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第6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免、高宗、何聪三人商议好之后,收拢住各自的部下,在常都城南五十里开外的平原地带列好阵势,做出与风军决战的架势。

    风军方面自然不会惧怕他们,全军应战。这回打头阵的不再是百战军,换成了第九军,骑兵军团在前,步兵军团在后,全军摆出中央突破的锋矢阵。

    他们这边有骑兵,莫军方面的骑兵更是不少,三路莫军皆有马队,加到一起也有十多万众。

    远远的,望到对面的莫军派出骑兵应战,第九军的主帅齐横心中冷笑,回头张望了一眼,心中奇怪,大王怎么还没下达进攻的命令。

    此时唐寅正在观察莫军的阵形,见到莫军和己方一样,把骑兵排在阵前,他暗暗皱眉,己方的骑兵来之不易,万一要是被莫国的轻骑兵所克制,那损失可就太惨重了。

    唐寅清楚,用骑兵打步兵占有绝对的优势,但骑兵打骑兵,谁输谁赢可就难说了,何况莫国骑兵之骁勇,威震天下,第九军团是不是人家的对手,现在还真就两说呢!

    出于对莫国骑兵的顾虑,唐寅才久久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他要考虑清楚,但齐横可等不及了,正当唐寅暗自琢磨的时候,齐横的副将石乐宣催马而来,到了唐寅近前,他插手施礼,说道:“末将参见大王!大王,齐将军派末将过来问问,我军要等到何时才能出战?”

    唐寅是一军之主帅,他不下达命令,齐横可不敢轻易行动。

    看到来人是石乐宣,唐寅扬了扬眉毛。石乐宣并非风人,而是莫人,和齐横一样,匪寇出身,一直都是齐横的左右手。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齐横做了第九军的主帅,他那些匪寇兄弟们都得到了他的重用,石乐宣便是其中之一。

    唐寅对这个人的印象并不怎么好,但为了拉拢齐横,对其重用心腹之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并未多加过问。

    他问石乐宣道:“看到了吗?莫军也派出了骑兵打头阵,你们第九军团有没有把握战胜莫国的骑兵?”

第十集 第三百八十五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

    听闻唐寅的询问,石乐宣的脸顿露鄙夷之色,他含笑说道:“大王请放心,区区莫国骑兵,旁人怕它,但我第九军可不怕,此次破敌,易如反掌!”

    呦!这口气可够大的!第一次风莫之战时,己方可没少吃莫国骑兵的亏,第九军竟然如此有信心,倒是很让人意外。

    唐寅嘴角微微挑起,慢悠悠地提醒道:“石将军,你可明白,军中无戏言?”

    “末将明白,末将此话绝非儿戏!若我第九军打不垮莫国骑兵,末将乃至全军将士,皆提头来见大王!”石乐宣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是你立下的军令状吗?”唐寅眯缝起眼睛,笑呵呵地柔声问道。

    “是的!大王!”

    “好!传本王命令,第九军全军突击,务必给我拿下莫国骑兵!”

    “末将遵命!”石乐宣在马再次拱了拱手,随后拨转马头,返回本阵。

    他快马加鞭回到齐横身边,见后者正用询问的眼光看着自己,他低笑一声,说道:“大王已经下令让我第九军出战了!”

    “早说嘛!”齐横深吸口气,振作精神,一边从得胜钩取下自己的九转断魂刀,一边不满地低声嘟囔道:“拖了这么久,莫军还以为我们怕了他们呢!”

    石乐宣向齐横近前靠了靠,小声说道:“我看大王是让莫国骑兵打怕了,若非末将在大王那里立下了军令状,不战败莫国骑兵就提头去见大王,估计,到现在大王也未必肯下令出战呢!”

    “哦?”齐横听后也咧嘴笑了。

    “将军,莫国骑兵的威名太大,我看,不仅大王怕它,全军的将士们也都对其畏惧三分!这次可是将军立功表现的大好机会啊,只要打败了莫国骑兵,我第九军的兄弟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高人一等,压人一头了。”说话时,石乐宣的脸难掩兴奋之色。

    齐横眼睛一亮,暗道一声有理!风军打败过莫军无数次,唯一没有打败过的只有莫国骑兵,若是自己今日做到了这一点,以后,无论是谁,对他和第九军都得另眼相看。

    想到这里,他甩了甩掌中的九转断魂刀,扬头说道:“那还等什么?传我军令,全军兄弟,随我出战!”

