?是我们地球上的居民不善的念头造成的。消灾免难怎么消法?念头一转,世界灾难就没有了,这从根本上下手。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灾难就没有了。我修,我的灾难没有了;你修,你的灾难没有了;他修,他的灾难没有了。这个世间众生多,不是一个心,自私自利的人、搞名闻利养的人、贪图五欲六尘享受的人、搞贪瞋痴慢的人多,我一个人转有用吗?我一个人转,对我讲有用,怎么会没有用?你对你讲,你有用。如果我们有一些人,我们过去学《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前面有雍正皇帝一篇序文,里面有何尚之跟文帝的一番对话。那里面给我们一个提示,这个提示的意思是,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善人,这个善人的念头力量纯正,那九十九个不善的念头散乱,九十九个造业,这一个善人修福,那个恶人都能享到这个善人的福报。那就是说,他们造的恶业,那个善,不至於很严重,他有一个善人。这个比例很大,一百个人当中一个,一千个人当中十个,一万人当中一百个,十万人当中一千个,百万人当中有一万个,真产生力量,我们能相信。
  中国古谚语也有句话说得很好,「一个人有福,连带一屋」。一屋差不多也就是几十个人,几十个人不善,有一个善人,他的福报,我们今天讲,保佑那些人,在佛法讲是加被那些人,也有讲加持,能讲得通。如果我们现前在全世界,我们净宗的同学都能够认真好好的修行,如理如法,对於整个世界的灾难,不能完全化解,把它减轻,这是可以相信的,可以能做得到的。我们劝别人他不相信,净宗同学天天在一起听经,天天在一起学习,我们发心,并不要求别人,这就好。我们发心提升自己,帮助众生减轻灾难,那是无量的功德。这个功德我们不求果报,我们用这个功德回向庄严净土,回向众生消灾免难,自自然然提升自己的一个力量,这是正确的。
  所以,一定得了解事实真相,不能不了解,知道万法皆空。对於九法界众生来讲,得加一句话,「因果不空」,这是真的,因果从哪里来的?因果从你迷的时候来的,就是你一动念,因果就跟著来。你动念是因,把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扭曲了,那是果。你说烦恼从哪里来?烦恼是智慧扭曲了,变成烦恼。你为什么会造业?你的德能扭曲了,就变成造业。你的相好本来是华藏,本来是极乐世界,你的身相本来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无比的庄严,现在变成这个样子,那是什么?那是相好扭曲了。这是事实真相。扭曲之后,生起什么?生起计度。遍是普遍;计是什么?计画、计较;度是什么?度是度量,度量也是比较,这个好,那个坏,用自己的烦恼习气做标准,全都错了。一一,这一一法你都执著,认为它真有,不晓得它的真相是刹那生灭,前后不相知。所以,这个叫遍计自性。这是完全虚妄,用现在的名词来讲,遍计所执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事实,但是他把它当作实在,亏吃大了。六道众生里头有,向上提升有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没有遍计所执,这是执著,他放下了。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不能再向上提升?因为他有分别,没有遍计执,他有分别,分别就吃亏了,见不到事实真相,因为他相信一切法是依他起的。
  所以看「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自性就是自体),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现在科学里面讲的是这个,所有一切法的这一切现象都是,在佛法讲,无量因缘才生起的。由此可知,佛这个说法是对中下根性人讲的,是教初学的,一步一步来引导他,讲依他起。这就是讲用现在的科学方法,让他能看到、能觉察到、能体会到,他认为是真实的。佛家讲缘起,科学里面讲条件,像前面讲的我们这个人身,四大五蕴和合而现前的。所以佛把无量的因缘,把它归纳为四大类,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是讲因缘生法。向上一著,向上一著四缘都不可得,《中观论》里面就破这个四缘,那是回归自性。从自性上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隐现的关系,心动它就现,心不动它就不现,不现是本自具足,现,现就是能生万法。万法没有,并不是没有万法,有。自性里头它有这种功能,只要你心一动它就现出来,心不动它不现。万法里面千变万化,那是众生的心,心在那里变,心在动!所以我们举万花筒做比喻,让大家去思惟。心怎么是这么复杂?心实在讲也并不复杂。万花筒里面,这是个万花筒,万花筒里面的碎纸片是有数字,小小的,大大小小剪出来,我看顶多也不过是一百来张。可是你在这个里面转起来看的时候千变万化,你转一天,你看到里面无量的画面,没有一个相同的。你能了解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我们自性清净心里面,起心动念的变化就像万花筒的转动,转动这是它的变化,起心动念。而性德,也就是佛讲的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智慧无量无边,德能无量无边,相好无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