    “遵命!”石乐宣答应一声,随即把齐横的将领传达下去。看到他们这边的帅旗摇动,军中的鼓手们开始齐齐擂动战鼓。

    咚、咚、咚!鼓声一起,战马长嘶。军中的战马也都是通灵性的,听到了鼓声,知道要战场,战马变得异常兴奋。

    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之中,第九军的马队开始齐齐向前推进。刚开始战马是慢跑,随着之间的距离拉来,战马由慢跑变成了冲刺,十万骑兵的全速冲击,场面之壮观,真好像排山倒海一般,就连数里之外都能清楚感觉到地面的颤动以及沉闷的轰鸣声。

    看到风骑兵迎面而来,卷起的尘土有数米之高,仿佛吹来一面飓风似的,莫国骑兵们也不由自主地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通常时候,都是他们给敌人带来这种强烈的震撼和压迫感,现在的情况倒是反过来了。

    莫骑兵中的将领们纷纷呐喊出声,指挥各自的部下,出击迎战。时间不长,莫军阵营里也是鼓声四起,马嘶声不断,十多万人的骑兵方阵齐齐向前冲锋。

    就当时而言,莫国的骑兵战术是诸国当中最为成熟的,变化也是最多的,看到对面的风骑兵来势汹汹,莫骑兵在迎战的过程中,快速地分裂成三支马队。

    中间的那支马队方向不变,继续与风骑兵做迎面相撞的正面交锋,而另外两支马队则不约而同地向两侧分散,准备绕到第九军的两侧,由侧翼发动进攻。

    齐横倒是能沉得住气,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原状向前推进。他的骑兵战术大多是从肖娜那里学来的,是原封不动的贝萨骑兵战术。

    重装骑兵不同于轻骑兵,它没有高机动性,对阵轻骑兵的时候,就是以中央突破为主,至于两侧所受到的攻击,则以防御为主。如果重骑兵也像轻骑兵那样,兵分多路的分头应战,那等于是被轻骑兵牵着鼻子走,最后还得输在自己的低机动性。

    齐横心中很清楚己方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又是什么,所以看到对面的莫骑兵采用分兵战术,他根本不为所动。

    很快,两军的骑兵相距已不足百步,这已进入莫骑兵的射程之内。莫骑兵率先发难,阵营中的弓骑兵们纷纷捻弓搭箭,看准对面的风军,齐齐把箭矢射了出去。

    骑兵箭阵的威力也是十分恐怖的,箭射的力道融合了战马冲刺时的惯性,一箭射出,往往威力无穷。

    如果他们碰的是普通步兵或骑兵,对方或许会吃大亏,但这次他们碰的是重装骑兵,是由钢铁熔合而成的‘怪物’,莫骑兵的箭阵失去了以往的威力。

    无数的箭矢落进风骑兵的阵容当中,耳轮中就听一阵叮叮当当的脆响声,但放眼望去,连个中箭落马的人头没有。如此怪异的情景,令对面的莫骑兵们脸色无不大变。

    军中的将领强压心头的恐慌和惧意,连声呐喊道:“放箭!继续放箭!都不要停——”

    在莫将的连番催促之下,弓骑兵们在拉弦的时候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密压压的箭阵如同狂风暴雨似的,不停的由莫骑兵头顶腾飞到空中,再由空中砸进风骑兵的阵营里。

    不过接下来的箭阵和第一轮箭阵的效果差不多,根本破不开重装骑兵身的厚甲,在一阵阵的脆响声当中,射到重装骑兵身、马的箭矢纷纷反弹落地。

    莫骑兵的箭阵也仅仅展开四轮,双方的将士便已接触到一起。双方的骑兵迎面相撞,有些将士还能交错而过,但有些将士是结结实实的撞到一起的。

    这时候,帕布马的强壮发挥出作用,双方两马相撞,往往是莫骑兵连人带马的翻滚在地,摔成一团,反观另一边的风骑兵,战马仅仅是被震退几步罢了,蹬了蹬蹄子,甩了甩脑袋,接下来还能继续向前冲锋。

    莫骑兵还从没碰到过重装骑兵这样可怕的对手,箭射伤不到对方,相撞撞不倒对方,即便用长枪、长矛刺在对方身,也伤不到对方分毫,这根本就是钢筋铁骨的怪物嘛!

    他们拿风骑兵毫无办法,也想不出破解之术,但风骑兵可没对他们手软。

    重装骑士们端起长长的钢枪,无情地刺穿莫骑兵的盔甲以及他们的身体,在混乱的战场,莫骑兵一声声的惨叫不绝于耳,翻身坠马的莫兵犹如下饺子一般。

    战场之,到处都是莫骑兵的尸体,鲜血业已染红了大地。

    就在莫骑兵陷入被动,局势快要崩盘的时候,另外两支骑兵赶到,由第九军的两翼发动猛攻。

    第九军的应变速度极快,两翼的将士们纷纷拨转马头,列出防守阵势,抵御攻过来的莫骑兵。

    双方在两翼的战斗和前军的交锋相差不多,莫骑兵依旧拿风骑兵的重装盔甲毫无办法,自己伤不到对方,可对方却能轻而易举的伤到自己,这样的仗还怎么打下去?

    实战就是对兵种相克的最佳检验。轻骑兵和重骑兵虽说都是骑兵,但两者的战力相差太悬殊了,要说真正能作到克制轻骑兵的,那也只有重骑兵了。至于克制重骑兵的兵种,则还要靠步兵,当然,前提是步兵需采用正确的战术。当初唐寅担任平原县县首的时候,正是用步兵杀得贝萨重装骑兵大败,从而改变了风国边境的被动局面。

    唐寅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哪怕是听评也能知道斩马腿是克制重装骑兵的办法以斩马腿克制重装骑兵并非评里的胡编乱造,历史确有其事,发生于宋朝,宋军正是以这种办法打败了金国的重装骑兵,所以当唐寅碰重装骑兵的时候,他拍拍脑袋灵光一现就能想到办法,但莫军以前从未接触过重装骑兵,让他们在战场也要像唐寅那样拍拍脑袋就想出应对之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以速度见长,骁勇善战可横扫天下各军的莫国骑兵这次算是碰了真正的克星,中军抵挡不住风骑兵的突进,连连溃败,而两翼突击的莫骑兵又无法撕开风骑兵的外围防线,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在接下来的交战中,战场完全变成了一边倒的局面,大批的莫军惨死在第九军的铁蹄之下,十多万的莫骑兵,在交战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竟然折损过半。

    战斗至此,不仅莫骑兵下一片慌乱,将士们被打得六神无主,在后面观战的三路莫军主帅也都慌了手脚,甚至他们连风国用的到底是什么兵种都搞不明白。

    如果说那是骑兵,但怎么可能如此厉害,连人带马都穿戴着如此厚重的盔甲,战马怎么还能跑得动?如果说他们不是骑兵,那又是什么?他们骑得明明就是马匹嘛!

    田阳军的主帅何聪率先摇头,声音颤抖着喃喃说道:“不能打了!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我军骑兵就得全军覆没!”

第十集 第三百八十六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

    风莫两军的正面决战,不仅莫骑兵被风国的重装骑兵打得晕头转向,就连莫军的三名统帅吴免、高宗、何聪也都信心不足,失去了再战下去的斗志。

    三人凑到一起一核计,都认为此战己方必败,与其最终拼个全军覆没,还不如保存实力,暂时撤出泽平郡,等日后重整旗鼓,再与风军一较长短。

    他们达成了共识,各自下令,让麾下的大军继续向南撤退,不过这次他们的撤退已经有了目标,那就是皓皖郡。

    前面的战场还在厮杀,他们这三位主帅却在后面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如此一来,莫骑兵败得就更快了。

    好在莫国骑兵的机动性是独步天下的,他们打不过重装骑兵,但跑是绝对能跑得过的。

    在战场苦苦支撑的莫骑兵听闻后方的金鸣声,如释重负,一股脑的溃逃下去,他们能轻而易举的甩掉第九军团的追杀,但莫国的步兵可做不到这一点。

    见到莫骑兵溃败而逃,第九军主帅齐横信心倍增,率领麾下部众,不管不顾地追杀下去。

    莫骑兵跑得比兔子还快,如旋风一般,眨眼工夫就不见了踪影,齐横把怒火都倾泻在了莫国步兵身。

    他一马当先的冲进莫国步兵的阵营里,九转断魂刀挥舞开来,见人就砍,逢人就劈,在他周围三米之内的地方,几乎都找不到完整的尸体。

    齐横勇猛,麾下的重装骑兵也不含糊,人们催马冲进莫军的人群里,不用拿枪刺,仅仅是一走一过之间,撞死撞伤、踩死踩伤的莫军便已不计其数。

    可怜莫国的步兵阵营,被第九军突杀得支离破碎,已毫无阵形可言,更失去了反抗之力,现在人们心里只想着赶快逃离这个恶梦般的战场。

    前方只第九军一军之力,就把莫国六十多万的大军杀得大败,后方的唐寅见状,喜眉梢,他直接跳下马车,窜到车旁的战马之,信手抓起一面风国的大旗,一边向前催马狂奔,一边大喊道:“全军将士,冲杀敌阵——”

    哗——随着唐寅一声令下,风国的平原军、直属军、飞龙军、百战军四路大军齐齐向前开动,现在的形势是棒打落水狗,谁都不想错过这个立功表现的机会。

    下面的士卒们甩开两条腿,如疯了一般向前冲杀,许多人为了减轻身的负担,让自己能跑得更快点,连盔甲都甩掉了。

    风军追杀敌人的疯狂场面完全可用‘丢盔卸甲’来形容,跑一道,盔甲扔一道,了解内情的知道他们是在追杀敌人,若是不了解内情,恐怕还得以为是风军战败了正在逃命呢!

    风军的疯狂和贞人有得一比,看到周围风人的模样,百战军的将士们也都咧嘴乐了,贞人向来争强好胜,不落人后,此时更是抱着较劲的心理,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紧随第九军之后,也杀进莫军阵营当中。

    第九军事先已经冲散莫军的整体阵形,现在如狼似虎的百战军再杀进来,莫军的溃败之势已如同雪崩,任谁都无力回天。

    这一场大败,莫军败得凄惨无比,方圆百里之内,皆能看到莫军的尸体和伤兵,六十多万的大军,可谓是一泻千里,当他们溃败到泽平郡和皓皖郡交界处时,仅仅剩下三十万人,另外的三十多万,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要么被打散,全军下,斗志全无,犹如一盘散沙,只此一战,莫军主力元气大损,再无和风军做正面交锋的实力。

    此次莫军的大败,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败在了袁诚一部的身,如果袁诚一部能坚守住营寨,使百战军和风军主力无法汇合一处,那常都之战的结局还不一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而袁诚一部的惨败,归根结底还是败在百战军的手,如果莫军能在围困百战军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将其一举歼灭,那么就等于改变了此次风莫之战的格局,只可惜,莫军没有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而是听信了沈元的主意,企图用困的办法活活困死百战军,结果酿造了今日的苦果。

    对于莫军而言,此次的决战错误连连,而对于风军来说,泽平郡的大获全胜则主要归功于百战军。

    或许第九军在战场杀伤的敌人更多一些,但若无百战军在常都牵制住莫军主力,风军连盘岭都过不去,更不用提常都一战的大胜了。

    百战军能起到如此之大的作用,全部归功于他们自己。贞军的特点就是独立性特别强,它没有协同作战的观念,更不强调后勤补给的支援,打到哪就抢到哪、吃到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正因为这样,贞人不善于本土作战,更擅长在别国作战,尤其是陷入困境的时候,几千人乃至几百人的贞军就敢抱成一团,深入敌人的腹地,与敌周旋,这正是贞军的可怕之处。百战军虽说名誉是挂着风军的旗号,实际,由到下就是彻头彻尾的贞军,同时也继承了贞军的种种传统。

    在莫军主力逃出泽平郡后,大获全胜的风军驻扎于常都。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唐寅对百战军和第九军的表现大加赞赏,尤其是百战军,全军断粮断补给的情况之下,竟能在常都坚守十多天,而且还保存有强盛的战力,这太不可思议了。

    此时连唐寅都不清楚百战军是如此做到这一点的,但根据他的推测,很可能是常都城内囤积的粮草、辎重甚多,为百战军创造了长期坚守的条件。

    为了表彰百战军和第九军,唐寅分别赐封聂泽和齐横一等伯爵位,并将二人的俸禄各提高三成,另外,全军的将士也皆有封赏。

    对于奖励军中有功将士这一点,唐寅向来不会手软,哪怕国库空一点,也得把将士们喂得饱饱的,也只有如此,将士们才能在以后的战斗中更加卖力、拼命。

    封赏刚刚结束,百战军的四名副帅陈修、陶元丰、张程、管戴便一齐来找唐寅,请唐寅收回成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